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瘺

十二指腸瘺

十二指腸瘺是一種嚴重併發症,它引起一系列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紊亂,處理上十分棘手。至今病死率仍高達25%以上。引起十二指腸瘺最常見的原因,醫源性約占80%,其次是創傷,包括開放性和閉合性損傷約占10%,再者腫瘤、結核、Crohn病及放射性等病理因素約低於10%。最簡便的方法是吸淨腹腔液體,找到十二指腸殘端瘺孔後,插入一條F 16-18 導尿管或蕈狀導管,深約8~10cm,妥善與十二指腸殘端縫合固定。對這種類型的十二指腸瘺,採用通常的修補或貼敷方法,常不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而必須採用Roux-Y式吻合術,才能使十二指腸腔內得到充分的減壓和引流,瘺口徹底癒合。

臨床表現

行胃切除術後,患者突然出現上腹部壓痛及肌緊張,持續發熱,全身感染中毒症狀,嚴重時可有胸腔積液和呼吸困難,要考慮有十二指腸瘺的可能。

治療

3.1 預防重於治療 鑒於十二指腸瘺治療十分困難,如何預防其發生就顯得更為重要。如對擇期手術病人,術前手術方案的周密設計,良好的術前準備和細緻的手術操作等均不容忽視。尤其在施行B-Ⅱ式胃切除時要特別注意,不要過度勉強切除十二指腸球部的潰瘍瘢痕,遇到這種情況寧願採用潰瘍曠置以策安全。十二指腸殘端不宜游離過長,以免影響癒合。注意縫合技術,縫線不宜過密。針距和邊距以3mm為妥。線結不宜過緊,以切緣靠擾為度,過緊會割裂組織引起滲漏和壞死。不能滿意閉合十二指腸殘端時,暫時性插一導尿管行減壓引流是可取的安全措施。如系胃癌根治術,十二指腸床和殘端周圍應放置軟膠管或捲菸引流,以防淋巴或血性滲液積留,感染而影響癒合。但應注意引流管不得放在殘端縫合口上,以免壓迫和刺激創口而影響癒合。如果擬行B-Ⅱ式胃切除,應儘量採用近端對大彎順蠕動胃空腸吻合術式,以減少輸入袢梗阻所致的十二指腸殘端破裂併發症。

3.3 手術選擇 十二指腸瘺的治療困難不僅在於全身的紊亂,而且在於選擇上也沒有一種統一的標準術式可遵循。必須根據病人具體條件、病期、病變情況因人而異。現根據十二指腸瘺的不同階段介紹幾種術式。

3.3.1 十二指腸殘端插管引流術 屬早期手術,在胃十二指腸術後1周左右,一旦發生急性十二指腸漏,應立即處理。但此階段的手術只能採用簡易方法,建立充分有效的 引流。單純的腹腔或瘺孔周圍引流常不夠通暢,因此必須加行腸腔內引流。最簡便的方法是吸淨腹腔液體,找到十二指腸殘端瘺孔後,插入一條F 16-18 導尿管或蕈狀導管,深約8~10cm,妥善與十二指腸殘端縫合固定。並將大網膜戳孔穿過引流管復蓋於十二指腸殘端。導管以最捷徑引出體外接負壓吸收。並於殘端周圍或下腹部置雙腔管引流。經2周后引流量減少以至消失可試行夾管並逐一拔除。3.3.2 十二指腸側壁插管引流術 在發病早期,假如十二指腸殘端破裂處瘢痕炎症嚴重,直接插管造瘺恐影響癒合,可予以修剪後縫合併加用網膜復蓋,於附近安放雙腔引流管。另於十二指腸降部側壁戳孔插入一條F 18-20 T管造瘺接負壓吸引。此法同樣適用於十二指腸創傷或醫源性損傷病例。效果與術後管理與殘端插管引流相同。

3.3.3 帶蒂漿肌層片貼敷修補術 經過早期積極治療瘺孔仍不癒合,多有某些機械原因。如:瘺孔遠端有梗阻,皮膚與黏膜形成連線的唇狀瘺,經過膿腔而到體表的複雜瘺,瘺的部位有活動性病變,如Crohn病、結核或惡性腫瘤等,這些因素必須經過決定性手術才能解決。帶蒂漿肌層片貼敷修補術取材方便、製作簡單、血運良好、抗感染和癒合力強、可取自擬將切除的胃竇、大腸或小腸的腸段。對瘺口部位的腸管不需廣泛遊離,只需做瘺口周圍局限性剝離和修剪。然後將瘺口邊緣做一列全層間斷縫合,再以帶蒂漿肌層片貼敷修補之。這種方法對十二指腸側壁瘺或幽門成形術後十二指腸瘺,以及擬行B-Ⅱ式胃切除和十二指腸憩室化的病例較為適用。而對已經行胃切除術後的十二指腸殘端瘺病例,帶蒂漿肌片來源較困難:有時可用圓韌帶替代。即從近肝門側切斷圓韌帶,保留臍側血運,剖開其斷端製成相應的蒂片貼敷於瘺口對合處之表面,周圍加以縫合固定,同樣收到滿意效果。

3.3.5 空腸、十二指腸Roux-Y式吻合術 在嚴重十二指腸殘端瘺或腸壁巨大缺損的側壁瘺的病例,疑及瘺口遠端的十二指腸或空腸輸入袢有扭曲、狹窄或梗阻存在,將會造成十二指腸腔內高壓。對這種類型的十二指腸瘺,採用通常的修補或貼敷方法,常不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而必須採用Roux-Y式吻合術,才能使十二指腸腔內得到充分的減壓和引流,瘺口徹底癒合。對於十二指腸殘端瘺應行十二指腸空腸端側Roux-Y吻合。而對十二指腸側壁瘺則以側端或側側Roux-Y式吻合為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