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埫口鎮

長埫口鎮

長埫口鎮位於漢江平原復地,仙桃市的東北部,北靠漢江,東北面與漢川市接壤,東南面與武漢市毗鄰,西面和該市西流鎮、龍華山辦事處接壤。三一八國道橫穿全鎮,宜黃高速公路越過本鎮。全鎮面積184平方公里,人口13萬元,下轄64個自然村。

基本信息

概述

長埫口鎮下轄1個社區、1個居委會、64個村委會:長虹社區、永紅居委會、周陳村、馬灘村、鄢灣村、何壩村、江台村、林灣村、雜壩村、新河村、朱灣村、三福村黃旺村、雷家村、集木村、潮願村、胡花村、方陳村、石剅灣村、登甲嶺村、潭垸村、剅河嶺村、崔嶺村、長高村、陳橋村、沙灣村、新華村、莊屋村、下湖堤村、新口村、金河村、禹王村、孫劉灣村、白三洲村、武旗村、高龍村、新興廟村、大福村、易王村、田李村、溝小村、五同村、黃越村、官山村、常羅村、葛家灣村、剅東村、剅西村、群利村、黃益村、汪家閣村、葉家集村、曾家台村、太洪村、蓮子湖村、扁花垸村、頭潭口村敦厚村、柳家村、竹葉湖村、五行村、三垸村、公明山村、朱家台村、四屋灣村、周幫村。

來源

清初,此地才形成集鎮,名為“停排口”。清末,取洪水“長期流淌”之意,改名為“長淌口”。後在鄢灣築起一道大堤,堵塞老襄河,從此,這一帶再也沒有洪水長期流淌。於是改名成“長埫口(chang dang kou)”,取“以土擋水”之意,將“淌”字的“三點水”改為“土”旁。1949年為沔陽縣第三區;1958年建長埫口區。1987年撤區建鎮,同時分設大福、敦厚兩鄉。2001年大福鎮、敦厚鄉併入長埫口鎮。
近幾年來,特別是該鎮成立以後,經濟和社會得到快速發展,2005年全鎮國民經濟總產值達到7.3698億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20.76%。工業經濟發展迅猛,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現已形成以醫用衛材、塑膠製品、精細皮革、機械製造、棉花加工、一次性火機、廢鋼鑄造為主導行業的發展格局。

經濟結構

農業以糧、棉、油、漁為主。近幾年通過結構調整,逐步形成了以苗木花卉、漁豬配套、漁鴨套養的新格局,其中苗木花卉已逐步形成漢江平原最大的苗木花卉基地。全鎮以長?口集鎮為中心,以大福、敦厚兩個集鎮形成的三角區的城鄉一體化格局已形式。

長埫口鎮

鎮政府駐長虹社區,人口111712人,面積190.07平方千米,郵編433024。
位於仙桃市東部,距市區12千米。轄1個社區、1個居委會、64個村委會:長虹社區、永紅居委會、周陳村、馬灘村、鄢灣村、何壩村、江台村、林灣村、雜壩村、新河村、朱灣村、三福村、黃旺村、雷家村、集木村、潮願村、胡花村、方陳村、石剅灣村、登甲嶺村、潭垸村、剅河嶺村、崔嶺村、長高村、陳橋村、沙灣村、新華村、莊屋村、下湖堤村、新口村、金河村、禹王村、孫劉灣村、白三洲村、武旗村、高龍村、新興廟村、大福村、易王村、田李村、溝小村、五同村、黃越村、官山村、常羅村、葛家灣村、剅東村、剅西村、群利村、黃益村、汪家閣村、葉家集村、曾家台村、太洪村、蓮子湖村、扁花垸村、頭潭口村、敦厚村、柳家村、竹葉湖村、五行村、三垸村、公明山村、朱家台村、四屋灣村、周幫村。

歷史

清初,此地才形成集鎮,名為“停排口”。清末,取洪水“長期流淌”之意,改名為“長淌口”。後在鄢灣築起一道大堤,堵塞老襄河,從此,這一帶再也沒有洪水長期流淌。於是改名成“長埫口”,取“以土擋水”之意,將“淌”字的“三點水”改為“土”旁。1949年為沔陽縣第三區;1958年建長埫口區。1987年撤區建鎮,同時分設大福、敦厚兩鄉。2001年大福鎮、敦厚鄉併入長埫口鎮。

領導班子分工

李 陽:黨委書記、鎮長 。 主持黨委政府全面工作;
馬培祥:黨委副書記、副鎮長。 協助黨委書記、鎮長抓全面工作,主管經濟工作,側重工業、城建工作;
朱德智: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 主管人大、工業、招商引資工作;
程國華:黨委副書記。 主管財經財貿、機關、信訪、民政、維穩、菸草工作、負責政協工作;
胡中澤:黨委委員、副鎮長。 主管農業農村工作;
邱 美:黨委宣傳委員。 主管宣傳工作,協管工業工作,負責統計、環保、科技等工作;
路文俊:黨委委員、武裝部長。 主抓計畫生育工作,牽頭武裝工作;
毛愛軍: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主管紀檢監察、政法、文教衛、婦聯、共青團、工會、招投標工作;
胡齊軍:黨委組織委員、統戰委員。 主管組織、城建、統戰、老年、關心下一代工作;
杜偉華:副鎮長。 協管工業、招商引資工作 ;
陽學祥:人大副主席。 分管人大工作,協管農業農村工作,負責林業、農技、農機、水產、獸醫等工作;
郭虎山:副主任科員。 協管工業、招商引資工作;
馬明爽:工會主席。 分管工會工作,協管農業農村工作,負責新農村建設、水利、土管、血防等工作。

人文歷史

歷史沿革

長埫口地區遠在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公無法417年)屬懷縣.北周屬復州建興縣。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屬沔陽縣。唐、五代、宋屬復州沔陽縣。元屬沔陽府玉沙縣。明沔陽州高三十八村,長埫口地區一部分屬下查村,一部分屬窯頭村。清雍十十二年(1734),全州分設五個鄉,長埫口地區屬北方拱辰鄉。民國初期屬沔陽縣,民國二十一年(1932),以鄉的建制屬沔陽縣第二區。民國二十八年(1939),境內劃為長六、匡脈、恩福、柳集、下查、昌灣、金大等鄉。是年略軍侵占全縣,鄉政機構解體,境內水脈旺嘴、胡家台分別成立了維持會。民國三十四年(1945),日本投降後,境內設長埫口鄉、恩脈鄉。
1949年,沔陽縣民主政府成立。長埫口屬沔陽第三區,區政府駐下查埠。1950年,區政府由下查埠遷長埫口。區內土地改革開始,區政府改稱區公所,為縣派機構。區下設鄉,成立鄉人民政府。
1952年,縣政府從第三區中(長埫口)分出下查埠另成立十一區。1953年,將十一區又併入第三區。1956年元三日改為長埫口區。六月長埫口區被撤銷,改為長埫口指導組。1957年十二月底長埫口指導撤銷,恢復長埫口區。
1958年10月撤銷長埫口區,成立長虹人民公社。1959年更名為長埫口區人民公社,下設6個管理區。
1961年六月撤銷公社恢復長埫口區,改管理區為人民公社。
1968年四月,成立長埫口“革命委員會”。1970年八月,恢復長埫口區。
1974年11月撤銷長埫口區,分別設紅潭公社(駐地長埫口)、八潭公社(駐地北小垸子)、公明公社(駐地敦厚)。同年十月,公明、紅潭兩公社合併為紅潭公社;1977年10月,八潭、紅潭兩公社合併為長埫口公社,駐地長埫口。
1984年二月,撤銷長埫口公社,恢復長埫口區,駐地長埫口,管理區改設鄉(鎮)。1985年區、鄉(鎮建制未變)。
2001年3月,原敦厚鄉、大福鎮與原長埫口鎮合併為現在的長埫口鎮,總面積190平方公里,下轄64個行政村,人口13萬人。

文化遺產(民間藝術)

剪 紙
剪紙:剪紙是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工藝品。藝人剪下各種人物形象,草、蟲、花、鳥,飛禽走獸,自然風光,玲瓏剔透。每逢喜慶佳節,人們總喜歡用剪紙裝飾住房,美化環境,增添生活的樂趣。
刺 繡
刺繡:民國時期,剌繡已在本區境內民間廣為流行。有的婦女繡的鞋花、枕頭花、門幔花、色彩艷麗,巧奪天工。“文化大革命“時期,人們不太重視刺繡工藝。“文化大革命”後,刺繡藝術先後在大福街、長埫口鎮、鄢灣村復興,其產品在國內市場上,占有一定的地位,有的還進入了國際市場。

民族宗教

永慶禪寺
永慶禪寺位於大福街展翅河北岸,座東朝西,寬大的寺院,亮脊巍峨,龍檐刺空,粉白寺牆,紫檀巨柱,從大福街遠遠望去,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進得山門,燭明燈紅,香菸繚繞,馨鍾並鳴,經卷齊誦,別有一番意境。入門入,四大金剛,戴盔披甲,怒目而視,分列左右。他們青顏絡腮。紅臉低眉,栩栩如生。再進,則是永慶寺的中心—大雄寶殿。其中供奉著釋邊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三尊鎦金佛像,上履幢寶蓋,更顯威嚴壯麗。兩這次坐列十八羅漢,神態各異,降龍伏虎,動作各殊……。
與形象俱來的是那些見不經傳,卻撩拔童心的趣聞。一說永慶寺原是剅下後面西湖中紅麟旗胡斗初的經堂,是魯班一夜搬到相距二華里的展翅河的北岸的;還說祖師菩薩是照著胡斗初的像塑成的;一說某年大旱,永慶寺設壇求雨,把菩薩抬到山門外曬,法師登壇念經,霎時烏去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而下,莊稼得救,頌歌載道。這些趣聞雖然迷信色彩較重,盡不可必置信,但他們的廣為傳播,也說明永慶寺在長埫口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了。
永慶寺之所以影響深遠,主要還在於它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這座大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名叫新興廟。它的主要建築物,如祖師殿、觀音殿、玉皇展,都採用古代宮殿形式,屋脊屋角,凌空高翹,紅牆朱瓦,古色古香。大雄寶殿周圍的牆上,畫有佛教故事,珍禽異獸、蓮花瑞草等花紋圖案,正是明代繪畫的古樸風味。
隨著歲月的流逝,永慶古寺雖被毀壞殆盡,但它的雄偉建築藝術卻永遠使人難忘。

民風民俗

飲食習俗

清末、民國時期,天門農民以麥米、粟米、麵粉、稻米為主食。一般年景,農戶在農閒時,一日兩餐,一粥一飯,搭食蔬菜;農忙時,多為一日三餐;插秧、收穫季節,另加出工前的“過早”(早餐),收工後的“消夜”(夜餐)。集鎮居民以稻米為主食,兼食麵粉,也有搭食雜糧、瓜菜的,多為一日三餐。新中國建立後,城鄉居民均以稻米為主食,兼食麵粉、麵條。如遇災年,提倡“瓜菜代”。
鄉民以食新鮮蔬菜為主,豆製品次之,有時食葷腥。新中國建立後,居民菜食花樣增多,食用葷腥較普遍。市民、村民喜食蒸菜,魚、肉、青菜、蘿蔔、芋頭、湖藕、排骨都可以粉蒸,其中以粉蒸牛肉、豬肉、茼蒿和泡蒸鱔魚最為可口。民眾中有“吃肉不如喝湯”的說法,平時改善生活或招待客人均以喝湯為敬。湯的種類很多,有雞湯、豬排骨湯、龍骨湯、雜骨湯、蹄花湯、心肺湯、牛肉湯等,大都加入湖藕、粉條、海帶或蘿蔔等,置於大砂鍋內,以文火煨爛而成。其中以雞湯、龍骨湯、排骨湯為最佳。70年代後,又興喝甜湯,如銀耳湯、蓮子湯、桔瓣湯等。
家制鹹菜、乾菜,能調劑菜食的餘缺,經濟實惠,自古以來家家必備。冬至開始,醃臘肉、臘魚,有的還灌制香腸;春天醃芥菜(家菜)鹽菜;夏天曬蠶豆醬、小麥醬;秋天醃豆豉;冬天霉乳腐。蘿蔔、豆角、蛾眉豆、刀豆、辣椒、洋姜、油瓜、榨菜葉及塊莖等,也可製成醃菜、醬菜、乾菜。在各類家制醃菜中,尤以早黃豆醃製的豆豉最具特色,成為主要佐餐食品和饋贈親友的佳品。“鮓辣粑”也是本地居民的家常菜。藕、蘿蔔、茄子、冬瓜、南瓜、芋頭稈、豬肉、豬內臟均可製成“鮓辣粑”。方法是:洗淨、切碎、晾乾,拌入適量辣椒、食鹽、米粉,盛於養水壇或缸中,加蓋密封保存。食用時,取出炕熟,即可佐餐。
本地風味食品頗具特色。酒糟又名水酒、伏汁酒、是人人喜愛、家家會製作的四季食品。春節期間,農戶多熬制麻糖,製作麻葉、麻片、酥餅,油酥玉蘭片、荷葉子、翻餃子、麻花等。糍粑為春節佳品,農戶打糍粑較多,置於臘(月)水中浸泡,經三月左右不變味。

婚嫁習俗

清末,婚娶都仿效古代的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訂婚手續,男女雙方年齡一般在十八歲至二十歲左右,“門當戶對”,父母同意即可成婚,初儀婚“下聘禮”,先派媒人(月老)往來溝通問訊撮合,男方同意後,即報知女家,令其開具庚貼,詳載女方生年月日,由媒人將庚貼送至男家,男方請算命先生推命合算,如合命,三日後則請媒人帶錢財、首飾、禮品或者牛羊到女家訂生庚八字貼,叫“拜允”,女家回敬衣帽等物品於男家叫“回庚”,是日男女雙方辦酒席宴請媒人,以後每逢五(端陽),八(八月十五),臘(臘月)都要送禮。結婚以前,男方備衣服、首飾、禮金等和媒人同到女家上門確定婚禮日期,俗稱“要人”。婚前數日男家籌辦婚日應有之事,於前一日殺豬,備辦婚日酒席,提前六天寫請貼、接客,婚日設宴招待來客,同時親友送禮錢(用紅紙包),表示賀喜,舉行婚禮前一天男方必須備齊魚、肉、酒各八斤,以及女方所需的裝飾品和衣服,用抬盒抬到女家,俗稱“上頭”。女家妝奩陪女兒出嫁,富者高達五、六十抬(陪嫁妝的數目稱為“抬”),貧戶人家僅有一個包袱。
迎娶時,親家一定要是男方的上輩家中一切齊全的人充當,彩旗紅燈,聲樂前導,鑼鼓隨行,鞭炮齊鳴,富者有花轎、官轎或大船,一般貧民用小船,小車接待,禮節甚簡,娶親的人走後,新郎在家中告祖,準備迎親。
迎親的人到女家後,有條件的門戶備酒席招待客人,新娘頭頂錦服參拜爹娘辭別了進轎,親友賀鞭,鑼鼓喧天,一路上聲樂不停,新娘花轎至男家,由插金娘賓扶新娘下轎,進屋同男方(新郎)一起拜堂,對天地牌行三叩禮叫“拜天地”,舉行結婚儀式後,新娘入洞房與新郎喝交杯酒,吃下輿飯。親友宴後有鬧新房之風,俗稱“三天不認大小”。第二天,請九童女賠新娘,餐上六碗菜後新娘下席更衣,拿香紙入廚房把司參。第三天,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端蛋茶謝親友以表示對親友的尊敬,親友“打發”錢財。女講三從四德,男講三綱五常,一起恭敬爹娘,婚後周月新婿備禮物與新娘歸寧,俗稱“回門”,以上是舊式婚禮之概。舊式婚姻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均系包辦婚姻,有的指腹為婚,強迫成親;甚至有買賣婚姻,搶親,換親,近親結婚等。早婚極為普遍,有十二三歲就結婚的“小婿”,男女雙方不能自主。少數官吏,巨商娶三妻四妾。此風俗與潛江、沔陽(仙桃)一帶流行的大同小異。
民國時期,婚嫁之事有所改變,新郎穿長袍戴禮帽,新娘頭頂羅妙,身穿旗袍,其它禮節一律照舊式禮結婚。
新中國建立後,結婚舉行新式婚禮,實行男女自由戀愛,婚姻自主。1951年國家頒布了《婚姻法》,男女婚姻受到了法律的保護,父母不得干涉兒女的婚事,許多男女青年舉行新式婚禮,定期不收彩禮,結婚不辦酒席,不鋪張浪費,結婚由二人互相介紹,男女雙方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情投意合,按《婚姻法》規定的年齡,持單位介紹信,到(區、社)鎮人民政府登記,領取結婚證書,取得法律的保護。
結婚擇雙日或重大節日(元旦節、春節、三八節、勞動節、國慶節)舉行婚禮,廣發喜糖喜煙,並宴請親友參加婚禮,婚禮樸素大方,有的男女青年利用婚期外出旅遊,稱為“旅遊結婚”,“拜允”、“回庚”、“接彩禮”等舊的一套基本廢除,但“訂婚”、“回門”、“拜堂”仍然存在,有多數人婚禮上墨守成規,定婚收禮,結婚講排場,有少數的女方在金錢、家具上提出許多過高的無禮要求。老百姓說:“結婚講排場,一個年代比一個年代要求高,60年代糖果、餅乾;70年代“三轉一機”(手錶、腳踏車、縫紉機、收音機);80年代電視機、洗衣機、電風扇;90年代全自動洗衣機、數碼彩電、音響、三金(項鍊、耳環、戒指)、樓房。

春節習俗

現在的春節,古時叫年節。年節源起於史前人們祭祝新年的日子。在谷禾只種單季的古代,古人謂谷禾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稍加引申,就把“年”當作了歲名。“年”末正值“秋收冬藏”與“春耕夏耘”之間的農閒時節,祭天祈年當是主要內容,故也叫一年為“一祀”,這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新的一年開始,人們當然要祈年和慶祝,這就是我們祖先的過年。據古代文獻記載,我國的曆法在夏代就有了,這就意味過年的習俗在夏代開始。古人在今日普天同慶的春節時間過年,始於漢武帝頒行《太陽曆》,此歷將新年定在正月初一,此後歷代沿習。
正月初一這一天在辛亥革命以前稱為新正、元旦、正旦、三元等日。將“過年”說成“過春節”是近代的事。1912年辛亥革命後,改用西曆紀年。因一歲中不能有兩個“年”,故農曆正月初一不再稱“年”,但農曆年是一年中最大最隆重的節日,又取消不得,因其在“立春”前後,故改稱春節,與公曆的元旦節相區別。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也採用了公曆(即西曆)紀年,所以春節一詞沿襲下來。只有正月初一與“立春”巧合才是真正不折不扣的春節,民間雲“百年難逢首二春”。
清末、民國時期,春節禮儀隆重,陰曆(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凌晨,民間的傳統習俗是全家男女老少穿新衣,端祭品,每人手中拿一根香出門,燃放鞭炮,朝天叩拜,迎新祈福,謂“出行”(出天方),隨喊:“開門大發財”、“出行大吉”、“財寶滾進來”。進屋後燃燭、焚香、化紙、擊磬,先拜祖先“神位”再向家庭尊長拜年,然後坐吃年糕、糖食、飲茶歡敘。天亮後,同村、同族互相拜年,祝福恭賀,稱“拜跑年”。隨後,給新亡人“燒親香”。到祖墳地燒紙、放鞭、叩拜。自初一起,不能掃地、挑水、潑水,以求吉利,集市商家停業三天。待到初三燒過“鬥神紙”方可動水、土和開門營業。
春節拜年流傳著初一拜父母,初二拜岳父,初三拜姑爹舅爺,然後再拜其他親友的習俗。晚輩給長輩拜年時,長輩要給小孩“壓歲錢”。親朋好友請客,叫做“請拜年客”(或叫“春客”),同村、同街的敲打鑼鼓進行娛樂,謂之“打年鼓”,也有玩燈、演戲等娛樂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農曆正月初一仍為春節,為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期間帶有迷信色彩的禮俗逐漸破除。初一零時,街道、村莊鞭炮齊鳴,焰火沖天,迎接一元復始。天亮後,黨政機關團體舉行“團拜”,然後向烈軍屬、英雄模範家庭、五保戶拜年。農村除按照傳統習慣向親友拜年外,還有不少村組織表演採蓮船、獅子、龍燈等春節民間文藝活動,給民眾拜年。春節期間,男女老幼皆可根據自己的情趣競相娛樂。如青年男女溜冰、跳舞、賽球(羽毛球、桌球、桌球、藍球等,老年人賽門球、賽棋、與孫子猜燈迷等活動。

元宵習俗

農曆正月十五為民間傳統的節日,元宵節又稱上元、元夕、元夜、燈節和過月半,因為正月十五日晚上升起的是新年的第一輪圓月,古代稱夜為宵,故謂元宵。
清末、民國時期,“元宵節”早餐全家團年,有的做“湯元”,有的做“半月團”又稱“糰子”(用米粉做皮,用肉類、或豆製品、菜類做餡,俗稱“團圓”)。晚餐前,須敬祖先、放鞭炮,酒席豐盛如同除夕。元宵之夜家家戶戶鬧元宵,由一群少年扮成男女,唱採茶調或者唱花歌,又玩獅子、龍燈跳、高蹺、彩船、蚌殼精,張燈結彩,翩翩起舞,鞭炮經久不息,遊人滿街,熱鬧非常。還有閨女迎紫姑(七姐)以卜吉凶,執火炬跑田間“趕毛狗”,燃燭插於園內,謂之“照土蠶”、“懸高燈”,驅邪避惡。
賽燈,是元宵節的主要活動,所以又稱燈節。舊時賽燈,多是兩姓、兩村或集鎮的上首、下首或沿河兩岸的小孩,賽燈直至深夜。
新中國建立後,元宵節照常舉行,傳統食品“元宵”保存地方風味,那些“請神”、“迎紫姑”、“趕毛狗”、“懸高燈”、“照土蠶”的活動,已不多見。夜間活動增添了新的內容,村村組織玩龍燈、獅子、採蓮船文藝表演,家家戶戶燈火輝煌,有的組織放焰火,一時鼓樂齊鳴,鞭炮震耳,幹部民眾歡度佳節,洋溢團結、歡樂、和諧的熱鬧氣氛。

清明習俗

清明有兩個不同的概念範疇:一是個節氣,一個是節日。
清明作為節氣,是農曆的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屬天文曆法範疇。時間在每年公曆四月五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歲時百問》載:“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其意思是到了清明,氣候溫暖,草木萌茂,改變了冬季寒冷枯黃的景象。在農業生產上,則忙於春耕春種,農諺雲“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
清明作為節日的內容有禁火寒食和祭墓二項。一、禁火寒食起源於古人對天上重要星宿“大火”的星宿崇拜。二、禁火寒食在古代那刀耕火種的時代出於防火而保護森林的目的。
禁火寒食和祭墓的兩大習俗,周代已有,但那時並未固定日期,禁火寒食與清明祭掃也無多少關涉。漢末,蔡邕的《琴操》將禁火之俗與傳說中介子推(春秋時代晉國忠臣)被焚之事聯繫在一起,但禁火日期說是五月五日。魏晉之時,始將禁火寒食定在清明前一日。到唐代,唐玄宗於開元二十年(732)正式下詔將寒食、掃墓列入五禮之中。此後寒食、祭掃墳墓就與清明合二為一了。
農曆三月間(公曆四月四、五或六日)為清明節,是一個“上墳祭祖”的節日。是日,插綠柳、供菜飯祭祖先,清明前三後四日,至祖宗墳地,上墳踏青掃墓,焚紙錢、化香、放鞭、叩拜;插飄錢或掛幡致吊(俗稱“清明吊”),叫“吊清”(悼親)又名“上墳”。有新亡人墳墓必在“春新”日(立春後第五個日)之前悼祭,有“新墳不過社”之俗。一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有“會田”。大家在這一天揚旗打傘,到祖宗地祭祀,事後一家一人參加會餐,謂“吃清明會”。兒童放風箏,如孫悟空、蜈蚣、蜻蜓、七星、六角、燈籠、蛾子等風箏進行競賽活動。
新中國建立後,已無同族集體舉行墓祭之風了,二十世紀50年代,農村進行過大規模的平整土地,多數墳墓變成了良田;70年代鄉村建了許多靈堂、靈亭、骨灰存放處;80年代後骨灰盒放入靈堂、靈亭的越來越少了。每逢清明這一天,各機關、團體前往烈士墓前掃墓、獻花圈,緬懷烈士,靜默三分鐘,以表示悼念。學校於此日率領學生到烈士墓獻花圈、植樹,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順便進行“春遊活動”。城鄉居民和已往一樣到祖墳地進行祭掃,有焚香、化紙、放鞭的風俗習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