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列

利列

利列,是黎族單簧氣鳴樂器。“利列”為黎語音譯。漢族稱口簫。流行於海南省昌江、東方、樂東、瓊中、通什和保亭等地。 在海南省五指山區的黎族村寨里,經常可以看到一種用竹管套接的像小塔一樣的民間豎吹樂 器,這就是利列。相傳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每逢黎家傳統節日,民間藝人們常常吹著它從各 個村寨相聚而來,由於吹奏時有著非常巧妙的換氣方法,有的人甚至能沿途吹奏幾公里遠, 樂聲也從不間歇中斷。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利列利列
利列,是黎族單簧氣鳴樂器。“利列”為黎語音譯。漢族稱口簫。流行於海南昌江東方樂東瓊中、通什和保亭等地。
在海南省五指山區的黎族村寨里,經常可以看到一種用竹管套接的像小塔一樣的民間豎吹樂 器,這就是利列。相傳已有幾百年的歷史。每逢黎家傳統節日,民間藝人們常常吹著它從各 個村寨相聚而來,由於吹奏時有著非常巧妙的換氣方法,有的人甚至能沿途吹奏幾公里遠, 樂聲也從不間歇中斷。
管身竹製,多使用當地出產的小山竹製作,用六、七節粗細不同的短竹管,由小到大套 接而 成(圖187),其外形有些和嗩吶桿相似。管身通高22厘米,上細下粗,上端最細管徑0 .7厘米,下端最粗管徑1.5厘米。每節上都開有一個圓形按音孔。原始的利列僅有 五孔,到了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樂東、昌江和東方一帶的西路利列,多為六節六孔,在上 端帶節的竹管上開有一個隙口,插入麥桿或樹葉等作為簧片,可吹出八個音;流行於瓊中、 通什和保亭一帶的東路利列,多為七節七孔,但最上一個按孔多作為裝飾用,在最細的留有竹節的竹管上,將其一側管壁削薄,三面剖開隙口,中間的小薄片作為發音的竹製簧片,簧舌朝下。目前,民間常用的利列,多為七節六孔,傳統的簧片是用竹片削薄後綁在上端竹管的背面吹口處,如今已改用蘆葦片制的簧片。利列多為吹奏者自製自用,因製作者取材和需 要的不同,製成的利列也有六、七、八、九孔之別(在五、六孔之間均設有一個背孔),調子也各異,其長短、大小也有區別,既有像鋼筆那樣大的小利列,也有像低音嗩吶那樣長的大 利列。所用的簧片,有的像西洋樂器單簧管的哨片,也有使用嗩吶哨的,可謂多彩多姿。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陳列著一支小巧玲瓏的利列,管身為七節六孔,全長16.3厘米,系1962年5月由廣東省民族歌舞團所贈。
演奏時,管身豎置,兩手分別按放上下按孔,口含管首簧片,吹奏方法基本與小嗩吶相同,它本身的音量雖不大,但在黎族氣鳴樂器中則居首位。其音列分別為:d1、e1、#f1、g1、a1、b1、e2、g2;a1、b1、c2、d2、e2、f2、a2、d3 。利列的音色與管子的高音區相似,明亮而富有特色,非常動聽,富於歌唱性,宜於表現歡快、熱情的曲調。低音豐滿、圓潤,中音清晰、柔和,高音尖銳、單薄。民間常用於節日、 喜慶或娛樂場合中,多為男子為女聲歌唱伴奏。用氣息來控制音準和音色,常使用的演奏技 巧有打音、震音、歷音、疊音、顫音等,並吸收了單吐、雙吐、花舌、滑音、斷音和頓音等 技巧,吹奏黎族風格樂曲時,多採用打音和下滑音的技巧。經過專業音樂工作者的改革,利 列已能發出由b—g2十三個音,顯著豐富了表現力,並製成高、中、低音大小不同的利列,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廣東省民族歌舞團和海南省歌舞團,都已將利列用於獨奏演出,並由樂隊伴奏,收到較好效果,深受廣大聽眾歡迎和好評。利列還用於樂隊中領奏或參加 合奏。樂曲有《相會在山欄園》、《回憶》、《婚禮舞曲》、《有情今夜來做伴》、《蕉園 晨曲》等。陳元浦創作的獨奏曲《相會在山欄園》,榮獲1983年第三屆全國音樂作品三等獎 。
黎族人民非常喜愛利列,不論是在務農的路上,還是在放牧中,或是在喜慶的場合里,都要吹奏利列,尤其是在水稻下種以後更要吹奏,黎家認為它會使稻子長得茂盛,獲得好收成。 黎族青年對利列更懷有特殊的感情,它是戀愛時必不可少的“紅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