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吐鄉

十二吐鄉

十二吐鄉在林西縣南部,位於細石器時代遺址的鍋撐子山腳下,全鄉總土地面積44萬畝,人均耕地8.4畝,人均荒山荒坡面積22畝。全鄉總人口13760人,轄7個行政村(下仗房村、大營子村、蘇灑汰村、烏蘭溝村、巴吉溝村、西山根村、十二吐村)。種草養羊是十二吐鄉的優勢產業,全鄉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十二吐鄉
十二吐鄉
林西縣是由巴林析治而建,因位於巴林右旗以西而命名為林西。清光緒三十五年(公元1909年)始建縣制,定名林西縣,新中國建立後一直沿用林西縣地名。林西縣位於內蒙古赤峰市北部,地處東經117°38′-118°37′,北緯43°14′-44°15′之間,北依大興安嶺,南臨西拉沐淪河,西與克什克騰旗毗鄰,東與巴林右旗接壤。全縣總面積3933平方公里,縣城林西鎮位於縣城中部,距赤峰市210公里。集(寧)通(遼)鐵路、305國道、303省道交匯於此,交通便利,自古就有“塞北重鎮”之譽。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林西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縣城南的鍋撐子山是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遺址。春秋、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這裡曾是東胡匈奴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古代少數民族活動區域。歷史遺址遍布全境,較著名的有唐松漠都督府(遼以此城建饒州)、金邊堡界壕等遺蹟。清末,清政府"移民實邊",於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7年)四月在此地開辦巴林墾務。
十二吐鄉在林西縣南部,位於細石器時代遺址的鍋撐子山腳下,全鄉有林面積17萬畝,森林覆被率38.6%。農作物種植以玉米、油料、蔬菜、甜菜為主,雜糧雜豆和大田蔬菜有較大的發展優勢,現已發展雜糧雜豆種植面積2.8萬畝,建設大田無公害蔬菜基地6000畝。全鄉山杏面積6萬畝,其中天然掛果山杏面積4萬畝,豐收年份可產杏核300萬公斤。麻黃、甘草、柴胡防風蒼朮黃芪等野生中草藥遍布全鄉。境內礦產資源豐富,鉛鋅礦和多種金屬礦已探明儲量,僅含銀量噸位高達500克以上。葉臘石螢石氟石資源有待於開發利用。

特色資源

1、種植
種草養羊是十二吐鄉的優勢產業,舍飼養羊已達到4.8萬隻,其中純種小尾寒羊3.6萬隻,白絨山羊1萬隻。同時,累計耕地種植多年生牧草(苜蓿)4.6萬畝,每年可產乾牧草1200萬公斤,草籽70萬公斤。建設了小尾寒羊
十二吐鄉
十二吐鄉
繁育基地北方交易市場,年交易量達到5--7萬隻,交易額達2000萬元以上。
2、旅遊業
全鄉境內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開發鍋撐子山旅遊區前景看好,鍋撐子山海拔高868米,山下有天然水面15公頃,有“沙漠綠洲”之稱,省道S204線從此穿過,有較大的旅遊開發價值。最注重的鍋撐子節,農曆臘月二十三為祭日。白日將鍋撐子擦洗乾淨,然後用藍白黃紅綠五色布裝點起來,晚間星斗出全後由長輩率領全家向鍋撐子叩拜,念誦“福來”。
3、水土資源
縣內徑流總量1.37億立方米。地下水分布不均,山區貧乏,沿河兩岸較豐富,總儲量約為0.75億立方米。土地總面積584.6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6萬畝,林地面積132.1萬畝,村鎮占地1.94萬畝。
4、礦產資源
有色金屬資源儲量較大,礦種有銅、錫、鉛、鋅、銀、鎢、鉬、瑩石、石灰石、煤等。現已探明銅儲量2.8萬噸,白銀824噸。銅、錫、石灰石瑩石、煤等礦產資源正在開發利用。
5、動植物資源
野生動物有53種,其中哺乳動物20餘種,野生飛禽類20餘種,珍貴動物有馬鹿狍子猞猁狐狸天鵝、鴻雁、斑翅山鶉、環頸雉等。

飲食特色

十二吐鄉
十二吐鄉-查乾伊德
以糧、乳、肉、奶茶為主。其中奶豆腐、奶茶黃油、奶酒最具特色,全羊、手扒肉是招待貴客的宴席,獨具民族特色。
1、奶品:黃油、奶豆腐、優酪乳、奶皮、奶酒等等,是蒙古族人民喜愛的食品,也是招待遠方的客人的上好佳品,一碗醇正綿喉的馬奶酒,讓遠方的客人感受到草原人好客的盛情。草原上的奶食品都用牛、馬、駝、羊奶製成,是牧民常年四季的主要食品,蒙古語叫“查乾伊德”。一般由牧民手工製作。將鮮牛奶倒入桶內,攪拌後使其發酵,待脂肪浮上呈白色即白油。將過濾後的白油放入鍋內加熱,不時地攪動,待色澤微黃,取出冷卻後即為黃油。夏秋季節,將鮮奶熬滾,用勺子揚,使奶沫浮在上面,同時稍倒入生奶,鍋中奶汁的上面形成一層皮,取出陰乾即是奶皮子。去了白油後的優酪乳子,用慢火煮熬,漿狀時裝入布袋壓榨,再倒入木模,然後切成長條或小方塊,吹曬乾即為奶豆腐。
2、炒米奶茶手扒肉:奶茶是蒙古族人民每日必需的飲料,早晨起來,喝上一碗乳香飄溢的炒米奶茶,再加上幾塊奶豆腐、幾片手扒肉,便開始了一天的牧人生活。到草原做客,主人會給你端上奶茶,奶茶旁擺著一盤炒米,手抓炒米放入奶茶,外加鹽或糖調和,再放上幾塊奶豆腐,飲起來可口和胃。炒米是由糜子經水浸、汽蒸、鍋炒,碾去外殼而成,色黃而不焦,米粒質堅而脆,晶瑩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鮮美,營養豐富,酥香可口。由於蒸炒後迅速冷卻乾燥,使糊化後的澱粉固定在原有狀態,食用時只需加茶水浸泡即可。炒米含水量低,耐貯存,不易霉壞變質,便於攜帶,是蒙古族牧民喜歡的主要食品之一。肉類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來遊牧生活的主要食品,通常通過煮、涮、烤後進食。其中“手扒肉”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做“手扒肉”採取捏斷大動脈將活羊殺死,使羊血流聚在胸腔內,然後剝皮將整羊劈成幾大塊,洗淨後投入開水鍋內煮,待用刀割開肉里微有血跡即可。食用時一手扒肉,一手持蒙古刀,邊割邊吃。客人到蒙古包內作客,通常會遇到邊喝酒、邊吃“手扒肉”,馬頭琴聲悠揚、草原長調奔放的場景。傳統肉食中比較講究的還有“烤羊腿”、“烤全羊”等。烤全羊:烤全羊是蒙古族人民最考究的烹調技藝,其色、香、味、形馳名中外,尤其是烏珠穆沁肥尾羊更是讓人喜聞樂道,讚不絕口。

服飾特色

十二吐鄉獻哈達
獻哈達
男女老幼皆穿長袍腰帶,穿高腰靴子。
1、長袍:長袍是蒙古族人民自古以來所喜愛的服飾,袍子肥大、不開叉,尤其是牧人放牧時,可以暖身禦寒。
2、腰帶:穿蒙古袍必須扎腰帶,一般用布或綢緞製作,顏色和袍子要協調一致,多為丈二長。蒙古族的最高禮節是敬獻哈達。
3、獻哈達也是蒙古族的一項高貴禮節。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托著遞給對方,受者亦應躬身雙手接過或躬身讓獻者將哈達掛在脖子上,並表示謝意。蒙古族人騎馬、駕車接近蒙古包時忌重騎快行,以免驚動畜群;若門前有火堆或掛有紅布條等記號,表示這家有病人或產婦,忌外人進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動物的肉和驢肉、狗肉、白馬肉;辦喪事時忌紅色和白色,辦喜事時忌黑色和黃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腳、鞋、襪和褲子等;禁止在參觀寺院經堂、供殿時吸菸、吐痰和亂摸法器、經典、佛像以及高聲喧譁,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獵。

民族風情

十二吐鄉
祭祀活動
每年農曆5月13日舉行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族的傳統祭祀活動,敖包在蒙古語中是“石堆”或“鼓包”的意思。在遊牧地域分界之處或在辨識方向上壘石為記,謂之敖包。敖包通常設在風景優美、視野開闊的草原高丘上,堆積石頭為台,台基上面分大、中、小三層,由三個低平的園柱體重疊而成。有單個的,也有敖包群。敖包上插桿子掛經旗。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敖包逐步演變成為祭祀祖先和神靈的地方。每年春夏之交或是秋季,牧民們便舉行祭敖包活動,將經文寫在紙條或布條上,展掛於樹枝,插在敖包上。有條件的地方會請上活佛和喇嘛,由喇嘛吹奏法號、焚香、誦經,祭祀人群自左向右繞包走三圈,祈神降福。
祭祀活動結束後,一般要舉行傳統的賽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人們三三倆倆圍坐一起開懷暢飲,交談。有的青年男女藉此機會避開人群,溜到草叢中談情說愛,相約再見日子,即成所謂的“敖包相會”了。那達慕,蒙古族語意為娛樂遊藝,是蒙古族傳統的民眾性集會。那達慕始於13世紀初,當時那達慕只舉行射箭、賽馬或博克的某一種比賽。如今的那達慕除了傳統的男兒三藝博克、賽馬、射箭比賽之外,還增添了烏蘭牧騎文藝演出、放映電影、篝火晚會等等新內容,同時開展經貿活動,進行物資交流,還要表彰勞動模範,其內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豐富和發展,那達慕這一古老的活動正煥發出新的活力,已成為融文體、經貿、旅遊於一體的草原盛會。那達慕盛會傳統的項目為男兒三藝比賽,即博克(摔跤)、賽馬、射箭。充分展示燦爛的馬背民族文化。
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體育娛樂活動。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軍事體育性質,主要用以鍛鍊力量、體魄和技巧。而現在的博克主要成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與本事的體育娛樂活動。蒙古族博克具有獨特的比賽規則,勝者有優厚的獎品。根據那達慕的規格參賽選手的數量不同,旗級那達慕博克參賽先鋒為512名。跤手參賽時,上穿“照德格”(鑲有銅釘的皮坎肩),下著白色跤褲,腰系彩綢做成的圍裙,腳蹬蒙古靴或馬靴,坦胸露背,有的跤手脖子上還掛著五顏六色的布條製成的“姜嘎”(在歷次比賽中獲勝的象徵物),象即將出征的武士。在比賽開始時,跤手們在粗獷的蒙古族樂曲中,跳著雄健的“鷹步”列隊上場,一隊跤手比賽完畢後,雙雙再跳著“鷹步”面向觀眾示意退場。

禁忌

十二吐鄉
十二吐鄉
1、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所以,進入蒙古包後,忌在火爐上烤腳,更不許在火爐旁 烤濕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爐或腳蹬火爐;不得在爐灶上磕菸袋,摔東西,扔髒物;不得用刀子挑 火或將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從鍋中扎取肉食。
2、水忌:蒙古族認為水是純潔的神靈,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也不許洗婦女的髒衣服或將不乾 淨的東西投入河中。牧民家有重病號或病危者時,一般在蒙古包左側掛一根繩子,並將繩子的一端 埋在東側,相當於掛出了“閒人免進”的牌子,以示患者不待客。
3、產忌:蒙古族婦女生孩子後,一般要在屋檐下掛個明顯的標誌,生男孩掛弓箭,生女孩掛紅布條,客人見此止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