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時期

古羅馬時期通常指從公元前10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

羅馬位於義大利中部的台伯河下游地區。這條河流在低山地區緩慢地流淌,在沼澤地帶折向海岸線,是從亞平寧山區下來的人們想要到達大海的理想通道。

古羅馬的歷史可上溯到公元前8到7世紀,公元前5世紀以前,古羅馬處於原始部落階段,公元前509年至公元前30年為羅馬共和國時期,公元前27至公元476年為羅馬帝國時期。帝國時代古羅馬成為地跨亞、非、歐三大洲的大帝國。公元1世紀希臘也被羅馬吞併,從此羅馬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

公元前10世紀至公元前7世紀,義大利半島處於一個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織的時期。 “古義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銅器時代,他們穿越北部和東部的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到達義大利,並殘暴地迫使許多當地土著部落遷徙他鄉。他們起初過著遊牧生活,但已經具有製作銅器、使用馬匹和帶輪子的大車的技能。抵達義大利之後,他們形成了以農耕為基礎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成為隨後幾個世紀其子孫後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羅馬文明的衰落。“古義大利人”是由幾個民族構成的,包括薩賓人、翁布里亞人和拉丁人。

公元前9世紀和公元前8世紀,義大利半島上出現了兩個新民族:埃特魯斯坎人和希臘人。古人認為埃特魯斯坎人來自東方的安納托利亞,今天的一些考古發現也證實了這一點。從起源看,他們似乎不是古義大利人,正如他們的語言也並非印歐語系一樣,他們的文明混合了來自東西方的各種因素。著名的維朗諾瓦文明代表了埃特魯斯坎人的最初發展階段,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新領土上所取得的非凡的文化進步。這片新領土位於義大利東北部及亞平寧山區和第勒尼安海之間的沿海平原地區。埃特魯斯坎人居住在獨立的、強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間通常結成聯盟。這些城邦最初由一個君主統治,後來變成通過議會和選舉出的官員施行統治的寡頭政治。埃特魯斯坎人本來是農耕部族,擁有組織嚴密的軍隊,他們用這些軍隊來統治周邊民族,同時他們也喜歡經營商業和從事手工業。托斯卡納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區應該是埃特魯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這片領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裡最終建立了羅馬城。因此,在埃特魯斯坎文明鼎盛時期還只是村民的羅馬人,與埃特魯斯坎人的語言、思想和宗教有著緊密的聯繫:埃特魯斯坎人對羅馬文化向文明的轉化產生了獨一無二的最重要的影響。

另一方面,在公元前16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間的邁錫尼文明時期,希臘人在義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帶縱橫航行,隨後停滯不前的時期才使得他們的航行告一段落。迫於在西方貿易線路上與腓尼基人的競爭,他們建立了新的貿易基地,接著在公元前8世紀使殖民地得到全面發展。他們最初在義大利的匹茲庫薩 (在那不勒斯灣的伊斯基爾島)建立殖民地,之後又把勢力稍微地向北推進到西西里島的庫米大陸以及義大利南部沿海地區。隨著與希臘人的接觸,埃特魯斯坎人很快變得更加成熟起來,他們根據希臘文字創造了字母,形成了自己的雕塑及繪畫風格,發展了以希臘擬人神為基礎的宗教信仰,並精心制定了一套占卜未來的儀式。所有這些後來都被羅馬人繼承了下來。

羅馬城市建立的日期並不確定,傳統認為是在公元前753年,這已經廣泛地為考古發現所證實,儘管可能此前已經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裡。傳統上,羅馬人把羅馬城的建立歸功於英雄羅穆盧斯。他和他的孿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後代。埃涅阿斯是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羅馬神話中稱維納斯)的兒子,他在希臘人占領特洛伊城之後來到義大利。羅馬歷史學家提圖斯·李維這樣描述這個神話故事:這對孿生兄弟的祖父是努米托,他是羅馬東南部阿爾班山區阿爾巴國的國王。國王邪惡的兄弟阿穆利烏斯將國王驅逐出境,還讓國王唯一的女兒雷婭·西爾維婭做貞女以阻止她生兒育女(貞女是不準生育的),以防止國王的子孫報仇。但是雷婭·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馬耳斯相愛並生下了一對雙胞胎。當這對雙胞胎被遺棄在台伯河畔時,一隻母狼哺育了他們,後來又被一位牧羊人發現,他的妻子將他們撫養大。長大後,這對孿生兄弟成為了綠林首領。在瑞摩斯被俘、帶給國王阿穆利烏斯後,羅穆盧斯帶領手下救出了他,並殺死了阿穆利烏斯。此時,孿生兄弟身世大白,他們的外祖父努米托恢復了王位。兄弟倆離開外祖父,在被牧羊人發現的地方創建了自己的城市。在決定誰來做城市的主宰時,神諭告訴他們要由看到的預示成功的飛鳥來決定。瑞摩斯站在阿文廷山上看到了6隻禿鷲,羅穆盧斯站在巴拉丁山上看到了12隻禿鷲。後者的數字更幸運,但瑞摩斯是最先看到徵兆的人。結果兄弟間發生了爭吵,羅穆盧斯最終殺死瑞摩斯,成為新城的國王。他統治了很長時期,死後被接納到諸神中,成為受人尊敬的戰神奎里納斯

在羅馬發展為城市、建立自己的政治和文化的過程中,羅馬人仿效了其鄰近的埃特魯斯坎文明。義大利現存最早的文字發現於公元前8世紀初羅馬城附近的古代城市奧薩客棧大墓地。陶罐上刻畫的4個希臘字母表明,剛剛建立羅馬城的拉丁人在希臘人採用腓尼基字母后不久就學會使用了這種文字。羅馬早期政治是王政時代,國王掌握絕對的權力。他是大立法官、軍隊的首領、********大祭祀長,其權力僅僅受到來自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的遏制。元老院就是元老議會,由不同部族首腦組成。按照憲法和傳統習俗,元老院有權通過或否決國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國王的立法和訴訟。公民大會由羅馬的全體男性公民構成,按照親緣關係分成30組;它授予君主行使權力,而這一點由元老院最後正式批准。

隨著羅馬權力和影響的增長, 財富開始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貴族是整個社會中最富有的成員,他們控制著大部分的貿易、行政管理和軍隊,而且只有他們才能夠進入元老院或被任命和選舉為官員。平民主要是小農場主、勞動者和手工藝者,他們占人口的大部分,在政府中卻幾乎沒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羅穆盧斯(在位統治37年)之後,傳統上記載還有另外六位國王:奴瑪·龐皮利烏斯(在位43年)、圖盧斯·霍斯提利烏斯(在位32年)、安庫斯·馬蒂烏斯(在位44年)、L.塔奎尼烏斯·普里斯庫斯(在位38年)、賽爾維烏斯·圖里烏斯(在位44年)和L.塔奎尼烏斯·休珀博斯(在位 25年)。在王政時代,羅馬極大地擴大了對周邊領土的控制。建立王政的明確目的就是提供穩定和安全,而對周邊領土的征服就是服務於這一目的的。羅馬人似乎對領土和財富並不特別貪婪;他們的征服主要為了防範周邊民族對自己安全的威脅。隨著領土範圍的擴大,羅馬人引起了北方強大的埃特魯斯坎人的注意。公元前6世紀中葉,埃特魯斯坎人攫取了羅馬的政權。一時間,埃特魯斯坎君王統治了這個城邦,這使得羅馬人憤恨不平。終於因為埃特魯斯坎國王塔爾文強姦了一個貴族的妻子盧克蕾蒂亞,羅馬人在公元前509年奮起反抗,推翻了他的統治。儘管強姦盧克蕾蒂亞以及朱尼厄斯·布魯圖斯推翻塔爾文可能是演繹的故事,但塔爾文政權被推翻無疑標誌著埃特魯斯坎政權和文明的衰落。

羅馬人沒有再推選出一位拉丁人的君主,而是徹底摒棄了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政體,這預示著羅馬勢力得到最大擴張時期的來臨。羅馬由元老院和公民大會統治。執政官執掌最高權力,由推舉出來的兩名貴族擔當,一年選舉一次。他們行使最高權力,創建立法,充任大司法官和軍事首腦及大祭祀長,與羅馬王政時代的國王一樣擁有絕對的統治權力。他們甚至像君王一樣著裝,穿著紫色大袍,坐在傳統上君王使用的象牙寶座上。不過,他們的權力受到非常嚴格的限制:他們只執政一年,以後供職於元老院;他們是兩人執政,任何一名執政官都可以憑藉簡單的否決有效地阻止對方的行動或決定。這樣,由於執政官沒有太多的展示進取心、發揮創造性的機會,羅馬政府趨於保守和謹慎。

在兩名執政官之下是兩名財務官員,稱為度支官。隨著共和國的發展,還出現被了稱為普雷艾特的官員。它起初是司法官,後來成為軍隊長官。另外,根據財富和納稅額來劃分公民等級的工作,原是執政官的職責,最終由兩名被稱為監察員的新官員來承擔。

凱撒
公元前64年至44年凱撒、龐培、克拉蘇所在的前三頭政治時期,結束了以元老院為權力中心的議會制。
凱撒漸漸消滅了龐培、克拉蘇,他也就是凱撒大帝,後人用他的名字凱撒代表羅馬國王的稱號。
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凱撒被國內反對派布魯都(Brntus)和卡西烏斯(Cassius)陰謀刺殺

屋大維
公元前43~27他的外甥,也是義子屋大維成為繼承人也就是歷史上的奧古斯都大帝。他與安東尼、雷必達的統治被稱為後三頭政治。後來,屋大維消滅了安東尼和雷必達,屋大維成為羅馬的第一位正式皇帝,羅馬從此進入帝國時期。

屋大維皇帝之後,羅馬帝國頭二百年間的十幾位皇帝:
一、提比略(Tiberius公元14~37)這位羅馬第二任皇帝曾任命彼拉多為猶太巡撫,在彼拉多任內,耶穌被釘死。
二、加力果拉(Caligula公元37~41),也譯作加利古拉。
三、克勞狄(Claudius公元41~54)
四、尼祿(Nero 54~68)亦譯尼羅,尼祿皇帝在第一次猶太大起義時,血腥鎮壓猶太人。
五、維斯帕先(Vespasian公元69~79)亦譯韋帕薌或威斯巴仙,這將軍於公元67年受尼祿皇帝派遣到巴勒斯坦鎮壓猶太人起義,尼祿死後的次年被擁立為皇帝。
六、提多(Titus公元79~81)維斯帕先皇帝的兒子,公元70年毀滅耶路撒冷城。
七、圖密善(Domitian公元81~96)。
八、圖拉真(TRAJAN公元98~117),在位時兩次對外征討,建立阿拉伯行省,並向東擴張勢力到兩河流域。
九、哈德良(Hadrian公元117~138),任內加強獨裁統治,再次鎮壓猶太人的反抗。
十、安東尼(Antonia公元138161)。公元一至二世紀是羅馬帝國的強盛時期,帝國疆域空前廣大,北部邊界到達現在歐洲的英國、西德、奧地利、匈牙利和羅馬利亞等地,東邊一度達到西亞的幼發拉底河,南面包括非洲的埃及和蘇丹北部、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西邊面臨大西洋。安東尼皇帝統治時期,局勢仍比較穩定,尚能維持帝國現狀。
十一、馬可·奧利略(Marcus Aurelius公元161~180),這位皇帝在位時,羅馬帝國的“黃金時代”已經逐漸消逝。
十二、康茂德(Commodus公元180~192),這位皇帝在位時,已到了公元二世紀的末尾,羅馬帝國面臨混亂與衰落的時期。但這時離開羅馬東西分裂,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分給兩個兒子,而成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的時期,還足足有二百年的時間,其事發生於公元395年。

一、古羅馬雕塑

古羅馬是古希臘國土的征服者,卻成了古希臘文化的被征服者。古羅馬雕塑藝術對西方文明的突出貢獻,正在於它對於古希臘雕塑藝術傳統的繼承和發揚光大。古羅馬雕塑藝術上承古希臘的優良傳統,並融入了本土埃特魯麗亞雕塑藝術和鑄銅、石雕技藝,在古希臘和中世紀之間,發揮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

雕塑藝術在古羅馬的社會生活中具有極高的地位,雕塑作品之多,在今天仍然是難以想像的。在肖像雕塑方面羅馬人取得了較大成就。羅馬人崇拜祖先,很早就開始用石膏或蠟從死人臉上翻下模子,並彩繪製成真實感很強的面具,安放在家中。另一個原因是羅馬統治者極力炫耀個人權威、製造個人崇拜。這段時間的肖像雕塑以寫實的風格見長。雕刻家們善於運用誇張、概括的藝術手法,細緻地刻畫人物,捨去繁瑣的東西,加強運動感,使作品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世紀下半葉盛行“情緒肖像”。這類肖像較充分地表現了人物的內在感情和心理狀態,表現手法也比過去豐富多了。如為了表現眼球受光明暗的變化,雕刻家在眼球上刻上深淺不等的圈。羅馬皇帝卡拉的雕像就是當時的代表作品。

古羅馬雕塑沿襲了古希臘雕塑的傳統,但更加世俗化,從而在寫實主義的道路上邁出了更為堅實的步伐。雕塑家在肖像作品中首先追求模特兒外形的逼真,而且注意人物個性的刻畫。古羅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西方現實主義雕刻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奧古斯都全身像

《奧古斯都全身像》是一尊有代表性的帝王全身肖像,約作於公元前19—13年,現藏羅馬梵蒂岡博物館。奧古斯都意即“神聖”,塑造的是羅馬第一位大皇帝渥大維。

2.奧利略騎馬像

奧利略是古羅馬“五賢君”之一,是崇拜柏拉圖理想國的哲學家。政治鬥爭的現實和自然災難使他的理想一一破滅,成為對前途悲觀失望的沒落君王。同奧古斯都那堅定、沉著、居高臨下的氣勢完全不同,他騎在馬上揮動右手但無目的,神態也顯出不確定性,而坐騎的精神氣質與人也一樣。他更多地像個哲學家而少有統帥的氣概。

3.捧著祖先頭像的羅馬人

這個是寫實手法的經典。《捧著祖先頭像的羅馬人》,表現的是羅馬人葬儀中出現的情節。在葬儀上,送葬人要捧著祖先的遺像參加葬禮,因此肖像雕刻實際上成為這種獨特葬儀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4.阿波羅

這個是一件赤陶著色雕塑,因出土於維埃伊的神廟遺址而得名。它的作者據考證可能是維埃伊的著名雕塑家烏爾卡,作於公元前510年左右。

二、古羅馬建築

古代羅馬於公元前二世紀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其建築歷史發展可分為三個時期。其一是伊特魯里亞時期,此時建築在石工、陶築構件與拱券結構方面有突出成就。羅馬王國與共和初期的建築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二是羅馬共和國盛期,此時除了神廟之外,公共建築,如劇場、競技場、浴場、巴西利卡等十分發達,並發展了角斗場所。同時希臘建築在建築技藝上與古典柱式方面強烈地影響了古羅馬。其三是羅馬帝國時期,此時建築造了不少凱鏇門、紀功柱和廣場。此外,劇場、圓形劇場與浴場也趨於宏大與華麗。

古羅馬建築在材料、結構、施工與空間的創造等方面均有很大的成就。在空間創造方面,重視空間的層次、形體與組合,並使之達到宏偉與富於紀念性的效果。在結構方面,羅馬人發展了結合東西方大全的樑柱與拱券結合的體系。在建築材料上,運用了當地出產的天然混凝土。此外,羅馬人還把古希臘柱式發展為五種古典柱式,即多立克柱式、塔司乾柱式、愛奧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和組合柱,並創造了券柱式。在理論方面維特魯威的著作《建築十書》奠定了古典建築的理論基礎,並且成為文藝復興以後300餘年建築學的基本教材。

1.券柱式

券柱式是羅馬建築藝術與技術上的一大成就。由券與柱式或券與柱式之檐部及柱子組成券柱式構圖(如圖1-7-2),將羅馬本土的拱券技術與希臘的樑柱結構巧妙地結合在立面上,形成了新的構圖要素。

2.《建築十書》

由維特魯維寫的《建築十書》寫成於公元前1世紀,它奠定了歐洲建築科學的基本體系。書中全面地創建了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類建築物的設計原理。維特魯威認為一切建築物都應當恰如其分地考慮到堅固耐久、便利實用、美麗悅目,並把這個主張貫徹到全書的各方面。15世紀以後,《建築十書》成為歐洲建築師的基本教材,文藝復興時期的許多著作,都是以它為藍本的。

3.著名實例

(1)羅馬最大的廣場一圖拉真廣場

廣場軸線對稱,做多層縱深布局(圖1-7-3),不僅尺度巨大,並與圖拉真巴西利卡大廳(G),以及圖拉真紀功柱(E)、圖拉真廟沿著一條中軸線組成一個多層次的廣場。廣場平面呈矩形,人口為凱鏇門(DL 左右兩端各有一半圓形的次廣場(F),末端是巴西利卡大廳,縱橫軸線相交處為圖拉真像,四周是柱廊。突出主次和層層深人的空間使廣場具有莊嚴雄偉的藝術效果。廣場建築群設計人為敘利亞人阿波羅多拉斯。

(2)大角斗場(又譯大鬥獸場)

建於公元70-82年,是用天然混凝土建造的大型建築。平面呈長圓形,長軸188m,短軸156m。立面高48.5m,分為4層,下3層為連續的券柱式,第4層為實牆。在立面上運用了疊柱式的水平劃分,各層採用不同的柱式構圖,因而使宏大的體量顯得開朗明快、富於節奏感。大角斗場是結構、功能與形式和諧統一的範例,代表了古羅馬的建築成就。

(3)神廟

萬神廟是古羅馬宗教膜拜諸神的廟宇。其平面前為矩形門廊,後為圓形正殿,是集羅馬穹窿和希臘式門廊的經典作品。圓形正殿是神廟的精華,直徑與高度均為43.3m,上覆穹窿。由於牆體承重,所以牆體厚達6.2m,向上漸薄,到中央處開設有直徑8.23m的圓洞,供頂部採光,結構為混凝土澆築。神廟外部造型簡潔,室內裝飾華麗,堪稱古羅馬建築的珍品。在現代結構出現之前,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間建築,為羅馬穹頂(圖1-7-4)平面及剖面技術的最高代表。此外,它也是集中式構圖的建築物範例。

(4)卡拉卡拉浴場(又譯卡瑞卡拉)

浴場在羅馬不單是沐浴之用,而是一種綜合有社交、文娛、健身等活動的場所。卡拉卡拉浴場與戴克利提爾姆浴場並稱為羅馬最大的浴場。總體為 575m x 363m,結構是樑柱與拱券並用,並能按不同要求選用不同的形式。它不僅在結構上,而且在造型與空間序列方面也卓有成就,尤其是其內部空間組織對18世紀以後的歐洲大型公共建築產生很大的影響。

(5)巴西利卡

巴西利卡是一種綜合用作為法庭、交易所與會場的大廳性建築。平面一般為長方形,兩端或一端有半圓形龕。大廳堂被兩排或四排柱子縱分為三或五部分,中間部分寬而高,稱為中廳,兩側部分狹而低,稱為側廊。巴西利卡的形制對中世紀的基督教堂與伊斯蘭禮拜寺均有影響。

三、古羅馬帝國的政治制度

公元前753年,傳說中的羅慕路斯始建羅馬城。
公元476年,最後一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被廢,西羅馬帝國覆滅。
在這延續千年的歷史長卷中,羅馬,從最初義大利中部的小小城邦,繼而征服整個義大利,並最終建立了雄跨歐、亞、非的偉大帝國,創造了古羅馬帝國的不朽傳奇。它所依*的不僅僅是驍勇善戰的羅馬將士,古羅馬的政治制度也功不可沒。首先讓我們來聽一聽史學家們對古羅馬政治制度的評價:
“羅馬政府是個集貴族政治、寡頭政治和民主成分於一體的奇特混合物。”——威廉·麥克尼爾
“它超越了城邦制狹隘的政治框架,創立了一個將地中海世界的不同國家合為一體的世界國家。”——馬文·佩里

在漫長的歷史中,古羅馬的政治制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帝國擴張的現實需要政體改革,而不斷革新的政體也鞏固和促進了帝國的發展。一般來說,古羅馬的歷史分為王政時代、共和時代和帝國時代,這三個階段的政治制度亦各有千秋。
王政時代的羅馬實行的是“軍事民主制”:
1)勒克斯(王,rex),他是軍事首領、最高審判官和最高祭司,要注意的是王沒有行政方面的權力;
2)庫里亞大會(民眾大會),由全體氏族成年男子參加,有權決定本氏族的一切重大問題。
3)元老院(長老議事會),相當於庫里亞大會的預決機構;
可見,王政朝代的羅馬政體非常簡單,是一種原始的共和體制,類似於我國黃帝時代的部落聯盟制。實事上,部落聯盟的確是當時羅馬社會的真實寫照。雖然羅馬城已經建立,但是羅馬仍處於父系氏族社會,版圖也只局限有第伯河下游的小小區域。因此這種簡單而扁平化的政體完全可以滿足那時的社會需要。
然而,隨著階級社會的產生和發展,羅馬的奴隸主貴族們不再滿足於相對平等的民主制,進而想要獲取特權,寡頭政治應運而生。在共和時代,執政官不但擁有最高軍事,而且有最高行政權力,雖然執政官司由選舉產生,但多數被貴族把持。區分階級的森都利亞民眾大會取代了原來的庫里亞大會,大會的實權由貴族掌握。由此可見,所謂的共和制實質上是少數貴族專政的寡頭政體。寡頭政體既滿足了貴族獲取特權的野心,又進一步刺激他們想要在更大的範圍內擁有特權,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最好的方法便是擴大版圖。另一方面,貴族集權的專政也為軍事擴張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證,羅馬軍隊根據寡頭的意志東征西討,不斷擴展疆域,最終建立了雄霸地中海的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建立後,相應的問題也接踵而來。一方面,羅馬被捲入長達百年的內戰,在內戰中獲勝的奧古斯都野心膨脹,企圖確立個人的軍事獨裁。另一方面,帝國廣闊的版圖使共和時代的體制鞭長末及,迫切需要中央集權的管理。於是在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羅馬的政體從共和制轉變為軍事獨裁的君主制。羅馬的君主制分為兩種,帝國時代前期實行普林斯制,後期實行多米那特製。
普林斯制(Principatus)一般稱為元首制,它表面上依然保留共和時代的民眾大會和元老院,但這些國家機構的職能被大大削弱,而帝國元首集軍事、行政和宗教大權於一身,並且可以不斷連任,成為實質上的皇帝。可以說,普林斯制是從共和制向君主的過渡階段,它以共和制之名,行君主制之實。普林斯制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君主的個人權力,使元首能有效控制內戰初定而又疆域廣闊的羅馬帝國。實事證明這樣的政體是行之有效的,它確保了羅馬帝國兩百多年的和平,為帝國前期的社會發展創造條件,也使帝國境內的各個行省逐漸羅馬化。
公元3世紀左右,羅馬帝國的局勢再度混亂,迫使軍事專制的不斷加強,帝國的政體從普林斯制轉變為多米那特製。多米那特製(Dominatus)意為君主制,從字面意思不難看出,後期的羅馬帝國政體終於除去了表面共和制的偽裝,實現了公開的君主專制。皇帝自稱為多米那斯,宣揚君權神授,其命令有法律效力,掌握民眾的生殺大權,並且採用東方的君臣之禮,所有官員都必須效忠皇帝。皇帝不但採用分封同姓王的方法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而且還利用基督教鞏固統治。

從軍事民主制到共和制,再到君主制,羅馬的政治制度一直不斷革新,正是這種政體革新為羅馬帝國的擴張創造了有利條件,它每一次前進的腳步都適應了國家的發展,同時又促進了國家的發展。反觀一水之隔的希臘,雖然希臘人把城邦文明發展到了極致,可祟尚自由的希臘卻一直沒能出現君臨四方的君主,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有燦爛的文化,卻沒有強大的國家。而羅馬如果一直局限於同城邦社會相適應的共和政體,那么也無法成為雄霸歐、亞、非三大洲的偉大帝國。當我們回首古羅馬帝國的傳奇時,除了氣勢磅礴的戰爭外,可以關注的還有許多許多,比如政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