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

吳一

從事美容 整形外科20餘年,具有豐富的美容整形外科臨床經驗。

醫生

個人簡介

姓 名:吳一
性 別:男
職 稱:主任醫師
所在科室:整形外科
所在醫院:重慶急救中心
擅長疾病:面形修改手術,頜角截骨、顴弓顴骨整形,眼部鼻部整形,乳房整形

工作經驗:

從事美容整形外科20餘年,具有豐富的美容整形外科臨床經驗。

學 位:

臨床醫學研究生

所獲成就:

在整形美容專業雜誌發表論文20多篇。
吳一主任 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整形與顱頜面外科的創始人、學科帶頭人、科主任、主任醫師、臨床醫學研究生。從事美容整形外科20餘年,具有豐富的美容整形外科臨床經驗,在美學修養上有很高的造詣,對美容整形技術有獨特的見解,創新改良多種術式。尤其擅長面形修改手術,成功完成方臉改瓜子臉手術1000多例。並多次指導他院完成該術式和其他高難度的手術。
中華醫學會重慶醫學美容專委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美容醫學》雜誌編委
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分會美容與整形修復援助(重慶)中心特聘專家
重慶市醫學美容場所審核專家組成員
重慶市渝中區美容事故鑑定專家組成員
重慶市工商聯會員
重慶市TDP學會理事
曾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進修學習一年半,之後專程赴法國Paris Plastic Center和韓國多家整形醫院學習培訓整形美容技術,並獲得相應證書。吳一主任於1999年成功施行了重慶市第一例方臉改瓜子臉手術,成功完成重慶市第一例全身吸脂手術,擅長下頜角截骨、顴弓顴骨整形等高難度面部改形,以及在面部輕年化(全顏面除皺、小切口除皺)、眼部鼻部整形、乳房整形、形體雕塑、面部骨折創傷急診美容等手術都有很高造詣。
在工作中改進發明多種面形修改器械,並申請國家專利。其中下頜角截骨測量器能保證截骨的對稱性,達到截骨後雙側對稱。根據中國人的臉形設計延長弧形截骨線能使下頜角截骨後的曲線流暢,不會出現第二下頜角和Dog face(狗臉)現象,自體骨隆頦是最理想的隆頦方式,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中國美容醫學》雜誌,設計的弧形顴骨截骨降低術式是一種全新的手術,發表於整形外科權威雜誌《中華整形外科》,並根據多年的臨床實踐,首次提出四合一整體面形修改術,能整體改變面部骨骼形態,達到完美術後效果。創新眼輪匝肌上移手術成果發表在《實用整形美容外科》雜誌,自體脂肪移植豐乳、自體脂肪面部填充,分段式隆鼻,創新運用自體真皮墊鼻尖。在整形美容專業雜誌發表論文20多篇。

教師

個人簡介

姓 名:吳一
性 別:男
職 稱:中學高級教師
籍 貫:安徽宿松人

個人經歷

吳 一 男,1926年12月生,安徽宿松人。中學高級教師。畢業於山東師範學院歷史系。曾任宿松中學高中歷史教師,兼任中國人體科學學會第四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業績:在平凡的崗位上將教學與科研相結合,致力教書育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撰寫《氣功提高智慧型與智力層次的探討》對開發人類智力提出了具體方案。獲科學家錢學森院士的推薦,發表於《大自然探索》(1986年3期),《新華文摘》1987年3期轉載。接受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委託“氣功提高智慧型”協作課題,任課題負責人。經長期實驗與推廣,大量跟蹤研究資料表明,效果顯著,不但能開發青少年智力,而且可推遲中老年智慧型衰老和防治40多種疑難病症。著有《太極智慧型氣功》(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及《續篇》(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出版)。《東方智慧學》對《周易》、《道德經》、《論語》、《金剛經》進行科學闡釋,提出新見和破譯,認為“太極思維模式是人類高層次的智慧思維模式”。《論婚姻、家庭和人口發展—中國太極○ 人口控制理論》給世界人口平衡,奠定了科學基礎,指明了二十一世紀人口發展的方向。見《中國新時期社會科學成果薈萃》第一卷(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發表《智力開發與創造》、《論愛國主義教育》等論文20餘篇。《太極自我信息醫學———21世紀新醫學》,獲“’99年度世界華人知名醫家卓越科研金獎”。創辦安慶市民辦太極智慧型氣功學校。退休後,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繼續從事文史哲學、人體科學和開發智力系統工程研究。

桂林理工大學教授

簡介

吳一, 男,漢族,1958年生,四川人。博士,教授,熱處理及粉末冶金高級工程師。現在廣西桂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從事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與科研工作。

教育與工作經歷

1975-1978年,山西省榆次市經緯紡機廠,工人;
1978-1982年,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2-1991年,山西省候馬市平陽機械廠,熱處理工程師
1991-2002年,武漢鋼鐵公司,熱處理及粉末冶金高級工程師;
2002-2006年,南昌大學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材料學博士學位;
2002- 桂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任教,碩士研究生導師(2004),材料學教授(2006)。

教學

本科教學:機械設計基礎,特種陶瓷,耐火材料,材料科學基礎,陶瓷工藝學,生產實習、金工實習、畢業實習實習指導
研究生教學:功能材料,材料科學基礎
2008年參編《新材料概論》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實驗教程》。

科學研究工作

長期從事金屬材料的使用、製備及其熱加工工藝、粉末冶金製品的製備工藝、模具設計與製造、原位合成金屬陶瓷複合材料的研究,有較深的體會和較豐富的經驗。近年來主要進行礦物直接製備複合材料,材料的合成、製備、結構和性能的研究工作,承擔國家級、省部級及企業科研項目多項,發表科研論文五十餘篇,其中SCI/EI/ISTP收錄二十餘篇。
目前主持和參加的部分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課題有
1.以礦物為原料,低成本原位合成製備鋼結硬質合金,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項目(桂科能05112001-2A4) 主持
2.含鈦礦物自蔓延合成TiFe系貯氫材料機理的研究,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畫套用基礎研究專項項目(桂科基0731003) 主持
3.天然鈦鐵礦原位合成鋼結硬質合金的研究,廣西自治區重點實驗室培育-新材料及其製備新技術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桂科能063006-5C-09) 主持
4. 以TiOSO4和有機碳源為原料,低成本製備超細TiC粉體技術的研究,廣西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10jjD60008) 主持
5.金紅石原位合成Al2O3/Ti(Al)複合材料的研究與開發,桂林工學院博士基金項目 主持
6.金屬/陶瓷複合材料界面潤濕性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672016) 參加
7.利用天然礦物自蔓延高溫複合新技術原位合成製備金屬間化合物/陶瓷基複合材料,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套用基礎研究(桂科基0575104) 參加
8.金屬/陶瓷複合材料的低成本合成製備,廣西教育廳重點基金(桂教科研[2003]22)參加
9.塗覆法製備CuIn(1-x)GaxSe2(CIGS)太陽薄膜電池材料的研究,廣西自然科學基金(桂科基0542013) 參加
10. 有機插層高嶺石原位碳化合成SiC/Al2O3的分子疊層固相反應機理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862002 ) 參加

發表的部分學術論文

1.TiC複合添加劑對鐵基粉末冶金結構材料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粉末冶金工業,1999,9(3):17~22
2.罩式爐再結晶退火鋼卷氧化的分析及預防, 鋼鐵研究,2002,(4):18-20
3. ZL_115合金的熱處理工藝探討,熱加工工藝2003,(1):58-59
4.鈦鐵礦-Al-C系統的反應熱力學及Al2O3-TiC/Fe複合材料的製備,矽酸鹽學報,2005,33(9):135~140
5. 自蔓延高溫合成Al2O3-TiC/Fe-Al複合材料的研究,材料工程,2005, (7):3~6
6.The study of synthesis of TiC-Al2O3/Fe composites from natural ilmenite,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2005,280-283:1103-1106
7. 鈦鐵礦碳熱反應原位合成GT35鋼結硬質合金的熱力學分析,材料工程,2006, (1):12~15
8. Steel-Bonded Cemented Carbide GT35 by In-Situ Reduction of Natural Ilmenite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CICC-4),2006,1390~1393
9. Fabrication of Fe-Al Intermetallic/ TiC-Al2O3 Ceramic Composites from Ilmenite by Reaction Sintering,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CICC-4),2006,1501~1504
10. Combustion synthesis of fine TiFe series alloy powder by magnesothermic reduction of ilmenite ,Rare Metals,2006,25(6s):280~283
11. Effect of Mo on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steel-bonded cemented carbide GT35 produced by in-situ reduction of ilmenite ,Materials Science Forum,2007,546-549:1633-1636
12. Preparation of Fe-Al intermetallic / TiC-Al2O3 ceramic composites from ilmenite by SHS,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7
13. 金工實習對高素質工科學生培養的重要性,當代經理人,2006.12
14. Mo改善TiC/Fe金屬陶瓷界面潤濕機理的價電子理論分析,硬質合金,2007,24(2):70~73
15. Effect of Carbon Sources on In-Situ Carbothermic Reduction Fabricating Steel -bonded Cemented Carbide GT35 from Ilmenite,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Vols.336-338 (2007) pp. 1501-1504
16. Effect of Heating Time on the Structural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iFePO4 by Molten Salt Method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368-372 (2008) pp 299-30
17. 天然鈦鐵礦原位合成金屬陶瓷材料的研究現狀, 材料科學與工藝,2008(16)3,410-414
18. Effects of Mo(Ni) on Valence Electron Structures of TiC/Fe Cermets,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Vols. 368-372 (2008) pp 1119-1122
19. Effect of C Content on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Steel-bonded Cemented Carbide GT35 Produced by In-Situ Reduction of Ilmenite,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Vols. 610-613 (2009) pp 687-69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