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1時40分左右,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一所錫克教寺廟里,一群錫克教徒正在進行宗教活動。台上,兩名從印度趕來的長老——68歲的桑特·尼蘭賈·達斯和57歲的桑特·拉馬·納德,向台下兩三百名教眾講述錫克教教義。突然,一名男子起身向兩位長老連開數槍。與此同時,幾名身穿藍衫、蓄著長鬍須的男子,手持大刀和匕首亂砍亂刺。一些人向襲擊者發動反擊。
襲擊事件發生後,維也納警方很快將寺廟周圍地區封鎖,出動了3架直升機和16輛救護車,將傷者送往醫院救治,還出動了60輛警車和130名警察。
5月25日,維也納警方發言人陶卡奇告訴奧地利新聞社記者,警方已將所有犯罪嫌疑人捉拿歸案。維也納急救中心官員賽加爾表示,在此次事件中,遭襲方兩名長老各中兩槍,57歲的納德腹部和背部中槍,不治身亡;68歲的達斯被打中腹部和臀部,目前“情況穩定”。
據美聯社報導,當天發動襲擊的共有6人,襲擊造成至少16人受傷,其中5人重傷。這5人當中,除了身中兩槍的長老達斯,其餘4人都是襲擊者,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救治,其中兩人生命垂危,另外兩名襲擊者受了輕傷,已被維也納警方拘留。而據法新社報導,當天的襲擊事件造成了至少30人受傷。
內馬爾·辛格在襲擊中被砍傷。在接受美聯社記者採訪時,內馬爾赤著腳,穿著帶有血污的汗衫,頭上纏著繃帶。他回憶說,當時大家正在祈禱,忽然聽到槍聲,抬頭一看,刀已經砍了過來。72歲的莫哈德爾·拉姆說:“我聽到了四五聲槍響,人們開始尖叫,孩子們嚇得哭起來,擠著往外跑。那場景就像在打仗。”
據《奧地利時報》報導,襲擊後的第二天,被歐盟列為恐怖組織、支持旁遮普邦獨立的“哈利斯坦萬歲軍”向倫敦阿卡什廣播電台發去郵件,稱對此次襲擊事件負責。據稱,這封郵件是以“哈利斯坦萬歲軍”負責人蘭吉特·辛格的名義發出的。 很快,阿卡什廣播電台又收到“哈利斯坦萬歲軍”的第二封郵件。據印度《印度人報》報導,在第二封郵件中,“哈利斯坦萬歲軍”講述了為什麼要襲擊兩名長老:“這兩名長老不遵守錫克教的教義與信仰,無視警告。迫不得已,我們才採取行動。”
據報導,遭到襲擊的兩名長老來自一派種姓較低的錫克教,即“不可接觸者”(又稱“達利特人”)。它奉行的教義引發了另一支種姓較高的錫克教派不滿。6名襲擊者正是來自這一種姓較高的教派。
第二封郵件的內容公布後,阿卡什廣播電台又收到了第三封郵件。這一次,傳送郵件的信箱地址與前兩次有所不同。郵件的內容是一張信紙的掃描圖片,上面清晰地寫著,“哈利斯坦萬歲軍”與此次事件毫無關聯,並對此事表示“遺憾”。信中還說,襲擊事件是“由印度秘密警察部隊和旁遮普邦政府發動的,他們應該受到譴責”。在信紙頂端的抬頭部分,印有“KZF”3個字母,但看上去像是掃描後拼接上去的,警方因此懷疑第三封郵件的真實性。
襲擊者“均是非法移民”
奧地利維也納警方稱,已查明6名襲擊者的身份,他們均是非法移民。24歲的昌吉特和33歲的哈戴普來自印度烏塔爾·普拉蒂什邦,分別於2001年和2008年偷渡至奧地利。28歲的蘇克溫德和34的賈斯帕爾來自哈利亞納邦,蘇克溫德於2001年非法進入奧地利,稱因“部族衝突”在印度無法立足,到奧地利尋求庇護。賈斯帕爾也因“部族衝突”在2008年來到奧地利,之後輾轉於各宗教場所。28歲的賽特溫德和45歲的塔蘇姆則一直沒有說出來奧地利的理由。
發生襲擊事件的訊息傳到印度國內,引發了錫克教徒主要居住地旁遮普邦的騷亂。5月24日至26日,一些錫克教教徒走上街頭,焚燒車輛,砸店鋪,宣布從5月25日開始罷工,還宣稱要舉行全國總罷工。在旁遮普邦北部的法瓜拉市,憤怒的錫克教徒封鎖了1號高速公路,損壞3輛大客車,並焚毀其中一輛。在旁遮普邦賈蘭德哈、盧迪亞納、帕格瓦那、荷沙浦爾等市,公路被封鎖,火車停運,銀行關閉,加油站、商店等歇業,工廠停產。據印度工商業聯合會估計,此次騷亂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2億至14億美元。
鑒於事態嚴重,5月25日,印度政府向旁遮普邦派遣了約400名準軍事部隊士兵維持秩序,警方在城鎮主要街道設定了路障。旁遮普邦於5月25日和26日發布宵禁令,但仍有數百名憤怒的錫克教徒走上街頭抗議,阻斷鐵路並燒毀火車車廂,襲擊警察局。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抗議人群中,還有印度政黨大眾社民黨的黨員,該黨的主要支持者是“達利特人”。
種姓制度引發襲擊事件?
由於此次事件是種姓較高的派別對較低派別的襲擊,許多人開始關注印度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在印度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該制度將人分為4個等級:婆羅門、剎帝利、吠舍和首陀羅。婆羅門即僧侶,為第一種姓,地位最高;剎帝利即武士、王公、貴族等,為第二種姓;吠舍即商人,為第三種姓;首陀羅即農民,為第四種姓。
此外,還有一種被排除在4種種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觸者”或“賤民”,又叫“達利特人”。“達利特人”社會地位最低,飽受歧視,甚至不被允許穿鞋。他們走路時要避著人,不能讓自己的影子落到別人身上。有的人帶著掃帚,邊走邊掃自己的腳印。1947年,印度從大英國協獨立後廢止了種姓制度,但其在社會心理上的影響至今未消失。種姓制度把印度社會分成若干集團,集團之間有高低之分、貴賤之別,甚至彼此仇視。
印度辛格政府2004年上台後,在政府控制的部門中,對處於種姓制度最底層的民眾採取配額制度,確保他們取得工作和學習的機會。為此,印度政府計畫在種姓制度最底層實施需投入7000萬美元的救濟計畫。種姓制度對印度伊斯蘭教和錫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印度政治學者帕姆德·庫馬爾在接受英國《每日郵報》採訪時表示,此次遭受襲擊的一派在錫克教中屬於“少數派”,雖然其絕大多數宗教觀點與主流一致,但在個別觀點上存在分歧,這是雙方發生衝突的主要原因。
印度總理“深感憂慮”
錫克教由那納克於15世紀後期在旁遮普邦創建,教義倡導人人平等、友愛。其教徒多取名“辛格”(意為“獅子”)。印度現任總理曼莫漢·辛格便是一名錫克教徒,他也是印度歷史上第一位信奉錫克教的總理。據報導,印度共有2000多萬名錫克教徒,在世界其他地方約有500萬名。
在奧地利,錫克教徒有2800多人。此次襲擊事件發生後不久,奧地利自由黨領袖施特拉赫便抨擊,與人民黨聯合執政的社會民主黨的移民政策,是一條導致“社會混亂和多元文化刑事犯罪”的“門戶開放之路”。社會民主黨則迅速反擊說,施特拉赫利用這一悲劇事件進一步煽動宗教仇恨的言論“令人憤慨”,“極端卑鄙”。印度總理辛格表示,對暴力事件深感遺憾,並呼籲民眾保持冷靜。辛格稱,自己對暴力事件“深感憂慮”,“無論挑釁的原因是什麼,維持不同教派和諧共處至關重要。”
旁遮普邦網民賈納克·薩布哈瓦爾認為,無論在教義上有何分歧,都不能衝上街頭打砸搶燒,因為那樣“跟暴徒沒什麼區別”。
錫克教
流行於印度部分地區的宗教,15世紀後期由那納克(Nanak)在旁遮普創建,教徒主要居住在旁遮普邦,其餘大部分住在哈里亞納(Haryana)邦和德里或散居於印度各地,另有一些定居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東非、英國、美國和加拿大。「錫克」在巴利文或梵文原意是「門徒」,因為該教信徒自稱祖師的門徒。錫克教由印度教毗濕奴虔誠派發展而來,也受到伊斯蘭教蘇非派的影響。錫克教第一代祖師是那納克,迭傳到第十代祖師哥賓德·辛格(Gobind Singh),他宣布以後再無祖師,教徒應奉聖書《本初經》(Adi Granth)為大師。錫克教先後兩代祖師見害於蒙兀兒王朝,於是該教被迫實行武裝。1699年哥賓德·辛格接納五名錫克教徒參加卡爾沙教團(Khalsa),賜名雄獅(辛格),專門進行武裝鬥爭,反對穆斯林和英國人。
18世紀中葉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接連入侵,才使蒙兀兒王朝的穆斯林總督迫害哥賓德·辛格繼承者的情形獲得改善。錫克教徒將自己組成12個民團,各自獨立運作,建築堡壘,並向城鎮和鄉村強索保護費。19世紀初蘭季特·辛格(Ranjit Singh,1780~1839)吸收各民團,建立錫克國,但他死後該國即失序混亂。英國怕錫克人有敵意,開始將部隊開至旁遮普邊境,遂發生了1845~1846及1848~1849年的錫克戰爭(Sikh Wars)。錫克人戰敗,旁遮普併入英屬印度。1857年印度兵譁變爆發,錫克教所控制的旁遮普效忠於英國,錫克教在平息這次譁變中發揮重要作用。英國統治下的錫克教有數起的派別之爭,得英國行政官員贊助的辛格大會(Singh Sabha)使歐洲人對該教發生學術研究的興趣。錫克人和英國的關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最為密切,但於1919年英國在阿姆利則(Amritsar)大屠殺後嚴重破裂。伴隨英國放棄對印度的主權而來的是印度的分裂;旁遮普西半部歸巴基斯坦,東半部歸印度。留在巴基斯坦境內的約2,500,000名錫克教徒遷往印度,東旁遮普的穆斯林也被排拒外移。此次人口大批交換造成嚴重的暴動和生命慘重的損失,大部分的錫克教難民在東旁遮普重新定居下來。
印度獨立後,政府廢除少數民族(包括錫克教徒)的特權,引起錫克教徒不滿。1965年印度-巴基斯坦戰爭後,旁遮普邦在錫克教徒的要求下成立。錫克教徒將旁遮普變成產量豐富的農業地區,他們在印度商界和軍隊中也表現優越,這些成就使部分錫克人大膽的在大印度聯邦內尋求自治,甚至鼓動在旁遮普創建獨立的錫克教國家。錫克教極端分子和印度政府間遂引發一些暴力事件,這些暴動在印度軍隊襲擊阿姆利則的錫克教聖地(1984.6)和印度總理甘地夫人遭錫克教徒暗殺(1984.10)時達到高潮。隨後幾年,印度政府繼續設法鎮壓錫克教極端分子,後者的恐怖活動造成錫克教的分裂。
錫克教僅有的正典《本初經》是第五代祖師阿爾瓊(Arjun)所編,通用版本據說經過由哥賓德·辛格於1704年核定,收近6,000首頌詩,主要是前五代祖師的作品。錫克教接受印度教關於輪迴、業報和解脫的教義。該教認為神是獨一的神,是真理、是造物主,他永生不死,無所不在,無形象,不是人所能理解。錫克教禁止繪製和崇拜神像;該教堅持信徒共餐,開辦「祖師灶」,都是表示否認印度教關於種姓的觀念。錫克教的主要聖地是阿姆利則的聖堂(Harimandir,又稱金寺或金廟),其次是那納克的誕生地嫩加納(Nankana,現屬巴基斯坦)。另有5處聖座也尊為神聖,分別設在阿姆利則、阿嫩德布爾(Anandpur)、伯蒂亞拉(Patiala)、巴特那(Patna)和楠代德(Nanded)。凡印度北部印度教的節日,錫克教也都紀念,另外加上第一代和第十代祖師的誕辰及第五、第九兩代祖師的殉教日。該教最隆重的節日是4月中旬的拜薩哈節(Baisakh),即卡爾沙教團成立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