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概述
南京惠濟寺遺址公園位於浦口區湯泉鎮北約400米處。周圍山環水復,風光旖旎,頗有幽深邃遠的文化意境。惠濟寺,舊為湯泉禪院,南朝劉宋時,武帝劉裕萬乘來游;蕭梁時,昭明太子蕭統亦在此讀書,附近原有一昭明太子濯足沐洗過的溫泉,後人稱太子湯。北宋初年,湯泉禪院易名為惠濟院。熙寧年間,漳南道人昭慶來此隱居,不久,其友孫莘老、秦少游、釋參寥三人結伴來訪,秦少游為此寫出了傳頌千古的《游湯泉記》。寺廟書院
北宋元佑初,高僧忠境將惠濟院改建為惠濟寺。明代洪武年間,太祖朱元璋駕幸湯泉鎮,因避諱湯字,遂將湯泉鎮改稱香泉鎮,惠濟寺也因此一度易名為香泉寺。清代道光年間,邑人毛麟、蘇兆奎兩人又在惠濟寺內創辦了一座英華書院,從此伴隨惠濟寺陣陣鐘磬聲的,除了善男信女無聲的禱告外,又多了一片抑揚頓挫的子曰詩云。寺廟與書院如此緊密的結合,在全國是不多見的。鹹豐年間,這座千年古剎毀於太平天國時期的戰火中。景觀特色
南京惠濟寺遺址現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並建成對遊人開放的南京旅遊遺址公園。公園內供人觀賞的主要文物有礎石、碑刻和古木。礎石有兩類,一類是覆盆式雕花柱礎,在覆盆上雕有纏枝牡丹、葡萄、蓮花等紋飾,流露出富貴、興旺、祥和的寓意,從柱礎形制及雕花枝法分析,應是南唐湯泉禪院或宋初惠濟院的遺物,且為後來的惠濟寺沿用;另一類是覆盆式素麵柱礎,時代略晚,有可能是惠濟寺元佑三年(1088年)所建轉輪藏殿的遺物。舊存碑刻
南京惠濟寺舊存碑刻極多,其中年代最早、且負盛名的是南唐所立《湯泉禪院之碑》,該碑為青石質地下承龜趺,碑首半圓,上有蟠龍浮雕,碑額篆題湯泉禪院之碑六字,筆力雄壯遒勁,是為名家手跡無疑。碑文系南唐文苑名流、官至光政殿學士承旨的韓熙載所撰。此碑在文革期間被炸為數段,現文博部門已收集到其中的5塊,儘管碑文漫漶,只剩100餘字堪可辯識,但作為稀見的南唐時代的碑刻文字,畢竟是彌足珍貴的。此外,記載建惠濟寺轉輪藏殿並供奉銀函葬佛舍利事跡的北宋元佑三年刻石及明崇禎十六年(1643年)重建觀音寶殿、清康熙二年(1663年)修大雄寶殿的題名刻石,更是後人控知惠濟寺千年興衰的實物見證。稀世之寶
除文物遺存外,最令人矚目的還屬寺內三棵堪稱稀世之寶的古銀杏樹。它們迄今皆有1300多年的樹齡,是南京地區現存最早的古銀杏樹,相傳均為南朝蕭梁時期昭明太子蕭統在此讀書時手植。三棵銀杏樹中:
長者名為千年垂乳,樹高20.2米,樹徑7.45米,須七個成年人方可合抱,樹枝上共有七支下垂的乳癭,最大的乳癭長2.18米,乳癭根部直徑約30厘米,周長約90厘米。這七支乳癭宛如一位飽經滄桑的母親身上的巨大乳房懸垂在裸露而蒼老的軀幹上,使人產生無限的景仰和神秘之感。千年垂乳之名,也即是由此而來的。
仲者名叫撐天覆地,樹高24.7米,樹徑7.4米,因樹幹高撐天空,遮天蔽地而得名。每逢夏天,濃密的樹蔭覆蓋地面半畝有餘,可供千人納涼。此樹在文革期間曾遭無端砍伐,現在的規模已經大不如前了。
叔者喚作雷擊復甦,樹高23.9米,樹徑4.7米,此樹與前兩棵樹的最大不同在於,其樹幹挺直高聳,宛若一柱擎天,顯得傲岸而突兀。清鹹豐年間,一場驚雷擊毀了此樹的半邊軀幹,數年後竟然又奇蹟般地慢慢復甦。現樹幹中空,如果緊貼當年被雷劈過的部位向上觀望,還可窺到一線天的景象,令人嘖嘖稱奇。
已故著名書法家、當然草聖林散之先生對故鄉的這三棵千年古銀杏樹憐愛有加,曾作500餘字的長詩《古銀杏行》為之讚頌,並刻碑立於惠濟寺內。
相關評價
惠濟寺內的三棵銀杏樹歷千年風雨依舊生機盎然,應與湯泉鎮地下富含硫磺、碳酸氣的溫泉不無關係。湯泉鎮素以溫泉之鄉聞名,鎮上的溫泉泉眼多達七、八處,除早年廢棄的太子湯外,尚有五柳泉、川塘、珍珠泉、湯湖堰、菱角坑等,其泉水不僅可以治療癬、瘡等各種人體皮膚病,千百年來,還被當地居民用於灌溉禾苗等農作物。惠濟寺之在湯泉,可謂得天獨厚,可游可賞。旅遊指南
【交通】市內公交:(市區)漢中門汽車站(或大橋南路站)──江漢線──浦口公交總站──607、608路──湯泉
【自駕路線】
(大橋方向)市區過大橋右轉──浦珠路──龍華轉盤──寧合高速──湯泉出口下右轉
(蘇南、上海、杭州、馬鞍山方向)寧滬、寧杭、寧馬高速──過三橋──三橋連線線──寧合高速──湯泉出口下右轉
(蘇北方向)寧連高速──寧合高速──湯泉出口下右轉
(合肥方向)寧合高速──湯泉出口下左轉
【食宿】南京市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