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從以上的兩個定義,人們不難看出:
(1)企業知識缺口是由於企業對某種知識的需求產生的。知識需求可能來自於某次市場機遇,企業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或者是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的要求等;
(2)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已經成為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戰略資源,某一關鍵知識資源的缺失可能會導致企業失去競爭優勢。因此,及時發現和彌補知識缺口對企業的生存和成長至關重要;
(3)企業知識缺口的存在,並不能說明企業的知識資源不夠豐富。知識缺口可能是缺乏某種知識,也可能是企業現有的知識儲備與知識需求不相匹配。
通過以上的分析,人們可以這樣來描述知識缺口:由於外生或內生的原因,組織產生對某一項知識的需求,而組織自身的知識儲備與該知識需求不匹配,因此產生某些知識的短缺,人們稱這種知識的短缺為知識缺口。
分類
企業知識缺口的分類方式多種多樣。J.P.Vos在研究中小企業進行知識創新時,發現有四方面的知識缺乏限制了企業的及時創新:
將產品成功推向市場的知識;
產品設計的知識;
生產技術知識;
管理這些活動方面欠缺的知識。
顯然,J.P.Vos所說的四方面的知識缺乏即為四類知識缺口:產品研發類知識缺口、製造類知識缺口、行銷類知識缺口和管理類知識缺口。
依據企業知識積累的情況將知識缺口分為:有知識積累的知識缺口、具備一定知識積累的知識缺口和無相關知識積累的知識缺口。
首先,這種劃分的知識缺口類別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面臨市場知識需求時,企業知識基礎會出現三種情況:
企業擁有完備的知識基礎,即在已有的知識基礎之上,企業完全有能力積累所需要的知識;
企業擁有不完備的知識基礎,即在依靠自身的知識基礎仍不能完成所需知識的生產;
無知識基礎,即依靠企業現有的知識基礎無法完成所需知識的生產。
其次因為知識缺口的彌補難度與自身知識基礎有很強的相關性,知識基礎雄厚則容易彌補知識缺口,反之則困難。
分析
1、企業知識資源分析
資源配置戰略學派認為,企業資源的差異性和企業配置這些資源的能力和效率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來源。由於知識的路徑依賴性,使得知識的增量嚴格依賴於知識的存量,企業十分有必要對企業現有的知識存量、知識需求和企業的能力進行戰略性的分析。企業知識理論認為,企業的知識存量、知識結構和認知能力的異質性決定了企業的異質性。企業知識資源分析應當解決人們有什麼知識和人們需要什麼知識兩個問題,包括對企業的知識存量、知識結構、認知能力等的分析。企業的知識存量,指任意時點企業所擁有的知識,是一個靜態值。
貝克爾區分並定義了企業擁有的三種類型的知識:一般知識、企業特有知識和產業特有知識。一般知識是對所有企業都具有相同價值的知識;企業特有知識是特定企業的特定文化、人員構成和設備等知識;產業特有知識是針對不同產業企業應當具有的知識。一般知識是基礎條件,它的知識域寬,知識量大;產業特有知識是必要條件,是引起產業內外不同企業的競爭優勢的重要知識;企業特有知識是形成企業異廚l生的基本要素和企業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
由於不同的知識要素對企業的價值貢獻不同,因此可以從價值角度將企業所擁有的知識分為“決定性”、“有益性”和“必要性”三類知識要素。被定位為“決定性”的知識要素對企業的產出價值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是企業與競爭者進行差異化區分的能力。“有益性”知識要素是對於企業有價值的知識,但在價值創造中並不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如果企業能夠強化它的優勢彌補它的劣勢,將會為企業帶來強烈的競爭優勢,有益乾企業的發展。“必要性”知識要素是對於企業有用的知識,用來維護基礎設施,使企業可以進行自己的增值活動,雖然不一定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但在企業中不可缺少。
企業的知識存量會影響企業的知識轉移能力,知識存量越多,知識轉移越容易。從知識傳送方看,企業可以根據知識轉移特點、知識接受方的特點充分運用它的存量知識,用對方容易接受的形式傳遞知識,如果企業知識存量不夠,就難以表達其想要傳遞的知識。從知識接受方來看,知識存量越多,接受與吸收對方知識的能力越強。
一般而言,任何企業所擁有的知識都是包括這三種知識要素,只是不同的知識要素對於不同行業或不同戰略導向的企業貢獻不一樣,所以有必要在這三種知識要素的基礎上分別對其進行知識結構、認知程度的分析。企業現有的知識存量特別是企業的核心知識存量所形成的知識結構決定了企業發現市場和獲取。配置資源的能力。企業內各種資源效能發揮程度的差別都是由現有的知識結構所決定的。企業的知識結構由知識核心部分與知識表面部分組成。
知識核心部分是關於企業使命、存在理由、基本業務目標的知識,在較長的時間不會變;知識表面部分是關於企業子目標即業務層面的目標或手段和為實現子目標的適當行為的知識部分。在企業之間轉移知識,如果雙方知識結構核心部分相差太大,知識難轉移,轉移來的知識與企業原有知識是否相吻合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吸收能力。充分利用知識的前提是對知識進行識別,得出對現在、未來的判斷,企業的知識認知能力實質上是一種對知識的鑑別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知識積累,從而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
2、基於SWOT分析的知識缺口分析
由於企業所處的環境的不確定性,導致企業自身經營的不確定性,要求企業的經營戰略要保持靈活性,從而影響著企業聯盟選擇。企業的知識資源是企業創造價值的基本力量,但如果沒有有效建立在外在環境需求之上,不但無法提升企業競爭力,反而使知識資源浪費,淘汰命運加速。企業的知識需求是知識流擴散和轉移的動力源,它應當包括利用機會所需要的知識和避免受到威脅所需要的知識。企業的知識缺口是企業知識內部供給與知識外在需求間的落差。知識供給是針對企業內部條件中的優勢與弱勢提出的,優勢來源乾企業具有某方面的知識,弱勢是企業在某方面的知識存在欠缺。不論是企業具有的知識還是欠缺的知識,它們一起構成了企業的知識內部供給,代表了企業的知識資源現狀。知識缺口分析的主要目的在探討現行企業知識資源無法滿足外在知識需求的劣勢所在。知識戰略管理領域的著名學者Michael Hzaclk認為企業的知識缺口是指組織的現有知識與實現其戰略目標所應具備的知識之間存在的差異;並提出了戰略缺口與知識缺口的分析框架。
Michael Hzack提出的知識缺口只是針對企業內部而言的企業內部知識缺口,並沒有考慮到外部市場對企業的知識需求。企業可以採用SWOT分析為基礎,來確定企業的知識優勢、弱點與面臨的機會、威脅,進而在此基礎上找到企業的知識缺口。
從圖中可以看出知識A和知識B構成了企業的知識需求,而知識C和知識D構成了企業的知識供給,知識吻合就是企業所需的知識就是企業所具有的,知識缺Ua表示企業適應外部環境所需要的知識但是企業自身並不具備,知識缺口b表示企業具有的某些知識對於企業適應外部環境而言無關緊要。將企業擁有的三個知識要素分析與上述模型結合,企業的強項與弱項即反映了企業內部知識缺口,機會與威脅也即反映了企業的外部知識缺口。3、缺口知識獲取方式
通過分析企業的知識需求與知識存量得到企業的知識缺口,弄清企業內部的知識優勢與知識劣勢,找到彌補知識缺口的方法並以此來開發或創造外在環境的機會,或儘量避免威脅以創造價值。彌補知識缺口也即對缺口知識的獲取。哈耶克提出了知識的來源:
一是來自企業內部,企業自己投入資源生產知識,如技術知識、決策常規程式;
二是來自企業外部,這包括市場交易、合併與收購其他企業、企業聯盟。
因此缺口知識的獲取有三種方法即:企業內部自主開發、通過市場購買和利用企業的外部成長方式如知識聯盟、併購等藉助知識槓桿效應獲取。
一般而言,企業內部自主開發知識需要較多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通過市場購買知識所需時問少,但是費用高且不能獲得所需的隱性知識;通過併購獲取知識存在著很大的成本和風險,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即使實現併購也可能會破壞企業的凝聚力、信任感及創新精神,使得獲取知識所需時間長、見效慢;通過知識聯盟不僅易於開發新知識和轉移隱性知識,也有利於發展解決問題和開發新知識的潛能。然而並非所有缺口知識都需要通過知識聯盟獲取,並非所有企業都適合建立知識聯盟來獲取缺口知識,以下就針對企業為獲取缺口知識,在知識聯盟選擇中應當考慮的因素進行分析。
彌補策略
1、有知識積累的知識缺口彌補策略
此類知識缺口的出現,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知識在企業中分布不均勻,造成局部的知識缺口;另外一種情況是雖然企業沒有現成的知識,但是在運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可以產生所需知識。不難看出這樣的知識缺口可完全依賴自己的實力來彌補,採取的彌補策略以自主創造知識彌補為主。
對於第一種情況,企業應完善知識地圖,以使在適當的時機將適當的知識傳遞給適當的人。另外企業可建立實踐社區或者網上虛擬社區,員工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成功經驗,使知識在成員間充分的傳播。
對於第二種情況,企業要加強知識集成能力,在企業內建立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知識與常規資源不同,它具有邊際價值遞增性,也就是被使用的越高,其價值越高,人們也只有不斷的使用知識才能為知識的進一步的創新提供基礎,因此應提高知識的利用率。
2、具備一定知識積累的知識缺口彌補策略
企業具備一定知識積累是指企業有相關的知識儲備,但是在現有的知識基礎之上還不足以產生彌補知識缺口的知識。對於這種知識缺口,組建知識聯盟,與其它企業合作創新是彌補此類知識缺口的主要措施。知識創新聯盟的目標是新知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經常也伴隨著新產品的生產),同時也有助於降低風險、削減成本、提高新知識的開發速度。最主要的是,它有助於參與者學習、創造新的知識 。
例如,伽利略計畫是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空間局共同發起並組織實施的歐洲民用衛星導航計畫,也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對外科技合作項目。該項目的知識含量很高,採取開發組織形式是一個明顯的知識聯盟。在這個知識聯盟中,各成員通過知識共享來彌補各自知識資源的缺口。
3、無相關知識積累的知識缺口彌補策略
對於該類知識缺口,企業只有從外部知識源獲取知識來彌補。知識資源區別於其它形式資源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並不是所有的知識資源都可從市場獲得。因此本文根據知識的市場可得性,將彌補方法分為兩類。對於市場易獲得的知識資源,企業通過市場購買相關知識來彌補知識缺口;而對於市場不易獲得的知識資源,企業可通過從外部知識源學習來彌補。
從市場購買相關知識包括購買已有智慧財產權、僱傭關鍵人才、將相關知識開發外包於其它企業等。從外部學習知識彌補知識缺口可通過下面的案例來說明。松下公司開發家用制麵包機的過程中,松下公司完全沒有揉面知識的相關積累,該知識關係到整個項目的成敗,而又無法從市場直接購買,因此該公司派了一名員工進行了一年的學習、模仿從而掌握了此項知識,達到了彌補企業此類知識缺口的目的。
企業知識積累
企業知識積累是支持企業成長的基礎性資源,與其他的企業資源不同,企業知識積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難以測度性等特點。因此,企業知識積累很難引起高層管理者的注意,再加之有些企業選擇了不當的企業知識積累的方式,就會導致企業知識積累緩慢,從根本上制約了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