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中文名:阿氏飛魚
學名:CheilopogonABEI
英文名:Cypselurusexisiliens,Cypseluruskatoptron,Exocoetusnigricans,Exocoetusspeculiger
俗名:阿氏須唇飛魚
飛烏科名:Exocoetidae
科中文名:飛魚科
同種異名:Cypselurusexisiliens,Cypseluruskatoptron,Exocoetusnigricans,Exocoetusspeculiger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主要分布
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索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北部海域。中國台灣分布於南部、東部、綠島及蘭嶼海域。模式種產地:
W.Pacific,nearAdmiraltyIs.,1°00'S,148°00'E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棲息環境:大洋、近海沿岸棲息深度:0-20米最大體長:18cm
形態特徵:
體延長,稍側扁,背部平直,腹部圓突。頭中大,較寬,前端平扁。吻寬短。眼較大,側位。口小,上位,橫裂,能伸縮;上頜較下頜短,下頜向上突出。體被較大圓鱗,頭部被鱗。無側線。背鰭一個,短而後位,具6分支鰭條,無硬棘;背鰭與臀鰭基後部相對;臀鰭無不分支鰭條,具15-19分支鰭條,起點距尾鰭基較距吻端為近;胸鰭上側位,基部斜直,末端伸越腹鰭基;腹鰭腹位,末端伸達肛門;尾鰭截形,長約與頭長相等。無鰾。腸短,較體長為短或等長。體背側淡灰色,體側及腹面銀白色;頭部及體體多具小黑點;體背部正中線具一暗褐色縱帶,自頸部後延至尾鰭基;體側中央具一縱行黑線,始於鰓蓋上角或胸鰭末端處,後延伸至尾鰭基。各鰭微黑,雄魚的腹鰭在生殖季節尤黑。
棲所生態:
洄游性魚種,生活於近海或淺海域之表水層,並不分布於開放水域。受驚嚇時會利用其特化的胸鰭躍出水面作長距離的滑翔。主要以橈腳類及端腳類等浮游生物為食。所產的卵團具有黏絲,可附著於漂游物或底棲海藻上。漁業利用:每年春夏季隨著黑潮洄游至本省東南沿海,是主要的漁期。可利用流刺網或定置網等漁法捕獲,或編織草蓆採收飛魚卵。成魚適合紅燒或煮湯,亦可曬乾食用;魚卵則利用於鹽漬,風味不錯。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三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