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鱗龜鮻

前鱗龜鮻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有隆脊。頭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而不具唇齒,上唇有1列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發達,脂眼瞼長和眼徑比1.7-2.2;前眼眶骨寬廣,無缺刻,其大小佔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拍攝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拍攝

學名:Chelonaffinis

命名者:(Günther,1861)

中文名:前鱗龜鮻

中國大陸名:前鱗鮻

俗名:豆仔魚、烏仔、烏仔魚、烏魚、前鱗鮻科中文名鯔科

模式種產地:Amoy,China英文俗名;Easternkeelbackmullet;Greymullet科號科名F245 Mugilidae

棲息深度:0-20公尺

最大體長:30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前鱗龜鮻標本前鱗龜鮻標本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否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世界分布:西北太平洋台灣分布西部、南部、北部、小琉球

棲息環境:礁區、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舄湖、礁沙混合區

同種異名:Chelonaffinis,Lizacarinata,Lizaklunzingeri,Mugilaffinis,Myxusprofugus

形態特徵

蔡正一 2008/10/1拍攝X光照片 台南,西港,曾文溪高炳華 鑑定標本號:ASIZP0058612蔡正一 2008/10/1拍攝X光照片 台南,西港,曾文溪高炳華 鑑定標本號:ASIZP0058612

體延長呈紡綞形,前部圓形而後部側扁,背有隆脊。短,圓筒形。吻短;唇薄,下唇有一高聳的小丘而不具唇齒,上唇有1列唇齒。眼圓,前側位;脂眼瞼發達,脂眼瞼長和眼徑比1.7-2.2;前眼眶骨寬廣,無缺刻,其大小占滿唇和眼之間的空間。小,亞腹位;上頜骨末端彎曲向下且寬大略呈方形,末端遠於口角後緣;牙細弱或絨毛狀。鼻孔每側各一對。在稚魚期為圓,隨著成長而變為具有多列錐型櫛刺的櫛鱗;頭部及體側的側線發達;側線數目11-13條;側線鱗33-43。耙繁密細長,第一鰓弓下枝鰓耙43-68。背鰭兩個,第一背鰭硬棘IV,第二背鰭鰭條I,8;胸鰭上側位,具16鰭條,基部無藍斑駁或黑點,腋鱗發達;腹鰭腹位,具鰭條I,5,腋鱗發達;臀鰭具鰭條III,9-10;尾鰭分叉或凹入。幽門垂數5條。新鮮標本體背暗褐色,體側銀白色,腹部漸次轉為白色。除腹鰭為白色外,各鰭為橄欖綠至暗色。胸鰭基部無色。Lizaaffinis為其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砂泥底質地形的海域,而河口區或紅樹林等半淡鹹水海域亦常見其蹤跡,亦常侵入河川下游。以底泥中有機碎屑或水層中的浮游生物為食,群棲性,常成群洄游,幼魚在受到驚嚇時,會有躍離水面的動作。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水域,包括日本台灣海南島等。台灣除東部外各地沿岸或河口區均有。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主要為沿岸流刺網或待袋網等法捕獲,但產量不多,且因本種魚體型較小,又沒有烏魚有飽滿的卵,故經濟價值不像烏魚來的高,魚肉適合煮湯或紅燒皆不錯。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