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標本保護技術
正文
防止化石標本質地劣化的技術。化石標本保護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①加固。由於化石的化學成分、細胞結構和化石保存地層的岩性及風化程度不同,需進行的加固處理也不同。通常海相化石的圍岩較堅硬,石化程度較高一般不需進行複雜的加固措施。加固工作主要是對那些比較酥軟、易破碎、抗風化能力差的陸相動植物化石而言。儘管這些化石標本,在野外採集和科學鑑定,研究時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固措施,但為了能適應博物館永久保存的要求,在陳列和收藏前再重新給予加固仍是必要的。
化石標本加固方法是進行滲透和粘合,通過化石毛細孔和裂縫向其內部滲透加固液、粘合劑和溶劑的混合液。使用工具通常有刷子、滴管、噴槍和真空泵等。但主要方式是完全浸泡。要使加固液深深地浸入到標本內部,等溶劑揮發後才能獲得最好的加固效果。加固液最適宜的濃度, 應是粘度最大而又具備所要求的滲透力。但由於化石的孔隙度和吸收性能都各不相同,故如何掌握粘合劑和溶劑之間的最佳比例也就不同。為了達到理想的加固效果、不同的標本需要加固的次數也是不相同的,但不論要加固多少次,都必須在前次的加固液幹了之後再進行。同時最好使用同前次一樣的粘合劑、溶劑和配製比例。隨著技術的發展,某些以前用過的粘合劑可能已被淘汰,如採用新的粘合劑,須將標本中老的材料清除掉,以便新的粘合劑能充分發揮作用。必須指出,目前採用各種化學試劑加固標本的著眼點主要在於保存化石的外貌和完整,因此,每次加固的時間,所用試劑和方法等都應有詳細的記錄,以備後人查用。
過去曾廣泛使用的加固劑有:動物膠和明膠、蟲膠、硝酸纖維素(硝基清漆)、醋酸纖維素等;現代用的加固劑品種繁多,如聚乙烯醇縮丁醛、聚醋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環氧樹脂、聚胺酯、“ 502”等,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使用。
②防塵。在現代社會中空氣污染嚴重, 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無孔不入,加上塵埃中混有的煤屑、煙渣、金屬粉末、花粉和沙土等,不僅影響衛生,給參觀和研究標本帶來不便,而且在一定的溫、濕度條件下還會使化石受到腐蝕。所以除了在興建博物館時要考慮周圍環境,以及內部防塵處理、安裝空調設備等外,最重要的是加強陳列櫃及標本櫃的密封措施。可用矽橡膠或聚氨脂將所有接縫粘接, 用氯丁橡膠條作櫃門墊料。並要定期測量飄塵情況,及時採取有效防塵措施。此外,凡是化石標本停留的地方,如加固修理室、照相室等,都要確保清潔。
③防光。光線中的紅外線能導致標本表面溫度升高,濕度下降,使化石內部的應力發生變化,促使風化作用加快。紫外線有光化和光解作用,尤其對高分子材料組成的加固劑有強烈的破壞作用。同時任何可見光都對物質的色彩有損害(紫外線更甚)。所以有條件的博物館陳列室應隔絕自然光,採用能排除紅外線和紫外線的照明。沒有紅外線的冷光燈現在已被大量套用,紫外線的防止一般採用塗有吸收紫外線材料的燈罩或防紫外線的有機玻璃、玻璃,或在普通玻璃上塗防紫外線的透明樹脂。
④防潮。濕度的過高或過低都對化石標本保存不利。潮濕還可使塵土、光線和微生物對標本的危害加劇。同時濕度的控制是同溫度的影響密不可分的,所以要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掌握適當的溫度、濕度標準,這一點在修建陳列室和庫房時就要考慮到。另外在某些標本櫃中放置乾燥劑(如無水氯化鈣、矽膠、生石灰等)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