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 教授
履歷簡介
1982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機械設計專業後留校任教,1987年獲工學碩士學位,1994年於西安交通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於1994年底破格晉升為教授。現任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美工程設計與仿真聯合研究所所長;西北工業大學首批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和首批校內特聘教授。1997年至1999年在美國西北大學等作訪問學者,近年來先後赴美國、英國等大學學習參觀訪問。擔任美國摩擦學會(STLE)1998年和1999年年會分會場主席,並獲STLE頒發的54屆(1999年)年會組織獎。擔任2004年第六屆國際計算力學大會(WCCM VI) “虛擬摩擦學”(Virtual Tribology)論壇召集人和分會場主席,2006年第七屆國際計算力學大會(WCCM VII)分會場主席,2006年第十二屆國際製造工程與管理會議(IMCC)大會秘書長以及2008年先進設計及製造國際會議(ICADAM2008)大會秘書長。2011年動力傳動國際會議大會秘書長兼組委會主席。研究領域:機械動態設計、機械系統動力學、虛擬樣機仿真與設計、摩擦學、接觸力學、生物力學和數值計算方法
主講課程(類別,名稱)
本科生課程: 有限元法及套用碩士研究生課程:機械系統動力學
彈塑性有限元方法
接觸力學
博士研究生課程:熱彈接觸力學
高等熱彈塑性力學
成果
撰寫專著“結構動力學有限元程式設計”、“無格線方法及其套用”兩部,其中“無格線方法及其套用”一書於2007年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在《ASME Journal of Tribology》、《機械工程學報》等著名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被SCI論文引用120次,他人引用78次。獲獎情況:[1] “航空動力傳動斜齒圓柱齒輪系統的動態分析研究”, 1991年航空科技進步一等獎,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 “圓柱直、斜齒輪的三維最佳化修形”,1992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3] “關於齒輪傳動的可控動態嚙合理論的研究”,92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4] “圓柱齒輪齒向、齒形修正方法及試驗研究”,93年航空科技進步二等獎;
[5] “圓柱直、斜齒輪彎曲、接觸和膠合的動載強度精確計算方法”,95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 “轉子、齒輪系統的振動特性”,1995年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
[7] “結構動力分析中的擬波前子空間疊代法及其套用”,1994年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8] “考慮表面形貌特徵的熱/彈塑性接觸模型和方法研究”,2008年陝西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
1993年獲國家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獲光華基金個人三等獎,1997年被原航空工業總公司評為“做出突出成績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和“航空工業總公司優秀青年教師”,2002年被評為陝西省“三五”人才。先後4次知道碩士研究生獲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一等獎。
社會兼職
陝西省機械設計分會理事長,中國機械設計學會理事,全國現代設計理論與方法委員會理事,西安市科技進步獎評審專家組成員,中國機械設計工程師資格認證和繼續教育培訓首席教授。《Indi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 Materials Sciences》和《裝備製造》雜誌編委。劉更
劉更, 生於北京, 首都師範大學畢業. 在中國任教4年, 做教學研究員8年, 對教學問題有較多的觀察和思考.參與《中國青少年大百科全書》、《中學生物教育詞典》、《生物標準化考試的訓練與指導》等書的編撰以及動物、植物、生物自學輔導資料的寫作. 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生物標本的採集與製作》(與李作龍合著) 被列入“北京教育叢書”, 榮獲1993年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及中國教育學會經驗著作獎、京版優秀圖書一等獎.
1994年畢業於美國邁阿密大學研究生院, 獲教育學碩士學位. 曾參與美國著名科學教育專家柯莉教授(Dr. J. Kahle)主持的科學教育發現教學法項目的研究工作.
1996年定居加拿大溫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