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侯龍文先生,著名經營管理學者,質量經營專家、國家註冊六西格瑪黑帶大師,精益生產管理專家、管理會計及成本管理專家。歷任大型企業(集團公司)計畫處長,總調度室主任兼集團公司承包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兼管理辦公室主任、價值工程推進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財務公司經理兼內部銀行行長、股份制改制辦公室主任,銷售公司經理,總經濟師,副總經理、總經理,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河南省委諮詢組經濟組成員等職。
個人經歷
歷任大型企業(集團公司)計畫處長,總調度室主任兼集團公司承包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兼管理辦公室主任、價值工程推進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財務公司經理兼內部銀行行長、股份制改制辦公室主任,銷售公司經理,總經濟師,副總經理、總經理,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河南省委諮詢組經濟組成員等職。
侯龍文先生不但經營管理自己的企業,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還憑籍長年經營管理經驗,先後為永通特鋼、金山化工、蔚林化工、鄭州捲菸廠(黃金葉集團)、新鄭捲菸廠、中國外運、中國久凌、金絲猴集團、絲爽集團、茂盛集團、尉氏棉紡、南陽棉紡織集團、北京長空、河南交通預應力、玉升鑄造、凱興礦機、一帆機械公司等60多家質量管理創新與質量經營、質量成本管理、精益六西格瑪、精益生產管理與精益企業建設、企業提供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成本管理、績效考核與薪酬掛鈎聯動結算制度模式設計、物流配送管理、資本經營、品牌經營、全面規範化設備管理(LP、TPM、TPnM),5S/6S/7S現場管理、精益生產管理、“十型”班組建設與管理等諮詢、培訓工作。具有豐富的經營管理實戰經驗和深厚的理論造詣。
成就與榮譽
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會員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會員
中國質量管理學會會員
中國會計學會會員
中國成本研究會會員
中國成本學會會員
中國管理會計研究院研究員
河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河南大學會計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精益生產管理網專家、高級培訓師
侯龍文先生的經營管理成果:
侯龍文先生最早將投入產出理論運用於企業內部管理控制,計算出各種資源的投入產出消耗係數,減輕了計畫工作量;最早在企業實施投入產出控制工程,對投入產出實行全方位的嚴格控制,降低了資源的流失和浪費。
侯龍文先生最早在企業推行、推廣價值工程(VE)和質量功能配置(QFD),對產品進行最佳化設計和工藝改進,使產品設計、製造成本下降20%以上。指導其他企業運用其理論、方法進行產品最佳化設計,達到了同樣的效果。
侯龍文先生最早在企業實施、推廣全面預算管理、目標成本管理、責任成本管理和責任會計,運用其理論、方法對成本、費用、資金進行全面、系統控制,使成本、費用、資金大幅度下降。特別是與某公司的目標成本控制工程諮詢合作項目,實施當年實現的利潤比實施前一年同比增長了71倍,由實施前的115萬元增加到8306萬元。
侯龍文先生最早在企業推廣、實施質量成本分析、質量成本最佳化、質量成本管理、和六西格瑪質量管理。運用現代質量理念、管理方法和質量價值分析,使企業鑄鐵件廢品率由原來的25%以上降低到6%以下;出口鑄件(球墨鑄鋼)廢品率由原來的50%左右降低到10%以下,鑄件產量由原來的每月不足100噸提高到800多噸,鑄件產品由長期虧損轉為大幅度盈利。在總結質量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編著出版質量經營管理著作5部。
侯龍文先生首創“聯產(產量)、聯質(質量)、聯耗(消耗)、聯效(效益)、聯管理”“五聯”綜合績效考核與薪酬掛鈎聯動結算模式。使員工的薪酬收入,不僅是按勞動量獲得的計件工資收入,而且包括了消耗控制、成本降低、費用節約、質量效益、綜合管理等方面的收入,從而打破了以單一工資分配的舊格局,建立起了以質量提高、消耗降低、成本降低、費用節約等收益分享為主體的多元化績效薪酬掛鈎聯動激勵約束的新機制。
侯龍文先生最早在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會計理論及量本利分析方法、模型,用於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決策。特別是運用量本利分析、全面預算管理原理、方法,科學測算和核定成本、利潤基數,結合運用責任會計方法,首創了對利潤中心、模擬利潤中心、成本中心、量·本·利動態考核結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激勵效果。
個人作品
侯龍文老師既具有豐富的企業經營管理經驗,還具有紮實的理論造詣,論著頗豐。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在經驗總結和理論升華的基礎上編著出版了:《現代質量管理:質量及其管理的科學發展觀》、《質量價值工程:質量成本最佳化技術》、《質量管理創新》、《質量經營》、《ISO9000質量體系:進入國際市場的護照》、《經營質量論》、《現代全面預算管理》、《成本控制》、《目標成本管理》、《企業財務戰略管理》、《企業定價方略》、《企業資本經營》、《資本增值經營》、《現代市場行銷戰略》、《品牌經營》、《品牌文化:商品文化意蘊、哲學理念與表現》、《現代物流管理》等專著17部,700餘萬字。其中10多部進入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圖書館;多部著作成為清華、北大、人大、中山、復旦、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等重點大學教材;大部分著作成為企業培訓教材。多部著作被美國翻譯出版,多部著作被香港、台灣用繁體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