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長都市圈:
在吉林省以省會長春、省第一大地級市吉林市為中心打造的新都市圈,利用各自的優勢進行互補、促進,合力發展區域性經濟。
吉林市:吉林市是國務院批准的歷史文化名城、甲級開放城市和全國32個特大城市之一。
中國魅力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內地最宜開設工廠的城市的榜首城市、霧凇城市(吉林霧淞是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中國名城、京劇的第二故鄉、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市。
吉林市是我國唯一一個與省重名的城市。境內居住漢、滿、蒙、回、朝鮮等35個民族。吉林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美麗城市,位於長春市以東124公里處。吉林原名“吉林烏拉”,滿語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環繞的群山和迴轉的松花江水,使吉林形成“四面青山三面水,一城山色半城江”的天然美景。因康熙皇帝東巡所作《松花江放船歌》有“連檣接艦屯江城”之句,故吉林市又有“江城”之稱。
吉林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國最大的汽車工業城市,中國建成區面積和建成區人口第九大城市,東北地區中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地處東北平原中央,是東北地區天然地理中心,位於北緯43°05′-45°15′,東經124°18′-127°02′;市中心坐落在東經125°19′,北緯43°43′。南北距離217.5千米,東西長227千米,總面積20604平方千米,市區面積4906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285.04平方千米,(根據2008年中國城市年鑑——長春)。截至2008年5月,長春六大主城區、四大開發區總人口487.6萬(四環路以內),
其中三環以內戶籍人口368萬。長春地區總人口868.72萬,其中外來和流動人口約為120萬。
長春市人民政府駐南部新城開發區,郵編:130000。行政區劃代碼:220100。固定電話區號:0431。拼音:Changchun Shi。長春是一座開放的國際都市,市區內居住著大約30萬的國際友人。長春還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獲得綠化最高榮譽——國家綠化模範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最具人情味的城
吉長都市圈區域內交通
吉長城際鐵路:在2007年4月開始動工,2011年1月建成投入運行。計畫設立5個車站。城際鐵路投入運行後,從吉林市到長春市最快32分鐘就可到達。吉長城際鐵路是東北第一條城際客運專線。乘高速客車至少需要1小時20分鐘。
日前從瀋陽鐵路局等部門獲悉,根據鐵路“十一五”規劃,我國將通過建設客車專線、發展城際客運軌道交通和既有線提速改造,初步形成以客運專線為骨幹,連線全國主要大中城市的快速客運網路。
在規劃中,時速在200公里至300公里的城際客運專線有北京——天津、上海——南京、長春——吉林等10條。吉長城際客運專線是東北惟一的一條。該項目的投資預算總額為88億元。不久前,省政府與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簽署了關於吉林至長春城際鐵路的合作,會議會談紀要確定,此項目將於明年4月開工,計畫在2010年年底建成投入運行。
該條鐵路是全封閉、對開的,全長108.16公里,在長春市境內60.10公里,在吉林市境內48.06公里,初步計畫設5個車站:吉林站、新吉林站、新樺皮廠站、龍嘉站、長春站。吉長城際鐵路設計時速為250公里,直達列車的運行時間為32分鐘,5個車站都停的列車運行時間為46分鐘。自6時至22時全天運營16小時,列車的間隔最短僅為4分鐘。
據業內人士稱,屆時,吉長兩市之間的交通非常方便,兩市職工辦個月票就可以通勤。
地緣區位優勢互補
吉長兩市就如何實現地緣區位優勢互補達成意向
據了解,吉林市與長春市正在積極打造“長吉旅遊經濟圈”。日前,兩市旅遊局就如何實現長吉兩地地緣區位優勢互補達成意向。這是吉林市旅遊局連日來開展向長春學習活動的一個成果。
據介紹,不久前,吉林市旅遊局班子全體成員帶領機關中層幹部,專程赴長春學習考察。隨後,他們邀請長春市旅遊局領導及專家到吉林市對旅遊產業發展和景區、景點建設等進行實地考察和指導。在此基礎上,吉長兩市旅遊局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專家一致認為,吉長兩市地緣相近、人文相通,兩市的旅遊資源既保持了同源性,又在發展水平、文化民俗、地域特色等方面存在差異,這種同源基礎上的差異性,使兩地的旅遊產品更具吸引力。
雙方經協商達成要共同打造“長吉旅遊經濟圈”的合作意向。這個合作內容將包括,全面加強長春、吉林兩市區域旅遊合作,逐步實現“四個一體化”,即:
產品設計一體化:依據科學、合理、互惠的原則,最佳化項目組合,兼顧兩地特色,包裝、組合後推出“生態”、“冰雪”、“民俗”、“人文”等若干各具特色的精品旅遊線路,作為拳頭產品共同向外推出。
市場推廣一體化:加強兩市旅遊聯合促銷,把公眾宣傳和商業促銷結合起來,把品牌形象宣傳、景區形象宣傳和商品線路推介結合起來,藉助媒體、展會和節慶活動等載體,打整體促銷戰役,降低促銷成本,提高促銷實效。
政策措施一體化:建立定期協調溝通機制,制定長吉旅遊發展合作規劃,相互支持各自舉辦的旅遊促銷及節慶活動,鼓勵和倡導互為旅遊客源地、旅遊目的地,逐步實現旅遊一網通(網上信息互換)、一票(聯票)通、一導(導遊)通等,實現兩市間的無障礙旅遊。
行業管理一體化:加強兩地旅遊執法和質監部門的即時聯動和信息溝通,探索加強兩地旅遊人才隊伍建設和合作渠道,建立區域旅遊合作行為約束機制和衝突協調組織單位,實現兩市旅遊人才共享和異地解決旅遊糾紛快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