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山

八角山

八角山位於河南省濟源市西八里胡同的北岸,和黃河南岸的鯀山遙遙相對,人稱“禹王台”,俗名叫“八角山”。傳說那是當年大禹治水的一個據點。 八角山的山腰上有一個洞,洞內四通八達,形成十字八條街,相傳大禹治水感動了天帝,天上各路神仙下凡,當時就在這個洞中商議治水大計,這個洞就被稱為神仙洞。胸懷大志的夏禹,主動請纓,要求重新治理水患,一是救人民出水火;二是替父親贖罪。當地的老百姓為了紀念禹王,曾編寫這樣一首民歌,歌中唱道:禹王治水禹王功,千秋萬代留美名。

名稱來歷

八角山八角山
因山有八角而得名。 八角山的山腰上有一個洞,洞內四通八達,形成十字八條街,相傳大禹治水感動了天帝,天上各路神仙下凡,當時就在這個洞中商議治水大計,這個洞就被稱為神仙洞。在戰亂時多有百姓避難其中,洞壁上有清代和民國難民避難和官員旅遊留下的題詞。在神仙洞的旁邊還有一個神女洞,傳說是七仙女下凡之後把她頭上的那個金簪掉在了這個洞中,這個洞內的景觀特別漂亮,有鐘乳石、石花、石筍。但是洞口非常窄,須爬著才能進去。

起源

八里胡同的北岸有一座大山,和黃河南岸的鯀山遙遙相對,人稱“禹王台”,俗名叫“八角山”。傳說那是當年大禹治水的一個據點。

卻說鯀一生辛苦操勞,奔波忙碌,積石成山,治理水患。在他看來已建功立業,無愧王命。孰不知他的功績轉眼卻變成了“滔天大罪”。那兇猛的洪水被大山擋住,卻肆虐於高原。然後溢山而出,又危害於平原,一發而不可收拾。水患變本加厲,人民災難深重。胸懷大志的夏禹,主動請纓,要求重新治理水患,一是救人民出水火;二是替父親贖罪。舜帝準許了他的請求。他便不辭艱辛,跋千山涉萬水,尋其根,找其源。然後,在八角山後的一個山洞裡召開各路神仙會議,共商治水大計。後世的人們就把當年召開神仙會的山洞叫作“神仙洞”。

一天,舜帝召見夏禹,問其治水之策。夏禹回答說:“中國之大,而水患無窮,滄海橫流,民不聊生。實乃民之不幸,國之不幸。以吾所察,神州之內,水患有四。一曰長江;二曰黃河;三曰淮河;四曰濟水,並成四瀆,盤亘華夏,塗炭生靈。以臣之見,要除其患,須降四龍,使之各歸其道,各走其路,自源頭入海流,方可滄海變良田。然後劃九州、封九山,鎮四瀆。諸路神仙各負其責,民可安居,國可太平,百業俱興,盛世將出。”舜帝聽了,十分高興。覺得禹勝己十倍。遂召文武百官,舉行禪讓儀式,將帝位傳給夏禹,禹即成為禹王。

禹王繼位後,親率大軍,治水十年,三過家門而不入。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中,他吸取了父輩的教訓,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交接處,將父親當年堆積起來的大山,推置河南,樹八角山於河北。又置蓮花於黃河之陰,立田山於黃河之陽,鑿開八里胡同,首尾相顧。並設水神於峽首,鬥神於峽尾,守關護口,使奔騰的黃河,象馴服的野馬,平平靜靜地穿峽而過。

黃河被征服了,他指著兩岸的大山對手下的臣民們說:“後人若有能耐,可在此築一壩,分流灌田,可利及九州。”至今,這裡還流傳著一首民謠叫作:“九蹬蓮花,轉轉有一灌,誰能得住這一灌,能治九州十八縣。”另一首民謠說:“八角山,八角山,立在九州正中間,何日黃河再泛濫,神仙洞中問神仙。”相傳那神仙洞中的石壁上,曾有當年禹王刻下的治水圖。因年深日久,今已不復存在。但是,後世的人們在建築防洪大堤時,總是採用象九蹬蓮花山和八角天柱山那樣的斜面,用來減弱洪水的衝擊力量。當地的老百姓為了紀念禹王,曾編寫這樣一首民歌,歌中唱道:禹王治水禹王功,千秋萬代留美名。治水之人何時去,留下八角古台空。脫韁野馬至此服,奔騰黃河腳下通。河流萬里歸大海,人活百歲思太平。 這就是八角山的起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