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書 名: 新編歷代名方
作 者:連建偉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3月
ISBN: 9787117112659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 元
頁 數:469
裝 幀:精裝
圖書目錄
緒言
第一章 解表劑
第一節 辛溫解表
麻黃湯
附方:三拗湯,華蓋散,麻黃加術湯桂枝湯
附方:桂枝加葛根湯,桂枝加厚朴杏子湯,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大青龍湯
附方:越婢湯
小青龍湯
附方:小青龍加石膏湯,射干麻黃湯蔥豉湯
附方:蔥豉桔梗湯香蘇散香薷散
附方:新加香薷飲
第二節 辛涼解表
銀翹散
桑菊飲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第三節 扶正解表
人參敗毒散
附方:荊防敗毒散,連翹敗毒散麻黃附子細辛湯
附方:麻黃附子湯加減葳蕤湯
第二章 涌吐劑
瓜蒂散
救急稀涎散
鹽湯探吐方
第三章 瀉下劑
第一節 寒下
大承氣湯
附方: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
大黃牡丹湯
附方:薏苡附子敗醬散更衣丸
第二節溫下
溫脾湯
三物備急丸
第三節 潤下
麻子仁丸
附方:五仁丸
第四節 逐水
十棗湯
附方:控涎丹舟車丸
第五節 攻補兼施
黃龍湯
增液承氣湯
第四章 和解劑
第一節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大柴胡湯
蒿芩清膽湯
第二節 調和肝脾
四逆散
附方:柴胡疏肝散
逍遙散
附方:加味逍遙散,黑逍遙散
痛瀉要方
第三節 調和腸胃
半夏瀉心湯
附方: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附子瀉心湯
黃連湯
第五章 溫里劑
第一節 溫中祛寒
理中丸
附方:附子理中丸,理中安蛔湯
吳茱萸湯
小建中湯
附方:黃芪建中湯,當歸建中湯
大建中湯
第二節 回陽救逆
四逆湯
附方:通脈四逆湯,四逆加人參湯,茯苓四逆湯
參附湯
附方:獨參湯,芪附湯,術附湯,二加龍骨湯
真武湯
附方:附子湯
黑錫丹
第三節 溫經散寒
當歸四逆湯
附方: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黃芪桂枝
五物湯
暖肝煎
陽和湯
第六章 清熱劑
第一節 清氣分熱
白虎湯
附方:白虎加人參湯,白虎加桂枝湯,白虎加蒼朮湯
竹葉石膏湯
梔子豉湯
附方:枳實梔子豉湯
涼膈散
第二節 清營涼血
清營湯
附方:清宮湯
犀角地黃湯
附方:神犀丹
第三節 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
清瘟敗毒飲
……
第七章 開竅劑
第八章 補益劑
第九章 固澀劑
第十章 安神劑
第十一章 治風劑
第十二章 治燥劑
第十三章 消導化積積劑
第十四章 理氣劑
第十五章 理血劑
第十六章 祛濕劑
第十七章 祛痰劑
第十八章 安蛔驅蟲劑
方名索引
主要參考書目
……
前言
方劑之學,源遠流長,《黃帝內經》中就有治目不瞑的半夏秫米湯,治臌脹的雞矢醴,治血枯的四烏鰂骨一藘茹丸,治陽厥的生鐵落飲,這些古方,至今猶為醫家所樂用。降至宋代,皇室組織人員編纂《聖濟總錄》,全書二百卷,蒐集醫方近二萬首,凡內、外、婦、幼、五官各科均有論、方。另有《聖惠方》一百卷,系蒐集北宋以前各種方書及民間效方彙編而成。又有《和劑局方》,系宋太醫局編纂,書中列病證十四門,方七百八十八首。如現代臨床常用的二陳湯、川芎茶調散、逍遙散、參苓白朮散等,均出自《局方》。
金元時期,劉完素善用寒涼,張從政創汗吐下三法,李杲治病注重脾胃,朱震亨創陽有餘陰不足論,以上四家,各有治療專長,著名方劑。如劉完素的天水散,張從政的木香檳榔丸,李杲的補中益氣湯、硃砂安神丸,朱震亨的大補陰丸、虎潛丸、保和丸等,均為現代常用之方。
降至明清,方劑專書有蓬勃發展之象,如張景岳的《古方八陣》、《新方八陣》,吳鶴皋的《醫方考》,徐靈胎的《蘭台軌範》,汪昂的《醫方集解》,吳儀洛的《成方切用》等,皆為方劑學善本。
浙江中醫學院連君建偉,對於方劑素有研究,近著一書,題為《歷代名方精編》。每首方劑分組成、用法、功效、主治、證候分析、方解、臨床運用、原書指要、方論選錄、醫案驗證十項。選正方、附方共三百首,收羅廣博,引證詳明,查閱便利,較之汪昂《醫方集解》、吳儀洛《成方切用》,更為符合時代要求。對提高一般中醫的理論與臨床水平,頗有幫助,誠為現代方劑學之佳作。連君來箋囑寫序言,爰抒管窺,略言如上。
書摘
第一章 解表劑
凡用解表藥為主組成,具有發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疏散外邪,解除表證的方劑,統稱解表劑,屬於“八法”中的“汗法”。
肌表是人身的藩籬,所以六淫傷人,一般多先出現表證。所謂表證,就是邪在肌表,證見惡寒、發熱、頭痛、身疼、脈浮等。又如麻疹初期、瘡瘍初起、水腫、痹證亦可見有表證。此時邪氣輕淺,可用解表之法使邪仍從肌表而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因其輕而揚之”,“其在皮者,汗而發之”,這就是表證的治療原則。如果失時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從外解,必轉而深入,致有傳變之患。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又說:“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由此可知,汗法居八法之首,是有深意的。
表證,又有風寒、風熱的不同。風寒表證治宜辛溫解表;風熱表證治宜辛涼解表。此外,如果患者兼見氣、血、陰、陽不足的,還須結合補益法,以扶正祛邪。因而解表劑可分為辛溫解表、辛涼解表和扶正解表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