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

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

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於1984年建立,總面積為858公頃,是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1984年建立,1988年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為858公頃。它是國際濕地公約保護對象,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重點保護對象。
一、地理位置
保護區位於廣東省深圳市珠江口伶仃洋東側,福田沙頭保護點位於深圳市福田南部的上、下沙頭一帶。
二、自然環境
保護區為丘陵海岸的基岩島,島上地勢東高西低,山巒起伏,峭壁崢嶸,最高點尖峰山海拔340.9米,大多數丘地在100米以下,地形起伏較大,坡度20~50°,局部有裸岩和陡壁。海岸線長11000米,曲折多沙灘。年均溫度為22℃,年均降水量1948毫米,最多達2662毫米,5~9月為雨季,相對溫度為80%,島上水資源豐富,多處山溪常年水流不斷。深圳灣的海岸帶河口,地熱平坦,為河流沖積的淤泥和沙層,一般厚度在10米以上。
三、植物資源
保護區有維管植物443種,福田紅樹林植物有20種。地帶性植被為季風常綠闊葉林。目前多為破壞後的次生林,主要組成樹種有樟類、栲類、榕樹類等。還有馬尾松林、木麻黃林、相思樹林以及荔枝、龍眼、柿、菠羅蜜、芒果等果樹林,野果類很多,如假蘋婆、小葉榕、油甘子、桃金孃、番石榴、芭蕉等,都是獼猴喜吃的果類。(圖1)群猴覓食
圖1
紅樹林主要植物有秋架、木欖(圖2)、海雌欖、海漆、海桑、紅海欖、珍珠茅水生黍、鋪地黍、桐花樹等。(圖3)紅樹林——桐花樹群落
圖2 圖3
蝦塘中有蘆葦、苔草等。保護區的植物中只有穗花杉為國家級保護植物。
穗花杉——我國特有樹種
紅豆杉科,常綠喬木或灌木,高約7米,小枝幾對生,開張。葉革質,披針形,長3~11厘米,寬6~11厘米,下面有兩條銀色氣孔帶,與綠色邊帶等寬。雄花序單生或兩三個簇生,雄蕊花葯2~5個。種子單生,長2.5厘米,下垂,除頂端外,幾乎全部為鮮紅色肉質假種皮所包。木材可供雕刻,種子能榨油,同時是觀賞樹種。
四、動物資源
深圳灣海灘上的紅樹林,既是防風固沙、防坡保堤的海上森林,又是遷徙鳥類和海洋生物棲息的、繁衍的良好場所。這裡約有鳥類256種,每當進入秋季時節,候鳥向南遷飛的時候,這裡便成為鳥類的樂園。
小白鷺是保護區的留鳥,它們主要以魚為食,所以經常活動在緩衝區的水塘邊。1993年小白鷺達到4~5千隻,1994年下降為2~3千隻。因其繁殖期對環境十分敏感,它們要求在3平方公里以內有大量魚塘,才能保證雛鳥的餵養需求。
保護區內有21種珍稀鳥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有白鸛、白肩雕。黑臉琵鷺為二級保護動物,全世界共有288隻,而深圳紅樹林中有84隻。它們不是留鳥,每年11月來,第二年4月初飛走。黑臉琵鷺有一張如同琵琶的扁嘴。
福田野生水禽有白鷺、夜鷺、池鷺、白骨頂、水鴨、海鷗等以及水生動物魚、蝦、蟹。
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獼猴、穿山甲、蟒蛇、虎紋蛙等生存繁殖。特別是獼猴,共有10群300多隻,每當人們上島旅遊時,既可觀賞山色海景,又可海浴逗猴,饒有趣味。
潮間帶魚類有36種,兩棲、爬行類20多種。
彈塗魚(圖4)
圖4
也稱“跳跳魚”、“泥猴”。魚綱,彈塗魚科。身體稍側扁,長約10厘米,淡褐色,體側散布暗色小斑。眼上位,能突出。腹鰭癒合成—吸盤,胸鰭基部具肌肉柄。常出水跳躍,退潮時常匍匐或跳動于海濱泥灘上覓食,可以食用。
灌木叢中彩蝶飛舞(圖5)
圖5
五、其他資源
陸上的植物、水中的動物、空中的鳥類自然形成一體,使海灣成為一個具有特殊科學研究價值的重要區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保護區開展生態旅遊提供了優越的條件。保護區在保護的前提下求得自身的發展,突出經濟特區的特色,為國家保存下這一不可替代的寶地。

相關條目

自然 保護 環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