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甘草

甘草,(學名: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別名:國老、甜草、烏拉爾甘草、甜根子。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鬆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氣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陰暗潮濕,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根和根狀莖供藥用。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相關圖冊 相關圖冊

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狀,直徑1-3厘米,外皮褐色,裡面淡黃色。具甜味。

莖直立,多分枝,高30-120厘米,密被鱗片狀腺點、刺毛狀腺體及白色或褐色的絨毛。

葉長5-20厘米,托葉三角狀披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兩面密被白色短柔毛;葉柄密被褐色腺點和短柔毛;小葉5-17枚,卵形、長卵形或近圓形,長1.5-5厘米,寬0.8-3厘米,上面暗綠色,下面綠色,兩面均密被黃褐色腺點及短柔毛,頂端鈍,具短尖,基部圓,邊緣全緣或微呈波狀,多少反卷。

總狀花序腋生,具多數花,總花梗短於葉,密生褐色的鱗片狀腺點和短柔毛;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4毫米,褐色,膜質,外面被黃色腺點和短柔毛;花萼鍾狀,長7-14毫米,密被黃色腺點及短柔毛,基部偏斜並膨大呈囊狀,萼齒5,與萼筒近等長,上部2齒大部分連合;花冠紫色、白色或黃色,長10-24毫米,旗瓣長圓形,頂端微凹,基部具短瓣柄,翼瓣短於旗瓣,龍骨瓣短於翼瓣;子房密被刺毛狀腺體。莢果彎曲呈鐮刀狀或呈環狀,密集成球,密生瘤狀突起和刺毛狀腺體。種子3-11,暗綠色,圓形或腎形,長約3毫米。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直立屬,葉互生,奇數現狀複葉,小葉7~17枚,橢圓形卵狀,總狀花序腋生,淡紫紅色,蝶形花。長圓形夾果,有時呈鐮刀狀或環狀彎曲,密被棕色刺毛狀腺毛。扁圓形種子。

生長習性

甘草 甘草

甘草多生長在乾旱、半乾旱的沙土、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在引黃灌區的田野和河灘地里也易於繁殖。它適應性強,抗逆性強。

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較少、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晝夜溫差大的生態環境,具有喜光、耐旱、耐熱、耐鹽鹼和耐寒的特性。適宜在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中生長。

地理分布

甘草 甘草

在亞洲、歐洲、澳洲、美洲等地都有分布(並大都有傳統的藥用和其他用途)。

甘草主要分布於新疆、內蒙古、寧夏、甘肅、山西朔州野生為主。人工種植甘草主產於新疆、內蒙古、甘肅的河西走廊,隴西的周邊,寧夏部分地區。

栽培技術

1、土壤選擇

甘草是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發達,入土深,宜旱作,耐鹽鹼,強陽性,喜鈣,怕澇,生命力很強。栽培甘草應選擇地下水位1.50米以下,排水條件

甘草 甘草

良好,土層厚度大於2米,內無板結層,PH值在8左右,灌溉便利的沙質土壤較好。翻地最好是秋翻,若來不及秋翻,春翻也可以,但必須保證土壤墒情,打碎坷垃、整平地面,否則會影響全苗壯苗。

2、品種選用及種子處理

良種是奪取甘草高產的內在因素。採用種子做播種材料者,播前種子用電動碾米機進行碾磨,或將種子稱重置於陶瓷罐內,按1千克種子加80%的濃硫酸30毫升進行拌種,用光滑木棒反覆攪拌,在20℃溫度下經過7小時的悶種,然後用清水多次沖洗後晾乾備用,發芽率可達90%以上。

3、播種

甘草在春、夏、秋三個季節均可播種,其中以夏季的5月份播種為最好,此時氣溫較高,出苗快,冬前又有較長的生長期。播前施用優質農家肥每畝4000千克、磷二銨每畝35千克做基肥,若用種子播種,播種方法可採用條播或穴播較好,播種量每畝2-2.50千克,行距30-40厘米,株距15厘米,播深2.50-3厘米,每穴3-5粒,播後復土耙耱保墒。

4、田間管理

(1)施肥:第2、第3年每年春季秧苗萌發前追施磷二銨每畝25千克。並開溝施於行側10厘米深處,溝深15厘米,施肥後復土。

(2)灌水:播種當年灌水3-4次,每次灌水量一般在每畝85立方米,第1次灌水在出苗後1個月左右進行,以後每隔1個月灌水1次,10月中旬灌越冬水,第2、第3、第4年可逐漸減少灌水次數。

(3)間苗:當甘草秧苗長到15厘米高時可進行間苗,株距15厘米,每畝保苗約2萬株左右。

(4)中耕除草:播種當年一般中耕3-4次,以後可適當減少中耕次數,結合中耕主要消滅菟絲子等田間雜草。

(5)病蟲害防治:我縣的甘草病蟲害主要有鏽病、白粉病、紅蜘蛛等。對於鏽病,可用石硫合劑進行防治;對於白粉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進行防治;對於紅蜘蛛

甘草 甘草

,可用樂果進行防治。

(6)採種:若採用人工種植栽培時必須年年採種,在開花結莢期摘除靠近分枝梢部的花與果,即可獲得大而飽滿的種子。採種應在莢果內種子由青變褐時,即進行定漿中期最好,此時種子硬實率低,處理簡單,出苗率高。採種時間不宜過早,否則播種後影響種子的發芽率,造成缺苗斷壟,導致產量低下,經濟效益欠佳。

5、收穫

​甘草一般生長4-6年收穫經濟效益比較好。收穫前可先割去莖葉,沿行兩側進行深挖,待根莖露出地面40餘厘米後,用力拔出,拔出的根莖要切去蘆頭、根尾、側根,直立根莖稱為“棒草”,橫生根莖稱為“條草”,側生根莖稱為“毛草”。“棒草”再分級、分等,長短理順後。捆成小捆,晾至半乾再捆成大捆,待風乾後上市銷售。

化學成分

甘草分類

1、甘草:根和根莖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種,谷稱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的,系甘草的甜味成分,是1分子的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 acid)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glucuronic acid)結合生成的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的鉀鹽和鈣鹽。其他的三萜皂甙有:烏拉爾甘草皂甙(uralsaponin)A、B和甘草皂甙(licoricesaponin)A3、B2、C2、D3、E2、F3、G2、H2、J2、K2。又含黃酮素類化合物: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甘草甙(liquiritin),異甘草甙 元(isoliquiritigenin),異甘草甙(isoliquirit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親異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甘草西定(licoricidin),甘草利酮(licoricone),刺芒柄花素(formononetin),5-O-甲基甘草本定(5-O-methyllicoricidin),甘草甙 元-4'-芹糖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4'-qpiofur-anosyl(1→2)glucopyranoside,apioliquiritin],甘草甙元-7,4'-二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7,4'-diglucoside),紐西蘭牡荊甙Ⅱ(vicenin Ⅱ)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ononin),異甘草黃酮醇(isolicoflanonol),異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甙。還含香豆精類化合物:甘草香豆精(glycycoum-arim),甘草酚(glycyrol),異甘草酚(isoglycyrol)甘草香豆精-7-甲醚(glycyrin),新甘草酚(neoglycyrol),甘草吡喃香豆精(licopyranocoumarin),甘草香豆酮(licocoumarione)等。又含生物鹼:5,6,7,8-四氫-4-甲基喹啉(5,6,7,8-teTCMLIBahydro-4-methylquinoline),5,6,7,8-四氫-2,4-二甲基喹啉(5,6,7,8-teTCMLIBahydro-2,4-dimethylquinoline),3-甲基-6,7,8-三氫吡咯並[1,2-a]嘧啶-3-酮(3-methyl-6,7,8-TCMLIBihydropyrrolo[1,2-]pyrimidin-3-one)。還含甘草苯並呋喃(licobenzofuran),又名甘草新木脂素(liconeolignan),β-谷甾醇(β-sitosterol),正二十三烷(n-TCMLIBicosane),正二十六烷(n-hexacos-ane),正二十七烷(n-heptacosane)等。另含甘草葡聚糖GBW(glucan GBW),三種中性的具網狀內皮活性的甘草多糖(glycyrrigan)UA、UB、UC,多種具免疫興奮作用的多糖(polysaccharide)GR-2a、GR-2Ⅱb、GR-2ⅡC和多糖GPS等。

甘草的葉含黃酮化合物:紐西蘭牡荊甙-Ⅱ,水仙甙(narcissin),煙花甙(nicotiflorin),芸香甙(rutin),異槲皮甙(isoquerciTCMLIBin),紫雲英甙(asTCMLIBagalin),烏拉爾醇(uralenol),新烏爾醇(uralenol),新烏拉爾醇(neouralenol),烏拉爾寧(uralenin),槲皮素-3,3'-二甲醚(quercetin-3,3'-dimethyl ether),烏拉爾醇-3-甲醚(uralenol-3-methylether),烏拉爾素(uralene),槲皮素(quercetin)等。還含烏拉爾新甙(uralenneoside)。 甘草的地上部分分離得到東莨菪素(scopoletin),刺芒柄花素,黃羽扇豆魏特酮(lupiwighteone),乙形刺酮素(sigmoidin)B以及甘草寧(gancaonin)A、B、C、D、E、L、M、N、O、P、Q、R、S、T、U、V。

甘草 甘草

2、光果甘草:根和根莖含甘草甜素,除分離得到甘草酸、18-β甘草次酸外,還得到多種三萜類化合物:18α-羥基甘草次酸(18α-hydroxyglycyrrhetic acid),24-羥基甘草次酸(24-hydroxyglycyrrhetic acid),24-羥基-11-去氧甘草次酸(24-hydroxy-11-deoxyglycyrrhetic acid),11-去氧甘草次酸(11-deoxyglycyrrhetic acid),3β-羥基齊墩果-11,13(18)-二烯-30-酸[3β-hydroxyolean-11,13(18)-dien-30-oic acid)甘草萜醇(glycyrrhetol),光果甘草酯(glabrolide),異光果甘草檢酯(isoglabrolide),去氧光果甘草內酯(deoxyglabrolide),21α-羥基異光果甘草內酯(21α-hydroxyisoglabrolide),甘草環氧酸(liquoric acid)等。又含黃酮成分:光果甘草甙(liquiritoside)即是甘草甙,光果甘草甙元(liquiritogenin)即是甘草甙元,異光果甘草甙(isoliquiritoside)即是異甘草甙,異光果甘草甙元(isoliquiritogenin)即是甘草甙元,新甘草甙,親異甘草甙,異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糖甙(licuraside,licurazid),異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糖甙[neolicuraside,isoliquiritigenin-4-apiofuranosyl(1→2)glucopyranoside],光果甘草寧(glabranin),光果甘草醇(glabrol)、光果甘草定(glabridin),光果甘草酮(glabrone),光果甘草素(glabreene),7,2'-二羥基-3',4'-亞甲二氧基異黃酮(glyzaglabrin),7-乙醯氧基-2-甲基異黃酮(glazarin),7-甲氧基-2-甲基異黃酮(7-methyoxy-2-methylisoflavone),7-羥基-2-甲基異黃酮(7-hydroxy-2-methylisoflavone),生松黃烷酮(pinocembrin),櫻黃素(prunetin),刺芒柄花素等。又含光果甘草香豆精(liqcoumarin)及水溶性多糖及果膠(pectin)。光果甘草的地上部分分離得到18β-甘草次酸,18α-甘草次酸(18α-glycyrrhetic acid)即是烏熱酸(uralenic acid),以及多種黃酮類化合物:槲皮素,異槲皮甙(isoquerciTCMLIBin),槲皮素-3-雙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bioside),山柰酚(kaempferol),紫雲英甙,肥皂草素(saponaretin),甘草甙元,異甘草甙元,芫花素(genkwanin),山柰酚-3-雙葡萄甙(kaempferol-3-glucoboside)等。另含多糖9.7%,其中水溶性多糖1.6%。

3、脹果甘草:根含三萜類甜素,甘草次酸-3-芹糖葡萄糖醛酸甙(apioglycyrrhizin),甘草次酸-3-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甙(araboglycyrrhizin)。其他三萜成分有:18β-甘草次酸,11-去氧甘草次酸,烏拉爾甘草皂甙A3、G2、H2等。又含黃酮類成分:甘草甙元,甘草甙,異甘草甙元,異甘草甙,芒柄花甙,4',7-二羥基黃酮(4',7-dihydroxyflavone),甘草黃酮(licoflavone)A,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糖甙,異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糖甙,甘草杳耳酮(licochalcone)A、B、C、D,刺毛甘草查耳酮(echinatin),光果甘草酮等。還含二芳基丙二酮類成分:5'-異戊烯基甘草二酮(5'-prenyllicodione),脹果甘草二酮(glycyrdione)A、B及脹果甘草寧(glyinflanin)A、B、C、D。基中脹果甘草二酮A與脹果寧A系同一物質。又含β-谷醇(β-sitosterol)。

4、粗毛甘草:根含三萜類成分:甘草酸,光果甘草內酯等。又含黃酮類成分:甘草甙,異甘草甙,粗毛甘草素(glyasperin)A、B、C、D,熊竹素(kumata kenin),黃寶石羽扇豆素(topazolin),甘草異黃酮(licoisoflavone)B,半甘草異黃酮(semilicoisoflavone)B,甘草異黃烷酮(licoisoflavanone),3'-(γ,γ-二甲基烯丙基)奇維酮[3'(γ,γ-dimethylallyl)-kievitone],甘草西定,甘草異黃烷(licoriisoflavan)A,1-甲氧基菲西佛利醇(1-methyoxyficifolinol)。又含香豆精類成分:甘草香豆精,異甘草香豆精(isoglycycoumarin),甘草酚,甘草香豆酮。另含水溶性多糖和果膠。

5、黃甘草:根和根莖含三萜類成分:甘草酸,戊拉爾甘草皂甙A及B,黃甘草皂甙(glyeurysaponin)。又含黃酮類成分:黃甘草甙(glycyroside),芒柄花甙,甘草甙,異甙草甙,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糖甙,異甘草元-4'-芹糖葡萄糖甙,南酸棗甙(choerospondin),廣豆根黃酮甙(sophoraflavone)B,夏弗塔雪輪甙(schaftoside),三色堇黃酮甙(isovi-osanthin),苜蓿紫檀酚-3-O-葡萄糖甙(medicarpin-3-O-glucoside),紐西蘭牡荊甙Ⅱ。還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根皮酸(phloretic acid)。

6、雲南甘草:根含三萜類成分。將總皂甙水解得到雲南甘草次皂甙D(glyyyunnanpro -sapogenin D),雲南甘草皂甙元(glyyunnansapogenin)A、B、C、E、F、G、H和馬其頓甘草酸(macedonic acid),又含β-谷甾醇。還含黃酮類成分:異甘草甙元,4',7-二羥基黃酮,7-甲氧基-4'-羥基黃酮(7-methoxy-4'-hydroxyflavone),7-甲氧基-4'-羥基黃酮醇(7-methoxy-4'-hydroxyflavonol)。另據報導,根含三萜皂甙:雲甘甙(yunganoside)A1、B1、C1、D1、E2和F2,加含生物鹼:下箴刺桐鹼(hypaphorine)。

7、我國市售甘草商品:除上友誼賽品種外,還有以地區為名的未定種,對它們的研究也不少。茲擇其重要者簡述如下:

(1)西北甘草的根和根莖含甘草酸,甘草甙,異甘草甙,甘草甙元,異甘草甙元,甘草香豆精,甘草吡喃香豆精,甘草香豆酮,甘草查耳酮A,異甘草黃酮醇,西北甘草異黃酮(glycyrrhisoflavone),西北甘草異黃烷酮(glycrrhisoflvanone),甘草黃酮醇,甘草豆精-7-甲醚,甘草西定,甘草利酮,甘草寧F、G、H、I,甘酚,5-O-甲酚(5-O-methylglycyrol),熊竹素等。

(2)新疆甘草的根和根莖含甘草酸,甘草甙,異甘草甙,異甘草甙元,4',7-二羥基黃酮,刺芒柄花素,光果甘草醇,刺毛甘果查耳酮,甘草查耳酮A、B,甘草異黃酮B,甘草異黃烷酮(licoisoflavanone),光果甘草素,光果甘草定等。

(3)東北甘草的根和根莖含甘草酸,甘草甙,異甘草甙,甘草甙元,異甘草甙元,甘草香豆精,甘草吡喃香豆精,甘草香豆酮,甘草香豆酮,甘草西定,甘草利酮,甘草酚,5-O-甲基甘草酚等。

注意事項

毒副作用

不久前曾經提過,傳統藥物方劑的組成有君臣佐使四類藥物,而“使藥”是引導藥物直達病變部位,兼有調和作用。這么一來,藥物不必運行到別的器官,導致其他器官受到藥物不必要作用損害,減少副作用。(請參閱何乃強、陳鏡洲合著,新加坡康復協會2000年出版《藥物的認識》第141頁)

在傳統醫學,甘草(licorice)是多屬於使藥,它有調和諸藥的功能,而且很多傳統藥方都用上甘草配搭。甘草含有很多化學成份,但以甘草酸(又稱甘草甜素,Glycyrrhizic acid 或 Glycyrrhizin),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為主。市面上出售的零食如糖果、酸梅、橄欖,有些是用甘草調製或混有甘草,可是如果長期吃甘草,或是吃了大量的甘草,那恐怕會有不良後果。

甘草的藥理作用有腎上腺皮質激素(荷爾蒙)樣作用,很多對甘草有認識人的知道過量的甘草會使到尿量及鈉(sodium,鹽含有成份)的排出減少,身體會積存過量的鈉(鹽分)引起高血壓;水分儲存量增加,會導致水腫。同時過多血鉀流失引起的低血鉀症,導致心律失常,肌肉無力。電子顯微鏡觀察表明甘草能致心肌損傷。這些研究結果,早已在西方的醫學文獻刊出。

更有報告指出它還可以影響腦部,病人會出現嗜睡的症狀。

配伍禁忌

抗菌藥:甘草及其製劑中含糖皮質激素類物質,大劑量的甘草與四環素族、紅黴素、氯黴素等抗菌藥聯用,可降低這些藥物的吸收率,如長期配伍聯用還可引起二重感染。甘草還忌與異煙肼、兩性黴素B長期配伍,以避免藥物毒副作用增大。黃連素與甘草同用抑菌作用呈降低趨勢。另外臨床中還有將抗菌消炎的頭孢氨苄片與具有止咳祛痰作用的甘草合劑同用,結果導致頭孢氨苄片抗菌作用降低的報導。

水楊酸類及非甾體抗炎、解熱、鎮痛藥:甘草所含的甘草酸經酶的作用可水解成甘草次酸和葡萄醛酸。甘草次酸的結構與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相似,若與水楊酸衍生物合用,能使消化道的潰瘍率增加。曾有報稱,將複方甘草片與阿司匹林合用,使患者原有十二指腸潰瘍面積增大,導致上腹部疼痛加劇,上消化道出血。這是由於阿司匹林對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對原有潰瘍者尤應慎用。甘草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與阿司匹林合用,可加重對消化道的刺激,故在用藥上不宜聯合套用。

降糖藥:口服降糖藥甲苯磺丁脲、降糖靈、優降糖,胰島素等若與甘草配伍同服可降低降糖藥的效果。因糖皮質激素能使胺基酸、蛋白質從骨骼肌中轉移到肝臟,在相關酶的作用下使葡萄糖和糖原的產生增加,故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甘草有糖皮質激素樣作用,所以與降糖藥在藥理上是拮抗的。有報導稱降糖靈與甘草甜素片同服使患者血糖升高,病情加重。這是由於甘草甜素可影響降糖靈的降糖效果。此外,甘草的糖皮質激素樣作用,還可增加肝糖原,升高血糖。

強心甙類藥物:甘草具有去氧皮質酮樣作用,可瀦鈉排鉀,使體內鉀離子減少,導致心臟對強心甙敏感性增加,從而發生中毒。臨床上有炙甘草與洋地黃毒甙片同服,患者出現室早、二聯律、一聯律的報導。這是由於甘草能導致低血鉀,與洋地黃毒甙片同服極易誘發洋地黃中毒反應發生。應避免二者聯用或聯用時適當補充鉀鹽。

利尿藥:甘草的糖皮質激素樣作用,能保鈉排鉀。若與排鉀性利尿藥如氫氯噻嗪、利尿酸、速尿、氯噻酮、乙醯唑胺等合用,能使血清鉀離子濃度降低,易加重發生低血鉀的危險,增加不良反應,如水腫、壓升高、全身無力,甚至可發生嚴重低鉀性癱瘓。臨床上出現過複方甘草片與雙氫克尿噻片同服,導致患者浮腫加劇並出現尿瀦留。原因是甘草次酸有排鉀作用,能引起低血鉀,雙氫克尿噻片也能加速鉀離子的排泄,故二者合用可引起低鉀性水腫、尿瀦留。應避免二者配伍使用或合用時加強補鉀。

甘草可引起高血壓

如果你有高血壓,請遠離甘草。冰島科學家發表在內分泌學會第82屆年會上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每天食用小量甘草會引起血壓增高。

在瑞典哥德堡薩霍琳斯加大學附屬醫院(Sahlgrenska University Hospital in Gothenburg Sweden),Helga Sigurjonsdottir醫生稱,“3名高血壓婦女在就醫時稱她們經常食用大量甘草,正是此事促使我們對其進行研究。”

當這些婦女停止食用甘草時,她們的血壓開始降低。甘草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即甘草次酸,可影響調節血壓的激素分泌。目前已經了解到食用大量甘草會導致血壓明顯增高,但是食用小量甘草是否會有影響尚不清楚。

研究人員選取64名志願者進行研究。受試者每天食用一定量的甘草,持續2-4周。他們被分成三組,每組服用劑量不同,範圍從每天50克到200克。

兩周后,所有受試者均出現血壓增高的現象。每天服用50克的受試者血壓平均升高3.5mmHg,而每天服用200克的受試者平均升高14mmHg。

研究人員稱,“這表明即使是小量的甘草對血壓也有明顯影響。”

但是徹底戒絕甘草幾乎是不可能的。甘草目前被廣泛套用於菸草製造業中,可製成香菸或菸草口香糖,在後者中,作為甜味劑的甘草使之咀嚼起來味道更加香甜。

甘草還可作為甜味佐料使啤酒顏色加深,尤其是對於那些用麥芽釀造的啤酒。當然,你可以吃紅甘草,它含有櫻桃調味品,而不含有任何真正的甘草成分。

藥材鑑別

性狀鑑別

甘草 甘草

(1)本品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棕色細胞。皮層較窄。韌皮部射線寬廣,多彎曲,常現裂隙;纖維多成束,非木化或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常含草酸鈣方晶;篩管群常因壓縮而變形。束內形成層明顯。木質部射線寬3~5列細胞;導管較多,直徑約至160μm;木纖維成束,周圍薄壁細胞亦含草酸鈣方晶。根中心無髓;根莖中心有髓。粉末淡棕黃色。纖維成束,直徑8~14μm,壁厚,微木化,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草酸鈣方晶多見。具緣紋孔導管較大,稀有網紋導管。木栓細胞紅棕色,多角形,微木化。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藥渣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正丁醇提取3 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用水洗滌3次,蒸乾,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甘草對照藥材1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甘草酸銨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用1%氫氧化鈉溶液製備的矽膠G薄層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 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置紫外光燈(365nm) 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黃色螢光斑點。

理化鑑別

1. 取本品粉末置白瓷板上,加80%(V/V)硫酸數滴, 顯黃色, 漸變橙黃色(甘草甜素反應)。

2. 薄層層析

樣品液: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40ml加熱回流1小時,過濾,藥渣加甲醇30ml加熱回流1小時,過濾,濾液蒸乾,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合併提取液,用水洗滌3次後,蒸乾,殘渣加甲醇2ml溶解。

對照品液:甘草酸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

展開:矽膠G薄層板, 點樣5(l ,以酯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30∶2∶2∶4) 為展開劑,展距8cm。

顯色:以硫酸乙醇液噴霧,105℃加熱,在紫外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溶液色譜在與對照品溶液色譜的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

1.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用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甲醇-0.2mol/L醋酸銨溶液一冰醋酸(67:33:1)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50nm。理論板數按甘草酸單銨鹽峰計算應不低於2000。

2.對照品溶液的製備:取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約10m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動相溶解並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單銨鹽對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為0.1959mg)。

3.供試品溶液的製備:取本品中粉約0.3g,精密稱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動相約45ml,超聲處理(功率250W,頻率20kHz)30分鐘,取出,放冷,加流動相至刻度,搖勻,濾過,即得。

4.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μl,注人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擬撤添加劑

衛生部在其官方網站發函,擬撤銷2,4-二氯苯氧乙酸等38種食品添加劑,茶黃色素、茶綠色素、柑桔黃、黑加侖紅等不少著色劑便位列其中。衛生部曾於今年1月公開徵求55種食品添加劑安全性和工藝必要性意見。根據徵求意見情況並經組織專家審核,2,4-二氯苯氧乙酸等38種食品添加劑已不具備技術必要性,擬根據有關規定予以撤銷。

中藥故事

中藥和事佬

明代陸粲《庚巳編》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御醫盛寅有一天早晨剛進御藥房,就感到頭痛眩暈,隨即昏倒不省人事。由於事發突然,周圍的人皆束手無策,不知

甘草製劑 甘草製劑

如何是好。訊息傳出,有一位民間醫生自薦為盛寅治病,取中藥甘草濃煎後令其服用,不久盛寅便甦醒過。其他的御醫頗感驚奇,這位民間醫生解釋:盛御醫因為沒有吃早飯就走進藥房,胃氣虛弱,不能抵禦藥氣鬱蒸,中了諸藥之毒,故而昏仆。甘草能調和諸藥之性、解百藥之毒,所以讓他服用甘草水後便甦醒了。

甘草是一種臨床套用非常廣泛的中藥,《神農本草經》稱之為"美草"、"蜜甘",列為上品.遠在晉代以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甘草是解毒良藥,可以"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

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氣和中、清熱解毒、祛痰止咳及緩急止痛之功效。據科學實驗證明,甘草的主要成分是三萜皂甙甘草素(即甘草甜素),還含有還原糖、澱粉及膠質等成分,有類似西藥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以甘草配合其他藥物,可治療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氣喘咳嗽、癰疽瘡瘍和腹中攣急疼痛等多種病症。甘草還可用於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肺結核、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栓性靜脈炎、瘧疾等。

但是,甘草在套用時,一般不起主要治療作用,它的任務是幫助"君藥"發揮作用,並能減輕一些藥物的毒副反應,使方中諸藥同舟共濟,驅除邪患。古人謂:"甘草,味至甘,得中和之性,有調補之功。故毒藥得之解其毒,剛藥得之和其性,表藥得之助其外,下藥得之緩其速。"雖然如此,若配伍套用失當,甘草則當和不和,當解不解,增藥之毒,助邪肆虐。正因為此,甘草又有藥中"和事佬",毀譽參半的稱號。

甘草藥膳

甘草藕汁飲

配方:

甘草6克,藕500克

製作:

1,把藕洗淨,切成細絲,用紗布絞取汁液;甘草洗淨。

2.把甘草放入鍋內,加入200毫升,煎煮25分鐘,濾去甘草,留藥液。

3,把藕汁與甘草液混合均勻即成。

功效:清肺潤燥,生津涼血。適用於上中消型糖尿病患者。

附子甘草飲

配方:

炙附子10克,乾薑5克,炙甘草5克,白糖20克。

製作:

1.將以上藥物放入燉杯內,加水適量,煎煮25分鐘,去渣,留汁液。

2.在汁液內加入白糖攪拌即成。功效:強心溫陽,消炎祛寒。適用於急性吐瀉、體內水分大量損失、手腳冰冷的患者食用。

配方:

胖大海3枚,甘草3克。

製作:

藥膳 藥膳

1.把胖大海、甘草放入鍋內,加水100毫升。

2.把鍋內置於火上煮10分鐘即成。

功效:清熱,潤肺,解毒。適用於上下消型糖尿病患者。

甘菊飲

配方:

菊花6克,甘草3克,白糖30克。

製作:

1.把菊花洗淨,去雜質;甘草洗淨,切成薄片。

2.把菊花、甘草放入鍋內,加清水300毫升,把鍋置於中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煮15分鐘,過濾,去除藥渣,留汁。

3.在藥汁內加入白糖,拌勻即成。

功效:滋補心肝,理氣明目。適用於心肝失調型冠心病患者。

綠豆甘草湯

綠豆100克,生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的功效。

甘草蜜棗湯

蜜棗10枚,生甘草6克。共放入砂鍋內,加水2碗,煮至1碗(約300毫升),去渣飲服,每日2次。具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所致的咳嗽、咽乾喉痛等症。

甘麥大棗湯

生甘草10克,大棗10枚(去核),小麥50克。共放入砂鍋內,加水煮至小麥開花,去大棗即可食用。具有益氣養血、清心安神的功效,是治療女性更年期綜合徵的良方。

進出口量

2013年新疆口岸進口甘草5.1萬噸,較2012年增加98.3%;價值6820萬美元,增長1.4倍;進口平均價格1342.5美元/噸,上漲19.1%。12月份進口5455噸

中藥 中藥

,增加71.3%;價值758萬美元,增長81.3%;進口平均價格1388.8美元/噸,上漲5.8%,環比下跌7.2%。

2013年甘草進口量顯著增長,尤其下半年增長明顯,較2012年下半年均大幅增長。平均價格自2012年第4季度以來始終在每噸1200美元上下波動,而2013年下半年逐漸呈現出波動中上升的態勢。

加工貿易份額逐步擴大,一般貿易和邊境小額貿易均有增長。2013年新疆口岸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2392萬美元,同比增長88.4%,占同期新疆口岸甘草進口總額的35.1%;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2436萬美元,增長1.1倍,占35.7%;以邊境小額方式進口1992萬美元,增長3.6倍,占29.2%。

民營企業增長較快,國有企業大幅增長。2013年民營企業進口3910萬美元,增長1.6倍,占57.4%;國有企業進口甘草2438萬美元,增長1.9倍,占35.7%;同期,外資企業進口472萬美元,下降12.4%,占6.9%。

哈薩克斯坦為甘草主要進口國,各貿易夥伴均有增長。2013年新疆口岸自哈薩克斯坦進口甘草3979萬美元,增長1.6倍,占58.3%;自烏茲別克斯坦進口1381萬美元,增長39%,占20.2%;自亞塞拜然進口甘草797萬美元,同比增長2.5倍,占11.7%。同期,新疆口岸自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也有少量進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