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衛制

勞衛制

勞衛制,是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的簡稱,即通過運動項目的等級測試,促進國民特別是青少年積極參加各項體育運動,以提高身體的體力、耐力、速度、靈巧等素質,按年齡組別制定達標標準。該制度由前蘇聯創立,中國曾在20世紀50年代推行。

歷史

蘇聯及俄羅斯的發展

蘇聯勞衛制宣傳畫蘇聯勞衛制宣傳畫
1931年3月14日,根據列寧共青團的倡議,蘇聯部長會議體育運動委員會1931年3月14日頒布第一個"準備勞動與保衛祖國體育制度",覆蓋蘇聯10至60歲的全體公民。

1991年,勞衛制隨著蘇聯解體廢止。

勞衛制被廢除後,俄羅斯人發現,他們的體育水平正在下降,體育強國的地位也岌岌可危。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俄羅斯的成績不佳,俄社會有關恢復“勞衛制”的呼聲不斷。

2014年3月1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恢復甦聯時期的“勞動與衛國制度”(簡稱“勞衛制”)。新版勞衛制將於2014年9月1日生效。它將6歲以上的公民分為11個年齡段,對各年齡段的運動達標成績做出了規定。

中國的發展

20世紀50年代初,為改變“東亞病夫”的形象,中國引進了蘇聯的“勞衛制”。

1951年,北京率先實施與“勞衛制”相仿的《體育鍛鍊標準》。之後,上海也試行了《體育鍛鍊標準》。

1954年,國家體委乾脆使用“勞衛制”之名,頒布了《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暫行條例和項目標準》,同日,國家體委、高教部、教育部、衛生部、團中央、全國學聯等單位發出了《關於在中等以上學校中開展民眾性體育運動的聯合指示》。從而掀起了全國中學和大學民眾性體育活動的熱潮。

20世紀50年代後期,中國和蘇聯在意識形態方面發生分歧,加上接踵而來的三年自然災害,糧食與副食品嚴重短缺,國家實行“休養生息”政策,學校的體育運動大多減少或停止,“勞衛制”也不了了之。

1964年,中央正式廢除“勞衛制”名稱,取而代之的是《國家體育鍛鍊標準》。1974年又改名為《國家體育鍛鍊試行條例》至今。但人們仍習慣稱為“勞衛制”。

標準

蘇聯

中國勞衛制宣傳畫中國勞衛制宣傳畫
以蘇聯1972年版勞衛制標準為例,19歲至28歲男性獲得100米跑金質獎章的標準是13秒、1000米跑的金質獎章標準是3分10秒、跳高是1.45米。

中老年人的標準則相應調低,40歲至49歲年齡段的60米跑達標成績為12秒,50歲至60歲則不設短跑測試,僅保存400米跑,達標成績為2分50秒。

中國

中國“勞衛制”的等級分三檔:即少年級、一級、二級。少年級和一級比較容易通過,二級比較困難,一個學校大約不足50%的學生能通過。過了二級就是運動員標準。

體育項目

蘇聯

勞衛制鍛鍊勞衛制鍛鍊
蘇聯中國小體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勞衛制”的理論知識,以及體操田徑滑雪游泳、球類、古典式摔跤(7~10年級男學生)和藝術體操(7~10年級女學生)等運動項目。

中國

中國“勞衛制”的檢測項目很多,包括田徑、體操、舉重等,這些項目貫穿著速度、力量、耐力、靈巧,是對人的身體素質的全面鍛鍊。

獎勵措施

蘇聯

“勞衛制”達標勳章可成為學生考學的附加成績,並在個人強制醫療保險上給予獎勵。

中國

勞衛制證書及獎章勞衛制證書及證章
為了彰顯學生通過“勞衛制”鍛鍊的成績,“勞衛制”有證書證章。凡通過一個級別檢測都能獲得一張精美的證書和一枚證章。證書和證章是健康的標誌,每個通過“勞衛制”的學生都非常珍惜。

三個級別的證書大小一樣:64開對摺,寬7厘米,高9.4厘米;紙質相同但顏色有別:一級證書主色為黃色,二級紅色,三級紫紅(順帶說明,證章各級主色同證書)。證書內容用字均繁體。封面印字:“勞動衛國體育制度證明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制發”,上方飾以勞衛制證章圖案;封底有勉語:“努力鍛鍊身體,使自己成為優秀的祖國保衛者和社會主義建設者!”;封內頁是整張證書,內文:“×××同志,參加勞衛制×級測驗及格,特發給證明書一張,以資證明”,落款:“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委員會”,上印直徑5厘米的朱紅公章;底端為日期;左右兩端飾有8幅體育運動圖案。

意義

勞衛制”在促進蘇聯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培養傑出運動員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蘇聯的高水平運動隊伍正是在民眾體育廣泛發展的條件下壯大起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