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姓

兒姓

兒,古體字為“兒”、“倪”、“郳”,讀音作ní(ㄋㄧˊ)。“兒”字有簡化字“兒”,但“兒”字不可用於姓氏字。 兒氏源於姬姓,出自曹姓小邾國,亦稱兒國、倪國、郳國。

姓氏起源

兒氏有兩個讀音:

一讀ní,是以封邑名為氏,系自曹姓。春秋時,邾(zhū)武公,把自己第二個兒子友封在郳(音ní,令山東滕縣東南),為鄭國附庸,黎來之後,友的後代就用封邑名“郳”,作為自己的姓氏。戰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郳氏子孫為了避仇,就去掉邑字旁,改為兒(“兒”的繁體)氏。

正確的古代讀法是 ŋeː。《漢書·藝文志》著錄有《兒良》一篇。師古注曰:“六國時人也。兒音五溪反。”古代表示兒子意思的“兒”字與表示地名的“郳”字讀音相同,都讀ŋeː。

戰國時期有辯士兒說(音yuè),西漢時期有兒寬。

一讀ér。北魏時賀兒氏改為兒氏。(《魏書·官氏志》)

北魏有兒烏乾,元有兒念田。

得姓始祖

倪寬。在典籍《康熙字典》中注釋:“兒,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兒寬,即倪寬,是千乘郡人(今山東高青),西漢大臣,水利家。治尚書,歷侍御史、中大夫、左內史等職,後拜御史大夫。兒寬在任期間,重視水利建設,調發民工,於鄭國渠上流南岸,開闢六輔渠,使周圍高地得以灌溉。他政績卓著,得到人民擁護。兒寬乃顓頊後裔。周武王時,封顓頊後裔於邾,傳到夷父顏時,由於有功於周天子,就將其次子友(一說肥)別封為附庸,居於郳,因郳為邾之附庸,所以又稱小邾國。其曾屢次從齊桓公尊王攘夷,所以榮耀一時。戰國時期,郳國被楚國所滅,子孫便以國為氏,後為避難去掉“阝”旁成兒氏,最後又加“亻”旁成倪氏。因郳國始封於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而其後裔兒寬見諸史冊,名聲顯赫,故後世倪氏尊倪寬為倪氏的得姓始祖。

姓氏名人

兒良 (又作倪良):兒良著書一篇。(《漢書·藝文志》)

顏師古註:六國時人也。
兒說宋有兒說。(《姓氏急就篇》)

西漢

兒寬(又作倪寬) 西漢官員,字仲文,千乘(今山東廣饒縣)人。歷仕廷尉、掾舉侍御史、中大夫、左內史、御史大夫。漢武帝元封六年,奉詔與司馬遷等共定《太初曆》,精通經學和曆法,且善文辭。

兒湯:中謁者趙堯舉春、李舜舉夏、兒湯舉秋、貢禹舉冬,四人各職一時。(《漢書·魏相傳》)
兒長卿:臨淮人。(《萬姓統譜》)

兒式:九真太守。(《萬姓統譜》)
兒孝德南海人,建安太守。(《萬姓統譜》)

東漢

兒萌:萌與梁郡車成兩人兄弟,並為赤眉所執,將食之,萌叩頭乞以身代兄,賊哀而釋之。(《臨淄縣誌》)
兒宏:漢人。(《姓氏急就篇》)

南齊

兒襲祖:會稽山有名刻石,不知文字所在,襲祖行獵,忽見石文曰:“黃天星,姓蕭名道成,得元帥眾天下太平。”(《萬姓統譜》)

北魏

兒烏乾:代北人,北魏時司空、高平公。

兒念四(又作兒念田):絳州人,至元中為邑達魯花赤,有治行,卒於官。(《鄆城縣誌》)

郡望堂號

郡望

千乘郡:春秋時齊國有封邑名為千乘,因齊景公狩獵於境內的青田而得名。西漢時期改置為郡,治所在千乘縣,故城在今山東省高青縣高苑鎮北部,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北部博興、高青、濱縣等一帶地區。東漢時期曾一度改為樂安國。

堂號

千乘堂:因郡立堂。

姓氏分布

台灣高雄、台中、屏東,山西太原、曲沃,山東諸城等地有此姓。

最古老的家譜

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家譜,現今為安陽殷墟出土的殷商時期甲骨所記載兒氏家譜。中國最早的有形的用文字記載的家譜,當推距今三千多年殷商武丁時期的“甲骨家譜”《兒氏家譜》。

1994年,在香港大學召開的第八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上,對《庫方二氏藏甲骨》(庫方二氏乃美國的兩位傳教士,專門從事甲骨文的收藏工作),第1506版中牛胛骨上的刻辭,組織了專門研討,認定為這個拓片上所著錄的銘文,是中國最早的家譜,台灣歷史學家張秉權、董作賓先生認定為“牛胛骨上的兒氏家譜”,並將拓片上刻辭的兒氏十一代傳人,按長幼排輩依次列位,使人們清清楚楚地認識了上古族人。台灣第三代甲骨文研究傳人“國立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副教授黃兢新女士,為牛胛骨上的兒氏家譜作了專題論著,在其“結語”中,闡述了中外考古研究專家對“兒氏家譜”的真偽之爭,肯定了“兒氏家譜”的真實性。

在傳世的甲骨文中,卻還保留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實物家譜。據有關學者的研究和釋讀,共有三件甲骨片可以確認為是最古老的家譜,一件最早見於容庚等編的《殷契卜辭》中,序號為209;一件最先收錄於《庫、方二氏藏甲骨卜辭》中,序號為1506;一件最初見於董作賓的《殷虛文字乙編》,編號為4856。第一、第三件文字不多,價值相對差一些,第二件“庫1506”為一大片牛肩胛骨,1903年左右為美國人方法斂收藏,今藏大英博物館,所載文字是一極為完整的、典型的商人家族世系。有關本片的真偽一直存在爭議,認為是偽刻的有胡小石、董作賓、郭沫若、容庚、唐蘭、胡厚宣等先生,認為是真品的有張政朗、陳夢家、於省吾、饒宗頤、李宗勤等先生。不過,近些年來的學者,大多認為是真品。全片從右到左,共十三短行,每行一句,除第一行為五字外,其餘十二行均為四字,行間無直線。陳夢家先生在其《殷虛卜辭綜述》一書將這件甲骨片定為武丁時代所刻,武丁是商代第十世二十三任國王,距今大約有三千二百餘年。這件家譜一共記錄了兒氏家族十三個人名,其中父子關係的十一人,兄弟關係的兩人。也就是說,這件家譜共記錄了這個家族十一代的世系。

通過這件家譜實物,人們可以這么認為,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就已有了以表格形式記錄家族世系人物的家譜了。此外,這三件實物資料上的人名,均不見於商代先公先王譜系之中,顯然,它們都不屬於商代王室成員。由此又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早在三千二百多年之前,不僅王室,就是其他一些顯貴家族,也已有了本家族文字記載的家譜。“庫1506”家譜共有十一代世系,以每一代世系三十年計,這個家族有家譜的歷史又可上推三百餘年,這件家譜實物年代之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此後的家譜文獻,中隔了許久,且為上層社會所擁有,就是說,凡記載久遠歷史的家譜,通常都是高宦名門後裔。魏晉南北朝時期,家譜成為顯要氏族間聯姻和入仕之主要依據和紐帶,套用價值的提高,使之得以相對廣泛發展,其地位日漸上升。漢唐時期,地方富賈及紳士編修家譜悄然興起,到宋朝中期,民間編修家譜已經合法化了。而明清兩朝及民國期間,家譜編修達到盛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