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建築

商周建築,中國獨特的建築體系是在商周時期初步形成的。中國建築基本特徵的一些形式如,夯土台基木構架、斗以及院落式組合、對稱布局等在這個時期均已出現。城市開始有了“城”和“郭”的區分。周代基本定型的建築禮儀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見彩圖[陝西鳳翔東周時代宮殿蟠虺紋銅製建築構件]

商周歷史

商朝最早的國都在亳(亳音伯,今河南商丘)。在以後三百年中共遷都五次。公元前14世紀,商朝第二十位國王盤庚從"奄"(今山東曲阜)遷至"殷"(今安陽小屯),直至商朝滅亡。後人稱這段歷史為殷朝,此地也稱殷都。殷都被西周廢棄之後,逐漸淪為廢墟,故稱"殷墟"。商朝最後一個王是個暴君,他窮奢極欲,創製“炮烙”之刑,嚴酷鎮壓人民,商朝的社會矛盾空前尖銳起來。這時渭水流域的周族迅速發展。周族的首領周文王重視農業生產,任用有才能的姜尚等人,勢力逐步強大。公元前11世紀中期,周文王死後,兒子周武王聯合西方和南方的部落滅亡了商朝。周武王都城鎬京,史稱西周。為了鞏固奴隸主政權,西周實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給親屬、功臣等,封他們為諸侯,建立起眾多的諸侯國。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納貢,帶兵隨天子作戰,定期朝見天子。通過分封諸侯,西周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疆域廣大的奴隸制國家。西周還建立了宗法制度,規定天子、諸侯等的職位,只有嫡長子有資格繼承,其他各子都要被封為諸侯或卿大夫、士。這樣宗法制和分封等級制緊密結合,統治得以鞏固。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到東邊的洛邑,稱為東周。東周又分“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春秋時期,周王室衰落,周天子名義上是各國共同的君主,實際上地位只相當一個中等國的諸侯。一些比較強大的諸侯國家用武力兼併小國,大國之間也互相爭奪土地,經常打仗。戰勝的大國諸侯,可以號令其他諸侯。這種人稱做霸主。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後,剩下秦、齊、楚、燕、韓、趙、魏七個大國,史稱“戰國七雄”,中國進入戰國時代。

商代建築

商代前期城市遺址商代前期城市遺址盤龍城宮殿復原圖
公元前11世紀,周滅商,建都於豐京和鎬京(均在今西安西郊);分封諸侯,屬國範圍比商代疆域更為擴大。公元前771年,遷都洛邑(東周王城)。陝西周原(今岐山、扶風一帶)發現周早期的建築遺址,有採取中軸對稱的兩進院落布局,出現最早的瓦,房屋柱網間距加大,建築技術比商代有明顯進步。湖北圻春西周毛家嘴乾闌遺址,有木柱、樓板、樓梯和板牆,反映了長江流域另一種建築體系即乾闌式建築的技術發展。
被認為是商朝早期都邑西亳(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和中期都城隞(鄭州商城)以及晚期都城殷(河南安陽殷墟)均經考古發掘,遺址中有夯土城垣壕溝宮殿陵墓祭祀場所、手工業作坊等遺蹟。二里頭遺址有大面積夯土台,規模相當宏偉,有廊廡圍繞的廣庭,庭院式布局已見端倪。鄭州商城範圍很大,有宮殿遺址,城垣夯土至今存留地面。殷墟宮室區有很多夯土基址,殘存銅質柱鑕;陵墓使用井幹構造的木槨,出土精美的石雕木雕刻,有飾痕跡。湖北黃陂盤龍城遺址長江流域發現的商代古城,有城壕城垣夯土高台上的木構宮殿基址。河北藁城台西村發現十二座商代房基,有單間、雙間、三間數種,牆基夯土築成,還使用了土坯牆。二里頭鄭州商城、殷墟均在夯土基中發現陶水管,是已知最早的陶質給水排水設施。
二里頭宮殿建築遺址一號遺址復原圖二里頭宮殿建築遺址一號遺址復原圖
位於湖北黃陂盤龍湖畔的盤龍城遺址是商代前期城市遺址。它面積約1.1平方公里,建於公元前15世紀前後。古城平面略呈方形,南北約290米,東西約260米。城垣四面中部各有一缺口,可能是城門。城牆基寬21米,現今南、西垣及北垣西端尚存有高出地面約1~3米的夯土殘垣。城垣的夯築是以每層厚8~10厘米左右的夯土築出主體,內側又有斜行夯土用來支撐夯築城垣主體時使用的模型板。推測城垣原為中間高聳而內側有斜坡以便登臨,外側較陡以禦敵。城垣外有寬約14米、深約4米的城壕,壕內側往往高出外側1米以上。在城南壕溝底部曾發現橋樁的柱穴,可知當時是架橋通過的。
下層宮殿建在生土上,上層宮殿群的建設是先築成高大的夯土台基,再在上面修築宮殿。已發現3座坐北朝南、前後平行排列的大型宮殿基址,其中的1號、2號基址已經發掘。1號基址長39.8米,寬12.3米,有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的夯土台基,台基上部已遭破壞,但建築物的柱穴與牆基仍基本保存。台基四周的外沿各有一排大檐柱穴,東、西兩側各5個,南邊20個,北邊17個,前後並不對稱,推測當時可能在柱頭架檐檁,再在其上架設大叉手以承托脊檁和房頂。房頂苫茅草。檐柱徑達半米左右,埋在深約70厘米的地下,底有大石塊柱礎。檐柱前部兩側有直徑較小、埋得較淺的挑檐柱穴,可知房頂是出檐的。整個建築面寬38.2米,進深11米。中心為四間橫列的居室,四壁都是木骨泥牆。中間二室面寬略大,各室南面各有一正門,中間二室北壁又有後門。在四室與檐柱之間,形成一周寬敞的外廊,可復原為重檐廡殿頂建築,屋頂覆以茅草。2號基址南距1號基址13米,建築技法相同,但檐柱前後左右對稱,估計頂上的梁架結構當比1號基址整齊。從周代以後的“前朝後寢”的宮廷建築制度考慮,2號基址可能是只有一個大廳的“前朝”部分,其北面的1號基址則是“後寢”部分,在基址還發現有陶管相接的排水設施。

西周建築

城市建設
《三禮圖》中描繪的王城規劃《三禮圖》中描繪的王城規劃
西周洛邑王城位於今河南洛陽,遺址已蕩然無存,只能依《考工記》及其他文獻大致推測。《考工記》載:"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城中九經九緯,經途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宮殿位於王城中央最重要的位置,將太廟和社稷挾於左右,說明西周時君權已凌駕於族權、神權之上,中國宮殿的總體格局已大體初定。
宮殿建築
已發掘周代建築基址有山西岐山鳳雛和扶風召陳二處。在山西岐山與扶風兩縣之間的周原是周朝的發祥地和早期都城遺址。周人自古遷至周原,此處一直是早周都邑。武王滅商後,將周原分封給周、召二公作采邑。在賀家村北,包括董家、鳳雛村、朱家在內有一座周城遺址,雲塘村亦有四方周城一座。
鳳雛建築基址有2組:甲組建築坐北朝南,面積1469平方米,是一座高台建築。建築分前後兩進院落,沿中軸線自南而北布置了廣場、照壁、門道及其左右的塾、前院、向南敞開的堂、南北向的中廊和分為數間的室(又稱寢)。中廊左右各有一個小院,室的左右各設後門。三列房屋的東、西各有南北的分間廂房,其南端突出塾外,在堂的前後,東西廂和室的向內一面有隻廊可以走通,整體平面呈日字形。此處建築的牆用黃土夯築而成,一般厚0.58~0.75米。牆表與屋內地面均抹有以細砂、白灰、黃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牆皮厚0.1厘米,表面堅硬,光滑平整。從基址上的堆積物推測,屋頂結構可能是採用立柱和橫樑組成的框架,在橫樑上承檁列椽,然後覆蓋以蘆葦把,再抹上幾層草秸泥,厚7~8厘米,形成屋面,屋脊及天溝用瓦覆蓋。此外這組建築還附有設排水設施。乙組基址位於甲組西側,坐北朝南,牆內發現有柱礎石,建造結構與甲組宮殿相同。
岐山宮殿甲組遺址復原圖岐山宮殿甲組遺址復原圖
岐山宮殿是中國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四合院,已有相當成熟的布局水平。堂是構圖主體,最大,進深達6米,堂前院落也最大,其他房屋進深一般只達到它的一半或稍多,院落也小,室內和院落一般都有合宜的平面關係和比例。室內外空間通過只廊作為過渡聯繫起來。各空間和體量有較成熟的大小、虛實、開敞與封閉及方位的對比關係。這種四合院式的建築形式,規整對稱,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具有統率全局的作用,使全體具有明顯的有機整體性,體現一種莊重嚴謹的性格。院落又給人以安定平和的感受;這種把不大的木結構建築單體組合成大小不同的群體的布局,是中國古代建築最重要的群體構圖方式,得到長久的繼承。
召陳遺址F5復原圖召陳遺址F5復原圖
召陳建築基址已發掘出15座,布局不按中軸對稱,總體規劃不甚嚴謹。其中規模較大,保存較好的是3號、5號和8號。3號基址也是一座夯土高台建築,台基高出當時地面0.7米左右,東西長22米,南北寬14米。東西有7排柱礎,南北縱列5~6個柱礎。2號房基的東邊和南邊保存有用小河卵石鋪成的散水,寬0.6米。遺址出土大量的瓦,種類分為板瓦、筒瓦和瓦當3種。板瓦和筒瓦又分為大、中、小三型。板瓦的正面飾細繩紋,筒瓦的正面飾三角紋和回紋。有些板瓦和筒瓦正面和背面帶有固定位置的瓦釘或瓦環1~2個。瓦當均呈半圓形,分素麵和花紋兩種,花紋一般為菊花紋和回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