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學院分 步兵分隊指揮、軍事指揮、軍需和政治工作四個專業。步兵分隊指揮分為大學本科、大專和中專三個層次,軍需專業為中專。學員按照培訓層次要求,完成國家規定的 本科、大專和中專基礎課程,再接受正規、系統的專業訓練。學院還擔負部隊基層政治幹部、教導隊戰術教員、營以下分隊指揮幹部的輪訓以及本科、大專函授教學任務。歷史沿革
學院淵源於 紅軍大學,前身是華中軍政大學江西分校。後幾經變更,1955年5月更名為南昌步兵學校,1963年更名為福州軍區步兵學校,1986年更名為南昌陸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昌陸軍學院是為南京軍區培養初級指揮軍官的院校。該院淵源於"紅軍學校,抗日軍政大學"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軍政大學",學院堅 持"文武兼備、獻身國防"的校訓和"開放、嚴格、進取、求實"的校風。50年來先後接受了 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等元帥的檢閱,受到了黨中央、中央軍委的關懷和重視。累計為部 隊培養輸送了20多萬名軍政指揮幹部,其中許多學員已成為全軍優秀的軍、師、團職軍官。
一九四九年四月,我人民解放軍攻克國民黨都城南京,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滅亡。為適應革命戰爭需要,八月十二日,經中央軍委批准,在江西省南昌市望城崗創辦華中軍政大學江西分校,由此揭開了南昌陸軍學院歷史的序幕。
五十多年來的發展過程中,她先後隸屬於華中軍區、中南軍區、福州軍區、南京軍區。十次變更校名,於一九八六年六月,正式定名為南昌陸軍學院,多年來,多次調整培訓任務,逐步由培訓教育轉入學歷教育。一九七九年,首次招收地方大學生,開辦大專辦;一九八三年,首次開辦四年制大學本科班;一九八四年在全軍首先試辦戰士大專班,學院跨入了高等教育新階段。
學院發展過程中沐浴著黨、國家和軍隊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彭德懷、賀龍、羅榮桓、肖克、王震等先後到學院視察工作。中央軍委副主席、國防部長遲浩田先後兩次來學院指導工作。1994年,江主席為學院建院四十五周年,親筆題詞:“為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培養大批合格人才”,勉勵學院多為部隊作貢獻。軍區首長把院校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多次來院親臨指導。學院歷屆黨委都注重加強學院的全面建設,長期堅持勤儉辦學,不斷改善辦學基本條件,提高教學質量。九十年代以來,先後被評為全軍政治教學先進單位、基層文化工作教學先進單位、健康教育教學先進單位、綠化先進單位、園林式單位、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1993年,曾被國家教委、中組部評為先進軍校。2001年,參加全軍48所院校本科學員文化基礎課抽考,取得了同類院校高等數學第一,計算機第二和總分第一的好成績。
辦學規模
學院營區面積1.79平方公里,建築面積17萬多平米。學院有軍、政、文14個教研室,初步建立了具有相當規模和先進水平的教學訓練設施,有實驗中心、電化教學中心、電子計算機中心、教學專修室、模擬作戰室和多媒體教學設備,此外還擁有戰術、技術訓練場、駕駛訓練場、體育運動場等。
學院設分隊指揮和基層政治工作專業。基層政治工作為現職軍官輪訓。在新形勢下,學院以教學內容為重點的教學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戰法研究、外軍教學、軍隊基層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等在全軍院校頗具影響;戰術"四步教學法",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成軍教片,在全軍推廣;《步兵班示教作業》獲得全軍電視教材評比一等獎。從1961年起,學院堅持每年赴井岡山野營拉練進行現地傳統教學,多次受到總部和軍區的肯定。1996年,學院被評為全軍政治理論課教學先進單位、全軍院校文化工作課教學優秀單位,管理課教學、野營綜合演練、第二課堂活動經驗被中央軍委、總部轉發。
創建時期,學院的辦學條件簡陋,歷經五十多年的艱苦創業,現已建設成為占地面積1.84平方公里,擁有綜合規模和良好條件的初級指揮學院。
師資力量
學院的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俞忠明、曹志成、李國吉、劉岳雄、王繼承等一批享有國家政府特殊津貼的老教授,有劉洪芳、謝芳桂、張軍、鄒文東、孫富林、戴禮華、杜寶華等一批全國全軍級優秀教師。目前學院副教授以上級人才29名,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員37名,一批中青年教學骨幹健康成長,已成為教學科研的主力軍。
教學設施
教學設施齊全。有現代化綜合教學大樓,內設戰術模擬對抗訓練中心、計算機教室、語音室、沙盤作業室、通用教室和學術報告廳;有實驗大樓,內設理工科教學實驗室。有軍事專業樓,內設戰術、外軍、通信、軍科等14個專業教室,教室內普遍配置了現代化教學設備和實物、模型、器材、掛圖等展示,軍事專業教學還形成了集作戰理論研究、作戰對手研究、作戰方法研究於一體的專業教學體系,實現了軍事教學的專業化、體系化和現代化。
圖書館圖書藏量達30萬冊,館內設有綜合書庫和六個分科分類閱讀室、電子閱覽室。並實現了圖書管理信息化、自動化。教育技術中心,形成了集網路管理、拍攝編輯、現場導播、課件製作和信息儲存於一體的現代教育技術平台,既能保障教室電視錄相教學,又能實現院內閉路電視轉播、網上辦公、網上教學、網上管理,已成為保障教學、實施教學、宣傳教學的主要場所。
訓練場地設施建設形成規模。院內建有大操場,占地面積96.9畝,有障礙場,建有2道500米國際標準障礙場,4道400米障礙場,3道抗懸暈訓練障礙場。有器械棚,可保證15個隊次同時展開體能訓練。有游泳池,並實行了循環供水。此外,還建有輕武器實彈射擊場、輕火器射擊預習訓練場、鐵路裝載訓練場、汽車駕駛訓練場等。院外建有平頂山戰術綜合訓練場和野雞崗實彈綜合演練場。平頂山訓練場位於學院西門外,占地面積613畝,場內建有:仿“台軍”堅固陣地防禦工事、搶灘登入訓練場、附防工事、坦克駕駛訓練場、模擬城鎮居民地戰鬥訓練場等。野雞崗實彈綜合演練場距學院6公里,占地面積1045畝,場內建有堅固陣地防禦工事,戰術實彈射擊設施,輕火器實彈射擊設施,汽車駕駛訓練設施,訓練生活設施等,並可保障裝甲步兵訓練。基本形成了融基礎與專業、體能與智慧型、技術與戰術為一體,符合陸軍初級指揮院校教育訓練需要,體現戰區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場地設施體系。
生活工作基礎設施配套。有院辦公大樓、教員辦公樓、教職工宿舍和軍官公寓樓、招待所、幼稚園、門診部、生活服務中心等。98年以後,在南昌市建造了擁有160套住房的幹部經濟適用房住宅小區。在長期堅持院內綠化的基礎上加大營區美化工作的力度,修建了4個學習、生活休閒區,占地面積約8萬平方米,美化了校園環境。
教學訓練基地建設具有戰區和時代特色。在距學院8公里處的灣里幸福水庫,建立了游泳訓練基地;在江口水庫建立了渡海登入訓練基地;在新建縣石崗鎮建立了城市攻防戰斗訓練基地;在井岡山、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建立了傳統教育基地;在共青城、江鈴汽車製造廠建立了改革開放教育基地;鄧小平同志文革時期下放江西,在學院居住了三年零四個月的“小平樓”,被開闢為學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辦學特色
建院以來,歷屆黨委始終堅持正確的育人方向,注重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核心,著眼於為黨的事業培養可靠的接班人、為戰區部隊建設培養優秀的帶兵人、為未來高技術戰爭培養合格的指揮員,認真貫徹“一個服務、兩個適應”的辦學方針,堅持“嚴於部隊,高於部隊”的辦學標準,不斷改革進取、創新發展,形成了“開放、嚴格、進取、求實”的校風和“文武兼備、獻身國防”的校訓,推動了學院建設全面穩定地發展,形成了傳統的辦學特色。
始終堅持探索反映時代特色的人才培養目標。五六十年代,學院就總結出了要達到“紅、專、健”和“一專多能”的人才培養目標。九十年代以後,學院按照新時期軍隊建設的需要,提出了要“圍繞四種能力,培養複合型軍事指揮人才”的人才培養意見。1998年,提出了“厚基礎、寬專業、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並將人才培養目標細化到課程教學要求。長期不斷的探索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人才培養質量始終適應時代的發展。
始終堅持發揮老區傳統優勢育人。從60年代開始,學院就根據賀龍、羅榮恆元帥的指示,走開了傳統育人的路子,加大了對學員政治素質培養力度。1961年,組織全校學員首次赴井岡山接受傳統教育,探索傳統育人的經驗,當時受到了中央軍委和原福州軍區的高度評價,《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宣傳了學校的成功做法。自此以後,赴井岡山接受傳統教育的做法延續至今,並得到不斷的豐富完善,成為學院強化學員政治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
始終堅持注重實踐鍛鍊育人。從1964年開始,學校就組織學員到福建崇武地區部隊代職見習,參與部隊訓練和戰備工作。先後兩次組織學員到師團部隊實習。此後,學員到部隊實習作為一種特定的教學形式保留至今。在管理中,學員隊設立模擬連,組織學員輪崗鍛鍊,在實踐中提高學員組織管理能力。假期組織學員深入社會開展社會調查,培養學員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此外,學校還充分利用實戰機會,組織教員、學員從實戰中學習作戰指揮能力。1951年,學校挑選了200多名學員參加抗法援越戰爭,1952年,學校指派教員到朝鮮戰場參觀見習,1983年以後,5年連續組織學員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從而使學員在戰火中得到了全面的鍛鍊和考驗。
始終堅持緊貼戰區作戰任務育人。長期以來,學院始終貫徹為戰區部隊培養合格人才的思想,堅持經常派幹部、教員深入部隊基層,掌握了解戰區部隊訓練管理新動態,有針對性地開設特色課程,按照戰區擔負的作戰任務和社會環境要求組織教學科研。1978年,學院就開設了蛙泳訓練和武裝泅渡訓練,開始了學員海上作戰能力的培養。1984年開設了野戰求生訓練,注重學員獨立作戰能力的培養。近幾年來,學員著眼對台軍事鬥爭人才準備需要,圍繞對台登島作戰任務,加大了軍事理論研究力度,加強了渡海登入課題訓練,深化了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先後增建了登島作戰訓練場地,形成了鮮明的戰區教學特色。
始終堅持教學科研並舉。1959年,學校就發出了“來一個科研大躍進”的口號,掀起了學術科研的高潮。1983年,學院成立了第一屆學術研究委員會,制訂有關規章制度,從此,使學術科研工作在有組織的情況下開展。90年以來
“計算機無人值守通信系統”、“壓制火炮瞄準顯示系統”等23項科研課題在國家和軍隊獲獎。先後編撰出版了《軍事訓練指導法系列教材》、《步兵技術學》、《台灣軍事地里》、《作戰對手研究》、《登入作戰要則》等30餘部全軍級教材和專著。主持研究了《軍事思維效益》、《周恩來國防外交思想與新中國國防》等多項國家級“八五”、“九五”課題,平均每年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作戰指揮能力培養研究與實踐》等8項教學成果在全軍評比中獲獎。科研興起牽動教學改革的深入,促進了辦學水平的提高。
1998年全軍第14次院校長會議召開以後,學院的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入,著眼特色辦學又有了新的創新和發展。 積極適應軍事鬥爭發展,大膽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在98年教育思想大討論的基礎上,學院按照素質教育要求,認真研究了新型軍事指揮人才素質結構,對教學指導、教學計畫、課程設定等方面進行了系統調整。2000年,學院緊密結合體制和培訓任務調整和實際,再一次組織了教育思想大討論,深入研究軍事職業教育特點和規律,積極探索軍事職業教育模式,形成了多類型的初級指揮人才培養和戰區分隊戰術、基層政治工作、基層管理的專業研究兩個基地。《初級指揮生長軍官結構性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和《“四維一體”強化鄧小平理論教學功能》分別獲2001年度全軍優秀教學成果一、二等獎。
大力開展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為培養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和轉崗適應能力,拓寬學員的素質基礎,學院推行了以最佳化教學內容為“龍頭”的教學全面改革。組織實施了“全期教學設計”、“課程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設計”三個最佳化工作,系統最佳化了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改進了課堂教學。三個最佳化工作的側重點是:壓縮必修課,開設選修課、自修課和講座課,拓寬課程領域;增加前沿知識,加大人文科技知識,補充拓展登島作戰相關內容;加強軍事理論和作戰模擬防真教學,壓縮講課與自學比例,突出培養學員自主學習能力。目前已基本形成軍、政、文配檔合理,符合多層次培訓對象特點的課程內容體系。努力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在教學方式上總結推廣了戰術合成教學,即按作戰進程將戰術、炮兵、兵種、戰時政工、作戰管理等內容穿插融合在同一課題內實施教學;推廣政治、管理等課程的案例教學,使教學更加貼近基層建設實際;推廣網上自主學習,即在網上運行各學科自學輔導課件供學員課餘時間自學。在教學方法上,嘗試了討論、辯論、讀議、學導等啟發誘導式教學方法,並堅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傳授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寓教學法、組訓法於教育訓練之中,培養學員的創新精神和科學思維品質。在教學手段上,廣泛普及了多媒體課件教學,物理、化學課的模擬試驗教學;開展了戰術、炮兵、射擊課題的模擬仿真教學。
探索教學管理新模式,努力創設管理嚴格與學習寬鬆相結合的育人環境。全時開放了圖書館、電子閱覽室、實驗室、計算機教室;壓縮了學員的非教學活動。對飲食和衛生保潔實行了社會化保障,減輕了學員的非學習負擔;改革了考試方法,實行考素質、考能力、考知識相統一的多種考試形式。實行了院領導、學科帶頭人、教研室、學員“四級評估”機制,加強了教學過程的控制;大力開展讀書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氛圍。
大力加強教員隊伍建設。近年來,學院制訂並實行了人才引進實施辦法,積極引進高學歷人才;加大了教員培訓力度,形成了教研室、教研部、學院三級培訓機制;走開了與地方高校聯合培訓研究生的路子,形成院內外相結合的培訓機制;實行了教員業務等級評定製度、學科帶頭人評選制度、教學競賽制度,充分調動了教員教學的積極性,一大批中青年教員已成為教學科研主力。
始終堅持軍校環境育人。努力創設和營造校園的軍營氛圍、文化氛圍、學術氛圍和尊師重教氛圍。營造軍營氛圍,就是堅持按照基層連隊標準建設學員隊,嚴格要求,嚴格管理,創設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訓練環境,培養軍人特有的意志、品質;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即在院內主幹道設立英模人物形象展示牌,每年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和體育運動會,定期組織書畫、攝影藝術展,使學員在校園文化氛圍中得到薰陶;營造學術氛圍,每月堅持聘請知名學者舉辦人文和科學知識講座,組織學員積極參與和開展學術活動,拓寬學員的知識領域;營造尊師重教氛圍,就是在機關和學員隊中大力開展尊知識、尊重人才,關心教學、服務教員的活動,促進教員隊伍愛崗敬業,建功立業。
科研成果
學院結合教學實際開展科學研究活動。建校以來,出版了《外國一百個軍事家》、《中國一百個軍事家》、《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軍隊質量建設思想研究》、《海岸島嶼作戰研究》等30餘本專著、20多本教材,其中《步兵班示教作業》獲全軍電視教材評比一等獎,《陸軍訓練指導法》、《連隊政治工作教程》分別被評為院校軍隊級優秀教學成果二、三等獎。有21項科研成果在軍內外獲獎,其中“計算機模擬師團對抗並優選模型”獲總參通信兵部指揮自動化軟體優選三等獎、南京軍區指揮自動化軟體優選三等獎。
學校校史
中南軍政大學(江西分校)更名為中南軍政大學第四分校
中南軍政大學第四分校更名為第二十三步兵學校
第二十三步兵學校更名為防空學校
防空學校更名為中南軍區師範學校
中南軍區師範學校更名為第三文化師範學校
1955年第三文化師範學校更名為南昌步兵學校
1963年南昌步兵學校更名為福州軍區步兵學校
1968年福州軍區步兵學校撤銷
1973年福州軍區軍政幹部學校復校
1978年福州軍區軍政幹部學校更名為福州軍區步兵學校
1981年福州軍區步兵學校更名為南昌陸軍學校
1986年南昌陸軍學校升格南昌陸軍學院
專業分類
步兵分隊指揮專業、軍需專業、軍事指揮專業和基層政治工作專業的招生對象為:本科招收地方應屆高中畢業和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正副班長,大、中專招收部隊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的正副班長。學制:本科四年,大專三年,中專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