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林散之,(1898年11月20日-1989年12月6日),原名林霖,又名以霖,字散之,號三痴、左耳、江上老“草聖”林散之人等,以字行,原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七棵松村,生於南京市江浦縣烏江鎮江家坂村(今南京市浦口區)。中國近代書法家、畫家。
林散之幼年即開始作畫,1930年拜入黃賓虹門下學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南京市江浦縣副縣長等職,1963年被聘為江蘇省國畫院專職畫師,遷居南京。曾為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1972年中日書法交流選拔時一舉成名,趙朴初、啟功等稱之詩、書、畫“當代三絕”。林散之也被稱為“當代草聖”,代表作有草書《中日友誼詩》、草書《許瑤詩論懷素草書》、草書《自作詩 論書一首》等。草書《中日友誼詩》被譽為“林散之第一草書”。1989年12月6日因病在南京辭世,終年91歲。
藝術旅程
林散之的父親林成璋是一位天性誠厚、無意功名的讀書人,其個性與學養對林散之有直接的遺傳與影響。林散之作品賞析(61張)
林散之三歲即喜寫寫畫畫,五歲能對物寫生,六歲入塾讀書。自此至十三歲,七年間讀完《百家姓》《千字文》、孔孟的經典及《左傳》《古文觀止》《詩經》《毛詩》《唐詩》等,又習作文、屬對、作詩,習字則從描紅入手,繼臨顏、柳名碑,十二歲已能為鄰居寫春聯。課餘又寫生,或鉤摹《繡像三國演義》《繡像水滸傳》中人物,大膽而富有想像力
林散之十四歲時其父病故,家庭生活艱難。此後,他發奮求學,先從和縣陳姓廩生讀書,繼去南京從張青甫學畫人像。
十六歲時因瘡疾返鄉。詩文請教廩生范柳堂,書法從師範培開,並習武強身,十八歲應聘在和縣姐丈家教書,並從張栗庵學詩及文辭,盡讀其藏書,書法亦獲其指授。
十九歲娶趙姓女,次年,趙氏病故。二十一歲時大病垂危,幸張師精醫道,獲救。二十二歲被全椒富戶盛家選為婿,妻盛德粹賢淑達理,善治家,使其專心文藝,相伴數十年,感情甚篤。
林散之二十三歲時分得祖產水田近四畝,宅後山地數畝和原住房十間。又購周圍荒崗,闢為果園,並植大量樹木,名其居日“散木山房”。是時,其詩書畫已頗有名聲。
二十六歲時,他著手編著《山水類編》,至二十九歲時完稿。三十二歲時,經張栗庵介紹,辭去教書工作,赴上海從黃賓虹學畫山水,至三十四歲,因家中經濟困難,還鄉,仍教書。當年秋,家鄉水災,他挺身而出,義務主持圩事,公正廉明,甚受擁戴。
1934年,林散之三十七歲。遵黃賓虹教導,為師造化,孤身作萬里游,得畫稿八百餘幅,詩近兩百首。次年撰成《漫遊小記》,連載於上海《旅行雜誌》。
1936年游虞山、揚州等地。
1937年游黃山,得詩十六首,畫稿若干幅。1938年,家鄉為日寇侵占,林散之舉家逃難,數年間,隨身攜詩稿、碑帖與筆墨紙硯,流浪中仍作詩書畫不輟。
1945年抗戰勝利,他不勝慨嘆,曾作詩十九首記之。
解放後,林散之於1951年被選為江浦縣人代會常委,作為國家幹部在江浦工作、生活了12年。其間於1956年出任江浦縣副縣長,1958年當選為南京市政協常委,1959年當選為江蘇省政協委員
1963年,他正欲退休時,江蘇省國畫院聘其為專職畫師,遷居南京,與畫家錢松喦同住一幢兩層樓房,林宅在樓下。從此,專心書畫創作,成果日豐。
1966年林散之69歲時,夫人病逝,林悲拗萬分,頓使雙耳失聰。是年,“文革”運動爆發,林孤身一人在南京生活,來往於南京、揚州、烏江兒女間,如此經歷了7年的流浪生活。
1970年春節除夕,他在烏江鎮浴池洗澡,不慎跌入開水池中,全身嚴重燙傷,救治4個月始愈,右手五指粘並,幸被搶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可執筆,因自號“半殘老人”。
1972年,為慶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擬編髮“中國現代書法作品選”特輯。評選中,他的草書條幅《毛主席詞·清平樂會昌》得到郭沫若、趙朴初、啟功等權威人士的高度評價,書名初震。是時他75歲。
次年元月,《人民中國》第一號出版,其作品單獨列於特輯首頁,在日本引起巨大反響。
此後,日本書道界的訪華團體來中國,都以能拜會林散之為榮,對其書推崇備至。是年3月,他自江浦重返南京。
1975年,他應榮寶齋之邀去北京,以其詩集《江上詩存》手稿奉請趙朴初、啟功教正。趙為作頌詩,啟功為撰序文,給予極高讚譽。4年後,南京教師進修學院為之刊印3000冊,從此流傳海內外!
由於林散之在藝術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及其重大的社會影響,1978年,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書名大震後,他創作更勤,應人索請或參加展覽,大量作品流傳四方。全國第一、二、三、四屆書法展,他均出以精品。此外,1980年,先後在南京、合肥舉辦個人書畫展,展出作品一百四十件。
1982年,又在南京舉辦其祖孫三代書畫展。
數年間,林散之又創作了多幅巨製。如1980年他83歲時以丈二宣整幅作草書橫披《自作詩·論書》,雄肆蒼渾。
1987年他90歲時又以丈二宣整張作行草書條幅《自作詩·看長江大橋工程》,端秀蒼勁。同年又為峨嵋山重修金頂書“金頂”二字,字徑約二尺。又為福建媽祖廟以隸書寫“和平女神海峽之島”8個大字,每字均用整張四尺宣寫成。其巨作之雄風雅韻,感人至深,嘆為觀止。
當代草聖
1984年5月15日,日本書道訪華團拜訪林散之,團長、日本書壇巨孹青山杉雨敬題“草聖遺法在此翁”為贈。同年,北京《瞭望》周刊四十七期發表《草聖遺風在此翁》評介文章。林散之“當代草聖”之稱從此傳頌四方。
林散之暮年患腦動脈及全身主動脈硬化,多次住院療養,每當稍有好轉,他便吟詩或作書、作畫。
1988年91歲時,他向故鄉江浦縣(浦口區)捐獻歷年書法精品170件、畫四十幅及所藏古硯兩方,江浦縣為建書畫陳列館於求雨山。
第一草書
“第一草書”指的是“林散之第一草書”。全稱是《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簡稱為《中日友誼詩》。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
“林散之第一草書”是“草聖”林散之1975年3月為日本書法代表團訪華專門創作的草書手卷,由於特殊原因沒有送出,成了林散之的自存之稿。國內僅存3幅,此作最好。專家鑑定是“神品”、“林散之第一草書”、“林散之王”,堪稱國寶。林散之第一草書,反映了中國近300年來草書藝術的最高成就,見證了中日兩國書法交往的重大事件,林散之第一草書《中日友誼詩》(局部)捍衛了中國書法在國際上的中心地位。中國書協名譽主席沈鵬、中國著名鑑定家蕭平、中
極高的藝術價值、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決定了林散之第一草書的市場價格,不是看尺寸談價格,而是按質按件來考量。如果一定要以尺來計算,至少是林散之一般草書價格的幾十倍,還可能更高。估價林散之第一草書這類頂級藝術品,應該站在人類藝術的頂峰,超越民族,超越膚色,超越語言,超越國界。林散之第一草書是華夏中國的!也是世界人類的![
生天成佛
生天成佛1989年7月病重。10月,病情進一步惡化。他自知命數將盡,一天上午起床後突要紙筆,寫下“生天成佛”四字。至12月6日,與世長辭,終年92歲。
林散之先生為何會葬在采石磯呢?一是林散之先生終身欽慕李白的人品和才藝。1982年清明節,林先生曾為遲逝的盛夫人題寫過一篇墓記:“翠螺山色陽晴變,揚女潮聲近近連;身後一杯平靜土,共君永此傍青蓮。”(翠螺山即采石磯,李白為青蓮居士)。把墓地選正在太白樓之側,取詩仙為鄰,詩書兩絕,成萬世嘉話;二是林散之本籍為安徽和縣烏江,出生於南京江浦烏江(此烏江即項羽自刎處,兩個烏江雖分隔兩省,其實只相距13公里),取采石磯隔長江工具相望。林散之生前曾十數次登臨采石磯,尋訪前人遺址,面臨滾滾長江,遙望家鄉,寫生做畫,抒情賦詩,情無所系。采石磯正在林先生心外屬其家鄉範圍。
大器晚成
林散之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也正因為其出大名很晚,數十年寒燈苦學,專心致志,積學厚,涵養富,不僅其書法功底至深,而且,又因其做人之真誠和在詩主義辭及繪畫等多方面的成就,滋養了其書之氣、韻、意、林散之紀念館鎮館之寶《自作詩論書一首》林散之藝術館鎮館之寶《金頂》局部趣,使之能上達超凡的極高境界。也正因為其書具有超凡脫俗的境界、深邃雋永的意韻,才能使書界中人對之品賞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認識愈深。而認識愈深,也就更增敬仰嘆服之情,可以說,他的書法藝術中蘊涵著其人之真、詩之韻、畫之意。這是我們在解讀林散之書法時不可不知的。
痴情於詩、書、畫
林散之治學有一往無前的鑽勁。他十七歲即以范仲淹名言“不及,非人也”為座右銘,並取號“三痴生”。他痴情於詩、書、畫,終生未曾輟止。
《山水類編》
他二十六歲開始編纂的《山水類編》,全書共二十九卷,三十五萬餘字,匯集前人有關山水畫的論述,內容
采自數百種文獻,歷時三年余完成。在當時,可謂一大工程,他人未曾做過,可見其心志。1930年,林曾將此書抄本攜去上海,請其師黃賓虹審正。黃仔細閱過,並作了眉批,並打算推薦給神州國光社出版,後因抗戰起,未果。
外出採風
他牢記黃賓虹“師古人,更要師造化”的教導,通過幾年節衣縮食,積累了一些旅費,便於1934年三十七歲時決然打點行裝,告別老母妻兒,孤身出遊。費時八個月,歷經蘇、皖、魯、晉、豫、陝、川、鄂九省,游嵩山、華山、終南山、太白山、峨嵋山、廬山、混江、三峽等名山大川,行程一萬六千餘里,歷盡艱難險阻,得畫稿八百餘幅,詩近二百首,並觀摩沿途歷代刻石書法,胸襟與眼界大開。此舉亦少有人實行,可見他追求理想的執著與堅毅。後又兩游黃山,在名山大川中體驗方法,尋覓新意,尤對山川景色風雲氣象變化之靈韻深得感情。這對其後來詩、書、畫高逸格調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
詩才不凡
林散之少年時即顯出詩才不凡。今尚存其1914年十七歲時自訂詩集《方棠三痴生拙稿》,內書目作詩詞一百一十六首,以行書或楷書書寫,大部分作了修改。其詩文老師評曰:“詞旨清婉,用典渾切,鳳嗚高岡,自非凡王昌齡送辛漸[1]響。”其平生,無時無地不在推敲詩作,如病臥時、睡夢中、吃飯時、走路時常不能自控地興起作詩。甚至在坐馬桶時也常沉思,忽覓得佳句急起身提褲去桌上取紙筆記下,以免遺忘,一時傳為笑談。
他在詩詞上耗費的心血最多,體會最深,自我評價也最高。他在八十多歲時曾頗為動情他說過:“現在社會上風雲變動不定,一切不與人爭,只與古人爭一地位。這是個目的。詩、書、畫,我的詩為第一位。功夫深,用了六七十年心血。尤其‘四人幫’時,家籍被搶燒一空,唯詩稿常在身邊,晚上枕頭,不讓遺失,保存下來,真是苦難重重。自下已蒙各方面努力,存印下來,可以留給後人看看。”
這一番話有兩個要點:一是林散之治藝,志在與古人爭一地位。他一生奮鬥,標尺放在這一高度;二是他自評詩、書、畫,以詩為第一。從其所敘保護詩稿的經過,可見其傾注感情之深。《江上詩存·啟功序》中盛讚:“老人之詩,胸羅子史,眼寓山川,是曾讀萬卷書,而行萬里路者,發於筆下,浩浩然,隨意所之。無雕章琢句之心,有得心應手之樂。”趙朴初題贊中則有“老辣文章見霸才”句,評價極高。林詩頗近於唐人白居易、宋人楊萬里的情調,樸實無華、清淡中見真情。這種意境正與其個性氣質相表里。可是,這飽含著老人一生才華與深摯情感的兩千幾百首舊體詩詞,今世又有多少人能品味其妙處呢?但其抒情寫意的詩詞往往見題於畫作上,與畫境相輔相成,並臻其妙。或見之於書法作品中,其詩詞的意韻成為其書法筆墨、風格的深層內蘊,故其書法藝術的形式美中充溢著濃厚的詩的韻味,此非常人所能及。故可以說,其詩韻乃其書之魂!
投師黃賓虹
林散之十三歲學畫人像,並學工筆人物畫,後又自學山水畫。二十餘歲時,其書法工楷書、隸書、行書,工筆人物畫師陳老蓮、黃慎,山水畫宗王煙客、王石谷,在皖東已小有名氣。三十二歲時,經其方詩文辭老師張栗庵推介去上海投師黃賓虹,為其藝術生涯中重大轉折。黃為詩、書、畫、印“四合一”的藝術大師,其山水畫尤為海內外所敬服。林從學兩年,書畫筆墨之道深得教益,眼界大為開闊,見識大為增長。又獲讀黃師大量藏書,並聆聽教誨,學問大進。這兩年的收穫,對其一生藝術的攀高,具有深遠的影響。
表現現實生活
解放後,林在中國畫上嘗試表現現實生活,1955年創作了長卷《江浦春修圖》,直接取材於宏大的修圩築堤工程,飽含著他的切身體驗和深摯情感。這幅長捲成為解放後國畫界最早反映現實生活的佳作之一。
1963年,林散之應聘為江蘇省國畫院畫師之後,曾與畫院同赴蘇南、蘇北寫生。三年間,作畫甚勤。1966年“文革”浩劫開始後,所藏大量書籍、字畫、碑帖被查抄焚毀,生活動盪不定。1970年全身嚴重燙傷,險些喪命。此後,他作書較多。而作畫,未再外出寫生,多追憶往昔寫生印象,尤以畫黃山煙雲景色為多。其用筆與作書同,曲中求直,方圓相兼。水墨則竭盡乾濕濃淡的互動變化,表現煙雲氣象的豐富意趣,從而造就其高出時人的水墨技巧,與其師黃賓虹不同。黃之墨法有蒼渾之氣,林之墨法則更多靈潤之意。他在這一方面深切而獨到的體驗,施之於草書,為草書開一新境界。而其在寫意山水畫的意境追求上,景物造型上及布白的奇正、虛實、墨白的處理手法上所獲得的深切體會,滲透其書法的字法、章法,又使其書具有了獨特的個性趣味。3
書法進程
“餘八歲時,開始學藝,未有師承。十六歲從鄉親范培開先生學書。先生授以唐碑,並授安吳執筆懸腕之法,心好習之廣又云:“余學書,初從范先生,一變;繼從張先生,一變;後從黃先生及遠遊,一變;方稀之後,又一林散之五月天山雪變矣。”其自我鑑定書法進程為四個階段。
他從小即勤奮習書。從現存其十七歲時自訂詩稿《古棠三痴生拙稿》來看,此時不僅其詩已頗具功力與性情,其小字行草書,以《懷仁集王聖教序》為底,已頗具功力與文人氣息,所書甚熟練,然點畫用筆較文弱。從這本詩集手稿,可概見其“未有師承”時期至其拜師之初已達到的水平。
談到從師於范培開所得,他自言:“我用懸腕寫字全虧范先生的教導。本來我寫字是伏在案上,全用筆拖,不懂也不敢懸
腕。從范先生學書後方懂得懸腕之法。懸腕才能用筆活,運轉自如。”這一感受十分深刻。不能懸腕,在寫詩稿一類的小字時還無大妨礙,
若寫大一點的字,就不能貫氣自如地運筆了。這一教導,使他有了遠大的前途。
他又說:“余初學書,由唐入魏,由魏入漢,轉而入唐,宋、元,降而明、清,皆所摹習。於漢師《禮器》、《張遷》《孔宙》、《衡方》、《乙瑛》、《曹全》;於魏師《張猛龍》、《賈使君》、《爨龍顏》、《爨寶子》、《嵩高靈廟》、《張黑女》、《崔敬邕》;於晉學《閣帖》;於唐學顏平原。柳誠懸、楊少師、李北海,而於北海學之最久,反覆習之。以宋之米氏、元之趙氏、明之王覺斯、董思白諸公,皆力學之。”其學書臨古之脈絡如此。可見林散之思想開明,是以兼融並取的態度廣為取法古人的。他無論碑、帖,無論何家何派,各取其所長。對隸、真、行。草諸體,終其一生,苦心鑽研。唯於篆書,他末提及。曾見其所書,亦甚有功力,趣味不凡,筆法得自其師黃賓虹。
林散之曾自言其十六歲寫柳公權《玄秘塔》,其結體秀峭,用筆瘦硬,對他後來個性
風格的形成
,奠定了基調。這時,他得到了范培開的指授。十八歲後又從張栗庵學詩古文辭,書法亦獲其教導。張氏書宗晉唐,於榕遂良、米海岳尤精至。在法度與文人氣息上均對他有很大影響;從其二十餘歲時畫上題字與真書詩稿《四時讀書樂》中分明可見。他又於魏碑下過很大功夫,尤其對《張猛龍碑》用功最多,此碑體態較修長、舒展,點畫亦較瘦硬,正可與柳體互補,更增奇姿異態。林書風格主要以此二碑立骨。而他“於李北海學之最久”,所取乃是北海書體勢寬博中見緊密,秀中藏拙的意態。4風格的形成編輯從師黃賓虹,對其書法風格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黃氏對筆墨技巧的鑽研為現代之冠。林散之論書有“筆從曲處還求直,意入圓時更覺方”句,這一筆法原理來自黃賓虹對他的指教與影響。他自師從黃賓虹後,不僅畫入其門,書亦得其法。其書用筆與體勢在很長時期內頗近於黃體,曲中求直,圓中求方,無論縱橫,均不直過,疾澀相應,強調對摺釵股、屋漏痕意理的感悟。即晚年所書字形雖不似黃體,但筆法仍守黃書之神髓,可見其善學。
形成歷程
林散之自言:“六十歲前,我游騁於
法度之中。六十歲後稍稍有數,就不拘於法。”觀其作品,確如其言。大約此前的作品,雖格調、意韻甚好,但用筆與結字均在高度的理性把握之中,觀賞時可
以感覺得到。六十歲後所書循法度而能輕鬆自如,遊刃有餘,從而有天趣流露,此即其所謂“不拘於法”。大約七十歲後所書,強調個性、追求天趣成為其審美的主
導傾向,創作中用筆大為放開,不同狀態下作書即有不同的情意介人,故作品一時有一時之氣象。八十歲後進入自由之境,作書時已無法度意識,落筆皆隨意、隨興
為之,出神入化,意趣天成。此時作品,筆墨變化妙不可言,往往不見點畫與結字形態之具象,但其虛靈超脫的墨象似無意中受看法度的調控,有無盡的內蘊,令人
捉摸不透,玩味不盡。這是林散之書法藝術發展的最高階段、
最高境界
。這是足以笑傲於中國書法史的、不同於古今書壇所有大家的獨到境界。最高境界林散之中年時代的行書基本面目是米芾、董其昌和黃賓虹的合成。後又鑽研王鐸的行書與草書。關於他學草書的年齡,其自言:“我到六十歲後才學草書,有許多甘苦體會。沒有寫碑的底子,不會有成就。”他學書數十年,常寫碑,旨在錘鍊其書法線條的力度、澀度、厚度與拙樸趣味。所謂“六十歲後才學草書”當指其六十歲後才以草書為專攻。現存他三十餘歲時的草書作品已頗見功力,四十餘歲所作草書已形成其個人風格的基本模型,大抵為黃賓虹筆法與懷素草書體勢相滲透。六十歲後,他將主攻目標轉向了草書,對書體中難度最高、藝術抒情性最強的草體作最後的衝刺。以攀登書法藝術的最高峰。
自成林體
在這最後階段,他謀求諸家草法的溶合,尤其是將懷素與王鐸兩家草法加以變通。他對王鐸草書有深刻的認識。王鐸草書承繼二王、懷素,併合以米芾筆法,精熟至極,奇巧至極,真可謂無以復加,走其老路,恐難以再創新境。於是,他反其道而行之,加以變長法。其以隸意入草,涵溶於筆墨之間,無一生硬之跡,非深識其書者,難以看破。他以深厚的漢隸功力來改造王鐸草法,返熟為生,以拙破巧,從而造就了屬於自已的林散之草書。’林體”特點是瘦勁飄逸。主要有四個特徵:一是瘦勁圓澀。主要說的是林散之先
生的用筆。筆筆中鋒,線條瘦勁,圓中有方,方中見圓,柔中有剛,遒健雄渾,力透紙背,牽絲引帶,字字相連,以及生宣紙和長鋒羊毫筆的選用所表現出來的審美
效果。二是璀燦華滋。主要指林散之草書的墨法。包括墨破水、水破墨後形成枯濕濃淡的墨像,還涵蓋宿墨、枯墨等。三是偏正相依。主要講林散之草書結體布白的變化,這裡有兩層意思:一層指林散之先生盛年大草的體態有正有偏,偏正相輔。另一層指七十年代作品中有的字是以偏為正,八十年代作品中的字是以正為主。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合在一起就是“偏正相依”。四是飄逸天成。主要從氣息上分析,指林散之先生的人品、學問、才情、思想的總和,尤指林散之先生書藝高超,人書合一,自然所為。如果對“林體”再作進一步概括,可能就是4個字:瘦勁飄逸。瘦勁主要指線條等方面,飄逸大體指墨色、結體,還包括林散之的人文思想和人品等。
榮獲殊榮
1972年底,《人民中國》雜誌選拔現代中國書法精品向日本介紹,林的草書作品得到郭沫若、趙朴初、啟功諸位權威人物的高度讚譽,名列榜首,代表現代中國書法的最高水平,其歷史意義十分重大。那一幅作品確可以稱之為林散之書法衰年變法前期的代表作。其在有意無意間,既循法又破法,隨意自如,時出天趣,又恰到好處,令人讚嘆不已。
但林散之並末以所獲殊榮為滿足,他對越來越多的讚揚聲和越來越高的社會地位淡然處之,默不作聲地、我行我素地向自己認定的更高境界不懈追求,使其書法在八十歲前後全面進入化境。他在七十人歲時曾有感賦詩一首:“不隨世俗任孤行,自喜年來筆墨真。寫到靈魂最深處,不知有我更無人。”可見其對性靈境界的追求毫不含糊,他視書法為性情中物,自喜能“寫到靈魂最深處”,純乎真性靈的顯現,這是一種“天籟”之境。
他八十三歲時所作論書詩云:“自攫神奇人畫圖,居心末肯作凡夫。希賢
希聖希今方,無我無人無主權。一種虛靈求不昧,幾番妙相悟真如。渾然天趣留多少,草綠山中認苾芻。”這亦是進入化境後才能深刻體驗到並道得出的心聲。他將
此詩寫作丈二整宣橫幅,氣勢撼人心魄。通幅真氣彌滿,既雄厚又狂放,用筆亦圓亦方,斬釘截鐵,又柔韌有節,變化莫測。其漲墨、濃墨處厚重而不滯,枯筆散鋒
渴墨處有如煙雲騰繞,字形筆畫散漫而神意在,內力更強。長鋒羊毫在其手中經數十年的運使、研究,創出一套獨特的筆法,筆鋒的正側翻轉,無不如志,達到出神
入化的程度。
筆法與墨法互為作用。林散之從王鐸書法中悟得漲墨之妙,又從黃賓虹畫法中承取焦墨、渴墨與宿墨法,隨其興致所至,施之於書法創作,
其八十歲後作品,有時通幅以濃墨焦墨為之,聚墨處黑而亮,神采奪人,枯墨散鋒處一枯再枯,墨似盡而筆仍在擦行,只見筆墨化作虛絲,在似有若無間尤顯其意
韻、精神之超凡。有時又以宿墨為之,時而墨暈中見有濃墨凝聚,乃運筆之實跡,時而變枯、變淡,筆意一翻轉,又變潤、變濃。他充分利用長鋒羊毫蓄水多、下注
慢,便於連續書寫的特性,筆毫內所蓄水、墨不勻,即可隨筆鋒翻轉、運筆速度的快慢產生濃淡乾濕的無窮變化。
由於這種種技巧的作用,使長鋒羊毫在筆畫的粗細和點畫形態的表現上不易產生很大變化的局限性,通過水墨的豐富變化得到了奇妙的補充,筆法與墨法互補相發,是林散之書法對中國書法技法寶庫提供的創造性成果。而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書法化境的重要表現手段
林散之年表
1898年戊戌1歲
11月20日(夏曆十月七日),生於江蘇省江浦縣烏江橋北江家坂村老宅。
1899年~1911年已亥~辛亥
2歲~14歲
5歲能對物寫生,喜塑泥人。患中耳炎,致左耳微聾,遺疾終身。6歲入村塾讀書,取名“以
沃”,後改“以霖”。
1912年 壬子15歲
為生活計,由曾梓亭介紹至南京從張青甫學畫人像。
1913年 癸丑 16歲
在家自習書畫,從烏江前清廩生范柳堂學詩文,從范培開(1874~1929)學書法。
1914年 甲寅17歲
與許朴庵(1896~1972)、邵子退(1902~1984)相識。二年後在歷陽一寺廟,三人結為金蘭之交,時人稱譽“烏江松竹梅三友”。9月13日,裝訂一本詩集手稿,名《古棠三痴生拙稿》,自號“三痴生”。
1915年 乙卯18歲
應聘在和縣卜集小夏村姐夫范期仁家教書。時張栗庵(1870~1931)居住在卜集漁家網村,經姐夫介紹,前往拜謁求教。
1916年 丙辰19歲
為范期仁家寫田契,並雕刻門前石獅和四塊石(磚)刻(龍、鳳、獅、虎)砌於門頭上作裝飾,酬金甚厚,悉數匯上海有正書局郵購珂羅版精印書畫冊,日夜臨摹不輟。與趙姓女結婚,一年後趙氏女病故。
1918年 戊午21歲
秋,臨沈石田《洞庭秋色》長卷,大病不起,後經張栗庵醫治痊癒。
1919年 己未 22歲
與盛德粹成婚。
1920~1921年 庚申~辛酉
23~24歲
於緱山之陽,築草堂三楹,名其堂曰:“散木山房”。張栗庵取“三痴”之諧音,為其改號“散之”。
1923年 癸亥26歲
8月,在上海《神州吉光集》第五期發表山水畫、書法對聯和書畫潤例及小傳。著手編纂《山水類編》。
1924年 甲子27歲
繪有人物四條屏,保存至今。11月,在上海《神州吉光集》第七期刊登山水畫和書畫潤例。
1925年 乙丑28歲
將“散木山房”稍加修葺,易名為“江上草堂”。
1926年 丙寅 29歲
夏,完成《山水類編》28卷,另編《序目》1卷,共29卷,21冊,35萬字。次年秋8月,校補《山水類編》。
1929年 己巳 32歲
春,經張栗庵介紹,從師黃賓虹(1865~1955)函授書畫。秋7月,重校《山水類
編》。10月,寄《山水類編》給黃賓虹。12月,經黃賓虹介紹加入“中華藝術學會”。
1930~1931年 庚午~辛未
33~34歲
春,赴滬從師黃賓虹習畫。襄助黃師編纂《畫史編年表》。次年春,迫於生計,從上海歸。
1932年 壬申35歲
春,家鄉因水災造成餓殍載道、居無定所。挺身而出,義務擔任“圩董”,向政府申領救濟麵粉,以工代賑,搶修圩田,救濟災民。
1933年 癸酉 36歲
校印張栗庵遺著《觀復堂詩文集》。
1934年 甲戌 37歲
為師造化,孤身作萬里游。自3月離家,11月始歸。歷時8個月,經蘇、皖、魯、晉、豫、陝、川、湘、鄂、贛10省,行程18000里,得畫稿800餘幅、詩164首,遊記50000餘言。
1935年 乙亥 38歲
秋,偕至友邵子退、學生林秋泉同游九華山和黃山,得紀游詩16首,畫稿若干幅。
1936年 丙子 39歲
2、3、7月,上海《旅行雜誌》第10卷第2號、第3號、第7號連載《漫遊小記》。記述成都以後行程的書稿,因抗日事起,稿件散佚,雜誌未及發表。
1937~1938年 丁丑~戊寅
40~41歲
抗日戰爭爆發,家鄉淪陷,舉家逃難。
1939~1946年己卯~丙戌
42~49歲
至上海尋黃賓虹不遇。至和縣、江浦、巢湖各縣遊歷。完成《今詩十九首》。
1947年 丁亥 50歲
6月,國立安徽大學擬聘為文學、藝術教授,先生婉言辭謝。
1950年 庚寅 53歲
出任江浦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1951年 辛卯 54歲
當選為江浦縣第三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始為公職人員。
1952年壬辰 55歲
9月,縣體育運動委員會成立,被任命為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12月,當選為安徽省第一屆各
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
1953年癸巳 56歲
江浦縣第四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於1月10日至17日舉行,當選為副主席。
1954年甲午 57歲
6月29日至7月2日,江浦縣首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珠江鎮舉行。當選為江浦縣首屆人
民代表。
1955年乙未 58歲
4月,歷時15天創作《江浦春修圖》長卷。
1956年丙申 59歲
12月,江浦縣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選為副縣長。
1958年戊戌 61歲
5月,江浦縣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選為副縣長。12月24日,當選為政協南京市第二屆委員會
常務委員。
1959年己亥 62歲
12月21日至29日,出席政協江蘇省第二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結識胡小石(1888~1962)、陳
方恪(1891~1966)。
1961年辛丑 64歲
4月13日,當選為政協南京市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7月,江浦縣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選為
副縣長。
1962年壬寅 65歲
1月,當選為南京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春,調入江蘇省國畫院,作
《岷江山水》圖。
1963年癸卯 66歲
1月11日,偕夫人遷居南京中央路117號寓所。
1964年甲辰 67歲
初夏,攜林蓀若、林昌午姐弟二人去黃山旅遊寫生。9月20日至27日,出席政協江蘇省第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結識蘇州書法家費新我(1903~1992)和古琴藝術家王生香(?~1975)。
1965年乙巳 68歲
6月中旬,南京瞻園修建完成。市長徐步邀請傅抱石、錢松喦和先生同去參觀,先生作詩4首。10月,汪己文轉來傅雷求畫之意,先生精心創作了八開冊頁畫贈傅雷。傅雷評論先生的畫:“林老大作筆蒼墨潤,深得宋元神韻,在賓翁高足中實為僅見。”11月24日,當選為政協南京市第五屆委員會常務委員。
1966年丙午 69歲
1月11日,經畫院何樂之介紹與高二適(1903~1977)相識。5月,江浦縣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選為副縣長。8月24日,夫人盛德粹因患胃癌辭世;所藏大量圖書、碑帖、字畫被“紅衛兵”查抄焚毀。悲痛過度,雙耳失聰。9月,由林荇若接到揚州暫住,開始了7年流浪生活。
1969年己酉 72歲
12月30日,攜夫人骨灰盒悽然回江上草堂,與林昌午同住。
1970年庚戌 73歲
2月5日(除夕),在烏江鎮浴室洗澡,不慎跌入蒸氣池內,全身嚴重燙傷近百分之九十,住院治療三月始愈。
1972年 壬子 75歲
8月,《人民中國》雜誌擬出“中國現代書法”特輯。韓瀚赴南京徵稿,經亞明推薦,韓瀚
持林散之草書毛澤東《清平樂·會昌》作品呈趙朴初、啟功、郭沫若等人評閱,並得到高度的評價。
1973年 癸丑 76歲
1月5日,《人民中國》日文版雜誌第一期刊草書毛澤東《清平樂·會昌》條幅,震動海內外書壇。3月底,先生回到南京,住百子亭23號。9月28日,編成《林散之書法選集》。10月1日,江蘇省美術館舉辦“江蘇省國畫書法印章展”。草書“詠梅”作品不翼而飛,作《失梅七首》告之。
1974年甲寅 77歲
11月16日,白野抄成《江上詩存》36卷,作詩並畫謝之。
1975年乙卯 78歲
3月13日,先生在南京藝術學院會見以村上三島(1912~2005)為團長的日本書道家訪華參
觀團。草書《日本書法代表團蒞華訪問賦此四章以贈》詩橫幅長卷贈之。
5月,應榮寶齋之邀,林蓀若、林昌庚陪同上北京;以《江上詩存》稿本奉請趙朴初、啟功教
正,二人極讚譽並為之作書序。
1976年 丙辰 79歲
8月中旬,范曾自北京來訪,在林學院為先生畫像。10月6日,“四人幫”被捕。亞明畫《四
蟹圖》,先生在畫上題詞:“面雖赤,心何黑。慣橫行,棲草澤。國之殃,民之賊。捕而食,實上策。”
1977年丁巳 80歲
12月,草書《毛主席詞二首》由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
1978年戊午 81歲
2月,當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屆委員會委員,由林昌庚、林麗青陪同赴京參加全國政協五屆一次
會議。新華社記者古平來百子亭採訪先生,《人民日報》文藝部編《戰地》增刊第一期發表古平文章《奇境縱橫又一家》。11月2日,《江上詩存》全部刊印。
1979年己未 82歲
2月23日,先生在南京飯店會見以梅舒適為團長的日本書道家友好訪中團。6月12日,由林麗
青陪同赴京參加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車中發病,在京住院十餘日返寧。8月,南京教師進修學院鉛印《江上詩存》1500冊,作為內部資料,與有關單位交流。9月,由百子亭遷回中央路(大慶路)117號舊宅居住。12月,香港《書譜》雜誌(雙月刊)第6期(總第31期),刊登先生書法作品。南京書畫院籌建,聘請先生為院長。
1980年庚申 83歲
5月11日,草書作品參加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展覽。7月8日,當選為政協南京市第六屆委員
會常務委員、副主席。8月17日至31日,在江蘇省美術館舉辦“林散之書畫展”,展出書畫作品109件。11月,當選為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
1981年辛酉 84歲
秋,將妻盛德粹先安葬於與太白樓相鄰的小九華山麓,並自書《詩人林散之暨妻盛德粹之
墓》碑文。
1982年壬戌 85歲
1月16日,參加“南京少年兒童書畫工作者協會”成立大會,出任名譽會長。3月,在南京鼓
樓公園舉辦“林散之三代畫展”。12月,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林散之書畫集》。
1983年癸亥 86歲
3月,先生作品參加在北京舉行的“慶祝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五周年中日書法藝術交流
展。”6月1日,赴京參加全國政協六屆一次會議,會議期間與劉海粟、董壽平、黎雄才、黃苗子等合作《松竹圖》,先生即席題詩一首。
1984年甲子 87歲
春,南京市電視台拍攝電視報告文學《一代草聖》。5月16日,先生在莫愁湖鬱金堂會見以青
山杉雨(1912~1993)為團長的“日中書法友好訪華團”。青山杉雨題寫了“草聖遺法在此翁”。自此以後,先生被譽為“當代草聖”,傳播海內外。
1985年 乙丑 88歲
4月,當選為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書法作品《杜牧·江南春一首》參加在河南鄭州舉辦的“國際書法展覽”。8月,安徽黃山書社出版《林散之詩書畫選集》。12月,江蘇美術出版社出版《林散之書法選集》。12月,江浦縣擬籌建“林散之書畫陳列館”。
1986年丙寅 89歲
4月30日,“黃賓虹研究會”在北京成立,聘請李可染、林散之為名譽會長。
1987年丁卯 90歲
2月,遷居南京林業大學林昌庚處,直至終年。7月,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乙瑛碑林散之
臨本》。10月5日,作品入展全國第三屆書法篆刻展。12月,擬在馬鞍山市采石磯建立書畫陳列館。
1988年戊辰 91歲
1月3日,參加江浦縣在縣城求雨山上舉行的林散之書畫捐獻儀式。
1989年己巳 92歲
《中國書法》雜誌第一期發表了先生13件書法作品,同時發表李秋水的文章《墨水三千斛,
青山一萬重》。12月4日,病重住院;6日上午8時,因痰阻塞氣管,搶救無效,溘然逝世;21日下午,在省錫劇團實驗劇場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大會。遵遺囑,與夫人盛德粹合葬於安徽省馬鞍山市采石磯太白樓之旁小九華山麓。
藝術館
“大江繞絕壁,草聖伴詩仙。”大自然造化了采石磯,采石磯挽住了李白,李白吸引了林散之。為了紀念這位當代傑出的書法大師、詩人、畫家,經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決定建立林散之藝術館,並於1991年10月15日在馬鞍山採石風景區建成,了卻了先生“歸宿之期願與李白為鄰”的心愿。
林散之藝術館是中國草書大家,有當代草聖之稱的林散之先生的作品陳列館。林散之先生祖籍安徽省和縣烏江鎮,一生酷愛山林,早年受益於書畫大師黃賓虹,他每遇山水佳境,必登臨、吟詠、圖貌之,得寫生畫稿八百餘幅,詩作二百餘首,尤精於書法。他六十歲起始作狂草,卻功深力到,妙造自然,享譽海內外,有一代宗師之譽。先生生前曾十餘次放歌採石,心儀先賢,素有“歸宿之期與李白為鄰”的願望,因此,在他百年之後,馬鞍山市為他設館於採石公園內,以遂其願。
林散之藝術館設計為園林風格,占地三千八百平方米,綠草茵茵的庭院裡主館、副館和學術館三個以茅草為頂,粉牆紅窗的仿古建築錯落有致。主館名之為“江上草堂”,內藏先生各個時期的代表作一百餘幅,大多為草書精品;他生前所作寫生畫稿及詩作手稿則保存於副館內;值得一提的,是庭院裡有幾株史前時代的樹木遺骸--矽化木默然佇立,與杜鵑同沐春光,與翠竹共享冬雪。聯繫草堂內先生晚年自述中曾以“散木”自號,然而散木不朽,便可一窺此藝術館設計者的匠心了。
紀念館
南京紀念館
林散之紀念館,坐落在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城北鳳景秀麗的求雨山上。紀念館始建於1988年元月,占地面積一萬兩千多平方米。館內主展廳——散木房陳列著林散之先生書畫精品400多幅,書法碑廊長100多米,用黑色花崗岩製成書碑鑲嵌於上;求雨山書畫院為兩層建築,是培養書法人才及舉行書法學術研討的林散之紀念館場所;紀念館環境優美,藏品豐富,每年吸引數萬名海外遊客前來觀光,日益成為傳播民族文化、弘揚書法藝術的重要渠道,成為國內外書畫界人士交流經驗、切磋技藝的重要場所,成為江浦、南京乃至江蘇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6]。
林散之紀念館內,便有翠綠的墨池映入眼帘,似有墨香陣陣撲鼻,使人心生許多感慨。向右彎便是一百多米的碑廊,黑色花崗岩製成的書碑鑲嵌於上,林散之的楷書、隸書、行書、草書牽人眼目,即使外行看熱鬧的,也能感到書法的遒勁和飄逸。“草聖”的草書氣勢奔放,跌盪疏狂,獨步當今,日本著名書法家青山杉雨先生贊為“草聖遺法在此翁”。林散之紀念館在山林之間,山上多竹,四季常青,象徵著林散之先生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品格和不畏冰霜雨雪的風骨。占地面積一萬兩千多平米的紀念館在翠綠的竹海中,恬淡脫俗、質樸自然,給遊人一種塵襟盡滌、俗慮俱消的感覺。
曲徑通幽,花香陣陣,引遊人走到“散之山房”,這是主展廳,陳列著林散之書畫精品400多幅。書法作品最大的是整張丈二宣紙書
寫的自作詩,最長的是7米多的手卷,最令人稱奇的是一幅“江浦春修圖”,畫的是江浦縣人民興修水利,圖長237.5厘米,寬33厘米,畫中有635
人,30條牛,40餘頭驢,53間房屋,木船27艘,輪船2艘,形態各一,情景交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透著蓬勃的活力,讓人讚嘆不已。早知趙朴初先
生譽林散之為詩、書、畫“三絕”,但久聞不如一見。站在半山腰上的“散之山房”放目,可見別有韻味的白馬亭、連理亭和愛雨軒,挑檐飛角,青瓦覆頂,與主體
建築渾然一體,在花草樹木的襯托下,如林散之先生風格各異的畫,似有凝重、舒淡、空靈、朦朧之墨趣,那流動的氣韻讓遊人馳騁想像。
馬鞍山紀念館
[7]林散之藝術館坐落在安徽省馬鞍山市採石風景名勝區萬竹塢,與著名的太白樓相鄰。經安徽省
委、省人民政府申報,復經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批准,於1990年12月15日動工興建,1991年10月15日正式對外開放。館舍及先生墓園由東南大
學設計,啟功先生書寫了館名。藝術館分為主展廳、副展廳、書畫學術廳和先生墓園四個部分。總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其中主展廳占地325平方米,名“江
上草堂”,主要陳列著林散之先生自20年代到80年代末各個時期的詩書畫藝精品一百多幅,展現了林散之先生所走過的藝術道路和其書畫藝術風格形成的過程;
副展廳占地135平方米,主要展示著林散之先生生前所用的文房用品及國內外名家給予的高度評價;學術廳占地126平方米,主要是用於詩、書、畫藝術交流和
研究的重要場所;林散之先生墓園占地500平方米,林散之先生逝世後初葬於採石鎮的小九華山,為了便於人們瞻仰、懷念並了卻林散之先生“歸宿之期與李白為
鄰”的遺願,馬鞍山市政府遂於1996年底將林散之墓遷入林散之藝術館
林散之藝術館依山就勢,階梯布局,在中國傳統民居的建築風格上,又獨特新穎。主展廳屋面覆蓋茅草、屋面的中央運用大
塊方格玻璃進行採光,各廳之間採用廊、亭相連,青瓦、白牆、紅柱相間,再配以古銅色鋁合金材料做的格子隔離門、窗,仿古效果自然,體現了古今營造手法的有
機結合,使得整個建築小巧精緻,古樸典雅。林散之先生墓園與館舍連成一體,通過曲徑的麻石小路即可達到。墓園的構思寓意很深;墓園的最高處是用花崗岩砌成
的半弧形照壁,猶如一張鋪開的宣紙,照壁上刻有趙朴初先生題寫的“雄筆映千古,巨川非一源”,揭示出林散之先生詩、書、畫藝術思想的豐富內涵;墓園的中間
是林散之先生與夫人盛德粹的合葬墓,墓體選用黑色的花崗岩,與墨同色;墓形設計成印章式樣,正面刻有啟功先生書寫的“林散之先生之墓”碑,背面刻有馬鞍山
市政府的墓記,體現了墓主獨特的身份。庭院內布局亦很得體:藝術館在設計建造時就保留了原有的古樹名木,有柏樹、榆樹、三角楓等等,古雅的樹木與現代建築
相互映襯,融為一體。地面用青磚、青瓦、鵝卵石鑲嵌成各種圖案,花草和山石點綴期間,從而使整個庭院既顯得自然幽靜,又富有生機。
林散之藝術館自開放以來,接待了大量的中外遊客,受到專家、學者以及各界知名人士的廣泛讚譽。1991年11月,江
澤民同志在參觀該館後對林散之先生的作品作出“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的高度評價。2004年11月,林散之墓通過專家的各項評審被安徽省政府批准為第五批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林散之藝術館出已成為學習、研究林散之先生的藝術思想和藝術成就的重要場所,成為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提高全民素質的重要基地之一。
澤被後世
林散之是詩、書、畫三絕的藝壇大家。其書震撼中外後不幾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書法藝術的發展很快出現了全面興盛的局面。林散之的書法,從其審美觀到形式技巧都對國內外書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江蘇及南京地區的中青年受益尤多。林散之對現代中國書法藝術事林散之草書業的貢獻,真可謂散翁晚年作品(自作詩)“功莫散翁近七十歲山水作品大散翁早年山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