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八一廣場

南昌八一廣場

八一廣場為江西省的政治、經濟中心,平均每日人流量達20萬人次,最高達50萬人次。八一廣場地下停車場位於八一廣場的地下,有6條通道、12個出口可分別通向沃爾瑪商場、百貨大樓、新華書店、八一廣場、八一大道、廣場北路。該停車場建築面積約10000㎡,層高3.4M,整體投資約3600多萬元,配備有先進的可視監控系統、電子屏顯示系統、照明系統、自動噴淋系統、通風系統等,為我省裝備最先進、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地下停車場。

基本信息

概況

南昌八一廣場南昌八一廣場
八一廣場為江西省政治經濟中心,平均每日人流量達20萬人次,最高達50萬人次。八一廣場地下停車場位於八一廣場的地下,有6條通道、12個出口可分別通向沃爾瑪商場、百貨大樓、新華書店、八一廣場、八一大道、廣場北路。該停車場建築面積約10000㎡,層高3.4M,整體投資約3600多萬元,配備有先進的可視監控系統、電子屏顯示系統、照明系統、自動噴淋系統、通風系統等,為我省裝備最先進、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的地下停車場。

廣場簡介

紀念塔紀念塔
說這是視窗是因為四面是通往城市四方的直通大道,不論你來自何方,都要到這個必須之地入到城中。這裡也是南昌市民活動的中心,每年在這個廣場上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政務和商務活動,廣場上的裝飾更是千變萬化隔日不同。

八一廣場在解放前一片荒蕪,建國後才建成廣場。半個多世紀以來,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中期大規模改造後,成為現在新廣場的前身,以前的八一廣場叫人民廣場,1997年更名為八一廣場。新增的八一起義紀念塔是1977年破土興建,1979年1月8日落成的。改造前的廣場面積達8萬多平方米,能容納10萬餘人,夏天的夜晚人聲如潮,是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八一廣場是南昌的視窗,因為它四面都有通往城市各方的直通大道,不論你來自何方,都要通過這個必經之地進入城中。這裡也是南昌市民活動的中心,每年都要在這裡舉辦各種各樣的政務和商務活動,廣場上的裝飾更是隨著歷史的變遷而“隔日不同”。

聳立在廣場中心的紀念塔被譽為英雄城的城徽,塔身高44.5米,正面鐫刻著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九個鎏金大字,塔身基座有27個台階,意指一九二七年。紀念塔一九七七年八一起義五十周年時破土興建,一九七九年一月八日落成。頂部是一隻漢陽造步槍,一面迎風飄揚的八一軍旗,正面有南昌起義簡介花崗石碑,其它立面是“宣布起義”,“攻打敵營”,“歡呼勝利”三幅大型花崗石浮雕,塔身兩側各有一片翼牆,嵌有青松和萬年青環抱的中國工農紅軍旗徽浮雕。整個塔身莊嚴,肅穆,令人心中湧起仰慕之情。

塔的前方是寬闊的廣場,解放前這裡是一片荒蕪,建國後把它建成了一個廣場,幾十年來幾經改造,如今綠草成茵,華燈成行,整個廣場達八萬平方米,能容納10萬人,夏天的夜晚這裡人聲如潮,徹夜不眠,是市民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廣場西側是著名的“八一大道”,八一大道的路基解放前是南昌舊城牆,解放後拆毀城牆修建了這條號稱南昌的長安街的大道,這是一條寬60米的十里長街,沿街兩邊有不少南昌的著名建築;坐落在廣場南面的南昌電信大樓初建於五十年代,是蘇聯援建的項目,廣場正中的江西省展覽館始建於一九六九年,當時的名稱“萬歲館”,取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之意,那個名字帶有濃重的時代特徵,文革結束後,改為舉辦各種展覽的場館。

看點

夜景三個功能區

南昌八一廣場形成了三個既相對區分、又相互呼應的功能區:

南部的紀念區

以八一起義紀念塔為中心,輻射周邊小型紀念廣場,東西兩側對稱種植的黑松,把紀念區與周邊的道路和鬧市隔離開來,形成莊嚴肅穆的紀念氛圍;

中部的文化區

以圍合式廣場來展示八一歷史文化,廣場內設定8塊軍事題材的浮雕,背面是江西8個國家風景名勝區的山水浮雕

北部的休閒區

以旱噴兼水幕電影和升旗台界定,中間的硬地則是市民活動區,可供觀看水幕電影和舉辦民眾性活動。

這樣,南昌八一廣場核心區面積由原來5萬平方米擴大到7.8萬平方米。

始建於1977年的廣場主體建築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塔高由45.5米抬升至53.6米;台階寬度由68.8米增至76米;軍旗由花崗岩改為“四川紅”,更顯顏色鮮艷;旗座下的圖案由“萬年青”改為“井岡杜鵑”,象徵著擁軍愛民的優良傳統代代傳;葉劍英元帥親筆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更顯光彩奪目。

軍史青銅浮雕

從紀念塔往北便是金水河,長120米,寬14米的金水河,穿過兩座寬5米的金水橋則是廣場中部文化區。這裡,以圍合式廣場的形式展示了新增加的8塊八一軍史青銅浮雕,浮雕每塊長5.2米、寬2.2米,重3噸。按照“展示軍史,凸顯江西”的思路,再現了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紅都瑞金、萬里長征、敵後抗日、解放戰爭和鋼鐵長城的歷史畫卷。

49米玻璃步道

這是一條軍史的長廊,這裡展現著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長的閃光足跡———在廣場南部軸線直通升旗台的方位,鋪設了一條由透明玻璃構成的步道,整個步道長49米,寬4.9米,雙層透明玻璃下面用32塊微晶石白玉鐫刻著由中國軍事科學院軍史理論專家們撰寫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大事記。時間從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至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步道的設計者還獨具匠心地採取內透明照明的方法,晚上,步道裡面能透出閃閃的光芒,成為廣場的一個獨特的亮點。

景觀布局

紀念塔

南昌南昌

八一起義紀念塔

為廣場中的標誌性建築,高53.6米,由塔基、塔座、塔身、塔頂四部分組成。塔座正面鐫刻“八一南昌起義簡介”碑文,東、南、西三面各有一幅反映武裝起義的人物浮雕。塔身正面為“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銅胎鎏金大字。塔頂由一支直立的巨型“漢陽造”步槍和一面八一軍旗組成。紀念塔造型雄偉挺拔,寓意明快深刻。

金水河

八一金水河

在八一紀念塔前,河長120米,寬14米。水上架設有兩座造型別致的金水橋。橋長5米。

音樂噴泉

八一音樂噴泉
在金水橋兩旁河床鋪排各種造型的噴頭,高低起伏的噴泉與《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黃河頌》、《咱們工人有力量》、《咱當兵的人》、《為了誰》、《走進新時代》等著名歌曲組合成水舞歌飛、色彩斑斕的視聽景觀。

軍史浮雕

八一軍史浮雕
廣場中心四周樹立八塊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題材的浮雕。它們分別是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紅都瑞金、萬里長征、敵後抗日、解放戰爭、鋼鐵長城。其背面是江西現有的八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即以井岡山、廬山、三清山、三百山、龍虎山、仙女湖、梅嶺、龜峰為題材的山水浮雕。

升旗台

八一升旗台
廣場中心南面設定了高高的升旗台。這裡是舉行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授旗儀式和升國旗儀式的地方。

題詞

八一題詞
升旗台北側,一方高大的漢白玉鐫刻著江澤民的親筆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突出了南昌在中國革命中的特殊歷史地位。升旗台的南側,與之相對稱的漢白玉鐫刻著毛澤東手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了井岡山道路對於中國革命勝利的偉大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