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南方大口鮎頭部寬扁,胸腹部粗壯,尾部長而側扁;體色體側、背部多為黃褐色,腹部為乳白色。長江原種南方大口鮎經選育,人工繁育子代具有生長發速度快、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肌間刺、含肉率高、適溫範圍廣、耐低氧、抗病率強和遺傳性狀穩定等許多優良性狀。南方大口鮎晝伏夜出覓食,池塘養殖較易捕撈;食性可以改變,即由專吃活魚蝦轉化為吃配合飼料,適合規模化、集約化飼養;經濟效益較高,單位養殖面積的利潤是飼養常規家魚的5~8倍,並具備出口創匯的競爭潛力等優點。
基本信息
品種名稱:南方大口鮎
別 名:河鮎、南方鮎刪除圖冊
原產地及分布: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大型水域中
品種描述:南方大口鮎屬於溫水性底層魚類,是一種名貴經濟魚類。 南方大口鮎南方大口鮎對水中溶氧要求略高於四大家魚,當水中溶氧在5mg/L以上時,生長速度最快,飼料轉化率最高;當溶氧低於2mg/L時出現浮頭現象。適應pH值範圍為6~9。南方大口鮎晝伏夜出,性情溫順,不鑽泥,易起捕。 南方大口鮎是以肉食性為主的兇猛魚類。自然條件下,主要捕食各種野雜魚、泥鰍、蚯蚓、螺蚌肉、家魚苗種、水生昆蟲及其它水生動物和動物屍體。能吞下相當於自身體長1/3~2/3的個體。在池塘條件下,馴養轉食後,能很好地攝食人工配合飼料。飢餓時,群體中有嚴重相互殘食現象。在天然水域中,1齡大口鮎體重0.4~0.5kg;2齡1.2~1.5kg:3齡2.3~2.9kg。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由於飼料充足,其生長速度比天然水域快得多。
習性特點
特點
大口鯰適應性強,生長速度快,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肌間刺少、腴而不膩,不僅是席上佳肴,而且有滋補、益陰、利尿、通乳、消渴、治水腫等藥用功效。全魚剁成碎泥炙熱,可治白癜風,膘膠鍛灰可治陰皰、瘺瘡。消費市場廣闊,亦受到歐美、港澳台地區人們的青睞。人工養殖經濟效益高,是普遍受到消費者和生產者歡迎的一個優良養殖品種。 與南方大口鯰同屬的種類,常見的還有河鯰(俗稱本地鯰)。河鯰分布較廣,各地江河、湖泊普遍出產,生長也較快,僅次於大口鯰,常見個體重500克左右,最大個體達20千克,現在也有人把它作為養殖對象。
習性
大口鯰屬底層魚,白天隱居水底或潛伏於洞穴內或水底弱光隱蔽處,夜晚獵食魚、蝦及其他水生動物。雌魚體長達700毫米左右達性成熟。4~6月,在江河砂石底質的激流淺灘處產卵。卵沉性。幼魚喜集群。最大可長至100市斤。經常捕獲個體為20~40市斤。是重要的大型經濟魚類。分布於長江以南的大江河中。
大口鯰生存水溫為0-38℃,生長適宜水溫為12―31℃,最佳溫度為25―28℃。為兇猛肉食性魚類,捕食各種魚蝦和水生昆蟲類。同類相殘現象嚴重,甚至能吞下相當於自身體長2/3的同類。其生長較快,1齡魚體重可達500克左右,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當年的魚苗到年底,體重可達 600―1500克,第二年2250克,第三年4000克。最大個體可達40千克。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一年四季都能較快生長,以夏秋季長勢最旺,日增重達3―5克。
在天然水域中,大口鯰4齡達到性成熟,體長80厘米的成熟雌魚,可懷卵4萬多粒。產卵期在3-6月,產卵水溫18-26℃,最適20-23℃。其卵油黃色、透明,扁圓形,遇水即產生粘性。水溫22―25℃時,受精卵40小時孵出魚苗。剛出膜的仔魚有一個很大的卵黃囊,側臥於水底只能尾部擺動,2-3天后可自主遊動並開始覓食。
棲息地區
多棲息於江河緩流區。南方大口鯰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的大江河及通江湖泊之中。由於該魚品質優良,四川省水產研究所最先於1985年將大口鯰進行人工馴化養殖研究。在馴養過程中,能使其食性發生改變,即由原只吃活魚蝦等肉食轉變為可吃人工配合飼料,能夠適應規模化、集約化人工養殖,經濟效益也較高。從1992年起,養殖區域逐步擴大到中南、華東、華南各省、市、自治區,其產量大幅度增加。
特徵
南方大口鯰,頭寬扁,胸腹部粗短,尾長而側扁。體表光滑無鱗,皮膚富有粘液。眼小,口大,因而得名。鼻孔每側2個,前後鼻孔相隔較遠,前鼻孔短管狀,位於吻端;後鼻孔圓形,位於眼的前上方。上下頜分布有向內倒鉤的細齒,成魚有須2對,幼魚階段有須3對。尾鰭中間內凹,上下葉不對稱,上葉長於下葉。腸短,有胃。背部及體側通常灰褐色或黃褐色,腹部灰白色,有黑色小點,各鰭為灰黑色
人工繁殖
親魚培育
優質的親魚是人工繁殖成敗的關鍵。親本個體重應在10千克以上,在親魚培育期間可投餵鮮活飼料,如小雜魚蝦、畜禽內臟等,也可投餵人工配合飼料,要求粗蛋白含量達40%以上。定期沖水,特別是臨產前一個月要加大沖水量,增加其流水刺激。當水溫適宜時,選擇腹部膨大、鬆軟,腹面可看到明顯的卵巢輪廓,生殖孔擴張而呈紅色的雌魚,輕壓腹部有精液外流的雄魚進行催產。採用人工授精法時,雌雄比2∶ 1;自然產卵受精方法雌雄比為2∶3。催產劑用家魚常用的藥物均可。1次或兩次注射都行。水溫在22―23℃時,效應時間為12―14小時。人工授精方法,要注意掌握好效應時間,準確判斷親魚發情時間,適時捕起親魚進行采卵、采精、混合均勻,使其充分受精。孵化方式有自然孵化、脫粘孵化、不脫粘孵化等,常用的孵化環道,孵化缸、小網箱都可進行孵化,孵化水溫一般為17―28℃,最適水溫為23―25℃。
魚苗培育
魚苗池面積以25―100平方米,水深0.8―1米為宜。魚苗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1000―1500尾。適時下池,即在魚苗卵黃囊基本消失,能夠正常進行水平遊動時及時下塘。魚苗的開口飼料可用熟蛋黃或小型枝角類和撓足類,隨著魚體不斷長大,可投餵水蚤、搖蚊幼蟲、水蚯蚓、蠅蛆及各種小家魚苗,或餵些蠶蛹粉、豬血、人工配合飼料等。要注意在同一池中,不能混放不同日齡的魚苗。大口鯰有些怕光,因此最好在魚苗池上設定遮蓋物。培育時間10―15天,魚苗長到3厘米左右時,再分池飼養。
魚種培育
將體長3厘米左右的夏花魚種培育到10―12厘米的大規格魚種,歷時大約30―40天。這個階段是魚種培育的關鍵時期,大口鯰要經歷被迫由吃活餌料轉變為吃人工配合飼料的轉食過程,同時這段時間內是相互殘食最嚴重的時期。要注意池水透明度適中,水質清澈見底時,自殘現象最嚴重。要投足大口鯰最喜愛的飼料,並及時清池過篩、分級分池飼養。魚種達到5厘米後,就要投餵人工配製的轉食飼料,即添加了誘食劑的人工配合飼料,其基本成分是魚粉、蠶蛹粉、豬血粉、酵母粉、餅粕和小麥等。誘食劑有魚肉糜、蝦蟹糜、動物肝臟糜等。轉食過程7―12天。日投飼2―3次,投飼量為體重的15―20%。配合飼料成分要求:粗蛋白42―48%,粗脂肪8―10%,糖25―30%,粗纖維6―8%,另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要加強管理,防治疾病。
要選擇純正的大口鯰苗種用於成魚養殖,在購置時要與土鯰苗種相區別。大口鯰苗種尾鰭的上葉明顯比下葉長,體色較透明為黃褐色、灰黃色,集群活躍,覓食強;而土鯰苗種尾鰭上、下葉等長,體色黑色或深墨綠色,分散於池中,不活躍,覓食差,生長緩慢,個體小。
養殖方式
池塘主養
池塘面積5畝以下,一般以1―2畝,水深1.5―2.0米為好。要求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最好配備增氧機。放種前池塘按常規辦法進行清塘消毒。每畝放種800―1000尾,規格為每尾8―12厘米,飼養140―150天,當年可養成平均尾重500克以上的商品魚,成活率85―95%。還可搭配放養一定數量的花、白鰱大規格魚種,每畝放100―120尾,注意不要放養鯉、鯽、草魚等吃食性魚類。成魚飼料主要是人工配合飼料,要求粗蛋白質36―42%,顆粒直徑為3―5毫米。有條件的地方可投餵鮮活動物性飼料,包括各種野雜魚、家魚苗種、羅非魚自繁仔幼魚、動 物內臟、蚯蚓、蠅蛆、螺蚌肉、禽畜內臟等。這些飼料質量較高,但數量有限,適合農家或漁民小規模養殖大口鯰。用優質人工顆粒飼料餵養,飼料係數為2―2.5,約需150天時間,就能達到畝產成魚400千克的生產水平。
池塘套養
在小型野雜魚較多的家魚成魚池、親魚池、大堰塘里,可以適當配養一些大口鯰魚種。配養的數量主要依水域裡飼料魚的多寡來決定,通常每畝水面可投放體長12厘米以上規格的魚種20―50尾。這樣可在不減少主養魚產量、不增加飼料投入的情況下,當年就能收穫尾重0.5―1.5千克、每畝10―25千克的大口鯰成魚。在家魚池塘中配養了大口鯰後,非但不會影響主養魚的產量,相反,大口鯰能吃掉野雜魚和病弱魚,起到減少家魚爭食對象和抑制魚病發生的作用,促進增產增收。因此,在養魚池塘中配養大口鯰的方法大有推廣意義。但要注意,依靠套養魚種解決來年大規格魚種的池塘不宜混養大口鯰。還有那些水質過肥,排灌不便,家魚經常浮頭而又沒有增氧機的池塘,也不宜混養大口鯰。
網箱飼養
由於大口鯰經人工馴化養殖,它對網箱環境和人工配合飼料都有良好的適應能力,所以近些年利用網箱飼養大口鯰發展較快。
(1)網箱架設:常採用三級網箱養殖方法。即放養4─5厘米長的魚種,先在一級網箱中培育,長到一定規格後,轉入二級魚種網箱飼養,最後轉入第三級成魚網箱養殖。這三種網箱的網目分別為0.6─0.8厘米、1.0─1.5厘米和2.5─3.5厘米。網箱應架設在相對開闊、向陽,有一定風浪或有緩流的水域,水深5米以上、透明度1米左右,全年22℃以上的水溫有3─5個月。
(2)魚种放養:當年繁殖的魚苗培育到4―5厘米,方可放入一級網箱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400―600尾。飼養15―20天后,清箱過篩,大小不同的分箱飼養,把達8厘米以上的魚種按每平方米300―400尾的密度另箱分養。當魚種規格達到16.5厘米左右時,轉入二級魚種箱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200―250尾。當其尾重達25克左右時,轉入成魚箱飼養,這時的密度為每平方米120―150尾。如果投放尾重400克左右的隔年魚種,每平方米只能放養30―50尾。在上述魚种放養密度情況下,一隻25平方米的成魚網箱,能產大口鯰成魚1500―2500千克。
(3)投餵技術:根據大口鯰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要,生產上常採用4個飼料配方,即轉食飼料、魚種飼料、成魚飼料和秋後飼料,其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為轉食飼料,達45―48%,以後隨魚體長大而遞減。成魚飼料配方中粗蛋白含量為 35%即可,其中魚粉25%,花生仁粉18%,酵母粉5%,魚油1.1%,玉米粉10.4%,複方胺基酸2%,預混料2.5%。加工中要注意原料儘可能粉碎得細些。
小個體的愛吃腥、軟質飼料,稍大些的個體才願吞食乾、硬顆粒飼料;不論大小規格的鯰魚,幾乎沒有浮上水面來搶食的習性,較喜在箱周和4個箱角棲息活動。因此,網箱內必須設定飼料台,一般10平方米設1個,25平方米可設1-2個,懸掛在箱內離網底20-30厘米處。投餵時將飼料撒在飼料台上方水面,在飼料顆粒逐漸下沉的過程中被大口鯰吞食。其投餵量在大口鯰全長5―10厘米時,日投餌率為魚體重的8―10%,日投3―4次;全長在10―13厘米時,日投餌率為4―6%,日投2―3次;全長在23厘米以後,投餌率可降為1―3%,日投餵1―2次,每天最後1次投餌可安排在晚上10點鐘左右進行。
網箱養鯰一般於5月份魚種進箱,飼養到10月底收穫,時間150天以上,成活率可達70%,每平方米網箱可產商品魚65―100千克,尾重可達500―700克。
稻田放養
實踐證明大口鯰可在稻田養魚中作為主體品種。稻田須選擇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天干不旱,洪水不淹,水質良好無污染的地方。塊田面積要求在1畝左右為宜。放魚種前,要加高田埂,開挖魚溝和魚坑,建好攔魚設備。投放的魚種規格要大,並用5%的食鹽溶液對魚體進行嚴格消毒。也可以混養一些鯉魚、草魚魚種。在飼養過程中,可投餵從其它水域中捕獲的野雜魚或採購廉價低值魚作為飼料,或將這類小雜魚用絞肉機絞成肉泥,混合其他植物性飼料,以麵粉粘合製成混合餌料投餵。如果養殖規模較大,則須使用全價顆粒飼料才能滿足大面積生產的需求。平時應常注水和更換新水,保證水質鮮、活、爽。
飼料餵養
配合飼料優點
大口鯰屬兇猛肉食性 魚類,其食性廣、食量大,在自然水域中喜捕食各種魚蝦和水生昆蟲,且同類相殘現象嚴重,甚至能吞食相當於自身體長2/3的同類。在人工養殖條件下,經過馴化,完全可以經過轉食改用人工配合飼料餵養,且對配合飼料適應性很好,攝食量大,群體產量高。過去,養殖南方大口鯰一般投餵鮮活動物性飼料,包括各種野雜魚、家魚苗種、羅非魚自繁幼魚、動物內臟、蚯蚓、蠅蛆、螺蚌肉、禽畜內臟等。這些飼料數量極其有限,營養也比較單一,且對環境污染嚴重,易誘發各種魚病,適合於農民或漁民小規模養殖。而配合飼料經科學配方,其營養全面、飼料係數低,並且飼料在加工過程中,可以消除部分毒素,殺滅病菌和寄生蟲,減少魚病發生的機率。同時在飼料配製過程中,還可根據需要加入適量的藥物,更有效地防治魚病。
飼料營養的需求
南方大口鯰在不同養殖時期對配合飼料的營養需求略有不同。在親魚培育時期,要求配合飼料中粗蛋白含量達到40%以上。在苗種培育時期,飼料成分要求:粗蛋白42%~48%,粗脂肪8%~10%,糖25%~30%,粗纖維6%~8%,另加一定量的維生素和無機鹽。在成魚養殖時期,要求粗蛋白含量36%~42%,顆粒直徑為3毫米~5毫米。人工配合飼料的基礎成分是魚粉、蠶蛹、血粉、豆餅、菜籽餅、玉米和小麥等,另加維生素和無機鹽合劑。
養殖投餵技術
南方大口鯰屬底層魚,白天多成群地潛伏於水底弱光隱蔽處,夜晚分散到水層中活動覓食。其不善跳躍,也不會鑽泥。生存水溫為0℃~38℃,生長適宜水溫為12℃~31℃,最佳溫度為25℃~28℃。在適宜的溫度內,其攝食旺盛,生長迅速,機體保持著良好的新陳代射狀態。在投餵過程中要把握以下技術要領:
1.投餵原則;
要按照“定時、定點、定量、定質”的原則,馴化大口鯰集中上浮成群搶食,以減少餌料的損失,同時還有利於觀察魚類攝食情況。
2.投餵方法;
(1)馴化投餵;馴化時先敲擊飼料桶或盆,使之形成條件反射。每日馴化2次~3次,在上午7時~8時和下午4時~5時,按照“慢—快—慢”的節奏和“少—多—少”的原則掌握投飼速度與投餵量,馴化過程為7天~12天。在70%的魚種已能攝食人工配合飼料時,即可完全投餵人工配合飼料,每天2次。
(2)日常投餵;日常投餵要根據大口鯰的攝食節律進行,魚群多,多投,快投;魚群少,少投,慢投。在魚群搶食不主動、不積極時即停止投餵。有條件的地方,在投餵配合飼料後,可適當投餵一些鮮活動物性飼料,效果更好,一般每天投餵2次。飼料在加工中要注意原料儘可能粉碎得細一些,並且粘合劑質量要好,以保證飼料顆粒在水中有1小時左右不鬆散,提高大口鯰攝食利用率。
(3)網箱投餵;在網箱中飼養大口鯰,個體較小的在水體中層攝食,個體較大的則在底層取食,小個體的愛吃軟質飼料,稍大些的個體才願吞食乾顆粒飼料。大口鯰較喜在箱周和4個箱角棲息活動。因此網箱內必須設定飼料台,懸掛於箱內離網底20厘米~30厘米處,投餵時將飼料投在飼料台上方水面,在飼料顆粒逐漸下沉的過程中被大口鯰吞食。
3.投餵數量;
投餵量應根據水溫、水質、天氣、魚類規格及其實際攝食情況靈活掌握,每次投餵以魚不再集群搶食為止。具體投餵量的一般標準是:在大口鯰全長5厘米~10厘米時,日投餌率為魚的8%~10%,日投3次~4次;全長10厘米~13厘米時,日投餌率為4%~6%,日投餵2次~3次;全長在23厘米以後,投餌率可降為1%~3%,日投餵1次~2次。每天最後一次投餌可安排在晚上10時左右進行。
魚病防治
大口鯰比其他許多魚類的抗病能力強,所以常見的疾病並不多。相對而言,大口鯰在苗種階段的魚病稍多些,常見的有白咀白皮病、小瓜蟲病和出血病等。成魚階段易患腸炎病、列印病、鯴病等。這些病害發生的原因,往往是魚池清塘消毒不好,苗种放養密度過大,水質變壞未能及時改善,投餵的餌料帶來病原體等。所以首先應以預防為主,一旦發病,就應及時治療。由於大口鯰是一種無鱗魚類,對各種藥物較之有鱗魚更為敏感,因此用藥應特別注意,使用量一般不應超過常規用量,對刺激性和毒性較大的藥物,其用量應小於常規用量,採用少量多次的方法較為合適。如治療白咀病,若由車輪蟲寄生引起,可用每立方米水含硫酸亞鐵0.1克全池潑灑;若是由細菌引起,每立方米水用0.2-0.3 強氯精或漂白粉1克全池潑灑,或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25-40克全池潑灑,連用2-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