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舞蹈

元代蒙古族的音樂、舞蹈及造型藝術,既發揚了自己的傳統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優點,使之在內容、形式和藝術風格等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展。在蒙古族的音樂發展歷史中,集體舞蹈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是蒙古人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重要手段,而舞蹈本身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客觀情況。

元代舞蹈

內容

蒙古民族歷來是歡歌樂舞的民族,宴會、婚禮、慶典、體育競賽無不既歌且舞,而且宗教舞、宮廷舞、民間舞有著難以截然劃分、千絲萬縷的因緣關係,統治者宮廷中的盛大宴會,還保留著民間即興舞蹈的習俗。《出使蒙古記》記載:“當他們舉行盛大宴會時,他們全都拍著手,並隨著樂器的節奏跳舞,男人們在男主人面前,婦女們在女主人面前。”蒙族民間舞如《踏歌》、《倒喇》、《筷子舞》、《酒盅舞》,至今流傳在民間,成為娛樂性強的集體舞。蒙古族進入中原之前,流行氏族部落的集體舞,形式是繞樹踏歌。《蒙古秘史》中有一段記載,說是立忽圖刺(成吉思汗的叔祖)在成為合罕(部落的領袖)時,在豁兒害納黑川舉行了慶典,“蒙古之慶典則舞蹈筵宴以慶之”,既推舉忽圖刺為可汗,所以要“繞蓬鬆繁茂樹而舞,直踏出沒肋之蹊,沒膝之塵矣”。繞樹而舞或圍成圓圈起舞為遊牧民族舞蹈的原始形式。“在繁茂的樹陰下,跳舞歡宴,把雜草踏爛,地皮也踏破了”(均見《蒙古秘史》)。古代蒙古的遊牧部落以“庫倫”的形式居住,每個“庫倫”都是圓形的,部落首領的帳篷居中,其他人家層層圍著它,所以他們習慣於圍成圓圈載歌載舞,還喜歡頓足踏步(莫德格瑪《蒙古舞蹈文化》),元代從草原進入大都市仍流行這種舞蹈形式。而且在宮廷巍峨的殿堂里,宴會上也歡舞踏歌,《輟耕錄》記載:“黃羊尾,文豹胎,玉液淋漓萬壽杯。九殿高紫帳暖,踏歌聲里歡如雷。”至今蒙古族民間的《安代》中還保留著這種即興踏歌(還有移步動作)的形式,雖有種種不同的傳說,但從動作特點看是和踏歌一脈相承的。莫德格瑪的研究認為是《德布恩勒特踏舞》。 《倒喇》(蒙語又歌又舞的意思)和現在流傳於內蒙古杜爾伯特部族的《頂碗舞》(頭上頂碗)以及廣泛流行於鄂爾多斯民間的《筷子舞》、《酒盅舞》等,和佛教舞《燈舞》、《珠臘》都有很密切的淵源關係。《歷代舊聞》曾談到:“元有《倒喇》之戲,謂歌也,琵琶、胡琴、箏皆一人彈之,又頂瓷燈起舞。”清代人吳長元著《宸垣識余抄》曾指出,《倒喇》是金代和元代的戲劇名,而且還引用了陸次雲的《滿庭芳》詞:“左抱琵琶,右持琥珀,胡琴中倚秦箏,冰弦忽奏,玉指一時鳴。唱到繁音入破龜茲曲,盡作邊聲。傾耳際,忽悲忽喜忽又恨難平。舞人矜舞態,雙甌分頂,頂上燃燈。更口噙湘竹擊節堪聽。鏇復迴風滾雪,搖絳燭,故使人驚,哀艷極,色藝心誠,四座不勝情。”從這一段生動的描繪,可以知道《倒喇》是一場優美動人的獨舞,還有特技表演,不但頭上頂燈,而且口裡還吹奏著橫笛。“雙甌分頂,頂上燃燈”,則指既頂雙碗或頂點燃著的燈。蒙古族舞蹈藝術家莫德格瑪集中杜爾伯特部族的頂碗和鄂爾多斯的《酒盅舞》的精華,創編了當代的《盅碗舞》,再現了高貴、端莊、典雅、秀美的古代蒙古婦女的神態風韻,在表演時,三隻瓷碗好像長在人體上的零件,頭頂不離碗,手不離盅,被譽為“東方一絕”。這是流行於布里亞特蒙古族的古老民間舞,模仿黑山雞的動作和叫聲,翩翩起舞,舞者邊舞邊吹口哨或用舌頭作響,學雞叫伴奏(《布里亞特蒙古史》)。元代的樂器除蒙古族固有的胡琴、號角外,也吸收了漢族樂器,如方響、羯鼓、竽、拍板等,山西曲沃出土的元延祐元年的磚雕四樂伎就是典型例子。蒙古樂曲散見於《新元史·禮樂志》以及《輟耕錄》等書中。這些樂曲都和漢族曲調不同,具有濃厚的蒙古民族色彩,除大曲、小曲之外,也有從新疆一帶傳來的樂曲,即所謂“回回曲”。海青是鷹的一種,全身為白色,紅嘴,紅爪,善於擒拿天鵝,是成吉思汗部族的圖騰。蒙古族放海青拿天鵝是很古老的習俗,因之也產生了反映這種生活的樂曲和舞蹈,叫做《海青拿天鵝》。元代詩人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描述了這首琵琶曲:“為愛琵琶調有情,月高未放酒杯停。新腔翻得涼州曲,彈出天鵝避海青。”根據內蒙古札木蘇記錄,興安嶺南麓的狩獵歌舞《海青拿天鵝》為兩人扮演的小歌舞,據說蒙古族舞蹈的順拐和小碎步向前跑,都是模仿海青的,這可說是蒙古族圖騰舞的遺蹟,值得重視。 《白翎雀》是元代著名的《答罕曲》。“答罕”為蒙古語,亦名《白翎雀雙手彈》,見《新元史·樂志》。楊維禎《元宮詞》有“開國遺音樂府傳,白翎飛上十三弦”之句(十三弦為箏,是用箏奏的曲子)。最初元世祖忽必烈令伶人碩德閭作曲,表現在朔漠之地能制猛獸又能駕天鵝的白翎雀。此鳥雌雄合鳴,聲音悅耳,曲子開始緩慢柔和,曲終急促,表現“白草黃雲日色薄”,“啾啁百鳥紛參錯”的朔漠風光,動人心弦。此曲後為舞曲。張昱在《白翎雀歌》中描述了女真族舞伎作此舞時的妙麗多姿:“女真處子舞進觴團衫盤帶分兩傍,玉纖羅袖柘枝體,要與雀聲相頡頏。” 這是至今保存在雲南省麗江縣的元代歌舞曲。相傳南宋末年(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取道吐蕃之地,過大渡河抵金沙江,麗江摩些(納西族)部土司阿良對忽必烈表示擁護並幫助他進軍大理。臨別時忽必烈將樂曲十章和樂工、樂譜贈送給阿良。這就是《白沙細樂》——《別失謝禮》的來源。《麗江府志》記載:元太弟(忽必烈)革囊渡江,其音樂相傳有胡琴、箏、笛諸器,其調有南北曲,叨叨令、一封書、寄生草等名。名曰細樂。據調查,現在元代遺音仍保留在納西族麗江地區,成為納西族的古典樂舞。而且配以舞蹈,這原是大型套曲,有十個樂章,但現在僅存樂曲《篤》(序曲),第一章為《一封書》(即堪蹉),第二章為《雪山腳下三股水》,第三章為《美麗的白雲》,第四章為《多蹉》(即赤腳跳),第五章為《三思吉》,第六章為《勞曼蹉》(即《雲雀舞》),此外還有《哭皇天》等,其他已失傳。“蹉”即舞蹈,《堪蹉》、《多蹉》和《勞曼蹉》都是舞蹈。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勞曼蹉》(《雲雀舞》),該舞由二人分別著黑白長袍,腰間系帶,扮一對雲雀,持黑白雙扇繞場飛翔,曲調活潑,舞姿優美而敏捷,頗有元代遺風。這和碩德閭所作白翎雀及女真舞伎擅長的白翎雀舞是有著內在聯繫的。陳衛業曾向雲南老藝人學習此舞。至今雲南大理仍保存元代樂隊陶俑,這些陶俑有的吹大號,有的吹竽,均著長袍,長靴,有的戴笠子帽。 這是新疆一帶的樂曲。《輟耕錄》樂曲條說:回回有《馬黑木噹噹》(噹噹即曲調)、《清泉噹噹》。《馬黑木噹噹》很可能就是新疆維吾爾族最古老的樂曲《木卡姆》。“木卡姆”當時稱“馬黑木”。成吉思汗西征,使東西交通暢行無阻。其後到至元間(1264年),忽必烈控制了嶺北局勢,勢力已伸入畏兀兒(即維吾爾)地區,西域和邊疆樂舞在元代非常盛行。“木卡姆”樂舞已成為大都(汗八里,即北京)和上都(開平)演出的重要節目,至今新疆地區仍保留“十二木卡姆”。據學者考證,“十二木卡姆”發源於南疆和田一帶。

配圖

所屬分類

中國舞蹈
中國古代舞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