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羅·羅森斯坦羅丹

羅丹認為,開發中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決不能僅僅依靠國內資本,還要依賴大量的國際投資和資本引進。 大推動的投資方向並不是整個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而是幾個相互補充的產業部門。 大推動理論的立論基礎是“三個不可分性”。

保羅·羅森斯坦羅丹
保羅·羅森斯坦·羅丹(Paul Rosenstein-Rodan,1902-1985):發展經濟學先驅人物之一,平衡增長理論的先驅
大推動理論大推動理論(The theory of the big-push) 大推動理論是均衡發展理論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論,它是英國著名的發展經濟學家羅森斯坦·羅丹(P.N.Rosenstein-rodan)於1943年在《東歐和東南歐國家工業化的若干問題》一文中提出來的。該理論的核心是在開發中國家或地區對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同時進行大規模投資,以促進這些部門的平均增長,從而推動整個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全面發展。

大推動理論 簡介

保羅·羅森斯坦·羅丹(Paul Rosenstein-Rodan,1902-1985):發展經濟學先驅人物之一,平衡增長理論的先驅
大推進理論的論據和理論基礎建立在生產函式需求、儲蓄供給的三個“不可分性”上面。
一是生產函式的不可分性。按照哈羅德·多馬模型,在一個經濟系統中,資金係數K的值越小,則收 益越大;羅森斯坦·羅丹認為,投入產出過程中的不可分性能夠增加收益,並對提高資金產出比作用更大。在基礎設施的供給方面“社會分攤資本”就具有明顯的過 程上的不可分性和時序上的不可逆性。比如能源、交通、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周期長,且必須先於直接生產性投資;由於其資本形成的特點還具有相當程度的持久性,一旦形成規模和能力,要改變這種資本存量結構就比較困難。這是它促進外部經濟產生的前提,也是開發中國家工業化過程中最為常見的“瓶頸”。
二是需求的不可分性。一個國家或地區各產業是關聯互補的,彼此都在為對方提供要素投入的能力和需求市場的容量,從而形成市場需求的不可分性,以共同突破市場瓶頸,降低市場風險。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使各產業的資源配置在空間上同時具有一定規模。
三是儲蓄供給的不可分性。開發中國家一方面面臨著人均國民收入較低,居民儲蓄相應低下的困境,另一方面即使最小臨界投資規模也需要大量儲蓄。在此種情況下,要打破“儲蓄缺口”,就必須在投資提高誘發的居民收入增長時,使邊際儲蓄率高於平均儲蓄率,否則,儲蓄的不充分將使投資規模受到限制。

大推動理論 均衡發展理論

均衡發展理論主要認為經濟是有比例相互制約和支持發展的。新古典區域均衡發展理論是區域均衡理論的代表之一,是建立在自動平衡傾向的新古典假設基礎的。因為根據該理論,市場機制是一隻“看不見的手”,人們普遍堅信,只要在完全市場競爭條件下,價格機制競爭機制會促使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這一理論是建立在一系列嚴格假設條件之上的。這些假設條件包括:(1)生產中有資本勞動力兩種要素,並且可以相互替代;(2)完全的市場競爭模型;(3)生產要素可以自由流動,並且是無成本的;(4)區域規模報酬不變技術條件一定;(5)發達地區資本密集度高,資本邊際收益率低;不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度高,工資低。
該理論認為,區域經濟增長取決於資本勞動力技術3個要素的投入狀況,而各個要素的報酬取決於其邊際生產力。在自由市場競爭機制下,生產要素為實現其最高邊際報酬率而流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勞動力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將導致區域發展的均衡。因此,儘管各區域存在著要素稟賦和發展程度的差異,由於勞動力總是從低工資欠發達地區向高工資的發達地區流動,以取得更多的勞動報酬。同理,資本從高工資的發達地區向低工資的欠發達地區流動,以取得更多的資本收益。要素的自由流動,最後將導致各要素收益平均化,從而達到各地區經濟平衡增長的結果。均衡發展理論的缺陷之一在於忽略了一個基本的事實,即對於一般區域特別是不發達區域來說,不可能具備推動所有產業和區域均衡發展的資本和其他資源,在經濟發展初期很難做到均衡發展。缺陷之二,忽略了規模效應技術進步因素,似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供求關係就能決定勞動和資本的流動,就能決定工資報酬率和資本收益率的高低。但事實上,市場力量的作用通常趨向增加而不是減少區域差異。發達區域由於具有更好的基礎設施、服務和更大的市場,必然對資本和勞動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從而產生極化效應,形成規模經濟,雖然也有發達區域向周圍區域的擴展效應,但在完全市場中,極化效應往往超過擴展效應,使區際差異加大。另外,技術條件不同也會使資本收益率大不相同,此時的資本要素流動會造成不發達區域資本要素更加稀缺,經濟發展更加困難。

大推動理論 內容

為了克服需求和供給對經濟發展的限制,羅丹認為必須以最小臨界投資規模對幾個相互補充的產業部門同時進行投資,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外部經濟效果”。大推動理論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大推動理論的目標是取得外部經濟效果。外部經濟效果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對相互補充的工業部門進行投資,能夠創造出互為需求的市場,這樣就可以克服發 展中國家國內市場狹小,在需求方面阻礙經濟發展的問題;二是對相互補充的產業部門同時進行投資,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利潤,為增加儲蓄、提供再投資的資本創造條件,有助於克服在供給方面阻礙經濟發展的障礙。因此,對幾個相互補充的產業部門同時進行投資,所產生的外部經濟效果,不僅可以增加單個企業的利潤,而且還可以增加社會淨產品。
(2)實施大推動所需的資本來源於國內國際雙向投資。對幾個相互補充的產業部門同時進行投資,其所需的資本是巨大的。因此,羅丹特彆強調最小臨界投資規模,即小於此規模,則地區經濟不能實現騰飛啟動。在人均收入很低的開發中國家或落後地區,這些資本從何而來呢?羅丹認為,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國內。在不降低國內原有消費水平的基礎上,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資本增加投資。二是國際。羅丹認為,開發中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決不能僅僅依靠國內資本,還要依賴大量的國際投資和資本引進。
(3)大推動的重點投資領域集中於基礎設施輕工業部門。大推動的投資方向並不是整個國民經濟的所有部門,而是幾個相互補充的產業部門。開發中國家或地區在工業化的初期,應把資本主要投向經濟社會基本設施,以及具有相互聯繫的輕工業部門,而不是重工業部門。
(4)大推動過程必須通過政府計畫而非市場調節來組織實施。因為投資的目標是取得外部經濟效果,而非利潤;其次,投資數額巨大;再次,基礎設施投資周期長。因而必須由政府來承擔。

大推動理論 作用

大推動理論
自大推動理論面世以來,已為多數發展經濟學家所接受,並在區域經濟發展實踐中得到印證和反映,為開發中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提供了解決問題的鑰匙和治病良方。但它也存在不足之處。大推動理論的立論基礎是“三個不可分性”。但在實際中,卻出現了某種程度的可分趨勢,而且忽略了專業化分工和比較優勢的客觀存在。其次,在實踐中,大推動所需巨額資本難以找到。開發中國家收入水平低,自身無法籌集,國外支持也難以保證。再次,大推動理論過分重視和強調計畫的作用,而忽視發揮市場經濟的自組織作用。因此,大推動理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實踐中也沒有成功的案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