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19世紀末印度開始建立電影事業。無聲電影時期 1896年,在孟買第一次放映了L.盧米埃爾的影片。以後10年中,外國製片人不斷帶來各種新影片,在孟買和印度其他大城市放映。這些放映活動激起了一些印度人的製片興趣,薩?達達以兩位摔跤家的表演和訓練猴子為素材拍攝了印度最早的兩部短片,被譽為印度電影的先驅。
1900~1910年,印度拍攝的短片和紀錄片內容主要反映印度人民的生活、自然風光、重要的政治事件、趣聞或舞台劇,如孟買製片人F.B.塔納瓦拉拍攝的《光輝的孟買新風貌》和《靈柩遊行》,加爾各答電影創始人希拉臘爾?森拍攝的《阿里巴巴》和《薩拉爾》等舞台劇的片斷等。隨著製片業的發展,出現了影片公司,加爾各答戲劇界著名人士傑姆拉吉?弗拉姆吉?馬登創建的艾爾芬斯坦影片公司幾乎獨霸了當時印度的短片生產。
1912年,R.G.托爾內以一位印度教聖徒的事跡為題材拍攝了故事片《蓬達利克》。由於該片的攝影師是英國人,因此印度確認1913年 D.G.巴爾吉拍攝的《哈里什昌德拉國王》為印度第一部故事片。《哈里什昌德拉國王》取材於印度神話故事,受到觀眾的歡迎。這部影片為印度電影事業奠定了基礎,同時為以後印度影片的形式、內容和表現手法提供了具體的模式。因此,巴爾吉贏得了“印度電影之父”的讚譽。此後,印度故事片生產蒸蒸日上,湧現出了不少新作品,如《火燒楞迦城》(1917)、《迷人的巴斯馬蘇爾》、《忠誠的蘇爾達斯》、《卡傑和德維雅尼》和《莎恭達羅》等。它們都取材於《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兩大史詩或印度神話故事。到1920年,印度已經拍攝了20部故事片。
1918年制定了“印度電影法”,規定了對電影審查的制度,並於1920年在孟買、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3個電影中心城市建立影片審查委員會,指定擔任警察局長的英國人為主任,審查權力落入英國人之手。但是,英國的控制並不能扼殺印度民族電影的發展,新的影片公司和製片人不斷湧現,一批進步的製片人以電影為武器向英國殖民者進行著鬥爭。傳播愛國思想的影片《向母親致敬》、《紡車》和《印度斯坦的女兒》等受到觀眾熱烈歡迎,紀錄甘地領導的火燒洋布運動的新聞片更是震撼人心。1919年,巴爾吉的學生巴布羅?潘特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科拉普爾創立了馬哈拉施特拉影片公司,拍攝了很多藝術水平較高的影片,如《賽蘭特里》、《雄師之城》、《抗暴君記》等。這些影片以保衛祖國、反抗外族侵略為內容,以豪華的場景,艷麗的服飾和驚險的情節見長,因而取得了極大成功,潘特被稱為是第二位印度電影開拓者。德里的H.雷伊則以和外國合拍影片著稱,1925年他在德里大東電影公司和德國慕尼黑的艾麥爾卡公司合拍的《亞洲之光》中敘述了錫塔爾特王子宣講佛教教義和涅的故事,影片雖然在印度沒有收到顯著效果,在歐洲卻獲得了驚人的成功,雷伊也因主演此片蜚聲國際影壇。後來,他又以修建泰姬陵的民間故事為題材和德、英兩國的影片公司合拍了《設拉子》。20年代中期,印度出現了幾部反映現實生活問題的影片,最成功的作品是孟加拉邦的蒂倫?甘古利於1926年自導自演的諷刺喜劇片《從英國歸來》,它對鄙視本民族文化,盲目崇洋的人進行了尖刻的嘲諷,這部影片引起了轟動,片名《從英國歸來》成了人們嘲諷歐化的常用詞。
1925年巴布羅?潘特拍攝的《印度的夏洛克》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社會問題影片,它揭露了印度農村殘酷的高利貸剝削和農民的貧困生活,博得社會輿論的好評。此外,《眼鏡蛇》 ,《20世紀》 、《新印度》 、《罪行與懲罰》、《沙爾達》等也都是現實題材的影片。
這一時期許多製片人開始從歷史和文學作品中選材,馬登劇院最先把孟加拉著名作家班吉姆?錢德拉的 9部文學作品搬上銀幕,拍攝了卡巴爾?貢特拉阿(1929)、《吉祥天女》等優秀影片。這一時期有聲譽的導演還有蘇傑特?辛格、阿德希爾?伊蘭尼、J.B.H.瓦迪亞、錢杜拉爾?沙等。
20年代至30年代初是印度電影最繁榮的時期,無聲影片的產量持續上升,1931年高達 207部,並且出現了《德維達斯》、《玩具車》、《吉莉巴拉》、《地獄天堂》等優秀作品。1932年,大量外國有聲影片輸入印度,使無聲影片市場受到很大衝擊,產量急劇下降到80部。1934年,年產僅7部,1935年完全停產。至此,無聲電影時期宣告結束。
早期有聲電影 1930年,帝國影片公司導演阿德希爾?伊蘭尼受到外國有聲影片的啟發,製作了印度第一部有聲影片《阿拉姆?阿拉》。影片題材取自《一千零一夜》,場景瑰麗多彩,穿插了10個歌曲和許多舞蹈場面。影片上映後引起了轟動。由於有聲影片的攝製需要較高的技術和設備條件,所以30年代的製片業主要集中在孟買、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等大城市。以孟買有聲影片公司,加爾各答的新戲劇影片公司和高爾哈普爾的晨光影片公司實力最雄厚,它們在30年代幾乎壟斷了印度有聲電影的攝製和發行。
30年代是印度民族獨立運動活躍時期,現實主義傾向在電影中日見增強。出現一批卓越的導演和影片,如D.K.博斯、P.C.巴魯阿和他們抨擊社會不平等的《德維達斯》(1935),V.森達拉姆和他的反對包辦婚姻的《不速之客》(1937)、與教族對立的悲劇《鄰居》等。
有聲電影使演員的陣容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由於影片採用了舞台劇題材和穿插大量歌舞,歌舞演員和戲劇演員登上銀幕,身價倍增,作曲家和音樂指揮成了電影的主要支柱。許多早期有聲影片實際是通過電影機再現的舞台劇。30年代末期,印度電影工業在全國工業中占第八位。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完全依靠進口的電影膠片奇缺,影片的長度被嚴格限制在 11000英尺以內,產量也下降了,戰後才又回升。殘酷鎮壓民族獨立運動的英國殖民政府於1943年加強了對影片的審查,稍一涉及國內政府或殖民主義,影片即遭禁映。1946年,孟加拉人民戲劇協會和進步導演K.A.阿巴斯合作拍攝了《大地之子》,表現了1943年孟加拉邦大饑荒中災民的悲慘遭遇。這部影片成為印度第一部新現實主義影片。1946年,V.森達拉姆導演了《柯棣華醫生的不朽事跡》,以柯棣華醫生投身中國的抗日戰爭並以身殉職的悲壯故事為題材。這兩部影片都是印度電影史上的不朽之作。
獨立後的印度電影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難以繼續直接統治印度。1947年,印度自治;1950年獨立,成為共和國。印度電影也隨之起了變化,一批新的電影藝術家成長起來了,他們不願被娛樂片的洪流所吞噬,要求真實地反映現實。如1949年霍什拍攝了《不幸的人們》。這部影片和《大地之子》一樣,也是表現農民的,同樣真實地再現了饑寒交迫中農民們的悲慘生活。1953年,阿巴斯把安納德描寫英國茶園老闆對印度茶工剝削和迫害的小說《兩葉一芽》改編成影片《旅伴》,由於政府的干預,未能完全忠實於原作。
1953年,B.羅伊完成了《兩畝地》。這部影片在印度電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主題和表現手法都突破了印度電影的傳統模式,表現了農民和土地的關係,揭示了農民的內心世界,創造了真實可信的人物性格,並將音樂和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50年代中期具有優良電影傳統的孟加拉邦湧現出一批青年導演,他們舉起“新電影”的旗幟,指出“電影不是低級水平的娛樂形式,而是一種嚴肅的表現手段”,強調“降低生產成本,減少室內布景和多拍外景,選擇與人民密切相關的題材”。新電影運動的代表人物是S.雷伊和M.森,雷伊導演的第一部“新電影”影片《道路之歌》(1955)向觀眾展示了孟加拉農村生活的真實圖景,獲第9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人權證書獎”和其他 6項國際電影獎,成為印度電影史中罕見的範例。雷伊的20多部影片絕大多數都獲得了成功,M.森的作品絕大多數表現印度社會的貧困、剝削、政治事件和階級鬥爭。
當代印度電影 60年代,印度的影片年產量達300多部,在新電影運動的影響下,湧現出不少優秀作品,主要是地區語言影片,其中以孟加拉語影片藝術水平最高。S.雷伊的《兩少女》(1964)、《大都會》(1963)、《查魯拉達》(1964)、《主角》(1966)、《歌手古比和鼓手巴卡》(1968)、 《森林中的日日夜夜》(1970)、《動物園》等都在這一時期完成,而且在印度國內和國際上多次獲獎。南印度影片《恆河母親,我向您獻上黃色的聖衣》轟動一時,它的成功使各地區製片人受到鼓舞、競相拍片。印地語影片中,M.森的《舒姆先生》(1969)被譽為“新電影”的典型作品。其他如V.森達拉姆的《潛逃》和K.A.阿巴斯的《黑夜籠罩著孟買》(1968)等片也都是當時的一流作品。
70年代,印度政局動盪不定,階級矛盾激化,社會問題嚴重,貧困的人民民眾把擺脫重重困境的希望寄託於幻想之中,以尋求精神上的解脫。有些商業製片人為了迎合民眾的這種心理和謀求更多利潤,便模仿西方影片,拍攝了風行一時的“武打片”。影片的情節純屬虛構,大致相同,形成一種模式;影片攝製成本高,場景豪華,而且有強大的明星陣容參加演出,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多明星片”。這對於一向以明星來判斷影片好壞的印度觀眾自然有非凡的吸引力。武打明星阿?巴詹主演的《烈焰》在全國上映3年之久,場場滿座。此外,如《犧牲》、《友誼》等也紅極一時。
70年代以來,新電影運動向前發展,擴及全國,湧現出新一代的導演,他們按照“新電影”的精神製作影片。夏姆?貝內格爾導演的印地語影片《幼苗》(1974)描述賤民的悲慘處境和為爭取平等的社會地位進行鬥爭,M.S.薩圖的印地語影片《熱風》 (1973)敘述印巴分治後穆斯林家庭的離散和苦難,G.阿拉萬坦的馬拉雅拉姆語影片《到來》(1974)揭露了印度社會的陰暗面,P.R.雷迪的坎納達語影片《最後的儀式》(1970)批判了婆羅門繁瑣的宗教儀式和偏見,G.尼哈拉尼的印地語影片《受傷者的哭聲》(1980)揭露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性。這些影片從各個側面反映了印度社會的現實問題。
到1985年,年產影片達 912部,自1971年以來,連續14年居世界首位。其中大部分仍然是以愛情和歌舞為主的娛樂片。這類影片在農村有廣大市場。但在城市中,由於電視和錄相的迅速發展,電影觀眾銳減,大大影響了製片業的收入。另一方面,印度社會危機不斷加深,民眾迫切要求看到反映和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影片,這時期武打片逐漸失寵,代之而起的是社會題材影片。
地區語影片生產狀況 1985年,以孟買為生產中心的印地語影片產量為 170部左右。印地語影片以商業娛樂片為主,近年來,有些導演根據社會的變化和其內部矛盾,拍攝的現實題材片增多,如尼哈拉尼的《半真半假》、賽義德?米爾扎的 《約西為正義走上法庭》、 薩圖的《探索》 等。此外, 還有賈巴爾?帕爾?巴蘇的《黎明》和瑪?帕特的《意義》。它們不同程度地受到新電影運動的影響。
以馬德拉斯為生產中心的南印度影片約占印度影片總產量的一半以上。南印度的主要語言是泰米爾、泰盧固、坎納達和馬拉雅拉姆語。由於語言的限制,南印度影片主要在南印度流行。近年來,製片商為了將影片打入其他地區,常製成兩種或三種語言的版本。
泰米爾語影片以泰米爾?納德邦的首府馬德拉斯為製片中心,年產量 100多部。近年來,拍攝了一定數量的社會題材片和藝術片。如著名導演K.S.薩圖瑪塔萬的《現實》、青年導演N.納里哈蘭的《毒氣》、考瑪爾?斯瓦米納坦的《一個印度人的夢》等。此外,還有丁馬亨德蘭的《癌》,南坦達卡姆的《渴望》,約翰?亞伯拉罕的《婆羅門村中的驢》等都是較好的現實題材影片。
安德拉邦每年拍攝泰盧固語影片約150多部,自1931年至80年代,共生產泰盧固語影片近8000部。現邦政府對邦內拍攝的任何語言影片都資助 5萬盧比。邦首府海德拉巴的製片條件和設備十分優越,成為僅次於孟買和馬德拉斯的製片中心。1984年泰盧固語影片產量為 170部,居全國首位。近年來,在新電影運動的影響下,出現了一些社會題材片,最突出的是著名導演納辛卡?羅編導的《彩色的夢》和《斯里斯里》。
卡爾納塔克邦的坎納達語影片在70年代曾以多部影片榮獲國內和國際電影獎而轟動一時,新電影運動在該邦影響較大。著名導演吉里什?卡爾納德、B.V.卡蘭茲、M.S.薩圖、普萊瑪?卡蘭茲都是它的積極支持者。薩圖導演的《饑荒》、普萊姆卡蘭茲的《小寡婦》和吉里什?卡薩拉瓦利的《三條路》等都是影響很大的影片。
坎納達語影片多取材於南印度的文學作品。80年代年產100部,許多影片複製成印地、泰米爾、泰盧固、瑪拉雅拉姆語版本在南印度廣泛流通。邦政府對攝製每部坎納達語影片資助5萬盧比,還設立了製片人、導演、技術人員和劇作家等各種獎勵,並計畫把班加羅爾建成電影城。
喀拉拉邦的馬拉雅拉姆語製片業始於3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才有較大發展,1984年產量為121部,1985年略增。邦政府積極支持影片生產,對本邦拍攝的每部馬拉雅拉姆語影片都資助5萬盧比。70年代以前,該邦生產的影片以歌舞、愛情和對話為主,80年代,有些導演因受到新電影運動的影響,逐漸轉?鼠器》(1982年獲英國學院獎),阿拉萬坦的《曙光》、《金色的悉多》(1977)和《伊斯塔潘》(1979),I.V.賽義斯的《國家》和《寂靜》等。這一時期的傑出作品還有薩辛塔蘭的《彼岸》、P.帕特馬利堅的 《在何處棲身》、K.喬治的《雷卡之死》、巴拉坦的《隆隆聲》等。
以加爾各答為生產中心的西孟加拉邦是印度重要的電影發源地之一,也是新電影運動的發源地,對印度電影做出了巨大貢獻。自20年代起,就已辦起了龐大的電影公司,相繼出現了傑出的人物J.F.馬登、D.甘古利、P.C.巴魯阿、D.K.博斯等。S.雷伊和M.森更是蜚聲國際影壇,他們的作品擴大了印度電影的國際影響。孟加拉邦年產影片20餘部,1985年為25部,其藝術水平在印度電影中是較高的,以題材嚴肅,手法嚴謹細膩著稱。
70~80年代以來,由於孟加拉語影片流通的市場太小,一些著名導演紛紛拍攝印地語影片。雷伊的《家和世界》(1984)、阿帕納?森的《最終的作用》、M.森的《廢墟》(1984)、高特姆?高士的《橫渡》(1984)、C.達斯?古普塔的《死胡同》都是印地語版本。
其他地區如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邦、阿薩姆邦、旁遮普邦、奧里薩邦、曼尼普爾邦和克什米爾邦等分別在發展馬拉提、古吉拉特、阿薩母斯、旁遮普、奧里亞、曼尼普爾和克什米爾語影片方面,都不遺餘力地給予積極支持。如馬哈拉施特邦計畫把首府建成電影城;古吉拉特邦政府設立1976~1982年優秀影片獎;奧里薩邦對拍攝的每部奧里亞語影片資助10萬盧比,對在本邦拍攝的其他語言影片資助5萬盧比,就連最小的邦曼尼普爾邦政府也對拍攝黑白片資助5萬盧比,彩色片資助10萬盧比。這些積極措施對發展本邦的電影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由於語言的局限性,這些地區的影片往往只能在本地區放映。
80年代印度年產900部左右17種地區語言的影片,有11000家影院,60家製片廠、38家洗印廠、26個電影實驗所,約400種電影雜誌,從業人員25萬人,每年耗資20多億美元,觀眾每天達2000萬人次。1985年,印度向亞非和蘇聯東歐各國出口525部影片,賺取大量外匯。印度電影出口主要是印地語影片,其次為南印度4種主要語言影片。過去,影院中主要放映商業片和外國影片,“新電影”影片只能被安排在早場放映,近年來則經常出現在影院的銀幕上,而且座無虛席,它們在國際上得獎遠遠超過商業片。“新電影”在印度電影財政公司的資助下已經發展成為一支可以和商業電影相抗衡的力量。
所屬分類
電影音樂語言
由於印度種族及語言眾多,為求各種族間的順暢對話,印度官方大力推廣的英語是不可或缺的,近年來的印度劇本中必有大量的英語對白;而電影製作單位會在後制時加入英語與其他方言(視上映地區而定)的字幕。特色
包含大量的印度式歌舞橋段。營造華麗的氣氛,多以慶典為主,拍攝場景大多為棚內景。
各種不同的民族特色夾雜在電影片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