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那
解釋:指示代詞。猶那,那個。可指人、地或事。
註:多用於明、宋時期。
竇娥冤中“兀那婆子靠後” 兀那:那個
兀那,讀音wuna,漢語詞語,指示代詞。猶那,那個。可指人、地或事。
兀那
解釋:指示代詞。猶那,那個。可指人、地或事。
註:多用於明、宋時期。
竇娥冤中“兀那婆子靠後” 兀那:那個
兀,wu,從一在人上。高而上平也。兀字骨刻文演變: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兀”是...
字源解詁 釋義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兀良哈是明朝人對蒙古東部的稱呼,又名朵顏三衛。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置泰寧衛、朵顏衛、福余衛指揮使司,統稱朵顏三衛。因朵顏衛地險而強,且...
蒙古東部的稱呼 基本內容 蒙古族姓氏那兀納 (?~1366),中國元代居華穆斯林海商首領。根據《入閩通志》、《泉州府志》、《晉江縣誌》譯音定名。
個人簡介 個人生平兀顏光,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是遼國第一員上將,官封遼國都統軍。 兀顏光精通十八般武藝,熟讀兵書,有萬夫不當之勇。善使一條渾鐵點鋼槍,有時也以鐵鐧...
人物經歷 人物特徵 出處考證 人物評價 衍生形象泰亦赤兀惕亦作“泰赤兀”、“岱齊郭特”等。灰亦赤兀惕氏族是由海都曾孫俺能上能下孩等多人合建。
文獻 歷史兀顏延壽,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人物,是遼國小將軍,遼國兵馬大元帥兀顏光的長子,擅使方天畫戟,武功高強,通曉陣法。但其秘傳的陣法全部被朱武識破,敗在...
角色介紹 背景故事 角色分析兀底亦作“ 兀底 ”。亦作“ 兀得 ”。 是中國漢語裡的詞語。
基本信息 釋義孛兒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族,成吉思汗之孫、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四人同為拖雷正妻唆魯合貼尼所生,旭烈兀...
人物生平 重要戰役 統治政策 家庭關係 去世兀良哈三衛是明朝人對寧王的部屬蒙古東部的稱呼,又名朵顏三衛。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明太祖朱元璋置泰寧衛、朵顏衛、福余衛指揮使司,統稱朵顏三衛。因朵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