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
北魏時期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 修建的宮殿,已使用琉璃瓦件。隋唐至明清,皆繼續燒造。傳世的琉璃器,多為宮殿、寺廟中的建築構件,如照壁、佛像、供器、爐、瓶、香火盆、魚缸、寶塔、樓閣、牌坊等。裝飾工藝及內容,多為刻劃或鏤雕的龍、鳳、瑞獸及牡丹、荷蓮等花卉紋。
主要用於建築構件的“琉璃”,是以夾砂陶土或紅色陶土為胎,以含鐵、銅、鈷、錳的物質作為著色劑,鉛、硝為助熔劑,加以石英製成的釉藥,先燒素胎,然後施琉璃釉,再以 800℃窯火焙燒而成。
琉璃廠
元朝和明朝琉璃窯廠設在北京海王村,即現在的北京新文化街“琉璃廠”,以後遷至門頭溝流渠村。元代琉璃器紀年可考的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鏤雕龍蓮紋爐,高39厘米,口徑25.4厘米,足距22厘米。全器採用鏤雕工藝裝飾,造型雄偉壯麗,口沿為一周雲紋,束腰荷蓮,腹部凸雕三枝盛開的牡丹,兩條行龍於正反兩面,一前一後穿行於雕花之中,爐底下承三獸足,口部聳立雙耳朝天,刻有銘文,雙耳的背面雕刻忍冬紋飾。山西省是琉璃器的發源地,燒造歷史最久,以黃、綠、紫色為主,色分深淺,與三彩、琺花器大同小異,遺存較多。平遙縣東泉鎮百福寺有元代延三年款的寶頂,形制以立牌為中心,內塑合掌童子,四邊以浮雕蓮花為飾,背面有刻記 3行,粗缸胎,施彩為黃、綠、黑與白色。五台縣豆村佛光寺文殊殿頂有元至正十一年立牌獅子,仍以紅泥為胎,施黃、綠、藍色釉。芮城元永樂宮四個殿頂所安置的彩釉琉璃,完整成組,是極其高超的藝術傑作。此外,元大都亦曾出土一批琉璃器,有通高 36 厘米的鏤雕鳳穿牡丹花爐,附龍紋山巒器蓋,分飾黃色與孔雀綠彩釉,鏤雕工藝精緻,造型與至大款三足爐完全相同。同時出土物還有 鼓墩、 獸頭、鴟吻、 筒瓦、滴水、瓦當、龍鳳構件及道士塑像等琉璃器。
琺花
從琉璃派生出來的一種獨具風格的工藝美術品。它吸收了中亞琺瑯器的工藝及佛教壁畫彩繪中的堆花瀝粉方法,配以色彩,在陶胎或砂性胎質上,用一種帶有漬管的泥漿袋,順紋路勾勒堆起紋飾的輪廓,然後填以各種色彩構成圖案,再鋪以色地,入窯焙燒而成。其模製、堆塑、鏤空、捏塑等技法皆有獨到之處,顯示出特殊的工藝裝飾效果。
琺花工藝發祥于山西潞安 (今長治)、澤州(今晉城)、蒲州(今永濟)一帶。文字記載或世代相傳中稱之為琺花,又稱“法華”。
三彩琺花與三彩琉璃常易混淆,其實多有差別:琉璃的胎質為粘土夾有砂粒,釉質較薄,色澤淡;琺花的胎較細,或為細砂胎質,釉的配方與琉璃大致相同。但琉璃以鉛作助熔劑,琺花則採用牙硝,其釉較濃,色澤較深。琉璃以黃、綠兩色居多,琺花以孔雀藍或孔雀綠為主色,時有黃色也分濃淡,或有白釉相襯,色彩明艷,紫色則如茄皮之紫。琺花的裝飾凸起,以 蓮瓣、雲紋瓔珞、牡丹、蓮花、花鳥、八寶、八仙、人物、獸面紋飾為主。
琺花自元代開始燒造,對明、清陶瓷生產有著極大影響。明代江西景德鎮窯也仿燒琺花。早於成化以前的琺花作品常有瓶、罐、坐獅等,所飾人物、花鳥生動活潑,以濃艷的色彩作襯托,藝術效果突出、壯觀。景德鎮琺花與山西琺花器的主要區別在於,景德鎮採用潔白細膩的高嶺土白瓷胎,而不用陶胎或砂性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