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學校以職教師資教育為核心功能,以套用型專業教育為主線,形成了職技高師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技術教育“三位一體”,職教教師培養與培訓“雙重支撐”的辦學格局。在辦學屬性上,堅持學術性、職業性和師範性的“三性”統一;在辦學特色上,打造“雙師”型師資隊伍,培養“雙師”型人才,突出創新能力與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與訓練,使學生既有師能又有技能;在內涵及載體建設上,始終致力於職教師資培養、職教師資培訓、職教科學研究、職教信息服務這四個中心的建設;在服務職教全局上,注重發揮職教師資保障、職教科研引領、教育教學示範和職教文化建設四大母機功能。
歷史沿革
學校創建於1979年,原名吉林技工師範學院,隸屬原國家勞動總局;1983年,劃歸吉林省管理並更名為吉林職業師範學院;2002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確定為五所“高等學校職業技能鑑定試點院校”之一。2006年,經省編辦批准,吉林省職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並設在我校。
辦學條件
學院設定
現有機械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服裝工程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經濟貿易學院、藝術學院、職業教育學院、外語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套用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4個學院,以及社會科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體育教研部3個教研部,職業技術教育、藝術設計、傳媒、食品與生物技術、電子信息技術、機電技術、企業管理、套用化學8個研究所。基礎設施
學校占地面積21.6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7.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7300餘萬元,各類藏書73萬冊。學科建設
學科設定已涵蓋理、工、文、管、經、法、教育7個學科,現設有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行銷、旅遊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濟與貿易、數字媒體技術、編輯出版學、教育技術學、英語、財務管理、藝術設計、視覺傳達、工藝美術、動畫、服裝設計與工程、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美術學、數學與套用數學、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教育學、行政管理、漢語言文學、投資學、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管理、機械電子工程、軟體工程38個本科專業,機電一體化等13個專科專業。2013年新增加專業:汽車服務工程。表1 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本科專業設定一覽表學科門類 | 專業類別 | 專 業 | |||||
代碼 | 名稱 | 代碼 | 專業類別 | 序號 | 代碼 | 名稱 | 批准年限 |
02 | 經濟學 | 0203 | 金融學類 | 1 | 020304 | 投資學 | 2010 |
0204 | 經濟與貿易類 | 2 | 020401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2006 | ||
04 | 教育學 | 0401 | 教育學類 | 3 | 040101 | 教育學 | 2007 |
4 | 040104 | 教育技術學 (授理學學士學位) | 2004 | ||||
05 | 文學 | 0501 | 中國語言文學類 | 5 | 050101 | 漢語言文學 | 2007 |
0502 | 外國語言文學類 | 6 | 050201 | 英語 | 2004 | ||
0503 | 新聞傳播學類 | 7 | 050305 | 編輯出版學 | 2007 | ||
07 | 理學 | 0701 | 數學類 | 8 | 070101 | 數學與套用數學 | 2005 |
08 | 工學 | 0802 | 機械類 | 9 | 080202 |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 1993 |
10 | 08020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08 | ||||
11 | 080204 | 機械電子工程 | 2010 | ||||
12 | 080205 | 工業設計 | 2001 | ||||
0803 | 儀器類 | 13 | 080301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2008 | ||
0806 | 電氣類 | 14 | 080601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2006 | ||
0807 | 電子信息類 | 15 | 080701 | 電子信息工程 | 1993 | ||
16 | 080703 | 通信工程 | 2006 | ||||
0808 | 自動化類 | 17 | 080801 | 自動化 | 1979 | ||
0809 | 計算機類 | 18 | 080901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994 | ||
19 | 080902 | 軟體工程 | 2010 | ||||
20 | 080906 | 數字媒體技術 | 2011 | ||||
0816 | 紡織類 | 21 | 081602 | 服裝設計與工程 (授藝術學學士學位) | 2006 | ||
0827 |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 22 | 082701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1993 | ||
23 | 082702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2005 | ||||
24 | 082707T | 食品營養與檢驗教育 | 2010 | ||||
0830 | 生物工程類 | 25 | 083001 | 生物工程 | 1996 | ||
12 | 管理學 | 1201 | 管理科學與工程類 | 26 | 120102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授工學學士學位) | 2008 |
1202 | 工商管理類 | 27 | 120202 | 市場行銷 | 1997 | ||
28 | 120204 | 賬務管理 | 2004 | ||||
29 | 120206 | 人力資源管理 | 2001 | ||||
1204 | 公共管理類 | 30 | 120401 | 公共事業管理 | 2010 | ||
31 | 120402 | 行政管理 | 2007 | ||||
1209 | 旅遊管理類 | 32 | 120901K | 旅遊管理 | 2001 | ||
13 | 藝術學 | 1303 | 戲劇與影視學類 | 33 | 130310 | 動畫 | 2004 |
1304 | 美術學類 | 34 | 130401 | 美術學 | 2009 | ||
1305 | 設計學類 | 35 | 130502 | 視覺傳達設計 | 1996 | ||
36 | 130503 | 環境設計 | 1996 | ||||
37 | 130505 | 服裝與服飾設計 | 1996 | ||||
38 | 130507 | 工藝美術 | 1996 |
學校現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優秀課程30門,校級精品課程6門,校級優秀課程41門。
按照2012年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整理後,學校本科專業有38個,覆蓋工學、教育學、管理學、文學、理學、經濟學、藝術學7個學科門類,其中工學專業17個(44.7%),教育學專業2個(5.3%),管理學專業7個(18.4%),文學專業3個(7.9%),理學專業1個(2.6%),經濟學專業2個(5.3%),藝術學專業6個(15.8%)。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市場行銷2個專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服裝設計與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編輯出版學、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6個專業被確定為省級特色專業。本科專業設定情況見表1。
師資力量
教授49人,副教授171人,博士14人,碩士208人,學校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吉林省高級專家等省級專家12人。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學校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現代職業教育史館,承辦了全國首次中國職業教育史展覽,建立了全國首家職業教育博物館,牽頭組建了全國第一個省級職教師資教育聯盟,建立了全國首個職業教育發展資料庫,並將以此為基礎建立國家職業教育文獻與數據監測中心。創辦有全國第一本職業教育專業期刊、第一個職業教育網站和唯一的職業教育英文雜誌,形成了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五刊四報一網”職業教育傳播平台。重點實驗室
電工電子實驗中心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實驗教學中心
科研成果
學校科研工作共獲國家級科研立項7項、省部級科研立項91項、地廳級科研立項8項;榮獲省部級獎勵7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著作、教材41部。學校編輯出版的《職業技術教育》雜誌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吉林省“精品期刊”。學校編輯出版的《職業技術教育》雜誌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獲吉林省人民政府“精品期刊”獎。辦學榮譽
學生的職業資格證書通過率98%。學校的技能鑑定通用工種數量已達68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80餘個。2007年,學校電工電子實驗中心被確定為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建設實驗教學中心。近5年先後獲省科技進步獎、省優秀社科成果獎、省教學成果獎等省部級獎勵10項。學校職業技術教育研究中心被確定為首批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服裝設計與加工吉林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被確定為首批吉林省高等學校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建設立項單位;職業技術教育學被確定為吉林省“十一五”重點學科。
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共獲省級教研立項60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教育技術成果獎、教育科研成果獎30餘項。
強化素質教育,學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學校學生在挑戰杯、數學建模、電子設計、語言文字基本功等各類大賽中,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以上獎勵。尤其是電氣工程學院和服裝工程學院這兩個2009年建成的兩個院系的師生團隊多次在國家級的賽事中斬獲佳績。電氣工程學院更是在方健副教授的帶領下在2011年的全國電子大賽上獲得了全國一等獎!他的團隊這些年來多次獲得三菱自動化大賽,全國機器人大賽,“飛思卡爾'全國智慧型車大賽的一等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