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喜歌劇
法國喜歌劇的起源
法國的喜歌劇最早起源於民間廟會上的一種藝術形式。早在16世紀末,聖·日爾曼廟會劇院就出現了用流行歌曲曲調填詞演唱的 滑稽戲,人們把它看作是法國喜歌劇的雛形。1674年前後,一種用木偶表演的小型歌劇問世,並很快受到觀眾的喜愛。後來,由演員代替木偶登台,演出了有歌有舞具有喜劇或鬧劇因素的音樂戲劇。由於它的內容通常對時事具有諷刺的意味,因此被叫做“諷刺歌劇”或“滑稽歌劇”。但這一表演形式遭到了呂利和法蘭西歌劇院的反對。在他們的抗議下,宮廷下命令禁止這種歌劇進行演唱並對樂隊規模實行限制。然而,木偶歌劇的支持者們卻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那就是在演出時,舞台前豎立了一塊巨大的牌子,用醒目大字寫上劇中的歌詞。因為曲調是人們都十分熟悉和親切的流行歌曲,觀眾們很容易像演員一樣,流利地演唱出這些歌曲。於是,台上的演員做著各種動作,台下的觀眾們用歌聲為其伴唱,演出氣氛格外熱烈。這一對抗大約持續了30年,最終以官方的讓步而結束。1714年,由聖日爾曼廣場和聖盧昂廣場兩個劇團聯合組建了喜歌劇院。1716年,它被獲準可以同時擁有包括歌唱、舞蹈和器樂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並稱之為“喜歌劇”。此後,喜歌劇風靡法國。
喜歌劇論戰
1746年和1752年,義大利喜歌劇《女僕管家》在巴黎兩度上演引起了“喜歌劇論戰”的大辯論。這場論戰的雙方分別是法國 大歌劇派和義大利喜歌劇派。論戰的主題是義大利喜歌劇和法國 大歌劇的孰優孰劣,論戰的焦點是法國的大歌劇應不應該進行變革。對峙雙方陣營壁壘,旗幟鮮明:一方是以路易十五和他的情婦蓬帕杜爾侯爵夫人為首貴族保守派支持呂利、拉莫等人的正歌劇,另一方由皇后瑪利亞·列申斯卡率領盧梭、狄德羅、達朗貝爾等為首的百科全書派支持義大利喜歌劇。兩派支持者都聚集在各自領袖的包廂周圍,相互嘲笑辱罵,並為自己所喜愛的劇種叫好助威。劇場裡充滿了火藥味,使每一場演出都演變為一場戰役。在劇場之戰難分勝負的情況下,法國 大歌劇派推出了一部叫做《狄東與清晨》的新作品,並藉助蓬帕杜爾夫人的威力大造聲勢,試圖壓倒《女僕管家》。但這部作品表現平平。
而支持義大利喜歌劇的作曲家盧梭親自創作了一部田園風格的喜歌劇《鄉村占卜師》(1752年),他把義大利喜歌劇的長處和法國廟會滑稽歌劇中的特點結合在一起,把歌唱和對白結合在一起,把舞蹈和啞劇結合在一起。證明自己的改革觀點。這場論爭,推動了法國早期喜歌劇的創作,形成了法國式喜歌劇的基本模式。
著名的法國喜歌作曲家
早期法國喜歌劇的主要作家有讓·克勞德·吉里耶(1667- 1737年),法國喜歌劇院的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具有廟會喜歌劇的特點;被認為是喜歌劇的創始人。
18世紀中葉國喜歌劇日趨成熟,喜歌劇院的作曲家有費里多爾(l726-1795年)。他先前是一名有成就的西洋棋大師,33歲後才轉向喜歌劇的創作,他一共創作了11部喜歌劇,主要作品有《鞋匠勃萊士》(1759年)、《園丁和他的老爺》(1761年)、《馬蹄鐵匠》(1761年)、《巫師》(1764年)等,而 1765年根據英國作家菲爾丁原著改編的喜歌劇《湯姆·瓊斯》是最優秀的一部。費里多爾喜歌劇的人物形象非常鮮明,小人物常常有高尚的道德和出色的才智,而 大人物則愚蠢狡詐,處在被嘲諷的地位;他的音樂形象十分戲劇化,構思新穎,善於描繪;因為他受德國音樂的影響較大,所以在運用樂隊的交響樂表現手法獨具匠心。
蒙西尼(1729-1817年),也是一位有影響的法國喜歌劇作曲家。他的創作創意新穎,感情豐富,具有很高的藝術魅力和欣賞價值。蒙西尼的代表作有《冒失鬼的招認》(1759年)、《玫瑰花和可樂果》(1764年)、《逃兵》(1769年)、《美麗的阿爾塞納》(1773年)等。蒙西尼喜歌劇的特點是,主題較為嚴肅,情節較為曲折,而喜劇性因素只是作為一種場景的襯托。這種喜歌劇被稱為“嚴肅的喜歌劇”,並為以後的喜歌劇向 抒情歌劇的轉化做了有益的探索。
對法國喜歌劇的發展最具貢獻的當數 格雷特里(1741-1813年)。 格雷特里是18世紀後期法國喜歌劇改革的主要代表,他出生在比利時的列日,在當地的教堂學習聲樂、小提琴與和聲。1768年,他接受伏爾泰的建議來到法國,並定居巴黎,直至去世。
格雷特里共創作了50多部音樂戲劇作品,其中大多數是喜歌劇。他的代表作品有《休倫人》(1768年)、《路西勒》(1769年)、《會說話的圖畫》(1769年)、《澤米爾和阿佐爾》(1771年)、《假魔術》(1775年)等,在法國大革命時期,他曾創作了《威廉·退爾》(1791年)和《共和國女代表》(1794年)等具有進步思想和革命人物的喜歌劇。 格雷特里最成功的作品是1784年上演的《獅心王查理》。此劇以以鏇律優美、富於戲劇性表情而著稱。是18-19世紀之交“拯救”歌劇的先聲。另外拉保德的《畫童、情人和敵手》 (1758),和著名小提琴家加維尼的《未婚夫》(1760)、布萊士的《安奈特與呂班》(1762),也屬這一時期的優秀作品。
19世紀法國許多城市建立了喜歌劇院更加強了喜劇的音樂氣氛,相繼出現了布瓦爾迪約(1775-1834)的《巴格達酋長》(1800)和《白衣夫人》(1825),奧柏的《魔鬼兄弟》(1830), 唐尼采蒂的《軍中女郎》 (1840)等作品。
隨著時代的發展,法國喜歌劇中原有的喜劇因素越來越少,喜歌劇的發展日益趨向嚴肅化和抒情性,甚至帶有感傷的色彩,但更多的是鼓舞士氣、煥發精神、感染人心。這就為 抒情歌劇的產生鋪平了道路。
典型作品簡介
格雷特的歌劇《獅心王查理》(1784)《獅心王查理》劇情大意:理查王身邊多年的歌手布隆代爾(Blondel),裝成一個盲目賣唱人吟遊四方,後來發現他的主人理查王已遭監禁。於是他借著業已被放逐的英國騎土和佛蘭德的馬格麗之助,使得理查越監逃逸。
奧柏的歌劇的《軍中女郎》(1840)
《軍中女郎》劇情大意:拿破崙二度率領法軍入侵蒂羅爾,幼時即被拿破崙第21聯隊收養的瑪麗,已經長大,並一直服務于軍隊後勤工作,有一天瑪麗從懸崖失足而被青年農民托尼歐所救,因而兩人萌生愛意。托尼歐毅然參軍,後升為團長,希望與瑪麗成婚。但瑪麗的伯母伯爵夫人尋來,將失散的侄女接回巴黎,欲將瑪麗嫁給年輕的公爵克拉根。這時團隊衝來“救援自己的女兒”。瑪麗用歌聲唱出了對團隊養育之恩的感激之情,伯爵夫人聽後深受感動,終於同意她與托尼歐的婚姻。劇中瑪麗所唱《我在軍營中……》、《軍中歌》,瑪麗與托尼歐的二重唱《我心懷懇切熱望》以及劇終前的大合唱均被稱之為精典型歌曲久傳不衰。二、義大利喜歌劇(諧歌劇)
英國民謠劇
用英國語言做對白在加上通俗的曲調,這些曲調可以是民歌、城市小調、流行舞曲,甚至還可能是大家熟悉的義大利或法國歌劇的鏇律。
1728年公演的《乞丐歌劇》是這種新形式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