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鄉子·搗衣

南鄉子·搗衣是清代時期的詩人納蘭性德寫的一首詞 。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南鄉子·搗衣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姓名】納蘭性德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

南鄉子·搗衣鴛瓦②已新霜,欲寄寒衣轉自傷。見說征夫容易瘦,端相。夢裡回時仔細量。支枕③怯空房,且拭清砧④就月光。已是深秋兼獨夜,淒涼。月到西南更斷腸。

注釋

①搗衣:古人洗衣時以木杵在砧上捶衣,使之乾淨,故稱。明楊慎《丹鉛總錄·搗衣》:“古人搗衣,兩女子對立執一杵,如春米然。嘗見六朝人畫搗衣圖,其制如此。”

②鴛瓦:即鴛鴦瓦。參見《菩薩蠻》(春風吹散湘簾雨)注③。

③支枕句:謂空房獨處,將枕頭豎起、倚靠,不免生怯。

④清砧:即捶衣石,杜甫《溟》:“半扇開燭影,欲掩見清砧。”

譯文

屋外的瓦當上已結了一層薄薄的清霜,屋內孤燈下,我對著準備為他寄去的寒衣暗自心傷。都說戍邊在外的人受盡苦寒,相貌容易消瘦,真想再好好地看他一眼啊,細細打量。如果今夜夢中可以相遇,一定一定要緊緊握住執手相望。

孤單單衾寒,孤單單的空房,不如趁著月光再來到河邊浣洗一遍他的衣裳。深秋寒意重,孤單獨夜長,月下搗衣,聲聲清砧,敲打著思念與淒涼。驀然回首,發現月已掛上西南方向,想著天下多少有情人早已相擁而眠,不由得更加讓我欲斷肝腸!

作品賞析

“搗衣”是古詩詞中常見的題目,所寫都不離征夫怨婦的內容。本首詞也是如此,詞從怨婦的角度寫來,寫她的“自傷”、“怯空房”、“淒涼”,以至“斷腸”的怨恨之情。層層寫來,情致幽婉淒絕。[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是清初著名大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納蘭性德生於天潢貴胄之家,赫赫宰相府,為武英殿大學士明珠長子。年少聰穎過人,文武全才。康熙十五年(1676)其二十二歲時殿試二甲第七名,賜進士出身,授三等侍衛,後循進一等,正三品。娶妻兩廣總督尚書盧興祖之女盧氏,賜淑人,後誥贈一品夫人,成婚三年後妻子亡故,繼娶官氏,賜淑人。其妾顏氏,後納沈宛,江南才女,著有《選夢詞》。納蘭性德三十一歲便與世長辭,葬於京西皂莢屯。留有子女。納蘭性德一生所交,多為漢族布衣文人,如朱彝尊、陳維崧、顧貞觀、姜宸英、嚴繩孫等,其居淥水亭經常為他與朋友們的雅聚之所,無形中為康熙盛世的清政府籠絡住一批漢族知識分子。納蘭性德雖然生命短暫,但著作頗豐:《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賦一卷、詩詞各四卷、經解序三卷、文二卷、《淥水亭雜識》四卷),《詞林正略》;輯《大易集義粹言》八十卷,《陳氏禮記說補正》三十八卷;編選《近詞初集》、《名家絕句鈔》、《全唐詩選》等書。而且,這些多是其鞍馬扈從之餘完成,筆力驚人。納蘭性德的主要成就在於詞。其詞現存348首,刊印為《側帽》、《飲水》集,後多稱《納蘭詞》,風格清新雋秀,哀感頑艷,有南唐後主遺風,王國維有評:“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