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辭

語出:《後漢書·楊脩傳》:“ 脩 所著賦、頌……哀辭、表、記、書凡十五篇。”

基本信息

釋義

是指哀悼死者的文章,多用韻文。
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狹義的專指在追悼會上對死者表示敬意與哀思的宣讀式的專用哀掉的文體。悼詞是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緬懷與敬意的悼念性文章。 今天的悼詞是從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一步步演化而來的。誄辭作為我國哀悼文體的最古形式,最早是一種專門表彰死者功德的宣讀性的哀悼文體。哀辭文體是誄辭的旁支。誄辭的對象主要是王公、貴族、士大夫並以頌讚死者功德為主;而哀辭的對象主要是“童弱夭折,不以壽終者”,同時以抒發生者哀悼之情為主。弔文指憑弔性的文章,“吊”有慰問之意。弔文內容較誄辭、哀辭廣泛,也較其龐雜。可以說弔文是我國古代民眾性的哀悼文體。它不一定是歌頌功德的文字,如漢代司馬相如的《吊秦二世賦》。弔文也可以對具體的事物而言,成為一種詠懷性的文體,如《吊戰場》之類。祭文是古時祭祀天地鬼神和死者時所誦讀的文章。屈原的《九歌》是最早的祭文。祭文範圍較廣,只有祭奠死者的文章才屬於哀悼文體的範疇。 今天我們所說的悼詞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產物,它反映出新時代的新變化,無論在形式和還是在內容上,同古代的誄辭、哀辭、弔文、祭文均有實質性的不同。

相關條目

古代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