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記錄
劇中的福音傳教士擔當旁白,旁白和人物對話採用宣敘調,人物的內心獨白採用詠嘆調,群
眾的話語則採用合唱。下面請大家欣賞的是第二幕第二場“定罪與刑罰”中的一段,台本出自《新約·若望(約翰)福音》第19章第2~12節。
出場人物:耶穌(男低音),福音傳教士(男高音),彼拉多(男低音)
[宣敘調]
福音傳教士:兵丁用荊棘編作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紫袍。又挨近他說:
[合唱]
“恭喜猶太人的王啊!”
[宣敘調]
福音傳教士:他們就用手掌打他。彼拉多又出來對眾人說:
彼拉多:“我帶他出來見你們,叫你們知道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
福音傳教士:耶穌出來,戴著荊棘冠冕,穿著紫袍。彼拉多對他們說:
彼拉多:“你們看這個人!”
福音傳教士:祭司長和差役看見他,就喊著說:
[合唱]
“釘他十字架,釘他十字架!”
[宣敘調]
福音傳教士:彼拉多說:
彼拉多:“你們自己把他釘十字架吧。我查不出他有什麼罪來。”
福音傳教士:猶太人回答說:
[合唱]
“我們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該死的,因他以自己為神的兒子。”
[宣敘調]
福音傳教士:彼拉多聽見這話,越發害怕;又進衙門,對耶穌說:
彼拉多:“你是哪裡來的?”
福音傳教士:耶穌卻不回答。彼拉多說:
彼拉多:“你不對我說話嗎?你豈不知我有權柄釋放你,也有權柄把你釘十字架嗎?”
福音傳教士:耶穌回答說:
耶穌:“若不是從上頭賜給你的,你就毫無權柄辦我。所以把我交給你的那人,罪更重了。”
福音傳教士:從此彼拉多想要釋放耶穌。
[align=center]馬太受難曲 ST. MATTHEW PASSION[/align]
[align=center]
代表作品簡介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受僱於人,勤勤懇懇,死後杳如煙消,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信仰者,人們常常把它視為最偉大的宗教作曲家。隨著遺體的下葬很快被人忘記。他身無長物,留下的只有他浩如煙海的音樂作品(約有百分之七十五是宗教作品),也很快散佚無存。他的妻子靠施捨度日,最後死在救濟院裡。他八歲的女兒一生顛沛,到晚年得到貝多芬的救助。在他死後很長時間裡,只有少數人知道萊比錫曾經有過一個叫巴赫的老管風琴師。他的傳世名作《布蘭登堡協奏曲》手稿,被估價40芬尼,這只是一堆廢紙的價格。然而,人類的藝術史證明,巴赫是永遠令人難以忘懷的。
巴赫的音樂是跨越聖詠時期、文藝復興時期以至於古典時期的集大成者,又是浪漫主義時期的出發點,啟蒙精神在他的音樂里表現為對信仰的崇敬、對生命的眷戀、對生活的熱愛。他的教堂音樂《馬太受難曲》是飽含對人類的熱愛的史詩性作品,代表著巴赫的宗教音樂的最高成就,被人們稱為“現存宗教音樂的頂峰”。
《馬太受難曲》創作於1724至1727年間,取材於《聖經》中隊耶穌受難過程的敘述。整部作品結構宏大,共有78首分曲。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有35首,描述了耶穌被門徒出賣和最終被捕的過程;第二部分有43首,描述了耶穌受審,被釘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場景。
第1分曲就像一部悲劇的序幕,展現了耶穌受難恰內遊街示眾的場景;第72分曲把耶穌四起的悲痛氣氛營造出來,將這部宗教悲劇推向了高潮;最後的78分曲同第一分區一樣是雙合唱曲,形成首尾呼應,只是悲哀的情感已不再強烈,一切痛苦已化成平靜的祈禱,“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憊的聖體!”
一提到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人們自然就會想到19世紀浪漫派音樂家孟德爾頌,是孟德爾頌使這部湮沒一個世紀的名作重見天日的。據孟德爾頌傳記作者所寫,孟德爾頌有一次陪妻子去肉鋪買肉,肉鋪老闆娘用來包香腸的是舊得發黃的樂譜手稿,回家以後孟德爾頌仔細讀了譜子的內容,發現非常不俗,於是跑回肉店,買下了全部包裝紙,這就是遺失的《馬太受難曲》總譜。經研究,才知道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於是孟德爾頌克服重重困難,指揮上演了這部作品,從此掀起演奏、研究巴赫的熱潮。
孟德爾頌指揮演出《馬太受難曲》的確是音樂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從肉鋪里發現手稿",這個情節純屬虛構,且不說大銀行家的兒子會不會去肉鋪,那個時候的孟德爾頌根本就沒有結婚,這個情節是傳記作者杜撰用以增加戲劇性效果的。
孟德爾頌安排上演受難曲的過程中遇到過種種阻撓,他力排眾議,終於上演,這卻是事實。因為那時巴赫的價值還沒被認識到,而孟德爾頌也過於年輕,只有20歲,人們既懷疑他的價值判斷,又擔心他能否駕馭有四百多人參加的龐大演出隊伍。1829年,《馬太受難曲》終於上演了,距離巴赫寫這部作品,過去了恰好一百年。這次演出之後,巴赫得以復甦,成立了巴赫學會,搜尋、整理並研究巴赫作品,至今,經研究發現的巴赫作品有一千多部,但仍有大量手稿沒有找到。在巴赫身後發生過多次戰爭與動亂,全部找到這些作品是完全不可能的。以受難曲來說,知道巴赫共寫過五部,現在存世的就只有《約翰受難曲》和《馬太受難曲》了。
《馬太受難曲》的內容采自聖經《新約全書》中的《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講述的是耶穌從降生到被害並復活,其間一生的經歷。聖經里的福音書共有四部,分別是《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四部福音書內容大同小異,都講的是耶穌生活、工作、救贖世人、被害、復活的全過程。與中國的《左傳》、《公羊傳》、《轂梁傳》都講的是《春秋》的內容是一樣的。
《馬太受難曲》描寫的是耶穌被出賣、受刑、死去和復活的情節,音樂規模很大,使用了三個合唱隊、兩個各由17件樂器組成的管弦樂隊、兩座管風琴,外加獨唱者和獨奏樂器。《馬太受難曲》雖有一定的情節性,但是音樂所要表現的不是戲劇化的情節,而是史詩性的崇高精神。在受難曲里,情節性內容都由男高音的宣敘調唱出,有點像旁白,但又不完全脫離出音樂主體。情節敘述之外,合唱和樂隊展開悲哀的沉思和激動的抒情,歌頌對人類的熱愛和自我犧牲精神,表達對人生苦難的關懷和對崇高精神的追求。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不是用作舞台演出的,它是用來配合教堂禮儀穿插的音樂,是實用性音樂。但是巴赫寫受難曲並不遵循宗教音樂的傳統和戒律,他借鑑義大利歌劇的詠嘆調和宣敘調,更多地使用器樂,用人聲與器樂展開協奏曲式的競奏,這使音樂大大地增加了戲劇性色彩,表情非常豐富。宗教音樂在這裡被雜糅進世俗化內容,宗教形式下表達的是世俗化思想感情。教會人士和篤信宗教的人當然很不習慣這樣的音樂,在《馬太受難曲》初演時,發生過有趣的逸事,當時的記載上敘述道:"在一個貴族的祭壇那裡有一些顯貴和貴婦們,這些人虔誠地隨聲附和地唱著聖詠,但當開始富於戲劇效果的音樂的時候,他們都驚異起來,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而且問道:'下面該怎么辦'?一個年老的名門貴族寡婦說道:'孩子們!上帝保佑你們!我們好像是在台上演喜歌劇……'。"
巴赫作為萊比錫市聖托馬斯教堂的音樂指揮,為《馬太受難曲》的演出費盡心機。由於音樂結構龐大,需要許多音樂演奏人才,他動員了萊比錫大學的學生參加合唱,巴赫家族裡的音樂人才全部參加了演出。這次演出景況之盛是空前的,但是在萊比錫市找不到任何對這次演出的記載和評論。巴赫在教堂音樂里摻進了太多的世俗化感
情,這種大膽的做法得不到保守的市政當局的反響。然而巴赫音樂的價值卻正在於此。
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卓有成就的音樂家們就一直在往教堂音樂里灌注世俗化內容,帕萊斯特里納和拉索最初把牧歌和民間音樂素材加入到聖詠里去,帕萊斯特里納時期羅馬教堂里的教士們在做彌撒時甚至不唱祈禱詞而加上自己臨時瞎編的歌詞,其內容與宗教毫無關係,只要合轍押韻,順口胡謅。到了巴赫的時代,啟蒙運動思潮已經開始活躍,近代科學的建立促使人們更理性地思索人與宗教、自然之間的關係。在音樂方面,這種以前"只準用來頌揚上帝"的藝術形式被轉而用來表達人類世俗的感情。巴赫的《馬太受難曲》是他的教堂音樂的頂峰,這部作品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表現的是熱情、正義、崇高,歌頌人類的感情。
代表人物巴赫
巴赫死時並不出名,在他身後,時髦的趣味似乎拋棄了巴赫的音樂,對於十八世紀六十年代的音樂聽眾來說,“巴赫”這個名字指的是他的幾個兒子。人們對這位音樂大師的熱情要等到孟德爾頌在七十九年後指揮《聖馬太受難曲》時,才被重新發現。1829年,二十歲的孟德爾頌的那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演出,使被人遺忘了快一個世紀的《聖馬太受難曲》和巴赫一起復活了。
巴赫之所以偉大,在於他的身上體現出了其後音樂中的幾乎所有因素。人們常說,浪漫主義時代的音樂與巴赫的激情、他的半音和聲、龐大的結構、以及他的復調音樂的澎湃氣勢和壯麗輝煌有著相通之處。而這很大程度便體現在巴赫的受難曲上。
根據巴赫治喪委員會的訃聞,巴赫一生共寫作了五首受難曲,他在自己所寫的信件中,也說過曾寫過五部受難曲。受難曲是為紀念耶酥被釘十字架而寫的大型套曲。其中,如果主要詞句是按照《聖經》中《馬太福音》的記載而作的,就叫《馬太受難曲》;按《約翰福音》的記載而作的,就叫《約翰受難曲》。根據文獻記錄,巴赫雖曾作過五部受難曲,但至今仍被保存的只有兩部,即《聖馬太受難曲》和《聖約翰受難曲》。從1950年萊比錫所編目錄看,另記有兩部:BWV246為《聖路克受難曲》,BWV247為《聖馬可受難曲》,另一部在編目錄時不詳。
受難曲的音樂形式在歐洲具有極為淵遠的傳統,這種表現耶酥受難故事的曲子,通常在復活節前一周期間演出。這個習俗有兩個相互關聯的來源:一個是古老的神秘劇;另一種出處更加直接而明顯,遠在很早時期過復活節,照例前一周就要在教堂以或多或少像演戲似的方式朗誦耶酥受難的故事。據悉早在四世紀就已存在這樣的慣例;到八世紀它的特點有了如下的確定:祭司用拉丁文朗誦新約四福音書之一中的受難故事,講述要用講話的聲音,但耶酥的訓詞要用傳統的素歌來唱。到十二世紀主持這種儀式的要有三個牧師,一個男高音擔任講故事,一個男低音充當基督的角色,一個中音代表民眾。到十五世紀,音樂性質更為精緻的受難曲並不罕見。基督教改革運動帶來了進—步的發展。德國路德派的改革者按照他們奉行的應能聽懂做禮拜言語內容的原則把唱詞改成德文。
到十六世紀,無伴奏復調受難曲的歌詞全部用拉丁文,並以索歌材料作為定鏇律來譜曲。許多人都這樣去譜曲,其中有奧布雷赫特、達塞、魯福、拉絮斯、維多利亞赫伯德等人。戴維寫的受難曲屬於英國作曲家最早的這類譜曲之列。
德國式受難曲傑出的範例要數許茨的作品。他採用一種從義大利新風格衍生的宣敘調,可是這種宣敘調和古老的素歌也有頗多的近似之處。四部合唱用弦樂來伴奏,讓不同的獨唱者擔任不同的角色,所以這類作品可算是“受難清唱劇”。“授難清唱劇”在十七世紀又有了發展,就像凱澤爾在1704年寫的《流血而死去的耶酥》那樣,用意譯的韻文代替聖經的原文。後來直到亨德爾才恢復了使用聖經原文。但在巴赫的受難曲中,迄今為止我們憑藉現存的兩部看出,他把這兩種譜曲的方法結合在了一起,既用聖經原文,也用意譯文,有眾讚歌,也有詠嘆調,而且使音樂驚人的戲劇性大為增強。
《馬太受難曲》可以說是巴赫最偉大的宗教音樂作品,它給巴赫帶來的榮耀是在今天,人們幾乎把受難曲與巴赫的名字連在了一起。1729年,巴赫根據亨理奇從《聖經》中《馬太福音》第二十六和二十七章中所編寫的文字譜寫了這部作品。全曲共分兩部分;BWV1———三十五首為第一部,BWV36———七十八首為第二都。巴赫設計在公演此曲時,由牧師在兩部之間加入布道章,這就使三個多小時的樂曲演出又加上了約半個小時的牧師布道,共三個半小時左右。其歌詞來源有三部分:最多一部分來自《聖經.馬太福音》二十六及二十七章,在出版時以正常字型印刷。在巴赫的原稿上,所有《聖經》上的字句都是用紅色墨水書寫。第二部分來自當時德國路德教會所通用的眾讚歌,全曲中巴赫選用了十三首眾讚歌,在出版時用小正楷印刷。這些眾讚歌曲調當時一般人都會唱,歌詞大家也常用。在演唱《馬太受難曲》時,每逢到眾讚歌時,全體聽眾要與唱詩班一同唱,或合唱,或齊唱。第三部分歌詞是以獨唱和合唱形式描述當時某些人或現在人們的思想感情,在出版時以斜體宇印刷。
在這部作品中,巴赫運用了獨唱、合唱、樂器、和聲及節奏等—切的音樂手段,來充分表現在耶酥受難時的情景和各種不同的人(包括耶酥、猶大、彼得、彼拉多等人)的非常不同的情感,尤其是由曲調交織起來的繁複和聲的運用,把人類用語言文字所難以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完整表達了出來。其中有些段落極富有特色,因而在一些地方,如眾讚歌和聲的處理都與一般的有所不同。處理這部巨作有著不小的難度,而加第納在這裡的把握卻十分到位,並自始至終將作品的激情與虔誠完美結合。應該說,這要得益於他對古樂的深厚修養和他身上天生的浪漫氣質。
加第納1928年生於英國牛津,曾是一位優秀的風琴演奏家,後致力於指揮。他是一位學者型的音樂家,對古樂頗有研究,並擅長指揮聲樂作品,是指揮蒙持威爾第合唱作品的專家,並對十八世紀法國歌劇,尤其是拉莫作品深有研究,為之制訂了現代的演出版。六十年代起,加第納投身於當時風靡一時的“古樂運動”,先後創建了“蒙特威爾第合唱團”和“蒙特威爾第管弦樂團”。1977年組建了由蒙特威爾第管弦樂團部分成員組成的“英國巴洛克獨奏家樂團”,並帶領這隻樂團多次進行世界巡演,推廣古樂演奏方式。由於他在發掘和演繹巴洛克及早期音樂方面的貢獻,不久便同哈農庫特、霍格伍德、平諾克、諾靈頓等人成為古樂運用的領導者。
加第納等人提倡的“古樂運動”實際上是指一種演奏的方式———“本真演奏’,即“按照歷史的方式演奏”。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兼做古樂的學術研究,力求最本真地再現古樂的風貌,這其中便包括對樂譜的考汀和對樂器的復古式製作。他們對使用樂器和演奏方式要求十分嚴格,比如弦樂器要用羊腸弦,古提琴持弓的手心要向上,銅管樂器沒有活塞等等,此外還對音色與音高有一些講究,包括弦樂是否使用揉弦和振幅大小的規定等。以古樂方式演奏巴洛克音樂聽來更讓人容易接受,如果真如他們所說,我們聽到的就是巴赫或貝多芬在世時所能聽到的東西,這種感覺會是相當不錯的。
由於本真演奏使用了古樂器和較小的樂隊編制,演奏的速度控制比較容易,因此本真演奏可以以較快的速度進行。這一版《馬太受難曲》演奏得就比卡爾.李希特等人的要快一些,三張唱片才用了兩個半小時多一點。不過,在加第納這種處理的背後,時刻洋溢著充沛的激情,他對樂句的銜接,尤其是眾讚歌和聲的把握,著意傳遞出巴赫“奇妙地向每個人談出他肺腑之言”的深層情感:正是秉承了這種激情,加第納在九十年代又組建了“革命與浪漫”管弦樂團,並把他的演奏曲目從古典時期一直延續到浪漫派作曲家。加第納的演奏風格正如其樂團之名。
《馬太受難曲》的演出需要兩個合唱團、樂隊、兩架風琴及長笛、雙簧管等樂器。其中角色很多,最主要的有:宣道者———男高音,《聖經》中的話多半由他來敘述,唱片中由安東尼.詹森擔任;耶酥基督———男低音,《聖經》中凡是耶酥的原話都由他以宣敘調演唱,安德雷.施米特擔任;以及四個聲部的獨唱——用來表達民眾的心情、祈禱和作為對細膩感情的描述,這四位獨唱有時以宣敘調,有時以歌調演唱。此外還有彼拉多、彼得和猶大三個男低音,以及大祭司、作偽證者和婦女等。
加第納的音樂藝術風格特點帶有很強的學者品位,他對所演奏的樂曲都從作曲家和樂譜版本樣加考證研究,而且在指揮灌制一部作品時,都要有一篇學術味很濃的論文同時發表在唱片說明書上。這部作品也不例外,唱片說明里附有一篇加第納所作《接近巴赫的“偉大受難曲”》的文章,從音樂演出“場景”這一新角度闡釋福音作品。
受難曲-電影
受難曲(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或名受難記、耶穌受難記與受難記:最後的激情,是2004年一部講述耶穌基督生命中最後十二個小時的獨立製片電影。導演梅爾·吉勃遜籌措資金,根據《新約全書‧四福音書》的內容而改編的劇本。影片中對話採用拉丁語、希伯來語和亞拉姆語(耶穌的母語),配以字幕。許多基督教和一些政治立場保守的猶太人對這部電影給予讚賞。
關注和爭論
影片採用了《聖經新約》的觀點。上映後這部電影得到了多方面的的關注和爭論,主要爭論包括和《聖經新約》細節的不吻合,畫面過於血腥,和來自猶太人方面的不滿。另外否認猶太人曾經被種族滅絕大屠殺的梅爾·吉勃遜之父——宗教活動家胡敦·吉勃遜的觀點對影片的影響也受到外界猜測。
一些自由派基督徒和猶太學者批評這部電影。有些認為它宣傳反猶太主義,因為它以受難戲劇為依據,而這一直以來都觸動到反猶太情緒。一些基督教學者批評這電影偏離《新約聖經》的原來故事。電影中很多場面和細節的意念都來自19世紀一位天主教修女Anne Catherine Emmerich的書《我們主耶穌基督的苦痛受難》(The Dolorous Passion of Our Lord Jesus Christ)。
在問及電影會否冒犯了猶太人時,梅爾·吉勃遜回應:「沒這個意思。我只想要道出事實。我希望使它儘可能忠實。不過,當你思考基督降世的原因,他被釘死——是為所有人犧牲,為所有人受苦。所以,真的,犯了過錯的人,要回想在耶穌被釘死中自己的份兒,回想自己的過犯。」與《紐約客》雜誌的訪問中,他說把電影中一段猶太教大祭司該亞法的片段剪去了,因為「他們會追趕我到我家,他們會來殺掉我。
特點
受難曲,中文版的特點
片中的所有譯名都採用了天主教譯名。對習慣了基督新教譯名的基督徒來說,這可能會覺得不大習慣。
影片票房
由米路吉遜執導、編劇兼自資2500萬美元拍攝的《受難曲》,在北美上映3星期,上周末依然勁收3100萬美元(約港幣2億4000萬),連續3周奪得票房冠軍寶座,而此片累積票房更達2億6000萬美元(約港幣20億3000萬),比起前年《我的大婚禮》還要成功,榮登史上最賣座的獨立電影。
至於票房亞軍則屬尊尼狄普主演、驚嚇大師史提芬京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Secret Window》,首周開畫收1900萬美元,成績算是不俗,問題是《受難曲》目前走勢仍然厲害,兩片正面硬碰,前者難免吃虧。
音樂術語
任務里包括音樂術語和幾個歌劇,一起統稱為音樂術語了,希望可以豐富一下網站裡的專業性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