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即現在的華中農業大學,是211教育部直屬高校,一所以農科為優勢,以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經、管相結合的全國重點大學。校園位於武漢市南湖獅子山,占地面積7425畝(約5平方公里)。校園三面環水,背靠青山,風景秀麗,環境幽雅,是理想的教學和科研園地。 學校迄今已有107年的辦學歷史,是全國辦學歷史最長的高等農業院校,其前身是清朝光緒年間湖廣總督張之洞1898年創辦的湖北農務學堂,是我國高等農業教育的重要起點之一。學校幾經演變,於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時,由武漢大學農學院和湖北農學院的全部系科以及中山大學等6所綜合性大學農學院的部分系科組建成立華中農學院。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首批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學校。1985年更名為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 該校是教育部直屬、“211工程”建設的國家重點大學。校園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南湖獅子山,三面環湖,背靠青山,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教學科研園地集中連片,建築群錯落有致。領導親切關懷 董必武、李先念、徐特立等先後為該校題詞和題寫校名。李嵐清1997年11月23日到該校視察。江澤民1998年10月1日為該校百年校慶題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努力培養農業現代化建設優秀人才。”
基礎條件優良 校園占地面積495萬平方米(合7425畝)。現有校舍建築面積80萬㎡,其中教學行政用房面積35.9萬㎡,學生宿舍面積22.4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2.36億元,生均超過1萬元;圖書綜合館藏243萬冊,其中電子圖書90萬冊,圖書館系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IS)的重要成員,華中地區高校3個B級成員館之一;校園網“千兆為主幹,百兆到桌面”覆蓋全校。建有國家級、省部級研發基地24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專業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國家育種中心6個,省部重點實驗室7個,省部研發中心5個。大學科技園是國家級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核心園。
名師才俊薈萃 現有教職工21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近1200人。教師中教授205人,副教授333人,具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的近70%;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至2007年);開發中國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講座教授8人(至200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1人、委員2人;國家級、省級優秀創新團隊6個;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人選9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優秀人才計畫”、“骨幹教師計畫”、“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54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湖北省優秀創新團隊3個,湖北省教學名師2人,湖北省優秀教師3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50人。
人才培養體系健全 擁有本科專業48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專業8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專業5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現有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園藝林學學院、水產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工程技術學院、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土地管理學院、文法學院等13個學院和外語系、體育課部2個直屬系部。面向全國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學生20500人,其中本科生15445人,研究生3388人。
學科優勢明顯 以農科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農、理、工、文、法、經、管多學科協調發展。現有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8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在2002-2004年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居全國第19名,其中作物學列第1,畜牧學列第2,園藝學、水產均列第3,農林經濟管理列第5,生物學、農業資源利用、食品科學與工程均列第6。生物學居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類學科之後列全國高校第4。國家生物學理科基地“九五”、“十五”期間連續2次被評為國家優秀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03年、2004年連續2次年檢為優秀。
教學成就斐然 學校在1998年教育部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工作會議上作大會發言。2001年、2005年兩屆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2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5項;2002年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3種,其中一等獎1種,二等獎2種;2003年—2005年建成國家級精品課11門,湖北省精品課程18門。教務處2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務處。近年來,本科畢業生錄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在30%左右,其中農科優勢專業和生物學特色專業的錄取率50%-80%;本科畢業生年度就業率穩定在96%以上。
科技成果豐碩 “十五”以來,承擔科研項目共1434項,其中國家“863”、“973”、科技攻關計畫、國家植物轉基因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378項,部省級項目530項,國際合作項目46項;獲得科技經費約5.45億元;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109項;獲得授權專利53項;推廣各類科研成果和適用技術150多項。在雜交油菜、綠色水稻、優質種豬、動物疫苗、優質柑橘、試管種薯等研究領域,取得了被媒體譽為“六個一”(一枝花、一株稻、一頭豬、一支苗、一棵樹、一粒豆)的標誌性成果。該校被評為實施“863”計畫先進集體,是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高校。
國際交流活躍 先後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瑞典、英國、法國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的40餘所院校、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係,同20個國際基金組織和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聯繫,與多所國外高校建立了聯合培養人才的合作夥伴關係,“九五”以來承擔國際合作和外資項目120多項。2003年成為“高層次專家培養高學歷留學生”試點單位。2007—2008年將承辦國際油菜大會、國際柑橘大會等重大國際性學術會議。
優秀人才輩出 在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積澱了“勤讀力耕,立己達人”的辦學傳統,鑄就了“團結、勤儉、求是、奮進”的優良校風,確立了“育人為本,崇尚學術”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用現代生物科學技術提升傳統農科,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的辦學特色。1952年以來,已輸送了全日制畢業生5萬餘人,培養了新中國第一個農學博士、第一個果樹學博士,湧現出了一大批高素質人才,傑出代表有:趙其國、劉更另、王明庥、范雲六、陳文新、傅廷棟、張啟發、熊遠著、陳煥春、鄧子新等10位兩院院士;原農業部部長陳耀邦、原科技部副部長韓德乾、湖北省政協主席王生鐵、湖北省委副書記黃遠志、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鄧道坤和鮑隆清、湖南省委常委于來山、湖南省副省長甘霖、江西省副省長凌成興、重慶市委常委范照兵、河南省原副省長胡廷積等10多位省部級領導幹部;美國普潤之星公司董事長尹麥生、美國紐約新英格蘭動物醫院董事長王輝、英國基因康爾治療藥物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執行長杜進平、上海紡織集團總公司董事長肖貴玉、上海新農飼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瑞生、北京金勝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王文勝、廣東海大集團董事長薛華、福建大世界華夏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橋等一批大企業家;CCTV “感動中國” 2004年度人物徐本禹、“湖北省優秀青年志願者”趙福兵、“湖北省十大傑出農民”師智敏等新一代大學生典範。
精神文明建設成績優異 1996年以來,連續五次獲湖北省 “最佳文明單位”稱號,1998年獲“湖北省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稱號,2004年獲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狀,2005年獲“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院系設定
本科教育
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是學校人才培養的主體和基礎。為積極探索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新體系和新機制,全面適應現代化建設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學校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強化質量意識、創新意識和品牌意識,實施 "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加強新興與品牌專業、精品課程與精品教材、實驗室和校內外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堅持研究,改革建設、管理緊密結合,積極推進學分制,著力建立現代教學管理制度,健全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構建以人為本、自主學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良好環境。
研究生教育
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研究生教育始於 1953 年。 1981 年該校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目前,該校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覆蓋了經濟學、法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 6 大學科門類, 擁有 7 個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 , 46 個博士學位授予權專業, 61 個碩士學位授予權專業 , 3 個專業學位類型 。學 校現有 6 個國家級重點學科 , 18 個部(省)級重點學科 , 4 個 "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 " 特聘教授崗位 。 2002 年- 2004 年,在全國 80 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我校作物學在同類學科中排名第一,生物學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四,其餘參評學科都在前六名。學校建有 2 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6 個部(省)級重點開放實驗室 , 9 個國家級研發中心,其中,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 在兩次全國評估中均被評為優秀,並排名第一。學校現有 中國科學院院士 1 人 , 中國工程院院士 3 人 ,教育部 " 長江學者獎勵計畫 " 特聘教授 4 人, 博士生導師 140 人,一支以院士 - 博士生導師 - 青年博士為主體的學術隊伍正活躍在各自學科領域,英才倍出,成果豐碩 ……
繼續教育
該校現有成人學歷教育、繼續教育、成人本、專科(脫產、函授)及專升本的招生、高職、自考(長線、自考助學班)各級各類農業領導幹部的培訓,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等多形式、多層次、多學科和多渠道的成人高等教育辦學體系和發展格局,多年來,已為社會培養本、專科畢業生2萬多名,培訓各級各類幹部1萬多名,現有在籍成教、自考學生1萬多名,專業涉及面廣、學歷層次科學、培養計畫適應性強,初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科學的高等繼續教育體系
網路教育
結合我校傳統教育特色與現代網路教學方法,突出計算機網路、多媒體等先進教育手段,通過專家、教授精心製作的多媒體課件及點播網上教學資源,並輔以及時輔導、討論、視頻雙向教學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目前只能校內訪問.
師資概況
學校名師薈萃,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166人,副教授308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4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5名,國家級、部省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9人,入選國家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4人,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4人, 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湖北省教學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40餘人。
院士風采
學校目前有院士5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4名……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啟發 中國工程院院士: 傅廷棟, 熊遠著, 陳煥春, 鄧秀新; 長江學者 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有6人,分別是:張啟發 鄧秀新 張承才 周道繡 彭良才 匡漢暉 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長江學者講座教授有2人,分別是:彭少兵 王學敏 教學名師4人,分別是:趙斌(湖北省) 董元彥(湖北省) 鄭用璉(國家) 張獻龍(國家)
網站
www. nhfvt.edu.cn
綜合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九,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十八,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六。
校訓、校徽、校歌釋意
校訓釋義:“勤讀力耕,立己達人”語出自20世紀40年代的湖北省立農學院院歌,具有豐富而深邃的內涵。原創者是湖北省立農學院國文教授朱再庵。“勤讀”即勤奮學習鑽研,“力耕”即努力開拓實踐。“勤讀力耕”是對學風的倡導,對學問的指引,也是對“知”與“行”辯證關係和成長成才規律的揭示。該校一貫倡導學風建設,勉勵學生勤奮刻苦,用心於學,掌握服務國家和社會的知識本領。同時,要求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用所學的知識和本領改造世界,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就人才培養規律而言,“勤讀”是“知”,是條件,也是過程;“力耕”是“行”,是途經,也是目的。只有勤奮學習鑽研、努力開拓實踐,才能成為對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
“立己達人”語出自《論語•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立己”是指加強自我修養,自強自立,使自己品德高尚、事業有成;“達人”是指要關愛他人、回報社會,使大家共同發展和進步。“立己達人”符合中國知識分子“獨善其身兼濟天下”的傳統美德,是崇高的人生境界,也是莊嚴的社會責任。只有做到“立己達人”,才能實現自我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立己達人”是對人格的期望,對責任的要求,也是對自我與他人、個人成才與回報社會相互關係的辯證闡述。
校徽設計說明:該校徽採用圓形造型,主體部分以楚國“編鐘”和傳統農具“耒耜”為基礎,在表現手法上吸收借鑑了中國傳統紋樣造型和篆刻技法,給人以濃厚的歷史感,體現了該校悠久的辦學歷史和以農科為優勢的辦學特色。
一、圖案
編鐘是中國古代的樂器和禮器,產於楚地,是地位的體現,亦是楚文化的象徵,代表著精神文明。最著名的編鐘是享譽世界的湖北隨州曾侯乙編鐘。校徽主體設計採用編鐘的抽象圖形,暗示我校位於湖北,在我國高等農業教育格局中舉足輕重,在全國和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
耒耜是楚地古代農具,相傳由神農氏發明,是技術生產力的象徵,代表著物質文明。校徽主體設計採用耒耜的抽象圖形,與我校所在地和學科優勢相符。在行為層面,耒耜代表勞動和創造;在精神層面則代表著勤奮和務實。
編鐘與耒耜共同形成了“打穀圖”,演繹出兩個手拉手合力打穀的抽象人形。打穀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中喻指豐收。手拉手合力打穀則寓意我校師生團結奮進、教學相長、教學科研互促共進,不斷取得累累碩果。
校徽主體圖案寓意著我校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象徵著我校團結、勤儉、求是、奮進的優良傳統和校風。
二、文字
主體部分圖案由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的英文縮寫大寫字母(NHFVT)變形組合而成,其下方為建校年份“1898”。線上條處理上吸收中國傳統紋樣特點,採用抽象的流線型葉片形狀,使之更具生機和活力。在外圍處理上,採用單環形式。上部為手書體“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下部為英文校名“NanHu farmer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三、色彩
在色彩的處理上採用單色設計,標準色為深綠色,象徵南湖農民職業技術專科學校蓬勃的發展生機、鮮明的農科特色和濃厚的歷史積澱,也與我校“綠色校園”的特點相吻合。此外,為滿足不同情況下的使用需要,提供了棕、土黃、紅、藍、灰、淺綠、橙等7種備用色和黑色墨稿。
校歌創作背景:抗日戰爭時期,湖北省立農學院(我校前身之一)西遷鄂西山區,全體師生篳路藍縷,堅持辦學。時任教務長的包望敏教授曾在《論“耕讀”與“新農”》一文中寫道:“湖北省立農學院創立於烽煙遍地,萬方多難之日,集海內農學者及三楚青年一堂,朝夕孜孜,耕讀不輟,以革新農業為己任,其堅苦卓絕之精神與乎興農建國之宏願均有足多者。”抗戰勝利後,學校遷回武漢,國文教授朱再庵先生和著名音樂教育家喻宜萱先生共同創作了《湖北省立農學院院歌》。
作者簡介:朱再庵,湖北省立農學院國文教授,知名學者,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抗日戰爭時期在恩施創辦並主編文學月刊《曉月》,有較大影響。
喻宜萱,著名聲樂家、音樂教育家,早年在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生院學習音樂,是我國美聲唱法和聲樂教育的開拓者、奠基者之一、《康定情歌》、《在那遙遠的地方》的首唱者。她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首任系主任和分管教學的副院長。20世紀40年代擔任湖北省立農學院音樂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