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內伶仃島保護區位於珠江口內伶仃洋東側,處在深圳、珠海、香港、澳門之間,總面積約554公頃,最高峰尖峰山海拔340.9米。內伶仃島峰青巒秀,翠疊綠擁,秀水長流,保存著較完好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種類繁多,有維管植物619種,其中白桂木、野生荔枝等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野生動物資源也十分豐富,主要保護對象為國家二級保護獸類獼猴,總數達900多隻,此外還有水獺、穿山甲、黑耳鳶、蟒蛇、虎紋蛙等重點保護動物。海濱生態公園
海濱生態公園建於1999年,總面積約22公頃。作為保護區外緩衝區域,由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統一管理。海濱生態公園內為南亞熱帶植被風光,公園東側的觀光道更是可以欣賞到紅樹林美景,因此每天都有數萬名遊客前來公園休閒娛樂。
福田紅樹林保護區
深圳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建於1984年,1988年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處設定,內設辦公室、科研室,下設派出所、管理站,共38名在編工作人員。自然保護宣傳和環境意識教育是自然保護區的主要職能之一。該自然保護區面積367.64公頃,有70公頃天然紅樹林,22種紅樹植物,189種鳥類,其中23種國家保護的珍稀瀕危鳥類。保護區目前已有觀鳥亭(約2公頃)和小沙河口生態公園(約19頃)可供生態環保教育使用。擬建的“生態展覽館”、“紅樹林觀賞園”、“鳥類樂園”、“觀鳥屋”、“綠色長廊”等項目建設完成後,可為生態環境教育提供更好的條件。福田紅樹林地處深圳灣東北岸,毗鄰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香港米埔保護區。紅樹植物具有“胎生”、“泌鹽”及“特殊根系”等奇特的生態特徵,福田紅樹林內有紅樹植物9科16種,主要是秋茄、木欖、桐花樹、白骨壤、海桑等;茂密的紅樹林東起新州河口,西至海濱生態公園,形成沿海的“綠色長城”。福田紅樹林有鳥類194種,其中卷羽鵜鶘、白肩雕、黑臉琵鷺、黑嘴鷗等23種為珍稀瀕危物種,每年有10萬隻以上長途遷徙的候鳥在深圳灣停歇,是東半球國際候鳥通道上重要的“中轉站”、“停歇地”和“加油站”。
福田紅樹林保護區面積368公頃,長約9公里,是全國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被國外生態專家稱為“袖珍型的保護區”。沙嘴至鳳塘口一帶的60公頃紅樹林是福田紅樹林保護區的核心,長勢也最為茂盛。據資料記載,紅樹可以生長數百年,福田紅樹林的樹齡則有70年。福田紅樹林是東南亞重要候鳥的遷徙地和越冬地,現有鳥類194種,其中24種是國家重點保護鳥類,常見的水鳥有40種,總量最高達6.8萬隻。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已被命名為深圳市環境教育基地。
在這裡,漲潮時,一望無際的的碧水上,露出一簇簇濃綠的葉叢,這是高幹紅樹林的冠頂。陽光下,水上綠葉萬叢,水下投影萬堆,風來影曳,百態媚生;當潮水緩退,一叢叢翠綠的紅樹林先高后矮的露出海面,越來越多,越來越密,漸漸的,一條蜿蜒曲折的綠色林帶出現在港灣里。
隨著海水的退去,綠色林帶不斷顯現在港灣里。近觀紅樹,其捲曲的樹幹和交錯的地面根,手挽著手,肩並著肩,依依偎偎,有的似仙翁捋須,有的如笑臉彌勒,有的像孩童摔跤,有的若二郎劈山;有的如龍如蟒,有的似獅似猴,有的像鶴像鷹......真是千姿百態。這些樹的頂上,點綴著一簇簇白的、紫的、藍的小花朵,在陽光的照映下,顯得格外絢麗多彩。
“紅樹林”名稱的由來
“紅樹林”名稱的由來,是源自於一種紅樹科植物———紅茄的特徵。這種樹的木材、樹乾、枝條、花朵都是紅色的,其中樹皮的部分可以提煉紅色染料,馬來人於是稱它的樹皮為“紅樹皮”,而中文名稱則叫紅樹(mangrove)。紅樹林泛指像紅茄這類生長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口、海岸沼澤區域的耐鹽性常綠灌木或喬木樹林,是陸地到海洋過渡的生態系。因此,紅樹林又有“潮汐林”的別稱。據龍崗區林業局的林業專家介紹,紅樹林的奇特之處,在於它的傳宗接代方式非常有趣。它的種子下端粗大而末端尖銳,長度一般在二十厘米左右,種子在母樹上成熟後,還要由母樹“懷胎”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裡,種子從母樹體內吸收營養,慢慢蔭芽,發育,待到具備獨立生長能力時,就脫離母樹,一個個往下一跳,就穩穩地插進淤泥,幾小時之後,上邊發出新芽,下邊長出新根———一棵小樹就這樣誕生了。有的跳落在水裡後,能隨波逐流兩三個月,當它遇到灘泥,三四個小時就能紮根生長了。
10年將造紅樹林濕地
《廣東省濕地保護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開始實施。按照《條例》的規定,擅自採伐、移植、採摘紅樹林的行為,將被處以罰款,造成嚴重後果者,最高可處罰款5萬元。記者從市農林漁業局了解到,《條例》規定,擅自移植、採伐、採摘紅樹林的,處以1000-3000元的罰款;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以1萬-5萬元的罰款;非法占用、徵用紅樹林地的,每平方米罰款20-30元;擅自在濕地挖塘、采砂、取土、燒荒的,罰款300-500元,造成嚴重後果的,罰款3000-5000元。
市農林漁業局林業處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整治,非法採伐紅樹林的行為在深圳已基本絕跡。不過,由於城市的發展,深圳的紅樹林及其賴以生存的濕地面積較建市之前的上世紀70年代末期,已經大大萎縮。今後,深圳將進入紅樹林的恢復階段。
按照市農林漁業局制訂的規劃,今後一段時間,深圳將在濱海大道沿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周邊,建設15公里長的紅樹林觀光帶,對華僑城片區的沿海濕地加強保護,栽植紅樹林,並將其納入自然保護區範圍;在寶安區福永—沙井一帶建設一個濕地公園,並儘可能栽植紅樹林;同時,東部沿海葵涌—鹽壩片區的銀葉樹群落作為紅樹林的一個特色樹種,將受到重點保護,在不久的將來,東部也將出現一片規模可觀的紅樹林片區。按照這個規劃,未來10年(2006-2015年),深圳將重新恢復營造紅樹林濕地335公頃,使全市紅樹林面積達到504.7公頃,基本恢復到上世紀70年代末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