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

反日

“反日”又稱“抗日”或“抗日戰爭”抗日戰爭(英語:Second Sino-Japanese War,在國際上出於中立性的考慮,一般將這場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中文一般直接翻譯為抗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 由於戰爭時間約為八年,亦被稱為八年抗戰、或簡稱為抗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占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挑起戰爭衝突,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衝突擴大。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 在戰爭初期,中國投入大量軍隊以遏制日軍的進攻;隨後交戰雙方即轉入相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力量逐漸發展壯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美國的羅斯福政府正式對日宣戰,中國戰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之一。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包括中國在內的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對中國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但戰爭過程中民眾的國家觀念得到了增強,戰爭的勝利極大的提高了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戰爭背景

見詞條: 大陸經略政策牡丹社事件北京專約甲午戰爭九一八事變偽滿洲國

戰爭醞釀

日本經過明治維新逐漸強大後,逐漸走上了軍國主義道路。

早在1868年4月6日明治維新拉開帷幕之時,天皇就在《五條御誓文》和《御筆信》中明確提出日本的對外方針是“開拓萬里波濤,布國威於四方”。日本對中國的侵略可以追溯到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日本借八瑤灣事件而向當時台灣動武,事後清朝政府與日本簽訂《北京專約》。1894年,日本在接連入侵占領朝鮮、琉球後,進而發動甲午戰爭進攻中國的東北與山東,中國清朝政府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並被迫簽署《馬關條約》,其中包括承認日本對朝鮮的控制、割讓中國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賠償二億兩白銀軍費及開通口岸等。此役後中國在國際地位上急轉直下,而日本則躋身為列強之一。

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日本為八國聯軍主力之一占領天津、北京,並利用《辛丑條約》在京、津一帶駐屯重兵。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並於對馬海戰中重創俄國波羅的海艦隊,並獲得戰爭勝利。通過《朴次茅斯條約》,日本從俄國手中奪取了南滿洲鐵道及旅順大連租界特權。190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中日會議東三省事宜》,清朝被迫增開十六處商埠,並在營口等地劃分日租界等。1907年,日、俄簽訂《日俄協定》、《日俄密約》,承認彼此利益並將中國東北北部和內蒙古劃為日本的勢力範圍。從此,日本將中國東北和內蒙古東部稱為“滿蒙”,加上日本1910年通過《日韓合併條約》吞併了朝鮮半島,日本在東北亞獲得了進一步侵略中國的跳板和前沿基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德國宣戰,入侵膠州灣德國租界,進而占據山東。1915年1月18日,日本跟急於想稱帝的袁世凱簽訂《二十一條》,取代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中國北洋政府雖然參加一戰並為戰勝國,並在巴黎和會中提出廢除外國在華勢力範圍、撤退外國在華駐軍等七項希望取消日本強加的“二十一條”及換文的陳述書,但列強紛紛拒絕,並簽署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此事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1911年的辛亥革命並沒有結束中國國內混亂的局面,而各國勢力均在不同軍閥中選擇己方的代理人,此後中國陷入軍閥割據時期。

九·一八事變

1931年7月23日,蔣介石發表《告全國同胞書》,號召“攘外必先安內”、“故不先滅赤匪,恢復民族之元氣,則不能禦侮;不先削平粵逆,完成國家之統一,乃不能攘外“。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趁張學良調動東北軍主力入關參加中原大戰留駐華北之機,炮轟瀋陽城,由司令本庄繁親自策劃,在瀋陽附近的柳條湖破壞了一小段南滿鐵路,誣衊此為中國軍隊所為,當夜向瀋陽北大營之中國軍隊發動進攻,標誌著“九·一八事變”的爆發。

張學良等部獲知後,認為這和1928年的皇姑屯事變如出一轍,遂令部下“避免與日軍發生衝突,蔣中正亦發電“不得與日軍反生衝突”,日軍遂將北大營內的守軍繳械、俘虜。駐防瀋陽的中國東北軍參謀長榮臻、張學良命令部下嚴禁對日軍作戰,但團長王鐵漢等仍率部進行了抵抗,黃顯聲領導的瀋陽警察也成為東北為數不多的給予日軍打擊的武裝力量。但他們皆不敵日軍,翌晨全城即告陷落,警察們在繳械之後大多被屠殺。東北主要軍事負責人張學良引咎降職,後赴歐洲躲避輿論譴責。

事變兩個月內,日軍占領中國東三省諸多主要城市,除在黑龍江遭到馬占山部等的強烈抵抗之外,並未遭受重大損失。九·一八事變後,中國東北民眾自發組織了大量東北抗日義勇軍抵抗日本軍閥侵略,這些抵抗得到了關內民眾同情和聲援,國民政府亦在1933年起支持東北義勇軍,成立東北協會,負責人裴毓貞,並先後將學生送往黃埔軍校,如宋長志、王多年(後任金防司令)等。1932年3月,日本關東軍在東北建立偽滿洲國,其傀儡政府名義上的領導人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

淞滬抗戰

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閘北,一·二八事變爆發。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粵軍)在陳銘樞、蔣光鼐、蔡廷鍇的帶領下展開回擊,隨後張治中率中央軍第五軍增援上海,雙方陷入僵持。英國、法國、美國三國公使介入調停。中共隨即擴張在江西的勢力,導致抗戰不利。中日雙方簽署《淞滬停戰協定》,規定中國國民黨軍隊不得駐紮上海,只能保留保全隊,日本取得在上海駐軍的權利,參與抗戰的主力國軍第十九路軍不得不離開上海,赴福建剿共,第五軍則撤退至蘇州、南京一帶,6月,日本軍閥全部退回日租界。

華北事變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軍閥在中國北方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停止,反而將軍隊開進長城一線,進犯熱河、察哈爾兩省,史稱“長城事變”。1933年1月,日軍進占山海關,開始向中國關內進攻。熱河省會承德遭到襲擊,僅10餘天即告陷落,駐守平津的西北軍第二十九軍宋哲元率部抵抗,中央軍第十七軍軍長徐庭瑤率所部3個師北上參戰,終不敵裝備精良的日軍和偽“滿洲國”部隊,長城抗戰失利。同年5月,日本軍閥向察哈爾進攻,並一度占領察北重鎮多倫,然而不久馮玉祥和吉鴻昌發起組織的察哈爾民眾抗日同盟軍經過5天的激烈戰鬥,奪回多倫,並成功將日本軍閥驅趕出察哈爾。5月31日,中日簽署《塘沽協定》,國民革命軍退出熱河和冀東,日本打開了通往華北的大門。《塘沽協定》後,由於日軍戰略重點轉向準備對蘇作戰和防範英、美,其侵略方針由單純的武力征服改變為在繼續準備發動武力進攻的同時,全力推行“華北自治運動”。

1935年1月中旬,日軍製造了“察東事件”,迫使南京政府承認察哈爾沽源以東地區為“非武裝區”。5至7月,其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和關東軍奉(今瀋陽)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又藉口“河北事件”和“張北事件”,脅迫南京政府批准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與梅津達成的條件,即“何梅協定”,及察哈爾代理主席秦純與土肥原簽定的“秦土協定”,接受日軍所提取消冀、察兩省境內的國民黨黨部等多項要求,使河北、察哈爾兩省的主權大部喪失。同年9月,日本再度製造輿論,要求華北五省自治。

日軍繼“豐臺奪城事件”後,再次收買漢奸、流氓發動“香河暴動事件”,並同時加緊進行以平津衛戍司令宋哲元為重點對象的上層策變活動。1935年,誘其出任華北共同防赤委員會委員長,誘惑不成後轉而策動灤榆區兼薊密區行政督察專員殷汝耕在通縣成立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一月後改稱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同時繼續對宋及南京政府施加壓力。經過日軍、宋哲元、南京政府之間一系列的討價還價,1935年12月18日,終於在北平正式成立了既保存南京中央政府和宋的體面,又有一定“自治”之實的冀察政務委員會,在日本侵略者的壓力下,南京國民政府特派宋哲元為委員長,王揖唐、王克敏等為委員。

在此期間,中國青年發起的反分裂、反割據愛國運動,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的一·二九運動。華北事變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標誌。

福建事變

1933年12月,國民黨內的左派和蔡廷鍇、李濟深及蔣光鼐的十九路軍領導人組織“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與紅軍簽署《抗日停戰協定》,力圖挽救危局,史稱“福建事變”。但由於蔣介石對十九路軍進行進行鎮壓,加之當時中共領導人奉行的“左”傾關門主義政策,僅僅53天中華共和國就被蔣中正擊敗,之後,蔣介石撤銷了十九路軍的番號,十九路軍這支名揚四海的抗日部隊的歷史到此結束了。

西安事變

部分激進學生不滿於蔣的“攘外必先安內”,隨即發生暴動。這給剛剛完成長征的中國共產黨帶來了擴大影響力的機會。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開了瓦窯堡會議,決定按照共產國際在西班牙的活動,以建立統一戰線為方式抵禦法西斯國家的侵襲。該年底,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期希主動和合圍陝北根據地的東北軍張學良、西北軍楊虎城部磋商結成抗日反蔣的軍事同盟。並藉助各種渠道與國民黨中央試探妥協的可能性。但蔣介石依然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意圖,並調遣撤回關內的東北軍和西北軍繼續圍攻共產黨的陝北革命根據地。

在此情況下,張學良及楊虎城決定接受共產黨的聯合抗日主張。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自來到西安“督戰”,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對蔣介石實施“兵諫”。這次事變最後在國民黨、共產黨和其他勢力的協商下,得到和平解決,國共兩黨也達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協定,成為日後影響抗日戰爭的關鍵因素之一。紅軍從陝北南下,占領了西安附近地區。周恩來、葉劍英、博古代表中共中央開始和國民黨中央展開關於合作的談判。大批在十年內戰期間被關押的共產黨政治犯被釋放,中共中央派遣劉少奇到天津指導北方局工作。同時,蔣介石開始全面加速抗戰的政治、軍事、經濟準備,包括在上海至南京一帶修建了三道國防工事,進口了大量德國裝備武裝中央軍。

戰爭經過

防禦階段

從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到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是戰略防禦階段。

盧溝橋事變

盧溝橋事變揭開了全國抗戰的序幕。1937年7月7日夜,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中國駐屯軍藉口一個兵士失蹤,要求進入北平西南的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個要求,日本軍閥遂開槍開炮猛轟北平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亦有說,根據“辛丑條約”駐紮的日本軍閥在宛平附近演習時遭到國民革命軍的槍擊,而向中國守軍進攻。

1937年7月16日、17日,蔣介石在廬山先後發表《對於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表示》談話,表示:“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國家生存。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地無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表明了對日本軍閥挑釁的退讓底線。1937年7月28日、30日,日本軍閥相繼占領北平、天津,第二十九軍退守保定一線。平津一帶的大學紛紛遷移。1937年7月31日,蔣介石發表《告全體將士書》:“……和平既然絕望,只有抗戰到底”,宣告戰爭已經全面爆發。27日,日軍向整個平津地區發動進攻,並以3個師團兵力增援華北,另各派1個師團前往青島、上海。28日,日軍攻占南苑,雙方交火激烈,副軍長佟麟閣、132師師長趙登禹陣亡,而二十九軍全軍部隊在北平、天津一線與日軍全面交火。月底,日軍進占天津、北平,二十九軍主力退守保定一線,餘部由張自忠率領接受日軍條件而困居北平,平津作戰結束。

正面戰場

中國國民黨政府定下了“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的大方針,為了吸引日本把侵略重點放到日軍難以施展的山川河流眾多的東南,利用山川河流眾多的地形抵消日軍裝備訓練優勢,儘量消滅日軍有生力量,避免在利於日軍裝備訓練優勢發揮的地勢平坦的華北平原與日軍作戰,擴大戰場,分散敵軍兵力,為中國爭取部分戰爭主動權,蔣中正決定在上海發動戰爭。中國國民黨軍隊扮作保全隊進入上海市區。日軍則以保衛租界為名,占領租界外的地區。1937年8月13日,衝突爆發。

南京大屠殺

在上海遭到約4萬傷亡的日本軍隊,在同年12月13日侵占南京,由於守將唐生智不久便棄城逃亡,所以南京城於4天后陷落。日軍以持續數月的南京大屠殺作為摧殘中國民眾士氣的手段,由於戰爭前夕中國軍隊把所有逃生的方法都堵塞了,結果間接導致至少三十萬無辜的中國軍民被日本軍隊殘暴地殺害(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統計為26萬)。下令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日軍上海派遣軍(後改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是松井石根,殺戮最嚴重的第九師團、第六師團、第十八師團等。第六師團師團長是谷壽夫。

徐州戰場

1937年底,南京陷落之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節節抵抗。但是因為山東省主席韓復榘臨陣脫逃,致使黃河防線失守,山東大部失陷,交通要點僅剩魯南的滕縣、台兒莊。1938年2月,日軍華北方面軍企圖南下和華中派遣軍會合。國民政府軍在以徐州為中心的地區與日軍激戰,史稱徐州會戰。3月,第五戰區司令李宗仁令川軍王銘章所部防守滕縣,因無援兵,滕縣失守,王銘章師長戰死殉國。李宗仁隊以西北軍孫連仲第二十六路軍在徐州以北的台兒莊與日軍反覆爭奪,以西北軍張自忠部五十九軍和龐炳勛軍團掩護台兒莊的右翼臨沂戰場。以中央軍湯恩伯軍團卷擊台兒莊日軍側背,最終取得台兒莊戰役的勝利,以斃傷日軍一萬多人的戰果成為近代日本第一次軍事挫敗。

黃河 花園口 決堤

1937年5月19日日軍占領徐州,1937年6月6日占領河南省會開封。1937年6月9日,蔣介石命令在花園口炸開黃河南岸大壩,史稱黃河花園口決堤。此舉雖然暫時阻擋了日軍南下,但是也造成了黃河下游的大規模水災,造成上百萬民眾直接死亡或間接因饑荒而死,造成不知情的當地民眾對國民黨的不滿。戰後蔣介石調撥了資金試圖修復黃河大堤,史稱“黃河歸故”,但直到解放後黃河仍有部分河道無法恢復故道。參與會戰的中國軍隊分路撤退,粉碎了日軍的合圍企圖,至此,徐州會戰結束。

武漢會戰

1938年8月至10月的武漢會戰是中日戰爭中規模最大的會戰,參戰日軍達30多萬人,中國軍隊達110萬人,戰爭中日本損失8萬人,因病減員8萬人,由此喪失了戰略進攻的能力。國民革命軍陣亡高達40餘萬,桂系軍隊留在大別山區敵後堅持游擊。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最大的勝利是薛岳指揮的萬家嶺大捷,日軍第106師團遭到毀滅性打擊,陣亡4000餘人,幾乎全軍覆沒。10月21日,在大亞灣登入的日軍占領廣州,第七戰區司令余漢謀部退至粵北地區。10月25日,湖北重鎮武漢三鎮相繼陷落。中國國民黨政府的作戰中心遷往重慶繼續抵抗。

日軍在占領武漢和南方的廣州後,戰線拉長,無力作進一步大規模的戰略進攻,轉入休整。在會戰期間,以盧作孚為首的民族企業家運送了大批軍隊及作戰物資到前線,並將武漢地區的大批工業裝備和人員轉移到四川,在敵機狂轟濫炸下的川江航線為抗戰勝利立下了殊勛。此外,蘇聯航空志願隊參加了保衛武漢的空戰。武漢會戰迫使日軍大本營不得不重新調整對華戰略,改為政治誘降為主、軍事進攻為輔的戰略,以求儘快結束所謂的“中國事變”。政治誘降的主要對手是國民黨總裁汪精衛。在歷時4個多月的武漢會戰中,中國軍隊傷亡40萬人,中國軍民以巨大的犧牲迎來了戰爭的戰略相持階段。

相持階段

從1938年10月至1943年12月,是戰略相持階段。

隨著戰局的擴大,戰線的延長和長期戰爭的消耗,日軍的財力、物力、兵力嚴重不足,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敵後游擊戰爭的發展和抗日根據地的擴大,使日軍在其占領區內只能控制主要交通線和一些大城市,廣大農村均控制在以八路軍、新四軍為主的中國軍隊手中。在此階段,日本的侵華方針有了重大變化:逐漸將其主要兵力用於打擊在敵後戰場的八路軍和新四軍,而對國民黨政府則採取以政治誘降為主的方針,敵後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日本侵略軍集中了大部分兵力和幾乎全部偽軍,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抗日根據地軍民開展了艱苦的鬥爭,堅決地進行反“掃蕩”、反“蠶食”鬥爭。

日本分別於1939年和1940年發動了掃蕩重慶外圍的隨棗會戰和棗宜會戰,希望國民政府能儘速投降。在這場危及戰時陪都重慶的戰役中,國民革命軍第33集團軍司令張自忠將軍殉國。1940年夏,蒙古族也展開了自發的抗日鬥爭。在歐洲,1939年9月,納粹納粹德國軍隊向波蘭不宣而戰,引發法國、英國向納粹德國宣戰,標誌著綏靖政策的破產,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正式爆發。歐美列強放棄了將歐亞兩洲的法西斯國家力量引向蘇聯的企圖,一反早先要求中日和談的態度,支持中國國民政府進行抗戰。

1940年7月,共產黨領導下的武裝已發展至近40餘萬人,並擁有約1億人口的抗日根據地和近200萬的民兵組織。百團大戰後,日軍推行治安強化運動,華北日軍兵力達到47萬,並集中了傀儡政權中能投入戰場的全部軍隊。為應對八路軍方面的游擊戰術,日本採用了“保甲制”來斷絕共產黨軍隊與當地民兵的接觸,設立無人區,進行極為野蠻殘暴的“三光政策”,甚至使用違反國際法的生化武器來作戰。八路軍、新四軍面對日軍掃蕩的壓力下,全軍實行戰略轉移,化整為零保留實力,開展各種形式的反“掃蕩”鬥爭,如著名的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破襲戰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後,日本的戰略重心從中國轉變為美國。翌日,美國向日本宣戰,並呼籲世界各國對日本實施貿易制裁。12月9日,中國國民黨政府正式向德、意、日法西斯宣戰。不久之後,除了與日本保持中立的蘇聯以外,英國等同盟國也對日本宣戰。從此中國不再獨立對日作戰,抗日戰爭正式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美國加入二戰後,通過滇緬公路和“駝峰航線”從緬甸、印度向中國運送了大批作戰物資,支持中國繼續抗戰。

世界各大國的介入對中國抗戰而言帶來了巨大

的利益,這也是因為英美出於本身利益考慮而希望中國拖住日本陸軍主力。因此,中國與英國簽訂了友好同盟條約,並與英、美等國簽訂協定廢除了部分不平等條約,令中國國民黨政府的國際地位迅速上升。正如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42年2月7日致電蔣介石的時候所指出的那樣:“中國軍隊對貴國遭受野蠻侵略所進行的英勇抵抗已經獲得美國和一切熱愛自由民族的最高讚譽,中國人民,武裝起來和沒有武裝的都一樣,在十分不利的情況下,對於裝備上占極大優勢的敵人,進行了差不多五年的堅決抗擊所表現出來的頑強,乃是對其它聯合國家軍隊和全體人民的鼓舞。”

香港時間1941年12月8日早上8時,即珍珠港事件後僅數小時,由酒井隆指揮的日本軍隊從深圳向香港發起進攻,香港保衛戰於此開始。1941年12月25日,港督楊慕琦率駐港英軍投降,香港淪陷。同時,日本在國內進一步徵兵動員,將戰場擴大至荷屬婆羅門(今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英、荷、美在東南亞的殖民地,奪取當地產量豐富的石油、橡膠等戰略資源。並派兵向英國遠東軍進攻,接連攻克英國統治下的殖民地;並在暹羅灣發動主力決戰,將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擊沉,標誌著日本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已無人能敵。

1943年11月,美英中三國政府首腦美國總統羅斯福、英國首相邱吉爾和中國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通過《開羅宣言》,要求戰後日本歸還占領中國的所有領土,包括台灣及其附屬島嶼。至1943年12月,日軍在兵力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被迫收縮戰線,華北方面軍停止向抗日根據地的進攻。

反攻階段

從1944年1月中國解放區戰場局部反攻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是戰略反攻階段。

1944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軍民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對日偽軍普遍發起局部反攻。與此同時,國民黨正面戰場卻出現了大潰敗的局面,先後喪失了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省的大部分和貴州省的一部。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形勢惡化,兵力不足與物資緊缺到驚人的程度:橡膠、鋼鐵被列為國家資源,禁止向民間出售;華北地區的資源生產遭到當地民兵與八路軍連續不斷的襲擾,絕大多數地區喪失了生產能力。為了取得東南亞地區的物資,必需打通中國沿岸的航線,於是日本於1944年發起了豫湘桂會戰。

日本華北方面軍輕易擊潰湯恩伯在河南省的大軍,打通了平漢線之河南至武漢段。之後,華中日軍乘勝追擊,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擊敗薛岳,一路追擊至湖南南部重鎮衡陽。方先覺率部頑強抵抗47天,最終城破。華中日軍與華南日軍又聯手發起桂柳戰役,一路占領廣西,打通湘桂鐵路,最後打到貴州獨山,震動重慶;另一路則從衡陽南下與廣州北上的日軍打通粵漢鐵路。全國輿論譁然,各界痛斥。此役日軍事先精心準備,兵力也經過大大補充;國民黨軍隊一方面因為長期的“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加之腐敗成風、軍人素質低下,導致豫湘桂會戰的大潰敗。

日軍最終控制了華南交通動脈粵漢鐵路,將“大陸交通線”完全打通。這場戰爭儘管達到了日軍的作戰的企圖。可是,日本人無力去維護“大陸交通線”的暢通,並且分散了日軍的兵力,為中國軍隊反攻提供了條件。豫湘桂潰敗的同時,中國遠征軍和中國駐印軍發動了滇西緬北大反攻。1944年5月,由衛立煌將軍指揮的中華民國遠征軍強渡怒江,發起滇西反攻,先後攻克日軍堅固防守的松山、騰衝、龍陵,收復西南失地。成為了日本在中國戰敗的轉折點。

日本戰敗

1945年2月4日~1945年2月11日,英、美、蘇三國首腦(三巨頭)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在蘇聯的克里米亞半島簽訂《雅爾達協定》,規定在歐洲戰爭結束後三個月內,蘇聯應對日宣戰。中國沒有被邀請參加。由於美英是以犧牲中國的主權(如承認外蒙古獨立),來換取蘇聯對日出兵的條件,也被稱為遠東慕尼黑陰謀。

1945年2月以後,雖然日本軍閥在豫湘桂會戰後已基本上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是由於經常受到來自於內地的美國空軍的攻擊,加之太平洋戰場已日益吃緊,盟軍正逐步逼近日本本土,於是為了消滅美軍在中國的飛機場以維持大陸交通線的通暢並早日結束中日戰爭,以集中全力於本土防衛,1945年3月起日軍先後發動豫西鄂北會戰和湘西會戰。在湖南,日軍以空軍基地芷江為目標,於4月向湖南西部發動攻擊,但是在中國軍隊抵抗之下,日軍遭受大挫敗而退回原陣地。之後國民革命軍乘勝追擊,向廣西地區發動反攻,於5月27日收復南寧,8月收復廣西全境。此外,國民革命軍原本預定於8月收復廣州以打通中國對外運輸要道,因為日本投降而未實行。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共同發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否則將予以日本“最後之打擊”。由於此時美國的核子彈已試驗成功,前任總統羅斯福已於4月12日病逝,新任總統杜魯門對於蘇聯的參戰並不抱太大興趣,所以未邀請蘇聯協商或署名,造成蘇聯頗為不滿。1945年8月6日,為了避免採取大量傷亡的登入戰以及在先蘇聯一步拿下日本本土,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第一枚核子彈,3天后又在長崎投下第二枚核子彈。蘇聯紅軍也根據《雅爾達協定》,在1945年8月8日對日宣戰,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於1945年8月9日出兵中國東北。此時的日本關東軍兵力僅有70萬人部署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蘇聯紅軍投入到遠東戰場則多達150萬人,雙方的裝備也相差懸殊,蘇聯紅軍橫掃日本關東軍。

在此時,中國內部開始有人感覺到抗日戰爭終結之日即將到來。毛澤東發表《對日寇最後一戰》,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大反攻階段。國民黨方面在美軍空運、海運幫助下,迅速占領各大城市,接受日本投降。共產黨軍隊則接收經營許久的中小城市、鄉村地區,並收復了張家口,而且八路軍、新四軍因為長期敵後抗戰的緣故,控制了大量鐵路幹線,增加了遠在西南方面對敵正方的國民黨軍隊接收日占領區的難度,為日後解放戰爭埋下了伏筆。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6日,蘇軍總參謀部發表聲明指出:“日本天皇1945年8月15日所發表的投降聲明,僅僅是無條件投降的一般宣言,並未向武裝部隊發布停止敵對行動的命令,而且日本軍閥仍在繼續抵抗,因此,日本尚未實際投降……遠東蘇軍將繼續對日攻勢作戰。”此段時間,由於日軍的敢死隊出動,導致蘇聯傷亡頗為慘重。戰事直到1945年8月23日蘇軍占領旅順港口才真正結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正式簽署投降書。

日本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1945年9月9日9時,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現南京軍區大禮堂)舉行,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簽署投降書,向同盟國代表、中國陸軍總司令部總司令何應欽表示接受日軍投降並繳獲出他的隨身佩刀,以表示侵華日軍正式向中國繳械投降。日本投降書中日文各一份,儀式歷時15分鐘。

儀式結束後,何應欽發表講話:“敬告全國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國戰區日本投降簽字儀式已於9日上午9時在南京順利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一個日子,這是八年抗戰的結果。中國將走上和平建設大道,開創中華民族復興的偉業。”至此,抗日戰爭勝利結束。

戰後結果

抗日戰爭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協助日軍的中國“偽軍”最多時超過100萬(整個抗戰期間“偽軍”總人數約為210萬)。八年抗戰,日本方面315,861人陣亡,502,213人受傷,不包含大量依附日軍的中國部隊,偽軍等。

抗日戰爭中,中國國民政府軍兵力最高時達500萬人。中國國民政府領導下的國民政府軍與日軍共有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大型戰鬥、小型戰鬥38931次。據中華民國國防部1946年統計,國民政府軍作戰傷亡322萬7926人、病亡42萬2479人,總計損失365萬0465人;軍令部統計自七七事變以來陸軍陣亡131萬9958人、負傷176萬1135人、失蹤13萬0126人,空軍陣亡4321人、負傷347人,海軍艦艇全部損失、損失戰機2468架。日軍損失48萬3708人,而傷者更達193萬4820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包括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游擊隊,主要在日軍後方及日占區進行游擊戰。據《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記載:八路軍、新四軍、華南遊擊隊共作戰125165次,斃傷日軍52萬0463人、偽軍49萬0130人,俘虜日軍6213人、偽軍51萬2933人,日軍投誠746人、偽軍反正18萬3632人。擊落飛機約42架,繳獲長短槍68萬2831支、輕重機槍1萬1895挺、各種炮1852門(國際社會認為很誇大)。《中共抗日部隊發展史略》記載中共抗日部隊人員損失總計58萬4267人,其中傷29萬0467人、亡16萬0603人、被俘4萬5989人、失蹤8萬7208人。

中國平民則約有900萬死於戰火,另有800萬平民死於其他因素,9500萬人成為難民。中國在戰爭中所承受的損失極大,按1945年貨幣折算,約為6500億美金。而據蔣夢麟的回憶錄稱有一千四百萬壯丁被拉夫後死於飢餓疾病。

另有估計中國抗戰直接人口損失可累計之估計數為2062萬人,合可累計之戰爭直接傷殘人口,軍民傷亡最低限為3480萬人;同時,還有估計認為,中國抗戰直接傷亡人口合計可能在4100萬上,合戰時失蹤被俘等項數字,戰爭直接給中國造成的死亡、傷殘及失蹤等項人口損失總計超過4500萬人;而從人口損失的角度看,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口損失總數應在5000萬人以上。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含國共兩黨)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偽軍118萬人。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偽軍146萬餘人。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台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主要特徵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全民參戰的一場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戰爭。是中國人民取得完全徹底勝利的一場戰爭。其主要特徵有5條:

1、全國共同抗戰;

2、國共兩黨在民族大義面前,開始第二次合作;

3、兩個抗日戰場,中國國民黨面對日軍海陸空軍的正面戰場和中國共產黨開闢的敵後戰場;

4、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主要戰場之一,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結束;

5、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反侵略戰爭,中國人民空前團結起來,浴血奮戰,前仆後繼,付出了巨大的犧牲。

勝利意義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鬥爭的完全勝利。洗雪了中國的民族恥辱,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為中國的獨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礎。它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的鬥爭支援了其他國家人民的鬥爭,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提高,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