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寨後村
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70公斤。 1975年,人均糧食210公斤,全村總收入29萬元。 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張廷美任主任。
基本信息
- 中文名:前寨後村
- 所屬國:中國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363人
- 特色產業:大豆、蘋果、板栗
基本概況
全村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6.7公頃。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芋頭、大豆、蘋果、板栗等。有山嵐73.3公頃,主要樹種有刺槐、柳樹、松樹、柞樹等。 2002年,全村119戶,363人。有張、董2姓,均為漢族,其中人口較多的是張姓。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同年設村公所,張殿軍任村長。
1946年8月中共前寨後村黨支部成立,張永開任黨支部書記。
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成立生產大隊。
1970年春夏爆發松毛蟲災害,部隊出動飛機噴藥滅蟲;同時也導致黃蜂、黃雀等十幾種動物遭受藥害,破壞了生態平衡。
1973-1974年,爆發松乾蚧蟲害,73公頃松樹林相繼死亡。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僅60多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200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250公斤,比1978年增產了50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提高到586公斤,總產達到17.78萬公斤。 1982年以來,進行農業結構調整,黨支部帶領民眾栽植蘋果7公頃,主要品種有紅富士、嘎啦等。後又發展板栗等乾雜果3.3公頃。2000年,乾雜果收入1.5萬元。畜牧養殖、蔬菜和果品成為全村農業的三大支柱。 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177萬元,其中農業136萬元,畜牧養殖業39萬元,林業2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初期,本村無工業項目。改革開放後,不少村民進入鄉鎮企業或外出打工。2002年,在外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9人,收入14萬元,其中工業11萬元,建築業3萬元。
第三產業由於本村地處偏僻山區,第三產業落後。2002年,全村有1處小商店,經營菸酒糖茶等日用品,另有部分村民從事運輸業和飲食服務業。本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人,收入23萬元,其中運輸業9萬元,商飲業6萬元,服務業8萬元。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解放前,本村無一人入學讀書。解放後,入學兒童先後在蒼山村、吉格莊、北樓底村、鐵口完小讀書。1956年,村成立複式國小,兒童入學率達到80%。1978年,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國中生入學率達到90%,1985年達到100%。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1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不足100公斤。60多戶的村子,就有10餘戶逃荒要飯。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17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210公斤,全村總收入29萬元。2002年,人均糧食270公斤,人均存款餘額2100元,全村有各種農用運輸車輛40多輛、機車13輛、電話14部、彩電22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狹窄不整,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破爛不堪,人均住房面積6平方米。1984年以來,村統一規劃房屋建設。村民大多數住上了寬敞、明亮的瓦房。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達到19平方米。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5年5月,張永開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個黨員。1946年8月,成立黨支部,張永開任黨支部書記。在黨支部的領導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參軍支前運動,先後有13人參加人民解放軍,其中有6人為國捐軀。1949年10月,黨員身份公開,全村有黨員15名。2002年,有黨小組3個,黨員24名。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張永開、張廷會、張廷仁、張兆善、張兆臣。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設村公所,張殿軍任村長。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成立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張廷美任主任。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張殿軍、張殿忠、張兆銘、張永樂、張永起、張永開、張廷會、張廷美、張廷仁、張兆臣、張兆虎、張廷臣、張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