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長宴

千米長宴

千米長宴,是江津中山古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為了慶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中山古鎮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擺起了號稱“千米長宴”的百家宴。百家宴共擺了280多桌,每桌宴席上都擺滿了石板糍粑、紅苕條粉、煙燻豆乾等古鎮特色菜餚。入座賓客一邊品嘗美味,一邊拉起家常,共願新年團圓美滿。

簡介

正在開席的千米長宴正在開席的千米長宴

“千米匯長宴、萬人祈福祉”———這幅新春喜慶畫卷已在江津中山古鎮流傳千年。據中共重慶市江津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辛華介紹,從2005年起,“千米長宴”已在中山古鎮風行了6年,2011年是第7屆。每年春節期間,中山古鎮的老街居民都會自發獻廚,每家各出幾道菜,在1132米的老街上擺起百家宴,用豐盛的菜餚招待自家賓客。同時,為讓前來遊玩的遊客體驗到古鎮風情,活動承辦方將為每桌宴席免費提供2、3道菜餚和1瓶酒,方便遊客加入席間隨機品嘗。

規模

民俗表演民俗表演

在古鎮千米長宴的主會場上,分兩輪共擺了280多桌,使原本就不寬敞的街道顯得更加擁擠。會場約500米,走過需要近20分鐘的時間。每桌宴席上都擺滿了石板糍粑、紅苕條粉、煙燻豆乾等古鎮特色菜餚。入座賓客一邊品嘗美味,一邊拉起家常,共願新年團圓美滿
近萬人的百家宴,讓古鎮上的餐館全部爆滿。梁家宏的“鄉土味”餐館這次要負責為20多桌供菜,每桌6個。從百家宴正式開始的前2天,他就帶著工人們開始為“千米長宴”備菜,到正式宴會的前一天,所有的菜品都要做成半成品,放在蒸籠里。“凌晨零點以後才能睡,5點就要起床。”在他看來,搞百家宴雖然累,可這是祖先們傳下來的傳統,很有意義。

隨意品嘗

千米長宴開席這天,每桌10位鄉親,可以邀請150名鄉親來吃頓大餐。古鎮三合客棧的老闆閔小波就忙個不停。他精心準備的15桌宴席,就要擺上老街。
閔小波拿出了一份自備選單,熱菜八個:雜香、燒白、粉蒸排骨、酥肉湯、豆腐湯、條粉紅苕湯、水膀、小河魚。冷盤六道:臘拼盤、花生米、菜台、蘿蔔絲、煙熏豆腐、石板糍粑,光是這份選單就令人垂涎三尺。
“這些都是我精心準備的喔,專門請大傢伙來嘗嘗。”閔小波說,他準備的菜譜中,麻辣味十足的煙燻豆腐和香甜軟糯的石板糍粑,都是中山古鎮獨有的美味。
閔老闆的客棧一共要負責15桌菜品,每樣菜品都要做40份左右。一次性要準備幾百份菜品,忙壞了閔老闆和店裡的夥計們,可大伙兒都一絲不苟做好每一份菜。幾張桌子上擺滿了已經是半成品的菜餚,只需放在鍋里一蒸,就能上桌了。這樣既能保證鄉親們能及時開席,又能保證菜品的色、香、味。
千米長宴系中山古鎮傳統民俗,在每年的春節期間,古鎮老街居民在千米長街上大擺百家宴,共慶生意興隆、家業興旺,共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古鎮老街的所有居民均在活動當天將宴席擺上老街招待自家客人,其餘遊客也可沿著老街的所有宴席隨機品嘗。

民俗表演

打盆

打盆為民間特有的一種上菜方式。席間一位男子將等近10份菜餚盛放在了一個長約2米、寬約20厘米的方形木托盆里。稀奇的是,他並沒有用手托起木托盆,而是直接將木托盆放在了頭上,頂著菜餚穿梭於席間,為大家上菜添飯,利落的身手贏得席間一片叫好。

打錢桿

在古鎮毗鄰的筍溪河,古鎮上的老人們排練起了傳統民間樂器的“打錢桿”。在揮舞跳動過程中,表演者們不斷用槍擊打身體各個部位和地面,槍身翻飛,姿態優美,脆響聲不斷———銅錢聲、擊打聲、敲地聲、腳跳聲、歌聲,聲聲交織清脆悅耳。在視覺上,飛舞的彩綢和塗上花漆的竹竿,也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場景蔚為壯觀。尤其是數十位隊員和聲齊打,圍觀者幫腔助唱時,更是高亢激揚別有一番氣勢。
打錢桿這項表演源於200年前宋推婆的故事。從前當地有一宋姓美婦,雅稱宋推婆,此人風姿綽約,又善填歌詞,特別愛穿紅綢襖,能歌善舞,尤擅長錢桿。每逢哪家大喜都會請她,只要宋推婆一到,立馬歡騰一片,歌聲笑聲不絕。“打錢桿”成為當時風靡一時的民間娛樂活動,但不幸的是宋推婆身患絕症,在閏年的三月初三逝世。後人為了紀念她,所以才把錢桿的標準全部改成了與“三”有關。
除了獨特的“打錢桿”,川劇坐唱也將在筍河舞台上上演。古鎮居民們可以反串角色演唱川劇,年輕的能唱老生和老旦,年老的能唱小旦和小生,男的能唱旦角,女的能唱花臉和老生、小旦等角色,為兔年新春佳節增添了不少樂子。

炸火龍

千米長宴開席當晚7時許,古鎮上的檐燈開始陸陸續續亮了起來。這是鎮上沿襲千年的風俗,是人們在去年豐收後慶祝的方式之一,也是盼望來年更好,家人團聚。老街上,居民們自製的檐燈形態各異,古樸大方,遊客們也能在熱心居民們的幫助下,在不時傳來更夫打更的梆子聲里,自己做上獨一無二的喜慶檐燈。
晚上,筍溪河畔還有不少好耍的節目,市民們可以在老街卷洞橋外、半邊街外的河上漂流五彩河燈,寫下一份新年心愿。遊客與居民也可體驗驚險刺激的“炸火龍”民俗活動,用煙花、火炮炸竹製的龍,表示炸去霉運,迎來好運,至於被炸過的竹製龍,將投入筍溪河中隨波逐流,寓意送龍入水,來年大吉大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