生平概述
1885年11月11日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有軍事傳統的豪門家庭,1909年畢業於西點軍校。
1911年12月進入陸軍參謀部任職。
1912年夏季參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五屆奧運會,取得五項全能項目的第五名。同年底在陸軍參謀部辦公室臨時任職,一度擔任陸軍參謀長倫納德·伍德和陸軍部長亨利·史汀生的副官。在此期間在《陸海軍雜誌》上撰文建議改進騎兵軍刀獲得採納,他設計的2萬把“巴頓劍”被配發到美國陸軍部隊,使他嶄露頭角。
1917年隨潘興赴法參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巴頓組建了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他因此獲得“美國第一坦克兵”的美譽。1939年授命組建裝甲旅,晉升為準將。
1942年任第一裝甲軍軍長、少將軍銜,同年8月率4萬鐵騎渡大西洋登入北非。
1943年與英國將軍蒙哥馬利聯手取得阿拉曼戰役勝利,肅清了北非德軍後,晉升為中將,任第一集團軍司令,指揮了登入義大利西西里島戰役。
1944年任第三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第登入,指揮裝甲兵團橫掃歐洲,直至奧地利,9個月間,殲敵140萬,解放大小城鎮1.3萬座,且相對傷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擢升四星上將,任巴伐利亞洲軍事長官,15集團軍司令。戰爭後期,巴頓因毆打士兵遭到媒體抨擊(即“打耳光事件”),引起盟軍總部的反感。戰爭結束不久,他又在正式場合出言不慎,被媒體加以利用,使他在軍中的地位更受到影響。
家族身世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聖加布里埃爾(San Gabriel),父親喬治·史密斯·巴頓(1856年9月30日—1927年6月)是一名地方檢察官,1877年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Virginia Military Institute,簡稱VMI),曾擔任加利福尼亞州聖馬利諾(San Marino)首任市長,之後繼承了威爾遜事業,生活富裕。母親露斯•威爾遜(Ruth Wilson),外公班傑明•威爾遜(Benjamin Wilson)是帕薩迪納市(Pasadena)大地主、洛杉磯首任市長,也是加利福尼亞州最大的葡萄酒和白蘭地酒製造商。喬治·S·巴頓排行老大,尚有一名妹妹妮達•巴頓(Nita Patton,1887年—1971年)。
巴頓祖先原為蘇格蘭人,是蘇格蘭東部亞巴登的地主。巴頓家族第一個從蘇格蘭移民到美國維吉尼亞州的祖先是羅伯特·巴頓(Robert Patton),是一名契約工,後來迎娶安妮•戈登•摩塞(Ann Gordon Mercer)為妻而晉身上流社會。家族中有多人參與過美國重要戰事與殉職者,其中包括羅伯特•巴頓的岳父,獨立戰爭中的大陸軍將領,休爾·摩塞準將。摩塞將軍在特倫頓襲擊戰中表現突出,之後在普林斯頓之戰中負傷而死亡。
父親一名朋友,約翰•史格頓•莫斯比(John Singleton Mosby)是美利堅聯盟國(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中的騎兵英雄及游擊戰領導人,經常給巴頓講述南北戰爭中的英雄事跡。巴頓崇拜聯盟國將領“石壁”傑克遜將軍,家族的多位成員都曾在傑克遜麾下任職。這些人作戰勇敢、指揮有方、充滿自信、戰績赫赫,成為巴頓效法的楷模。
巴頓相信靈魂轉世的說法,認為自己是從迦太基統帥漢尼拔、古羅馬軍團戰士、拿破崙麾下元帥、古希臘重甲步兵、東羅馬貝利撒留將軍的騎兵、斯圖亞特王朝的蘇格蘭高地人等多個著名、善戰、勇敢,不同時代的軍事角色轉世而來。年少的巴頓認定自己將來成為一名將軍與英雄是必然的事情。巴頓以及其它家族成員,宣稱曾經明確目睹祖先的靈魂。就讀維吉尼亞軍校前到裁縫店做軍校制服時發現,他的制服尺寸在高度、肩寬、腰圍、胸圍上與祖父、父親都一致,認為得到祖先的庇佑。
曾祖父是家族第一個叫喬治•史密斯•巴頓(1833年6月26日—1864年9月25日)的人,出生於維吉尼亞州的菲德堡(Fredericksburg)。1852年以全班24人中的第二名畢業於維吉尼亞軍校,同時也是卡巴奧發兄弟會(Kappa Alpha Order)的成員。畢業後繼續修讀法律,並在查爾斯頓執業。南北戰爭期間,擔任聯盟國軍維吉尼亞第22步兵團連長,後晉升為第22騎兵團團長、上校,參加厄爾利將軍對聯邦首府華盛頓進行的偷襲戰。1864年9月在Opequon戰役(第三次溫切斯特之戰)中陣亡。叔祖父瓦樂•巴頓(WallerT.Patton)在蓋茲堡之役皮克特衝鋒(Pickett's Charge)中傷重不治。聯盟國將軍休爾•溫杜•摩塞(Hugh Weedon Mercer,休爾•摩塞孫子)也是巴頓的親戚之一。
南北戰爭結束後,曾祖母蘇珊•鐸登•格雷瑟(Susan Thornton Glasssell)帶領第二位喬治•史密斯•巴頓等3個孩子(另兩個孩子為一男一女)來到洛杉磯,1871年改嫁給曾祖父的表兄弟,時任加利福尼亞州參議員的喬治•休爾•史密斯(George Hugh Smith,1834年2月2日─1915年2月7日)。父親原名喬治•威廉•巴頓(George William Patton),生於1856年,為了紀念其繼父而於1868年改名為喬治•史密斯•巴頓。姨母安妮•威爾遜(Anne Wilson),對巴頓疼愛有加,曾在他就讀西點軍校期間與他作伴陪讀。
巴頓1909年迎娶阿特麗詩•班寧•艾爾(Bentrice Banning Ayer),生有女兒阿特麗詩•巴頓(Bentrice Patton,1911年)、露斯•艾倫•巴頓(Ruth Ellen Patton,1915年)以及兒子喬治•史密斯•巴頓(GeorgeS mith Patton,1923年)。喬治•史密斯•巴頓(原名喬治•史密斯•巴頓四世,George Smith PattonIV),父親小喬治•史密斯•巴頓1945年逝世後,改名為喬治•史密斯•巴頓。1923年12月24日出生於麻薩諸塞州波士頓,1946年畢業於西點軍校。曾參與韓戰以及三次到越南服役。1980年退役,官拜美國陸軍少將。曾帶領第11裝甲騎兵團以及第2裝甲師,創下美國軍事史上首個父子先後統領同一單位(第2裝甲師)的歷史。2004年6月27日,死於帕金森氏症。
軍事生涯
1911年12月,巴頓進入陸軍參謀部任職。1912年夏季參加了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的第五屆奧運會,取得五項全能項目的第五名。同年底在陸軍參謀部辦公室臨時任職,一度擔任陸軍參謀長倫納德·伍德和陸軍部長亨利·史汀生的副官。在此期間在《陸海軍雜誌》上撰文建議改進騎兵軍刀獲得採納,他設計的2萬把“巴頓劍”被配發到美國陸軍部隊,使他嶄露頭角。1913年夏自費赴法國學習劍術。1916年任潘興將軍的中尉副官,兩年後升任上尉。1917年隨潘興將軍赴法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作戰行動。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巴頓組建了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他因此獲得“美國第一坦克兵”的美譽。1932年畢業於陸軍參謀學院。1932年,在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指揮下,當時是少校的喬治•巴頓參與軍隊對酬恤金進軍事件的鎮壓活動。1939年授命組建裝甲旅,晉升為準將。
1940年12月晉少將,任第2裝甲師師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參戰之後,巴頓1942年任第一裝甲軍軍長,同年8月率部渡大西洋登入北非。占領法屬摩洛哥。同年11月作為北非遠征軍西部特遣部隊司令。1943年率領美軍與英國將軍蒙哥馬利率領的英國軍隊肅清了北非德軍,1943年3~4月任美第2軍軍長。晉升為中將,任第一軍團司令,7~8月指揮美第7集團軍參加西西里島登入戰役。1944年在英國就任美國第3集團軍司令。作為第二梯隊參加諾曼第登入戰役,8月1日率部投入戰鬥,突入布列塔尼半島和法國中部。爾後協同盟軍其他部隊在法萊斯戰役中重創德軍,並向洛林方向追擊逃敵。阿登戰役中,奉命率部馳援被圍困在巴斯托涅的美軍,擊退德軍進攻。
1945年3~5月率軍突破齊格菲防線,強渡萊茵河,突入德國腹地,占領捷克斯洛伐克西部,進抵捷奧邊境。9個月間,殲敵140萬,解放大小城鎮1.3萬座,且相對傷亡最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擢升四星上將,德國投降後任巴伐利亞軍事長官。同年10月轉任第15集團軍司令。西西里島登入戰役期間,巴頓因毆打士兵遭到媒體抨擊(即“打耳光事件”),引起盟軍總部的反感。戰爭結束不久,他又在正式場合出言不慎,被媒體加以利用,使他在軍中的地位更受到影響。1945年12月9日,打獵途中遇車禍受傷,12月21日歿於德國海德堡。
所獲榮譽
巴頓一生獲得無數獎、勳章,以下為他所獲準配帶的軍功勳章。
美國陸軍勳章
傑出服役十字勳章加銅質橡葉
傑出服役勳章加2枚銅質橡葉
銀星勳章加銅質橡葉
功績勳章
銅星勳章
紫心勳章
銀質救援勳章
墨西哥服役勳章
一次大戰勝利勳章加5枚戰鬥勛標
歐-非-中東戰役勳章加銀質和2枚銅質服役星章
美國防衛服役勳章
二次大戰勝利勳章
作為德國巴伐利亞地區首任占領軍司令,1955年美國陸軍追贈陸軍占領勳章,以表揚他的表現。
外國勳章
大不列顛巴斯勳章
大不列顛帝國勳章
比利時獵豹勳章
比利時十字勳章
法國榮譽勳章
法國十字勳章
盧森堡十字勳章
盧森堡最高阿鐸費 - 拿梭十字勳章
摩洛哥高級功勳十字勳章
捷克斯洛伐克白獅勳章
捷克斯洛伐克十字勳章
巴頓將軍尚有多項獎章,由於不符合軍服規章或非軍事勳章,所以沒有佩戴於戎裝上。
後世評價
人稱:血膽老將、二十世紀的拿破崙
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呈現出鮮明的個人性格特點,粗魯、野蠻是他在戰爭中留給後人的印象,潘興元帥甚至把他叫作“美軍中的匪徒”。引起世人不同評論,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統率大軍的天才和最具進攻精神的先鋒官”和“二十世紀的拿破崙”;但也有人認為他“勇猛有餘、智謀不足”、“驕傲自大、華而不實”。軍事學者指出:“作為統帥人物,巴頓將軍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勵部下,用他的個性去影響部下在戰場上奮勇向前。”。他作戰勇猛頑強,指揮果斷,富於進攻精神,善於發揮裝甲兵優勢實施快速機動和遠距離奔襲,被部下稱為“血膽老將”。
艾森豪給巴頓下結論說,他有一種“非凡而又殘酷的推動力”。英國亞歷山大元帥評論說:巴頓是一個推進器,隨時準備去冒險,他應該生活在拿破崙戰爭年代——他會成為拿破崙手下一位傑出的元帥。德軍的布盧特里特將軍(擔任馮•龍德施泰特的參謀長)寫道:“我們對巴頓將軍的評價極高,認為他是盟軍中最敢作敢為的‘裝甲兵將軍’,一個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和雷厲風行的人。他和我們自己的‘裝甲兵將軍’古德里安很相似。大概是由於他最接近於我們對古典軍事統帥的概念,因而他的作戰指揮給我們的印象尤其深刻。他甚至進一步提高了拿破崙的基本教義——兵貴神速。”赫爾曼•巴爾克將軍(指揮德軍G集團軍群,後來在齊格菲防線對付第3集團軍)坦率地總結道:“巴頓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傑出的戰術天才。我至今仍將曾與他對抗看做是一種莫大的榮幸和難忘的經歷。”
作品介紹
巴頓作品《狗娘養的戰爭》,在這本書中對自己二戰時遠征北非,蕩平西西里、橫掃歐洲進行了回顧,並同時表達了自己對戰爭的一些看法。書名緣於巴頓將軍的口頭禪。他習慣於用“狗娘養的”來衷贊和呵斥。對於戰爭,他在熱愛至極的同時又不忍面對它的慘烈,如此矛盾的用調方式和迥異的情感組合到一起,對視覺和心理的撞擊力是不小的。中國的讀者不會有何接受障礙,只能激發強烈的好奇,至於巴頓將軍的在天之靈嘛,讓他笑罵一句“狗娘養的”好了。
本書中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是嫻熟而傳神的,不論是勾畫晨曦中的大漠風光還是講述嚴冬怎樣“使戰死沙場的士兵的臉孔很快變成了一種紫紅色”。他以日記和書信當畫板,也以之抒發情懷。在本書中,巴頓對盟軍所作的那幾個令軍史家困惑了50年之久的戰術戰略決策表示了不滿。他常對那些他認為縮手縮腳的沒能在漫無邊際西部的凡爾賽包圍住德軍,致使他們逃跑並捲土重來。作者對艾森豪的讓第3集團軍在法國東部放慢推進速度的昏招表現出最強烈的憤慨;這位最高統帥喜歡所謂的“長戰線”推進——英軍在北,美軍在南——使得德軍有時機加固防線,使得希特勒在阿登地區也就是人們所知的凸出地帶大發淫威。今天看來,他痛斥“重大戰爭失誤”時的義憤是多么的可悲。
武器設計
美國陸軍五星上將喬治·巴頓號稱“鐵膽將軍”。粗魯、野蠻是他在戰爭中留給後人的印象,潘興元帥甚至把他叫作“美軍中的匪徒”。但如果僅憑這一點就認為他是個只懂打仗的猛張飛就大錯特錯了。巴頓將軍投注在軍事領域的用心是全方位的,其中不乏智慧和深思熟慮的結晶,“巴頓劍”的成功就是一例。美國是一個善於使斧的國家,早期的騎兵更習慣揮舞馬刀砍殺。訓練時,騎兵們乘坐在馬背上,像使用球棒一樣瘋狂地舞動手裡的騎兵彎刀。年輕的巴頓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不禁在心裡開始了思量。那時的巴頓曾經在第5屆奧運會軍事五項比賽中獲得過擊劍的第3名,號稱“軍中第一擊劍高手”,並獲得過“劍術大師”的榮譽稱號。在參加完奧運會後,巴頓到法國索米爾軍事學校學習擊劍課。在那裡,他發現法國騎兵使用馬刀的方法遠遠超過美國騎兵,原因很簡單:法國人是用刀尖去刺殺,而美國人則是用刀刃去砍殺。與砍殺相比,刺殺能更快地接近敵人,作戰效率更高。
懷揣改進騎兵軍刀的想法,巴頓調到了維吉尼亞的邁爾堡。這是一個騎兵駐地,有軍隊里最優秀的騎手,有美國出身最好的軍官,他們熟悉華盛頓的每一位要人。在這個“離上帝最近”的地方,血氣方剛的巴頓決定大幹一番,改進騎兵軍刀就是他的“敲門磚”。“以法國式的直劍取代美軍盛行的彎刀。”巴頓把自己的想法明白無誤地寫在文章里,並把文章交給邁爾堡騎兵團團長格拉德上校。上校是位老騎兵,當然看出了巴頓的主張有多么重要的意義。他建議巴頓再增添一些內容,然後把文章投寄給《騎兵月刊》。
受到鼓舞的巴頓沒有聽從團長的建議。他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級別的軍事刊物。他知道,小小的《騎兵月刊》不足以引起軍界高層的注意。他在給未婚妻的信中寫道:“我希望這篇文章引起轟動。我相信一定會的。”果然,1913年1月11日,頗有影響的《陸海軍雜誌》刊登了巴頓的文章,並立即引起軍界的關注。“我想我要出名了!”巴頓心裡異常興奮。幾個月後,陸軍參謀長伍德將軍命令按照巴頓設計的樣式和規格,打造兩萬把新軍刀。這種新型騎兵軍刀是直線型設計,刀有940毫米長,刀身的寬度為257毫米,刀刃非常長,是一種理想的擊刺武器,能夠完美地用於刺殺。巴頓的鑽研和思考結出了果實。
新軍刀選在斯普林菲爾德的工廠鑄造。為保證軍刀的生產質量,巴頓被專門派去負責檢查驗收。美國軍械部次長也對巴頓設計的新軍刀很滿意。他說:“巴頓作為一位擊劍手的技巧和經驗,對於軍械部價值無限。”新軍刀還需要新的訓練教程。春風得意的巴頓開始編寫《軍刀教員講義》。1914年3月,《軍刀訓練》一書由陸軍部批准出版。巴頓在書里進一步強化了他附著在新軍刀中的“刀尖”精神:要記住刀尖是壓倒一切的重點,富有活力、勇於進取的勇士要像刀尖一樣,在進攻中刺穿敵人的身體…… 批量生產的新型騎兵軍刀在騎兵部隊中廣泛使用,並以“巴頓劍”聞名天下。1916年3月,巴頓調任布利斯堡騎兵團時,高興地看到團隊使用的軍刀全是自己設計的“巴頓劍”。這一發現讓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但凌厲的槍彈使騎兵的軍刀失去了用武之地。“巴頓劍”更多地成了騎兵們的標誌性裝備,很少在實戰中使用。巴頓成名後,更沒有機會和膽量拿他的“巴頓劍”去和納粹們單挑。
參加奧運會
奧運與軍事有什麼關係?馬拉松,便是由於戰爭而誕生,而戰爭史上著名的巴頓將軍也出身奧運。可以說,如果不是1912年的奧運會,一個偉大的軍事家就將被歷史埋沒。
在國際奧委會的創始人中,有一位瑞典將軍,維克多·古斯塔夫·巴爾克,從國際奧委會成立時起,他就希望能在瑞典舉辦奧運會。1909年德國柏林宣布放棄1912年奧運會的主辦權,巴爾克抓住機會,將奧運會帶到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並由他本人擔任組委會主席。
這屆由一名將軍操辦的奧運會,成就了另一名職業軍人,30年後,他率領的美國裝甲軍團橫掃歐洲,他就是美國五星上將喬治·巴頓。
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由射擊、游泳、擊劍、馬術和越野跑五個項目組成現代五項,經顧拜旦大力倡導首次進入奧運賽場。它是一個軍事訓練綜合項目,能培養軍人勇敢頑強的品質,因此參賽者多屬軍人。當時還是上尉的巴頓從旁人那裡得知訊息後,便決定自費去瑞典參加比賽。自視為現代武士的巴頓認為這是挑戰體能和毅力的絕好機會。有43名勇士參加了這場引人注目的比賽,其中有包括巴頓在內的3名美軍正規軍官,比賽結束後,前四名都被瑞典選手奪走,巴頓奪得第五名。他游完300米時,是被人用船鉤從池子裡撈上來的,因為他根本就沒有任何力氣了,跑完4000米越野賽全程後,他精疲力竭而暈倒在終點前的皇家觀禮台下,他這個第五名給許多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正是由於他在奧運賽場上不屈的表現,打動了當時的另一位美國將軍潘興,在他眼裡,一個標準的軍官首先應該是一個標準的鬥士。而參加過奧運會軍事全能比賽的喬治-巴頓無疑具備他所要求的品質。巴頓被他招入侵略墨西哥的部隊,邁出了軍界的重要一步。
第二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美國報紙將巴頓在戰爭中指揮才能大肆渲染,巴頓卻向記者們表示:"參加奧運會是我一生的驕傲和榮譽。當時游完300米上岸後,我休克了。醒來後,我告誡自己一定要拼下最後一項4000米越野賽。記者先生,你可能體會不到一個人休克後醒來再跑4000米的滋味,但我體會到了。我不但跑完全程,還得了這個項目的第五名,這才是我一生的驕傲、一生的榮譽。"
人物評價
名人評價
巴頓是一位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一生呈現出鮮明的個人性格特點,引起世人不同評論,很多人認為他是“一位統率大軍的天才和最具進攻精神的先鋒官”和“二十世紀的拿破崙”;但也有人認為他“勇猛有餘、智謀不足”、“驕傲自大、華而不實”。軍事學者指出:“作為統帥人物,巴頓將軍的最大特點就是以他自己的尚武精神去激勵部下,用他的個性去影響部下在戰場上奮勇向前。”。他作戰勇猛頑強,指揮果斷,富於進攻精神,善於發揮裝甲兵優勢實施快速機動和遠距離奔襲,被部下稱為“血膽老將”。
艾森豪給巴頓下結論說,他有一種“非凡而又殘酷的推動力”。英國
亞歷山大元帥評論說:“巴頓是一個推進器,隨時準備去冒險,他應該生活在拿破崙戰爭年代——他會成為拿破崙手下一位傑出的元帥。”德軍的布盧特里特將軍(擔任馮·龍德施泰特的參謀長)寫道:“我們對巴頓將軍的評價極高,認為他是盟軍中最敢作敢為的‘裝甲兵將軍’,一個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和雷厲風行的人。他和我們自己的‘裝甲兵將軍’古德里安很相似。大概是由於他最接近於我們對古典軍事統帥的概念,因而他的作戰指揮給我們的印象尤其深刻。他甚至進一步提高了拿破崙的基本教義——兵貴神速。”赫爾曼·巴爾克將軍(指揮德軍G集團軍群,後來在齊格菲防線對付第3集團軍)坦率地總結道:“巴頓將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傑出的戰術天才。我至今仍將曾與他對抗看做是一種莫大的榮幸和難忘的經歷。”
綜合評價
能文能武
美國陸軍四星上將喬治·巴頓號稱“鐵膽將軍”。粗魯、野蠻是他在戰爭中留給後人的印象,潘興元帥甚至把他叫作“美軍中的匪徒”。但如果僅憑這一點就認為他是個只懂打仗的武夫就大錯特錯了。巴頓將軍投注在軍事領域的用心是全方位的,其中不乏智慧和深思熟慮的結晶,“巴頓劍”的成功就是一例。美國人善於使斧,早期的騎兵更習慣揮舞馬刀砍殺。訓練時,騎兵們乘坐在馬背上,像使用球棒一樣瘋狂地舞動手裡的騎兵彎刀。年輕的巴頓把這一切看在眼裡,不禁在心裡開始了思量。那時的巴頓曾經在第5屆奧運會軍事五項比賽中獲得過擊劍的第3名,號稱“軍中第一擊劍高手”,並獲得過“劍術大師”的榮譽稱號。
在參加完奧運會後,巴頓到法國索米爾軍事學校學習擊劍課。在那裡,他發現法國騎兵使用馬刀的方法遠遠超過美國騎兵,原因很簡單:法國人是用刀尖去刺殺,而美國人則是用刀刃去砍殺。與砍殺相比,刺殺能更快地接近敵人,作戰效率更高。懷揣改進騎兵軍刀的想法,巴頓調到了維吉尼亞的邁爾堡。這是一個騎兵駐地,有軍隊里最優秀的騎手,有美國出身最好的軍官,他們熟悉華盛頓的每一位要人。在這個“離上帝最近”的地方,血氣方剛的巴頓決定大幹一番,改進騎兵軍刀就是他的“敲門磚”。“以法國式的直劍取代美軍盛行的彎刀。”巴頓把自己的想法明白無誤地寫在文章里,並把文章交給邁爾堡騎兵團團長格拉德上校。上校是位老騎兵,當然看出了巴頓的主張有多么重要的意義。他建議巴頓再增添一些內容,然後把文章投寄給《騎兵月刊》。
受到鼓舞的巴頓沒有聽從團長的建議。他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級別的軍事刊物。他知道,小小的《騎兵月刊》不足以引起軍界高層的注意。他在給未婚妻的信中寫道:“我希望這篇文章引起轟動。我相信一定會的。”果然,1913年1月11日,頗有影響的《陸海軍雜誌》刊登了巴頓的文章,並立即引起軍界的關注。“我想我要出名了!”巴頓心裡異常興奮。幾個月後,陸軍參謀長伍德將軍命令按照巴頓設計的樣式和規格,打造兩萬把新軍刀。這種新型騎兵軍刀是直線型設計,刀有940毫米長,刀身的寬度為25.7毫米,刀刃非常長,是一種理想的擊刺武器,能夠完美地用於刺殺。巴頓的鑽研和思考結出了果實。
新軍刀選在斯普林菲爾德的工廠鑄造。為保證軍刀的生產質量,巴頓被專門派去負責檢查驗收。美國軍械部次長也對巴頓設計的新軍刀很滿意。他說:“巴頓作為一位擊劍手的技巧和經驗,對於軍械部價值無限。”新軍刀還需要新的訓練教程。春風得意的巴頓開始編寫《軍刀教員講義》。1914年3月,《軍刀訓練》一書由陸軍部批准出版。巴頓在書里進一步強化了他附著在新軍刀中的“刀尖”精神:“要記住刀尖是壓倒一切的重點,富有活力、勇於進取的勇士要像刀尖一樣,在進攻中刺穿敵人的身體……”批量生產的新型騎兵軍刀在騎兵部隊中廣泛使用,並以“巴頓劍”聞名天下。1916年3月,巴頓調任布利斯堡騎兵團時,高興地看到團隊使用的軍刀全是自己設計的“巴頓劍”。這一發現讓他激動得熱淚盈眶。但凌厲的槍彈使騎兵的軍刀失去了用武之地。“巴頓劍”更多地成了騎兵們的標誌性裝備,很少在實戰中使用。巴頓成名後,更沒有機會和膽量拿他的“巴頓劍”去和納粹們單挑。
經典語錄
1、美國人對失敗者從不寬恕。美國人蔑視懦夫。美國人既然參賽,就要贏。我對那種輸了還笑的人嗤之以鼻。
2、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是一堆馬糞。那些膽汁過剩、整日在星期六晚間郵報上拉馬糞的傢伙,對真正戰鬥的了解,並不比他們搞女人的知識多。
3、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給養、最好的武器設備、最旺盛的鬥志和最棒的戰士。說實在地,我真可憐那些將和我們作戰的狗雜種們。真地。
4、不是所有的英雄都象傳奇故事裡描述的那樣。軍中每個戰士都扮演一個重要角色。千萬不要吊兒郎當,以為自己的任務無足輕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任務,而且必須做好。每個人都是一條長鏈上的必不可少的環節。
5、這個懦弱的狗雜種可以給自己找藉口:“沒我地球照樣轉,我不過是千萬分之一。”但如果每個人都這樣想呢?到那時,我們怎么辦?我們的國家、親人甚至整個世界會是怎么一個樣子?不,他奶奶的,美國人不那樣想。每個人都應完成他的任務。每個人都應對集體負責。
6、我們軍隊容不得膽小鬼。所有的膽小鬼都應像耗子一樣被斬盡殺絕。否則,戰後他們就會溜回家去,生出更多的膽小鬼來。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懦夫兒軟蛋。幹掉所有狗日的膽小鬼,我們的國家將是勇士的天下。
7、一品脫的汗水可以挽救一加侖的鮮血。
8、二十年後,你會慶幸自己參加了此次世界大戰。到那時,當你在壁爐邊,孫子坐在你的膝蓋上,問你:“爺爺,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乾什麼呢?”你不用尷尬地乾咳一聲,把孫子移到另一個膝蓋上,吞吞吐吐地說:“啊……爺爺我當時在路易斯安那鏟糞。”與此相反,弟兄們,你可以直盯著他的眼睛,理直氣壯地說:“孫子,爺爺我當年在第三集團軍和那個狗娘養的喬治·巴頓並肩作戰!
9、記住,我們的步槍是世界上最好的殺人武器。德國佬對它怕得要死。所以要好好使用它……每次戰鬥你都能打上100發子彈,保你能活得更長久……從不射擊的步槍或機槍連燒火棍都不如。
10、我要你們記住,沒有哪個雜種是靠“為國捐軀”來贏得一場戰爭的。要贏得戰爭,靠的是讓敵國那些可憐的雜種為他們的國家捐軀。
11、我不想收到電報,說什麼“我們正在堅守陣地”。我們不堅守任何陣地,讓德國鬼子們去堅守陣地。
12、我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在戰爭結束的那一剎那被幹掉,這讓我覺得很不爽。否則,我在你們眼中將更完美了!
13、戰爭是簡單、乾脆、無情的,因此需要一個既簡單又無情的人把戰爭進行到底!
14、什麼是戰略?戰略就是讓你手下的一個狗娘養的,要他去奪取一個地方。如果他做不到,就把它撤掉!
15、成功的士兵有兩種。一種人出人頭地是因為恭順,另一種人是因為個性,我屬於後者。
16、我經常受命於危難之際,但是通過我的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和鐵血作風,嘗嘗化險為夷,踏荊棘如坦途。
17、許多人失敗的原因不在於為人所知而在於默默無聞。
18、高喊人人平等的人不是傻子就是騙子。
19、偉人之所以偉大,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效忠於他們的下屬。
20、只有在國家利益高於個人利益的年代裡,人類才能進步,個人主義是一種腐敗論······
21、我熱愛戰爭,工作和振奮人心的事。和平對我來說,是一座地獄。
22、珍惜傳統、喜歡刺激和渴望榮譽。如果你拿走了這三種東西,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呢?
23、在這周圍,似乎只有我才是真正享受這該死的戰爭樂趣的人!
24、我寧願當一名榮獲優異服務十字勳章的少尉,也不願當一個沒有優異服務十字勳章的將軍。
死因
中國網08年12月21日訊,據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導,美國軍事歷史學家羅格特-威爾科斯2008年推出的一本名為《目標,巴頓》新書披露,美國二戰名將巴頓是遭暗殺身亡的,由於他威脅要披露盟軍領導人的失誤而慘遭滅口。
巴頓將軍於1945年12月去世,他的死是二戰的一個長期謎團之一。儘管他在德國曼海姆發生的車禍中受了重傷,但人們當時認為他的恢復情況很好,即將乘飛機回國,不料卻傷重不治。威爾科斯在新書稱,中情局的前身戰略情報局局長多諾萬下令曾多次立功受獎的神槍手道格拉斯-巴扎塔暗殺巴頓。威爾科斯的新書包括對巴扎塔的採訪和其日記的摘錄,詳細敘述了巴扎塔是如何設定車禍假現場,他當時駕駛一輛軍用卡車與巴頓的卡迪拉克相撞,隨後用一發低速子彈擊中了巴頓,巴頓的脖子被打斷,巴頓車上的其他人員都毫髮未損。巴扎塔還暗示,當巴頓的身體開始恢復後,美國官員沒有採取有效的安保措施,任由克格勃的前身前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特工下毒毒死了巴頓。
威爾科斯稱,當他對巴扎塔進行採訪時,巴扎塔的內心處於掙扎狀態,他在反思自己的殺人行為。巴扎塔供認,他奉多諾萬局長的命令製造了車禍。威樂科斯稱:“巴扎塔對我說‘我們遇到了一個可怕的情況,那位偉大的愛國者已失控,我們必須挽救他,避免他毀掉聯軍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我相信巴扎塔。”巴扎塔的生平很具有傳奇色彩,他是1944年諾曼第登入之前傘降至法國幫助組織法國抵抗行動的精銳部隊成員,因戰功而獲了四枚紫星勳章、優異服務十字勳章、三枚法國十字勳章。他在戰後成為了一名著名的藝術家,贊助者包括摩納哥葛麗絲王妃、溫莎公爵夫婦。他最後成為里根政府時期海軍部長約翰-萊曼的助手,萊曼後來曾任“911”委員會委員、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競選陣營的顧問。
威爾科斯還找到並採訪了美國陸軍反間諜部門軍官史蒂芬-斯庫比克。斯庫比克稱,他獲悉巴頓在史達林的暗殺名單上,曾多次向多諾萬報警,但卻被調回國。威爾科斯稱:“我有兩個確鑿的證據,有證據顯示,是俄羅斯人最終結束了巴頓的生命。”這一說法聽起來很牽強,但是威爾科斯的材料說明美國官員曾就此進行過掩蓋,至少五份有關巴頓車禍情況的檔案從美國的檔案中被撤除,卡車司機在遭到詢問之前被送往倫敦,對巴頓的屍體也沒有進行屍檢。在底特律一位卡迪拉克車專家的幫助下,威爾科斯還證實,在諾爾斯堡巴頓博物館展出的車並不是巴頓出車禍時所乘坐的那輛車。
巴頓曾指揮美國第3集團軍,在諾曼第登入後攻占了法國的大片土地,但盟軍最高指揮官艾森豪制止了他在蘇軍之前進入柏林的雄心。巴頓認為,艾森豪1944年秋天錯誤地阻止他關閉“法萊斯缺口”,這使數十萬德軍逃出了包圍圈,德軍隨後發動了阿登戰役,數千美軍在戰役中喪生。為了安撫史達林,第3集團軍在抵達德國邊境時被令停止前進,未能在蘇聯人之前奪取柏林或布拉格。威爾科斯稱:“巴頓當時正準備辭去軍隊的職務,他想與俄國人開戰,政府認為他瘋了。他還知道可能毀掉許多人前程的戰爭機密。如果巴頓活著說出他想說的一切,我不認為艾森豪將能成功競選總統。我認為,如果上法庭的話,我有足夠的證據讓陪審團提出起訴,但不一定能得到有罪判決。”巴頓歷史學會主席查爾斯-普羅旺斯稱,他希望這本書將能夠使披露陰謀的確鑿證據出現。他說:“有許多人因為巴頓的死而歡呼雀躍,他當時正準備說出許多足以毀掉他們前程的事情。”(蕭熙)(本文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相關信息
後世紀念
美國多處街道以巴頓為名,紀念這位將軍:
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巴頓路(PattonDrive)
田納西州那希維爾市喬治·巴頓將軍路(GeneralGeorgePattonRoad)
還有:
由巴頓將軍設計的M1913騎兵軍刀,也稱為巴頓軍刀(PattonSaber)。
美國M46坦克、M47坦克、M48坦克、M60坦克均命名為巴頓坦克。
《巴頓將軍》,1970年的傳記式美國戰爭電影,以喬治·巴頓為主角描述他的戰功。
二戰時期美國著名的五星上將的人物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 | 喬治·巴頓 |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 |奧馬爾·納爾遜·布萊德雷|亨利·哈里·阿諾德|馬修·邦克·李奇微|馬克·克拉克|切斯特·威廉·尼米茲|威廉·丹尼爾·萊希|小威廉·弗雷德里克·哈爾西|歐內斯特·約瑟夫·金
五星上將 | ||||
---|---|---|---|---|
陸上五星上將 | ||||
海軍五星上將 |
世界名將
在世界歷史裡,有這樣一些名將,他們馳騁沙場,縱橫戰野,立下豐功偉績,為人們創造了和平安定的生活環境,他們出色的作戰策略和軍事才能,使得他們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光,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些名將的風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