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杜齊,G.

卡爾杜齊,G.

義大利詩人、文藝批評家。出生在韋西利亞,父親是著名的醫生,秘密革命團體燒炭黨的成員。他自幼攻讀古羅馬和義大利古典文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比薩師範學院。受聘在中學教書,同時組織文學團體,從事詩歌創作。1860年在博洛尼亞大學主持義大利文學講座。

卡爾杜齊,G.

正文

卡爾杜齊,G.義大利詩人、文藝批評家。出生在韋西利亞,父親是著名的醫生,秘密革命團體燒炭黨的成員。他自幼攻讀古羅馬和義大利古典文學,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比薩師範學院。受聘在中學教書,同時組織文學團體,從事詩歌創作。1860年在博洛尼亞大學主持義大利文學講座。
由於受到家庭自由思想的薰陶,卡爾杜齊青年時代就成為馬志尼加里波第的信徒,在50年代寫作的詩歌中鮮明地表達了民族復興運動的思想。早期的詩集《青春詩鈔》(1871)、《輕鬆的詩與嚴肅的詩》(1861~1871),受到古希臘和義大利古典詩歌風格的影響,譴責異族侵略和封建專制,歡呼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抒發詩人渴求民族獨立、自由和平等的強烈感情。
著名的長詩《撒旦頌》歌頌撒旦大無畏的叛逆精神,嚴厲抨擊教會扼殺自由和理性、阻礙歷史發展的罪惡,熱情讚美人的理性對宗教的勝利和人世生活的歡樂。卡爾杜齊還寫詩謳歌馬志尼、加里波第為義大利民族解放事業建立的功績,並呼籲歐洲其他被奴役的民族聯合起來,向共同的敵人哈布斯堡王朝進行鬥爭。但某些詩篇又反映出詩人對薩沃伊王朝寄予不切實際的希望。
1870年,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宣告結束。卡爾杜齊在70年代寫的詩歌中,向為義大利的獨立、統一而獻身的英雄表示敬意,對資產階級政客竊取民族復興運動的果實、謀取私利的行徑進行了無情的諷刺,反映了社會貧富對立、人民繼續遭受苦難的情景,同時又流露出對君主政體的幻想。
1872年,卡爾杜齊加入第一國際義大利支部,但不久即退出。他同資產階級自由派接近,詩歌中的革命激情逐漸淡薄,政治上趨向保守,站到君主立憲派的立場上。他的《新詩鈔》(1861~1887)、《野蠻頌歌》(1877~1889)、《有韻的詩與有節奏的詩》(1887~1898)等,大多避開現實生活,描寫自然風光,追憶青春和愛情的歡樂,描繪個人細微的情感和生命的奧秘。在藝術上,襲用古希臘、羅馬詩歌的韻律,追求藝術上的完美,注重抒情。從此成為資產階級君主政體的官方詩人。1890年被任命為義大利王國議會參議員。
卡爾杜齊還是一位亨有聲譽的文藝批評家、語言學家,著有《早期義大利文學研究。行吟詩人和騎士詩歌》、《義大利民族文學的發展》等專著和一系列有精闢見解的學術論文。
1906年,卡爾杜齊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
參考書目
 B.Croce, Giosuè Carducci, Studio critico, Bari, 1961.
 G.Mazzoni, Storia letteraria d'Italia, L'ottocento, Milano, 1969.
 M.Biagini, Giosuè Carducci, Milano, 1976.

配圖

卡爾杜齊,G.卡爾杜齊,G.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