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敏

來敏

來敏(165年—261年),字敬達,義陽新野人,東漢太中大夫來歙之後,司空來艷之子 ,三國時期蜀漢官員。 東漢末年,逢董卓之亂,來敏跟隨姐夫黃琬到荊州避難,黃婉是劉璋祖母的侄子,來敏又與姐姐來氏入蜀,被劉璋引為賓客。來敏喜歡讀書,尤其喜歡《左氏春秋》。劉備平定益州後,以來敏為典學校尉,後立太子,來敏為家令。劉禪繼位後,任命來敏為虎賁中郎將,諸葛亮駐漢中,請來敏為軍祭酒、輔軍將軍。卻因其口出狂言而被罷官,諸葛亮死後,來敏歷任大長秋、光祿大夫、執慎將軍等職,期間多次因說錯話而被免官,蜀漢景耀年間,來敏去世,時年九十七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東漢末年,因遭逢董卓大亂,來敏跟隨姐姐來氏投奔到荊州,來氏的丈夫、來敏的姐夫黃琬是劉璋祖母的侄子,所以劉璋派人迎接來氏,來敏於是隨從來氏進入蜀地,常常作劉璋的賓客。

來敏涉獵書籍,精通左氏《春秋》,尤其精通《倉頡篇》、《爾雅》的訓詁學,喜好校正古籍文字。

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平定益州,任命來敏為代理典學校尉。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建立蜀漢政權,立長子劉禪為太子,任命來敏為太子家令。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去世,劉禪繼位,任命來敏為虎賁中郎將。

建興五年(227年),丞相諸葛亮駐守漢中,準備北伐曹魏,請來敏前來擔任軍祭酒、輔軍將軍。但是來敏卻口出狂言,因此被諸葛亮免官。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去世,來敏返回成都擔任大長秋,不久再次遭到免官。後來逐漸升遷為光祿大夫,又因過錯而被免官。他前後多次被貶削,都怪他說話毫無節制,舉止違反常理。當時孟光也因為不慎重保守機密,不合時議論朝政,然而比來敏還要厲害。只因二人都是宿儒學士而被人見重。來敏出身於荊楚名族,又是東宮的老臣,受到特別優待,所以被罷免後還能再次起用。後來又讓來敏擔任執慎將軍,是想要用責任重大的官職讓他自己警誡約束自己。景耀年間,來敏九十七歲去世。

人物評價

諸葛亮:敏亂群,過於孔文舉。

陳壽:來敏博涉多聞,雖不以德業為稱,信皆一時之學士。

家族成員

六世祖:來歙 ,東漢官員,封征羌侯,官至太中大夫。

五世祖:來褒,襲爵征羌侯。

高祖父:來棱,娶漢明帝之女武安公主,早卒。

曾祖父:來歷,襲爵征羌侯 ,官至車騎將軍、大鴻臚。

祖父:來定,襲爵征羌侯,娶漢安帝妹平氏長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

父親:來艷,官至司空。

姐姐:來氏,嫁於東漢太尉、司隸校尉黃琬。

兒子:來忠,官至參軍。

史籍記載

《三國志·卷四十二·蜀書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第十二》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師北伐,以來敏為祭酒,與蜀中眾臣同領後方事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