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
生山藥1兩,滑石6錢,粉甘草3錢。功能主治
暑日泄瀉不止,肌膚燒熱,心中煩渴,小便不利,或兼喘促。用法用量
水煎服。各家論述
此久下亡陰,又兼暑熱之證也。故方中用天水散以清溽暑之熱。而甘草分量,3倍原方(原方滑石6,甘草1,故亦名六1散),其至濃之味,與滑石之至淡者相濟,又能清陰虛之熱。又重用山藥之大滋真陰,大固元氣者以參贊之。真陰足則小便自利,元氣固則泄瀉自止。且其汁漿稠粘,與甘草之甘緩者同用,又能逗留滑石,不至速於淡滲。俾其清涼之性,由胃輸脾,由脾達肺,水精4布,下通膀胱,則周身之熱,與上焦之燥渴喘促,有不(僅犬)然頓除乎!臨床套用
泄瀉:一孺子,泄瀉月余,身熱燥渴,嗜飲涼水,強與飲食即噁心嘔吐,多方調治不愈。投以此湯,1劑,煩渴與泄瀉即愈其半;又服1劑,能進飲食,諸病皆愈。處方來源
《衷中參西》上冊。中藥方劑之加味字類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