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概況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設立的一所按新機制、新模式運作的獨立學院。由同濟大學、宏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嘉興市教育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合作舉辦。學院在教學上秉承同濟大學“知識、能力、人格”三位一體的辦學理念,把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優秀工程師作為學院的發展目標。在人才培養規格上有別於同濟大學,更側重於技術性套用型人才的培養。在教學計畫設計和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更重視學生創新精神培養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畢業後能很快適應在本專業相關行業從事技術工作。
學院認真貫徹黨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院始終堅持走以內涵發展、特色創新並與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學院不但擁有先進的實驗教學設施,而且還共享同濟大學的實驗室資源,保證了學生實驗、實訓教學的需要。此外,還與上海市和浙江省的企事業合作,建立了一大批校外實踐基地。學院充分借鑑同濟大學的教學管理經驗,重視校內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在辦學過程中逐步建立並完善穩定提高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
學院下設土木工程系、機械與電氣信息工程系、經濟與管理系、基礎教學部和中德學院。現有在校生9600餘人。2013年將在建築、土木、機電、經管、外語等類的22個專業面向全國23個省(市)計畫招收本科生2525名。
地理位置
學院位於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的中心,東接上海、北鄰蘇州、西接杭州、南瀕杭州灣,素有“魚米之鄉、文化之邦”之美稱的浙江省嘉興市。學院坐落於嘉興市南面,占地830餘畝,有一個既有都市氣息又鬧中取靜、適合莘莘學子刻苦攻讀的好環境。嘉興歷史文化悠久,是國務院批准的第一批沿海經濟開放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旖旎、民風淳厚、物產豐富、名人輩出。
學院地處嘉興市商務大道168號,距嘉興市政府約3公里,交通便捷,K05、K08、K09、K30、K33、K82、K153、K162、K171等多條公交線路可達到學校。
母體支持
師資優勢
學院依託同濟大學的辦學優勢,充分利用母體的優質師資力量。學院每年在校任課教師近600名,其中約四分之三來自同濟大學,大部分具有教授或副教授職稱,他們不僅教學態度認真,授課質量上乘,而且每天不辭辛勞長途跋涉到嘉興上課。此外,還有相當部分教師留宿學院,以便晚上為學生答疑輔導,對學院教學質量的穩定與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專業優勢
學院目前設定的專業(方向)都是從母體82個本科專業中遴選出來的,不僅社會對這些專業培養的學生需求量大,而且還有同濟大學相應的強勢學科支持,確保了學生的就業需求和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資源共享
除了依託母體雄厚的師資力量外,學院還共享同濟大學其他各類優質辦學資源。學生不僅可以閱覽同濟大學圖書館的電子圖書,還能遠程借閱同濟大學所有紙質藏書,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同濟大學各類先進的實驗室開展實驗教學,使學生有機會參加高水平和高層次的實驗。此外,通過積極與母體學生合作開展各類活動,共享同濟大學的校園文化資源,從而做到教師資源、圖書資料、實驗設施、教學管理等各類優質資源的共享。人才培養
培養目標
學院主要培養相關行業第一線從事技術工作的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對工程教育的改革著眼於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培養計畫和課程設定方面,體現工程思維、創新精神、動手能力、團隊合作的培養;對經濟與管理類專業側重考慮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的協調與最佳化,逐步形成高素質、強能力、寬適應、有特長的高級技術性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質量為本
同濟大學浙江學院自辦學之日起,始終把穩定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放在學院工作的中心位置,在辦學過程中逐步實現科技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知識、能力、人格”協調發發展展的全面素質教育。在教學安排中,不僅選聘同濟大學教學名師和富有教學經驗的老師來校任教,確保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高度重視套用型技術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學院已與滬浙地區諸多大型企業開展校企合作,共建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實踐教育的開展提供保障。此外,學院還積極為具有學習潛能的優秀學生創造條件,為其開設相關選修課程和考研輔導班。在學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每年都有一批優秀學生通過考研進入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攻讀碩士學位。
實踐教學
實踐教學是套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是鞏固和加深理論知識、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有效途徑,是提高學生素養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學院辦學定位是培養服務生產第一線的技術性套用型人才,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更側重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每年暑假都組織數千學生走出課堂,到生產第一線的實習基地開展實踐教學,是學生在實習(實訓)中得到鍛鍊和提高。
創新教育
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學院高度重視和支持第二課堂的創新教育活動,積極開展創新基地建設,每年投入專項經費支持學生創新課題立項,保障了學生創新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院還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全國和省的大學生數學競賽、物理競賽、數學建模競賽、多媒體作品設計競賽等各類競賽,在比賽中屢屢獲獎。國際交流
校際交流
在全球經濟科技一體化的背景下,教育國際化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中外教育合作,以期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與世界高等教育進行交流,拓寬視野,更新觀念。學院不僅與歐美高校互派人員進行訪問交流,還接收歐洲高校的大學生來校學習和實訓。為配合和支持外國留學生來校學習和交流,在人才引進、課程設定和生活設施等方面給予重點投入,還設有專門的外國留學生宿舍。中德合作
學院充分利用母體同濟大學對德合作優勢,積極開展與德德國國高校的師生交流。學院成立專門的中德合作機構——中德學院(Chinesich-DeutschesZentrum),作為學院對的教育合作與交流的視窗。從2013年起每年將會選派經過強化德語培訓的學生前往德國學習交流,並在德語、醫學影像技術、工商管理3個專業試點中德合作教學,從培養計畫的制定到重點課程的教學組織和實施等,由中德雙方專業協調人合作共同實施。校園生活
校園設施
學院現已建成校舍建築面積26萬餘平方米,包括教學樓群、實驗樓、圖書館、體育運動場、學生食堂、學生宿舍、教師公寓樓、學生商業街等現代化教學和生活設施,為廣大師生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完善保障。學院二期建設完成後,校舍總建築面積將達到38萬平方米,各類設施將進一步完善,為學校的不斷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學生宿舍環境優美,每間寢室可住四人(約20平方米),室內配有寬頻接口和獨立衛生間。學院設有多個餐廳便於學生就近用餐。學生使用統一的校內一卡通。
學校新的圖書館已經竣工,地上10層,地下1層,為嘉興地區乃至中國地區數一數二的圖書館
校園文化
社團活動是學院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豐富校園生活、拓展學生興趣愛好、擴大知識領域、陶冶情操、展示才華的舞台。目前,學院有綠色之舟協會、跆拳道社、動漫社、籃球社、桌球社、DS夢工廠、Easy-go英語吧、TNT輪滑社、E網協會、文學社等30餘個學生社團。各社團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定期開展各類活動。學院還每年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組織全院各社團參加活動。幫困助學
學習優秀者除享有國家提供的各項獎、助學金外,還享有校優秀學生獎學金和其他多種專項獎學金。此外,學院還向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一定數量的勤工儉學崗位,對經濟困難的學生給予優先安排。機構設定
董事會學院黨政領導
行政機構
校長辦公室
教務處
人事處
計畫財務處
學生處
後勤處
保衛處
黨委機構
黨委辦公室
宣傳部
組織部
學生工作部
共青團委員會
工會
系(部)
土木工程系
機械與電氣信息工程系
經濟與管理系
基礎教學部
中德學院
直屬單位
圖書館
國際交流中心
信息管理中心
現任領導
董事會董事長:沈國甫(宏達高科控股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陳小龍、趙建明
董事(按姓氏筆畫):沈珺、張新民、周亞夫、黃自萍、樓夢麟、蔡祖繁
行政領導
校長:陳小龍(原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
常務副校長:黃自萍(原同濟大學校長助理)
副校長:張新民(兼)、周亞夫
黨委領導
黨委書記:趙建明(嘉興市教工委書記、教育局局長)
黨委副書記:張新民(嘉興市教工委副書記)、林冶
系部領導
土木工程系主任:樓夢麟(原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機械與電氣信息工程系主任:肖蘊詩(原同濟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同濟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院長、井岡山大學副校長)
經濟與管理系主任:周平海(原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