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十不閒,清代曲藝的一種。原為“鳳陽花鼓”,後漸與“蓮花落”融合,稱為“彩扮蓮花落”。用鑼、鼓、鐃、鈸等伴奏。亦指為此種曲藝伴奏的數種樂器。
清翟灝《通俗編·俳優·十不閒》:“《抱朴子》:禰衡謫為鼓吏,縛角於柱,口就吹之,乃有異聲,並舉搖鞀鼓,聞者不知其一人也。按:今有打十不閒者,乃其遺風。”
清蕊珠舊史《京塵雜錄·夢華瑣簿》:“內城無戲園,但設茶社,名曰雜耍館,唱清音小曲,打八角鼓、十不閒以為笑樂。”
歷史
清光緒十年(1884)。彭德府(今安陽)人趙奎順在北京演唱十不閒聞名,被招入宮為慈禧祝壽,後任內庭供俸。因其演出必梳一抓髻,故得綽號”抓髻趙”、約於光緒末年,他回到河南開封行藝。厲時三載唯其兒子得其要領,繼承了他的藝術,在相國寺經常演出。。
“抓髻趙”的第三代傳人外號“十三紅”,民國年間在開封地攤設場並常在相國寺西院演唱,名噪一時。“十三紅”在開封演出期間。山東大鼓、河南墜子的女藝人已經興起。民國二十年(1931)後,開封的十不閒便逐漸衰落。
民國二十四年(1935)。獲嘉縣北吳村趙合山逃荒至原武縣(今原陽縣)橋北鹽店莊。以他為主又興起一種十不閒。這種十人閒由十人組成,一人扮丑旦,一人扮相公。五名扮閨門旦,一至兩名操弦樂或笛子,一人跑場,演唱時穿戲裝,勾畫戲曲臉譜,全為男性。演出時,丑旦指揮全場,故又稱“老總”。
民國二十七年(1938)日本侵略軍占領了河南大片地域,原武、陽武一帶戰禍額繁,“故事會”取消,這種十不閒也隨之停止活動,因而失傳。
1957年,鄆城縣舉行民間藝術調演,陳德先第一次在鄆城大禮堂里演奏,以其精湛的技藝,優美的唱腔,尤其他那手腳麻利,件件樂器有聲有色,博得全場觀眾雷鳴般的掌聲。也就在這次演出中,才把這種獨創的民樂藝術形式命名為“十不閒” 。
曲藝形式
十不閒是一種自我伴奏的說唱藝術,因而在表演中,演員的手、腳都得用上,通過繩索、槓桿同時操縱安置於架子上的鑼、鼓、鈸、鉦等樂器。由於手、足不停閒,故得“十不閒”之名,演奏者被稱為“掌正”,這種技巧也非一般人所能掌握。
腔調與曲目
這種十不閒說唱相間,唱腔音樂結構為曲牌體。主要曲牌有:《打十不閒老調》、《遊絲調》(即扭絲)、《疊落》、《太平年》、《衛調》、《上河調》等,所演曲目多為反映男女情愛、家常里短的生活故事。但也有打情罵俏的應時小曲和宣揚封建倫理的曲目。如《王大媽探病》、《大探病》、《小探病》、《桂花擔水》、《十二月坐監》、《採茶》、《小放牛》、《賣櫻桃》、《小寡婦上墳》、《張生戲鶯鶯》等。
近似道情、快書和略帶鳳陽花鼓的腔調。所唱多系中長篇的曲(書)目。如《楊家將》、《岳飛傳》、《陳三兩爬堂》等 。
山東梆子戲曲目有:《殺廟》、《宋江坐樓》、《二進宮》、《三娘教子》等 。
主要藝人
殷振國、平少庸、孫永、李老寨、劉成、李秋來、蘇少連等 。
陳德先,1912年出生,山東省菏澤市鄆城縣張營鄉陳河口村的民樂藝人。1958年3月,陳德先參加山東省民樂、舞蹈會演,榮獲二等獎 。
獲優秀演奏獎
由文化部主辦的“中國民族器樂民間樂種組合展演評獎”活動,2013年6月2日在山東菏澤頒獎,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選送的“十不閒”與吹打樂組合節目《漁童送福》最終脫穎而出,喜獲最高級別大獎——優秀演奏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