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分類:青銅器年代:周
公卣,盛酒器,西周早期,1965年安徽屯溪奕棋出土,通高23.5厘米,口徑12.9厘米,安徽省博物館藏。公卣,低體垂腹,橫截面呈橢圓形。提梁飾蟬紋。頸飾相對回首夔紋,中置浮雕犧首。蓋、器均飾對鳳紋,鳳首回顧,羽冠相交下垂。器身兩面的紋飾稍異。此卣紋飾華麗,鑄技精湛,堪稱青銅器中之珍品。蓋、器同銘:“公作寶尊彝,其孫子永用。”
容酒器,是專用於盛放秬鬯(用鬱金草和黑黍釀成的酒)的祭器。形似壺,但有提梁,象橢圓形的大扁壺。基本形制是橢圓形,深腹、圈足、有蓋和提梁(也有少量無提梁的)。此外,還有方體和圓體的,但都很少。卣之名稱定於宋人,傳世遺器中無一自銘為卣的,但在殷墟甲骨文、西周金文和古經籍中則常見其名,《詩》、《書》、《左傳》等書及毛公鼎等器中都有"秬鬯一卣"之語。它是酒器中很重要的一類,出土數量很多。
①殷墟時的卣:形體扁高,腹兩側最大徑約近中段,扁體的截面呈橄欖形。
②殷末周初的卣:最大腹徑在下段,類似垂腹狀;頸較高,提梁裝於器肩兩側,也有裝於器肩前後的。還有一種直筒形並有提梁的卣,但並不盛行。
③西周晚期:已退出了禮器的行列。另:習慣上將殷墟時出現(個別也有周初的)的獸形或鳥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也稱為卣--鳥獸形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