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古羅馬通常指從前9世紀初在義大利半島中部興起的文明,歷羅馬王政時代、羅馬共和國,於1世紀前後擴張成為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羅馬帝國。到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西羅馬帝國亡於476年。而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廷帝國)則在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概述
公元109年修建的圖拉真水道的最高處距地面達33m。磚砌或石砌渠道一般寬0.3-1.5m,高0.6-3.0m,渠頂有蓋板,以防渠水受到污染。每隔75m左右設有通風口和檢查孔。此外,有些輸水道還採用了鉛管、陶管或石管等。當時有一套具體的分水配水方法,並要根據用水情況繳納水費。古羅馬帝國境內有許多輸水道,有些至今還可找到遺蹟,如法國境內的蓬迪加爾輸水道和西班牙境內的塞哥維亞輸水道,是兩層或三層的石拱結構支撐著的水渠。
供水系統
在現代人看來,所有的城鎮和住房都必須有良好的供水系統。2000年前的古羅馬人有著同樣的想法。每建造一座新城市,古羅馬人都建造水渠,引水供應城市。
在法國尼姆,陳舊的供水系統已不能滿足古羅馬人新建城市的需要。於是主管古羅馬供水工程的馬庫斯·阿格里帕修建了一條水渠,把50千米外的泉水引到城裡。
古羅馬人按慣例將這條引水渠道埋入地下,可是在某個地方該水渠必須越過加爾河峽谷。古羅馬人在這裡建造了宏偉的加爾橋。它長269米,在高出河面49米的地方引水越過谷地。
在尼姆的城牆內,人們仍能見到一個圓形水池。它帶有一個沉澱槽以及一系列閘門和出水口。這些設施曾在需要時用於將水引到城市的供水系統。
引水渠
引水渠是古代文明使用的引水工具之一。古羅馬是現存引水渠使用最為廣泛的文明。第一條古羅馬建的飲水渠是暗渠,全長16公里,建造時間是公元前310年。公元前144年建設了第一條引水明渠,全長90公里,其中空架橋部分長度為16公里。古羅馬建設了超過10條引水渠,每天可供應14萬噸水。部分渠道仍在發揮作用。它們輸送水到城市噴泉。
最早的公共飲用水系統首推古羅馬的公共供水渠。
公元前4世紀左右,古羅馬城已成為義大利中部初具規模的大型城市。隨著城市人口的激增和城市中心的不斷擴大,人們對水的需求就大大增加。為了解決城市的生活用水問題,公元前312年,羅馬城興修了第一條地下引水渠,開創了人工引水入城的先例。公元前114年,羅馬第一條地上引水渠興修成功,高大的引水渠將清清的山泉凌空經由山嶺、河流及田野,最後引入羅馬城內。隨著工程技術的提高,還出現了高達四五十米的雙層、甚至三層高架引水渠。
公元4世紀初的羅馬城中構成供水系統的引水渠共有11條,而最著名的是蜿蜒狀的為克勞狄皇帝的多拱門引水渠。
古羅馬引水渠是羅馬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羅馬人心目中,數量眾多、供水量巨大的引水渠與那些呆笨的金字塔和那些無多大用處卻非常著名的希臘神廟相比決不遜色。
公元前2世紀,羅馬統治了整個地中海區域,羅馬城區也迅速擴大,隨之出現了第一條地上引水渠-馬爾吉亞水渠。公元前114年水渠建成,全長達86.6公里,設計施工中彩了大量過洞式的引水橋,這一形式對以後的飲水工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羅馬帝國時代,羅馬全境都建有引水渠,羅馬城內外所保留下來的引水工程遺蹟,主要屬於這一時期。重要的遺蹟有羅馬東部鄉間的克拉蒂亞水渠、安德尼勒斯水渠及舍格比亞、阿斯奔得斯引水渠。
羅馬水道
羅馬水道(Roman Aqueducts) 古代羅馬帝國城市供水系統的輸水槽。古羅馬城在公元1世紀已有較好的供水系統,歷代花費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保證了羅馬城的用水,對城市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
羅馬水道在水源的開發、調蓄、分引、輸水和保證城市用水方面均有顯著成就。泉水和鑿井汲水是羅馬水道的主要水源,大多分布在郊外,當水源不足時,由若干泉、井的水量匯集於水庫內,再向水道供水。據稱當時羅馬城有11條供水乾渠通往城內,著名的如阿皮亞水道。羅馬城的供水乾渠是從郊外水源地用高架水槽引至城內,城內配水管道遍布於街道、小巷,供人民生活飲用、洗滌、沐浴等需求及消防用水。羅馬水道向城區供水,由其管理機構向用水戶按人頭徵收水稅。
羅馬水道的輸水槽大部分為磚石結構。水道上層是磚砌渠道,渠寬約0.6m~1.0m,高約1.6m~2.6m,水渠斷面多呈長方形,渠道一般設有蓋板,每間隔80m左右留一個氣孔或觀測孔;水道下層為拱式乾砌石架渡槽。有些輸水槽還有上下重疊的兩三層渠道,輸水至城內。城內的分引水管道遍布街巷,水管有鉛管、陶管等,形成羅馬城較完整的供水系統。
世界最早的排水水道之一是在羅馬建成的。公元前6世紀,羅馬城使用岩石襯砌的渠道系統,將暴雨徑流從羅馬城排除。渠系中最大的一條渠道的截面為3.3m×4m,從古羅馬城廣場通往台伯河,稱“最大下水道”。這個渠系在進行擴建時加了封蓋。
加爾橋
加爾橋位於法國南部加爾省,是一座三層的石頭拱形橋。它是古羅馬帝國時期修建的高空引水渡槽。加爾橋跨越那爾河,將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噴泉和私人住宅。它曾為羅馬人類文明和衛生的生活條件做出了重要貢獻。加爾橋。它長269米,在高出河面49米的地方引水越過谷地。198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加爾橋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貢獻者
對羅馬供水有突出貢獻的兩位工程師是維特魯威和弗朗提諾。前者著有《建築十書》,其中多處談到與輸水道有關的問題。後者曾任羅馬水務專員,直接領導了輸水道的設計施工工作,並著有《論羅馬城的供水問題》一書。
維特魯威
維特魯威是公元1世紀初一位羅馬工程師的姓氏,他的全名叫馬可·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古羅馬御用建築師維特魯威在總結了當時的建築經驗後寫成《建築十書》,共十篇。內容包括:希臘、伊特魯里亞、羅馬早期的建築創作經驗,從一般理論、建築教育,到城市選址、選擇建地段、各種建築物設計原理、建築風格、柱式以及建築施工和機械等。這是世界上遺留至今的第一部完整的建築學著作。他最早提出了建築的三要素“實用、堅固、美觀”,並且首次談到了把人體的自然比例套用到建築的丈量上,並總結出了人體結構的比例規律。
維特魯威出身富有家庭,受過良好的文化和工程技術方面的教育,熟悉希臘語,能直接閱讀有關文獻。他的學識淵博,通曉建築、市政、機械和軍工等項技術,也鑽研過幾何學、物理學、天文學、哲學、歷史、美學、音樂等方面的知識。他先後為兩代統治者愷撒和奧古斯都服務過,任建築師和工程師,因建築著作而受到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