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博碩[博碩、博什、博蘇,讀音作bóshuò(ㄅㄛˊㄕㄨㄛˋ),滿語為“Bosoo”]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蒙古族,出自元朝蒙古成吉思汗王族後裔博碩克圖汗,屬於以先祖名號漢化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博碩氏,亦稱博什氏、博蘇氏,源出成吉思汗後裔十九世孫喀爾喀蒙古孛兒只斤·碩壘(車臣汗,博碩克圖汗),世居喀爾喀(今蒙古國)、鄂爾多斯(今內蒙古鄂爾多斯)、科爾沁(今內蒙古通遼)、喀喇沁(今內蒙古赤峰喀喇沁)、束河(今雲南麗江流域)等地區。後有女真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稱Bosoo Hala,漢義“活佛”。“博碩”,是“博碩克圖”的簡稱,源出藏語“呼圖克圖”,即“活佛”,由且僅由中國中央政府冊封的藏傳佛教格魯派(佛教密宗西藏黃教)教主達賴喇嘛授賜。博碩克圖汗,亦由達賴喇嘛授賜,即“活佛王”。歷史上授賜“博碩克圖汗”尊號的蒙古可汗,有喀爾喀蒙古成吉思汗十九世孫碩壘(車臣汗,博碩克圖汗),衛拉特蒙古(原蒙古瓦剌部)和碩特部的班第達(蘭占巴呼圖克圖汗)、鄂齊爾圖(呼圖克圖汗)、圖魯拜琥(遵行文義敏慧固始汗,亦稱顧實汗)、僧格(巴圖爾琿台吉、博碩克圖汗)、達爾傑(博碩克圖汗),以及後來欺壓碩特部的準噶爾部的噶爾丹(丹津博碩克圖汗)。在上述諸多博碩克圖汗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稱博碩克圖氏,後省文簡稱為博碩氏。蒙古族、滿族博碩氏,在清朝晚期至民國初期多冠漢姓為王氏、博氏、圖氏、達氏、玉氏、鮑氏、包氏、寶氏、奇氏、羅氏、波氏等。
遷徙分布
博碩氏是蒙古族、滿族共有姓氏,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漢化為王氏、博氏、圖氏、達氏、玉氏、鮑氏、包氏、寶氏、奇氏、羅氏、波氏等,分別融入各氏大家庭,多以雲中、雍州、遼東為郡望。郡望堂號
郡望
雲中郡:即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一帶地區。“托克托”原來系蒙古族人名,意為“傳宗接代”。雲中郡在戰國時期為趙國之地,《史記·趙世家》重記載:“復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秦朝時期置雲中郡,統陰山以南,今自山西之懷仁、左雲、右玉以北、綏遠綏遠首各縣、蒙古鄂爾多斯左乙、喀爾喀右翼、四子部落各旗,皆其地。漢朝時期分雲中郡之東北部置定襄郡,西南部仍為雲中郡,治雲中縣(今內蒙古托克托),亦即趙國故城。三國時期曹魏政權廢黜了雲中郡。唐朝事情置雲州,後又改回稱雲中郡,旋復為雲州。宋朝時期為雲中府,遼國時期改為大同府,即今山西大同縣治。《清一統志》重記載的古雲中,在陰山之南、黃河自西來折南流之處,即今歸化城以西托克托城地,漢時雲中郡治雲中縣,定襄郡治成樂縣,兩地東西相距止八十里,初不相混也,後漢始以成樂定襄等縣屬雲中,及後魏初都盛樂,號雲中,於是定襄有雲中之名,至隋以雲中置定襄郡大利縣,而雲中有定襄之名,然相去不遠,猶近故地,自唐以馬邑郡雲內之恆安鎮置雲州雲中郡及雲中縣,又於忻州置定襄郡定襄縣,於是雲中定襄之名,移於古雁門太原二郡,去故地始遠,今謂大同為雲中,又太原府有定襄縣,皆唐朝以後所名雲中郡。民國元年(丁丑,公元1912年)設縣。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位於自治區中部、大青山南麓、黃河上中游分界處北岸的土默川平原上。至2000年,托克托縣轄三個鎮、八個鄉。鄂爾多斯:傳說,大禹在建立國家後,把國家分為九洲,此時的鄂爾多斯為雍州所轄,而鄂爾多斯的西南部則屬渠搜國所管。成湯滅夏桀之後,夏因君主的兒子獯鬻帶著眷屬逃到渠搜避難,從此之後,鄂爾多斯的西南部被獯鬻所統。商王朝建立後,鄂爾多斯西南部被劃為鬼分。商王朝滅亡之後,狺狁民族的軍事力量日漸強大,威脅著西周的安全,周宣王於元~六年年(公元前827~822年),分別派大將南仲、尹吉甫兩次進攻狺狁,並命令南仲在薩拉烏素河、榆溪河沿線要地築城設防,歷史上被稱為朔方城,在今鄂爾多斯東北部置榆中。公元前五世紀末,今鄂爾多斯東部的準格爾旗一帶為魏國行政轄區,名上郡。周昱王(周顯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魏國被秦國戰敗,上郡割讓於秦國。此後,秦國殺掉義渠王,在鄂爾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鄰地區設定了北地郡,其餘地域為樓煩等遊牧部落的聚居區。周赧王九年(乙卯,公元前306年),趙國打敗林胡、樓煩,在鄂爾多斯東北部一帶設定雲中郡、九原郡。戰國後期,鄂爾多斯東部地區一直為秦國所有。秦始皇贏政元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在鄂爾多斯設立郡、縣。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帶屬北地郡,準格爾旗、伊金霍洛旗東部一帶屬雲中郡,達拉特旗、準格爾旗北部一帶屬九原郡,烏審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帶屬北地郡,四郡下轄三十四個縣。此時的鄂爾多斯地區有兩個歷史稱謂,即“新秦中”、“河南地”。西漢元朔二年(甲寅,公元前127年),漢武帝在今鄂爾多斯達拉特旗北部地區設五原郡,郡下設河陰、曼柏、高興三縣;杭錦旗一帶設朔方郡,郡下設臨戎、沃野、臨河、廣牧、朔方、呼遒、渠搜等縣;準格爾旗北部地區設雲中郡,郡下設沙南縣;在今準格爾旗東部及東勝區、伊金霍洛旗相關地區設西河郡,郡下設谷羅、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六個縣;在今烏審旗一帶設上郡,郡下設奢延、白土、高望三個縣。東漢建光元年(辛酉,公元12l年),漢安帝為了管理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在鄂爾多斯地區設立五個屬國,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雲中郡。新朝始建國二年(庚午,公元10年)王莽篡權後,為控制今鄂爾多斯地區,將朔方郡改為渠搜郡,五原郡改為獲降郡,雲中郡改為受降郡,西河郡改為歸新郡。鑒於國家財政困難,漢光武帝決定減少一些地方行政機構,於東漢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和建武二十年(甲辰,公元44年)先後撤銷朔方郡、五原郡,將今鄂爾多斯地區歸併州( 今太原市)領有。(公元47年),匈奴萸踺日逐王比歸附東漢,比自立為呼和邪單于,據有今準格爾旗納林一帶。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東漢又將今鄂爾多斯地區分隸於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河西郡、上郡。朔方郡轄有今鄂爾多斯杭錦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一帶,下轄朔方縣、廣牧縣、大成縣;五原郡轄有達拉特旗和準格爾旗的北部一帶,下轄河陰縣、曼柏縣;雲中郡轄有今準格爾旗東北部地區;下轄沙南縣;河西郡轄有今東勝市、伊金霍洛旗和準格爾旗西南部一帶,下轄美稷縣、平定縣;上郡轄有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和烏審旗一帶,下轄榆林縣、奢延縣。後梁貞明二年(遼神冊元年,丙子,公元916年),遼國在今準格爾旗、達拉持旗、東勝區、伊金霍洛旗東部地區設振武軍,廢棄勝州;後唐天成四年(己丑,公元929年),在今達拉特旗、準格爾 旗北部置西南面招討司(治天德軍),下轄富民縣、振武縣;在今達 拉持旗西南部、東勝區東部置河清軍;在今準格爾旗南部及東勝市東部一帶設全肅州;在今達拉待旗、準格爾旗東部設東勝州,下轄榆林縣、河濱縣;在今達拉待旗、準格爾旗北部設雲內州,下轄柔服縣、寧人縣。五代十國時期,鄂爾多斯分別被党項羌人、靈武節度使(亦稱朔方節度使或靈鹽節度使)、振武節度使占領,並延續很長一段時間。北宋建隆元年(庚申,公元960年),宋太祖在今鄂爾多斯東部地區設麟州新秦郡,下轄新秦縣;在今鄂爾多斯南部地區設夏州、宥州,在西南部設鹽州。元朝滅亡之前,鄂爾多斯地區被元朝太傅、中書左丞相、河南王擴部帖木爾所占有。至明朝初期,擴部帖木爾被趕出鄂爾多斯,鄂爾多斯屬明王朝派員管轄。但不久,故元勢力和蒙古各部相繼進入鄂爾多斯地區。在一個多世紀裡,明王朝多次派軍進攻。但始終未能如願。後明朗在鄂爾多斯南部修築長城,加設邊關,將鄂爾多斯讓給了蒙古軍,並將阿拉坦汗加封為順義王,兩家關係才得以緩合,明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明朝在今鄂爾多斯南部設察罕腦兒衛,在東勝北部設東勝衛。清朝順治六年(己丑,公元1649年),清朝將蒙古族鄂爾多斯部落分為六個旗:鄂爾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方位在河套內正中近東,扎薩克駐敖西喜峰;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現準格爾旗),方位在河套內東南,扎薩克駐紮拉谷;鄂爾多斯左翼後旗(現達拉特旗),方位在河套內東北,扎薩克駐巴爾哈遜湖;鄂爾多斯右翼中旗(現鄂托克旗),方位在河套內正西近南,扎薩克駐錫拉布里多諾爾;鄂爾多斯右翼前旗(現烏審旗),方位在河套內西南,扎薩克駐巴哈諾爾;鄂爾多斯右翼後旗(現杭錦旗),方位在河套內西北,扎薩克駐鄂爾吉虎諾爾河;後增設鄂爾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薩克旗)。方位在河套內中西部,扎薩克駐忽雞圖希里。清光緒三十三年(丁未,公元1907年)清朝在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部被開墾的地區設東勝廳。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鄂爾多斯於1950年普遍組建了行政政權,各旗縣下轄區、鄉、行政村(牧區稱達爾古)、自然村(牧區稱小 達爾古)。1953年7月,鄂爾多斯將基層政權的行政村人民政府改為鄉人民政府。1956年,全市六十九個區撤銷三十七個,新建二十六個蘇木。1958年10月,將當時的五十個鄉、二十三個蘇木、五個鄉級鎮改為人民公社,其時伊盟(今鄂爾多斯)共下轄七旗、一縣、七十八個人民公社、四百四十四個生產大隊(其中有一百個牧業大隊)、兩千一百七十三個生產隊(其中有四百六十八個牧業生產隊)。1984年,伊盟(今鄂爾多斯)將人民公社改為鄉、蘇木,大隊改為村、嘎查。
遼東郡:在中國歷史上,“遼東”這個稱謂有四重意思:①郡、國名,戰國時期燕國置郡,洽所在襄平(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大凌河以東一帶地區;西晉時期曾改稱遼東國;十六國時期的後燕國末期,其地歸入東海郡;北燕時期又復置遼東郡於今遼寧省西部一帶地區;北齊時期廢黜;到東漢安帝時分遼東、遼西兩郡地置遼東屬國都尉,治所在昌黎(今義縣),其時轄地在今遼寧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帶;三國時期的曹魏改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遼都衛,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為遼東都司,治所在定遼中衛(今遼寧遼陽),其時轄地為今遼寧省大部地區;自明正統後期因兀良哈諸族南移,漸失遼河套(今遼河中游兩岸地);從明朝天啟元年~崇禎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間,全境為後金(清)所並。③軍鎮名,明朝“九邊”之一,相當於遼東都司的轄境,主要是鎮守總兵官駐廣寧(今遼寧北鎮),明朝隆慶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後冬季則移駐遼陽(今遼寧遼陽);明朝末期廢黜。④地區名,泛指遼河以東地區。
堂號
雲中堂:以望立堂,亦稱托克托堂。雍州堂:以望立堂,亦稱鄂爾多斯堂。
遼東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